Workflow
风能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泰胜风能(300129.SZ):上半年净利润1.19亿元 同比下降8.08%
格隆汇APP· 2025-08-21 12:1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29,854.49万元 同比上升38.83% [1] -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07.69万元 同比下降8.08% [1] 毛利率变动 - 国内项目因钢材、法兰等原材料采购价格上升导致毛利率下滑 [1] - 海外业务因客户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 [1] - 整体毛利率下滑影响报告期净利润表现 [1]
2025年新能源企业“出海”系列之启航欧美研究报告(英文版)
搜狐财经· 2025-07-25 06:27
中国新能源企业欧美出海发展总结 - 中国新能源企业凭借技术突破、成本优势和供应链韧性成为全球绿色转型关键力量,欧美市场因规模、盈利及战略价值成为重要出海目的地 [1][7] - 欧洲是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主要市场,在光伏、储能、风能等领域表现突出 [1] - 美国市场虽政策波动但仍具吸引力,光伏和储能需求增长,中国企业多通过东南亚建厂间接出口 [1] 欧洲市场分析 - 光伏领域:2018年欧盟终止限制后中国电池和组件出口份额回升至2022年50.7%,荷兰、西班牙、德国是主要市场 [1][14] - 储能领域:2019-2023年中国对欧电池出口从265.3亿元增至1802.3亿元,德国为主要市场,大型储能需求潜力大 [1][14][66] - 风能领域:欧洲本地化率85%,中国企业受政策影响出口下降 [1][15] 美国市场分析 - 光伏领域:受关税政策影响中国企业主要通过东南亚建厂间接出口 [1][20] - 储能领域:70%进口锂电来自中国,但面临145%累计关税 [20] - 风能领域:2023年仅出口125万美元设备,未来仍将面临困难 [21] 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 - 挑战包括欧美贸易壁垒+本地化政策、发达市场准入壁垒和成本高、本地化运营能力不足 [2][25][26] - 应对策略包括多元产能布局、技术-品牌双驱动、深化产业链整合、优化投资后风控体系 [27][28][29] 欧洲新能源市场特点 - 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32%提升至45%,加速清洁能源发展 [34] - 2024年多国出现负电价,德国达468小时,反映电网升级需求 [39][41] - 欧洲储能系统价格1.2元/Wh,毛利率30%,显著高于国内市场0.6-0.8元/Wh [45][46] 光伏行业动态 - 中国光伏产品2011年出口达279.5亿美元,欧洲为主要市场 [48][52] - 2012-2018年受"双反"影响出口下滑,2018年后恢复增长 [53] - 欧洲光伏组件价格2024年降至0.2欧元/瓦,同比下降31.8% [61] 储能行业动态 - 欧洲储能市场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87%,2024年装机超56.3GWh [66] - 德国家储市场份额达46%,预计2030年将从8GW增长至38GW [70] - 锂离子电池占比从2019年提升至2024年98% [71]
中国经济展现强劲韧性 国际政商人士看好中国发展前景
搜狐财经· 2025-07-16 13:45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与开放合作 - 中国经济在全球贸易壁垒加剧背景下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可再生能源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 - 中国坚持开放合作政策,实施减税等措施,如对非洲部分国家进口商品实施零关税,促进贸易往来 [3] - 多位国际政商人士认为中国为全球经济创造了"不可替代的机遇",特别是在绿色技术变革领域 [1][3]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新能源发展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突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6.2% [3]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新能源利用大国,中欧合作模式从产品出口升级为"共同研发+产业链共建" [3]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先全球,占据全球74%的风能和太阳能项目 [5]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全球扩张 -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拥有多个优质品牌 [7] - 西班牙纳瓦拉地区预计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三年内可能超过30%,存在本地化生产机会 [7] - 中国在风能、光伏和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正通过全球合作降低绿色转型成本 [5] 国际商业合作机遇 - 欧洲商界关注中国新能源装备制造能力,寻求深度合作机会 [3] - 英国能源企业利用中国数字技术提升电池和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效率 [5] - 葡萄牙工商界积极推介中国市场机会,特别关注中国与葡语国家的贸易联系 [3]
亚洲各国能源转型挑战各异
国际金融报· 2025-05-16 09:02
亚洲能源转型总体态势 - 亚洲面临气候风险与碳减排责任 化石燃料依赖度高 但能源安全政策转向与AI及数据中心带来的需求增长使转型更具挑战性 [1] - 平衡绿色转型与能源稳定是区域共同优先事项 但各经济体面临独特挑战 [1] - 可持续金融分类体系创新涌现 新加坡2023年推出全球首个国家转型分类标准 印尼2024年跟进 日本发布主权债券气候转型框架 [6] 中国能源转型进展 - 中国"绿色奇迹"受瞩目 已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设备供应商和终端用户市场 2024年风光新增装机占比超80% 累计装机达总量42% 首次接近化石燃料装机规模 [1] - 2024年核能新机组审批规模创历史新高 目标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核电市场 [1] - 2023年绿色行业(可再生能源/EV/氢能/核能)贡献GDP达9% 煤炭仍将发挥能源稳定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及煤电改造与绿色电力支持 [2] 印度能源转型特点 - 采取风光核能与煤炭并重战略 过去十年可再生能源显著增长 但需解决电网投资不足问题以实现2030年500GW目标 2024-25财年输电预算同比提高25% [2] - 煤炭因经济性仍占重要地位 核电建设周期长 2024-2030年规划发电量翻倍但贡献有限 [3] 日本能源转型路径 - 核能战略受福岛事故影响 公众舆论改善后 2030年转型计划基于重启遗留反应堆 2040年核能占比保持稳定 [4] - 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从2030年36%-38%提升至2040年40%-50% 需加强电网基建支持数据中心扩张及可再生能源整合 [4] 韩国能源结构特征 - 电力供应中核能占比达三分之一 2038年能源计划确立LNG、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路径 目标较日本更易实现 [5] - 能源政策受政治博弈影响 2025年2月国会否决执政党核电建设项目议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