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防晒用品
icon
搜索文档
透过多维数据看活力 电商物流掘金“夏日经济”
央视网· 2025-08-13 01:33
电商物流行业 - 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0点 比上月提高0.2点 再创年内新高 [3] -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31.5点 比上月提高1.1点 农村电商消费强劲增长 [3] - 防晒用品 服装 饮料等品类销售热度显著提升 "夏日经济"成为7月线上销售增长主要驱动力 [3] 汽车行业 - 1至7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 [5] -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45% [5] - 1至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 同比增长84.6% 新能源汽车出口成为拉动汽车出口增长动力 [7] 经营主体与文化产业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占企业总量40.2% [9] - 新设"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国产IP火爆全球带动文化产业成为消费增长亮点 [9] 个人消费贷款政策 -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 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13]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50% 中央财政 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90% 10% [15]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 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 [15]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17]
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0点 再次刷新年内新高
证券日报· 2025-08-12 23:45
电商物流指数表现 - 2025年7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0点,环比6月回升0.2点,创年内新高 [1] -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达130.9点,环比回升0.1点,同样刷新年内记录 [1] -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加速回升至131.5点,环比涨幅达1.1点,中部地区回升幅度最大(+1.7点)[1] 分项指数变化 - 人员指数环比回升0.9点,实载率指数回升0.7点,成本指数连续6个月低于120点 [1] - 库存周转率指数止跌回升,但物流时效指数受极端天气影响回落0.5点 [2] - 履约率和满意度指数分别回落0.4点和0.3点,与汛期天气扰动直接相关 [2] 政策与消费驱动因素 - 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同比增加350亿元,1380亿元"国补"资金刺激消费 [3] - "夏日经济"带动医用保健、防晒用品、反季服装等品类增长,暑期图书和教育培训品类热度显著提升 [3] - 农村地区消费持续火热,成为支撑电商物流需求的核心动力 [2][3] 行业趋势展望 - 暑期消费旺季及开学季将推动消费电子类产品需求增长 [3] - 供给端指数可能持续受天气因素制约,需关注后续变化 [3]
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再创年内新高
央视网· 2025-08-12 11:48
电商物流指数表现 - 7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达112.0点 环比提高0.2点 创年内新高 [1] 分项指数变化 - 总业务量指数、农村业务量指数和人员指数均环比上升 [1] -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达131.5点 环比提高1.1点 [1] 农村电商发展 - 农村电商消费强劲增长 成为指数上升重要驱动因素 [1] - 物流企业积极扩大农村地区快递员招聘规模 [1] 消费驱动因素 - 政策带动下居民消费热情与信心持续增强 [1] - 防晒用品、服装、饮料等品类销售热度显著提升 [1] - "夏日经济"成为7月线上销售增长主要驱动力 [1]
“夏日经济”效应显现 居民消费热情和信心不断增强
央视网· 2025-08-12 09:00
政策刺激与消费趋势 - 7月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1380亿元"国补"资金陆续下达[1] - 居民消费热情和信心不断增强 "夏日经济"成为线上销售增长主要驱动力[1] - 在国家消费补贴刺激下 7月电商物流需求不降反升[1] 电商物流市场表现 - 电商物流市场活力未因年中大促结束而下降[1] - 医用保健用品 防晒用品 服装 饮料等消费品类呈现回升态势[1] - 暑期图书培训和教育用品出现明显回升[1] 行业需求展望 - 暑期消费旺季到来及开学季临近将推动消费电子类产品购物高峰[3] - 电商物流市场需求有望保持平稳增长[3] 供应链挑战与应对 - 受汛期暴雨及台风影响 部分地区出现配送延迟[4] - 物流时效 履约率和满意度指数较上月均有所回落[4] - 电商物流企业推出多项举措保障快递人员安全 积极应对天气变化[4]
这个暑期,新玩法带动新消费
新华网· 2025-08-12 06:24
文旅消费 - 沉浸式旅游成为文旅市场新亮点 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运用96处异形投影面打造沉浸式场景[2] 浙江横店影视城清明上河图景区还原北宋市井生活并配备300多名古装演员互动[3] - 暑期文旅政策刺激消费 浙江东阳市推出"乘高铁免费游东阳"活动 凭火车票可享三日免费游览[3] 青岛啤酒博物馆旺季日均客流量达1.4万-1.5万人[3] - 年轻游客成为消费主力 美团数据显示青岛啤酒博物馆95后游客占比超60% 其中00后达37%[4] 线上预订景区门票用户数和订单总额同比均增50%以上[4] - 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25亿人次[4] 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1.5小时延长至2-2.5小时[4] 夜间消费 - 夜间经济业态多元化 江西萍乡安源区形成夜食、夜游、夜演等消费市场[6] 推出"夜购满减"活动并通过"政府补贴+商家让利"模式上半年带动消费超1500万元[6] - 沉浸式夜游提升消费潜力 安源凯光新天地景区灯光秀活动周末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7] 全区开展40余场大型活动和近200场特色活动[7] - 夜间消费时段占比提升 支付平台数据显示6月份18-24时消费金额占比达49.3% 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7] 影视消费 - 线上购票成为主流 中影星美银丰影城95%观众通过线上购票[8] 暑期档观影人次超5000人[8] - 票根经济带动二次消费 万达影城凭票根兑换文创周边活动吸引1.1万观众 实现票房49万元[8] 新开业影院通过"购票送饮品"优惠吸引年轻观众[9] - 跨领域消费联动 四川遂宁整合景区、餐饮、住宿等六大领域推出优惠活动[9] 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达34.12亿元[9] 体育消费 - 户外运动带动关联消费 银川马拉松吸引7万人报名 带动住宿餐饮等消费近亿元[10] 银川去年体育产业总产值21.24亿元 夏季消费占比超70%[10] - 运动装备需求激增 宁夏夏季防晒衣、防滑鞋等产品销量显著上升[11] 城市骑行自行车出现供不应求现象[11] - 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银川规划新增体育用地近百公顷 每年夏季组织体育活动超80项次[10] 今年1-6月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2.2%[12]
1380亿元“国补”资金下达 电商物流呈现“夏日经济”效应
央视新闻· 2025-08-12 05:45
政策与消费趋势 - 7月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1380亿元"国补"资金陆续下达 [1] - 居民消费热情和信心不断增强 "夏日经济"成为7月线上销售增长主要驱动力 [1] - 国家消费补贴刺激下 7月电商物流需求不降反升 打破往年大促后回落规律 [1] 电商物流市场表现 - 医用保健用品 防晒用品 服装和饮料等消费品类呈现回升态势 [1] - 暑期带动图书 培训教育用品需求明显回升 [1] - 受汛期暴雨及台风影响 部分地区物流时效 履约率和满意度指数较上月回落 [1] 行业应对与展望 - 电商物流企业推出多项举措 在保障人员安全前提下积极应对天气变化 [1] - 市场供给总体保持平稳 [1] - 暑期消费旺季叠加开学季临近 消费电子类产品将迎购物高峰 [1] - 电商物流市场需求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1]
高温催热广州清凉经济!冰饮防暑品销量暴涨,多元业态抢流量
南方都市报· 2025-07-15 03:43
清凉经济升温 - 广州持续高温天气带动解暑产品消费大涨 超市加大冷饮、冰激凌供货力度 部分商店冰柜数量从两个增至十余个 [2][5] - 6月广州玩水游泳相关关键词搜索量环比增长78.8% 订单量增幅超77% 7月"夜宵团购"订单同比增长超37% [2] - 7月1日-10日 广百超市清饮、水果、冰淇淋类销售同比增长19% 防晒隔离等化妆护肤品类销售同比升幅近50% [8][9] 冷饮及雪糕销售 - 赵一鸣零食(天河店)暑假以来冰淇淋和冷饮类产品销量有明显增长 消费者一次性购买多支雪糕 [5] - 惠万家生活超市(石牌店)消费者普遍选购汽水、椰汁等大瓶冷饮 也有整箱购买纯净水 [5] - 美宜佳暨大店冰杯类产品更受欢迎 冷饮以汽水和奶类饮品为主 [5] - 东山百货冰激凌销量明显转好 促销款及传统红豆味雪糕最受欢迎 冰柜数量从一两个增至十几个 [8] 空调及防晒产品 - 东山百货1-6月空调销量同比上升超40% [9] - 防晒衣、冰袖、帽子及太阳眼镜销售亮眼 男士购买比例增加 [9] - 广百股份"美白防晒节"活动带动防晒品类销量激增 7月1日-10日防晒隔离等品类销售同比升幅近50% [9] 夜宵市场表现 - 盒马"烟火气"相关商品销售增长超七成 小龙虾下午5点后订单占比超六成 [11] - 盒马APP"烧烤"搜索量同比增长120% 推出"三低"调制标准新品及海鲜串、蔬菜串等选项 [13] - 中式养生水相关商品成为夜宵搭配 上架三十余款清热解毒、降火祛湿等传统食补配方产品 [13] 玩水及体验消费 - 美团数据:6月广州"室内游泳池"搜索量增长276% "儿童游泳培训"搜索量增长178% [14] - "室内冲浪"搜索量环比增长超75% "桨板"搜索量增长超50% [14] - 7月广州夜间餐饮堂食订单量跻身全国前十 异地消费者贡献的自助餐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88% [14][15] 商业体营销活动 - 正佳广场举办动漫狂欢节 联动超百个人气动漫游戏IP 活动持续整个暑假 [16] - 天环广场联合POP MART带来潮玩IP展 推出沉浸式互动场景及限定周边 [18] - 太古汇联名迪士尼中国 推出米奇主题活动及Z Coins互动机制 活动持续至8月31日 [20] - 广百股份以"美白防晒节"与"夏日潮玩节"双引擎驱动 打造夏日消费生态圈 [22] 夜间露营活动 - 广州动物园推出"海陆空一夜营"活动 带领亲子家庭探秘夜幕下的动物园 [23] - 活动内容包括夜间观察瑶山鳄蜥、豹变色龙等动物 清晨观察鸟类行为 [25][27] - 暑假期间将持续开展动物故事会、科普讲座、夜观等系列活动 [29]
清凉经济带火夏日消费
经济日报· 2025-07-09 21:51
清凉经济整体表现 - 全国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带动"清凉经济"全面升温,消费市场呈现多个亮点 [1] - 防暑刚需产品如空调、防晒用品持续放量,体验型消费如夜间纳凉、避暑旅游不断升级迭代 [1] 消费趋势变化 - 消费者对品质和体验要求提升,愿意为健康安全、环保节能及创新功能支付更高价格 [1] - 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涌现,电商平台与品牌加强线上线下联动,体验场景搭建带动消费增长 [1] - 碳酸饮料、冰淇淋成交量环比增长超75%,清凉眼罩销量环比增长超10倍 [1] - 消费者从关注降温饮食转向注重口味口感、运动场景和热量负担 [1] - 促销力度强、优惠幅度大的商品更受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青睐 [1] 旅游及体验型消费 - 避暑旅游热度攀升,呈现短途高频、长短结合特点 [2] - 夜间纳凉活动如夜市、啤酒节、音乐节密集推出,带动餐饮、娱乐消费增长 [2] - 体验型消费丰富了夏日生活,推动文旅、餐饮、娱乐等行业热度升高 [2] 行业影响 - "清凉经济"为消费市场带来强劲增长动力,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2] - 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有望带火更多夏日专属消费场景 [2]
今日投资参考:光伏“反内卷”信号明确 高温受益板块受关注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02:21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7%报3497.48点 深证成指涨1.47%报10588.39点 创业板指涨2.39%报2181.08点 科创50指数涨1.4%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4747亿元 较此前一日增加近2500亿元 [1] - 半导体 有色 钢铁 建材 化工 券商 汽车等板块拉升 光伏产业链 PCB概念 消费电子概念等强势 保险 银行 电力板块小幅走低 [1] 光伏行业 - 光伏行业"反内卷"行动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重点聚焦硅料环节产能整合 强化产业链价格监管 [2] - 行业处于周期底部 政策力度为关键变量 中长期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技术升级和市场格局优化为核心竞争要素 [2] - 建议关注硅料 玻璃 电池片环节 其次是新技术及主链头部厂商 [2] 储能逆变器 - 澳大利亚政府计划投入23亿澳元推出户储补贴政策 目标到2030年实现100万套新增户储装机 [3] - 5月东南亚 中东等新兴市场景气度走高 欧洲东欧同环比高增 其余地区复苏分化 [3] - 海外户储和工商储处于困境反转拐点 库存积压消解+下游份额集中+亚非拉需求释放 头部企业二季度改善幅度较大 全年业绩重回高增区间 [3] 高温受益板块 - 电力链:用电需求攀升+煤炭成本同比大幅下滑 火电板块值得关注 智能电网受益 [4] - 食品饮料:高温拉动啤酒 茶饮消费 互联网即时零售补贴内卷使现制茶饮品牌受益 [4] - 防晒防暑:防晒用品和防暑药物直接受益 [4] - 空调链:关注制冷剂涨价逻辑 空调和制冷零部件公司值得关注 [4] 债券市场 - 央行研究推进债市对外开放措施 深化境内外金融市场联通合作 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全球高质量流动性资产 [5][6] - 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推动建立境外投资者一站式开户平台 明确后续免税安排 [5][6] - 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体系 提升流动性 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良性循环 [5][6] 零碳园区 - 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发文支持零碳园区建设 明确八项重点任务 包括加快用能结构转型 推进节能降碳 [7] -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建设 鼓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 政策性银行给予中长期信贷支持 支持企业发行债券 [7] 低空经济 -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将于7月23日开幕 展会面积6万平方米 30多场论坛活动 预计参观人数超5万人次 [8] - 参展商近300家 包括大疆 普宙 兵器集团 腾盾科创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等知名企业 [8] 关税政策 - 特朗普称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新关税 未透露生效时间 [9] - 计划对药品 半导体等特定行业征收新关税 外国制造药品或面临高达200%关税 [9]
户外人都“美黑”了,谁还在意防晒?
36氪· 2025-07-02 12:24
消费者审美迁移 - 传统"以白为美"的审美观念正在被年轻一代抛弃,转而推崇"黑酷美"的健康肤色 [2] - 年轻消费者认为小麦色或古铜色肤色代表力量感、健康美和个性表达 [4][5] - 运动爱好者群体中尤其普遍,肤色较浅甚至会被视为运动量不足的标志 [5][6] 美黑市场现状 - 国内美黑机构数量显著增长:北京从2009年不足3家增至291家,上海288家,广州178家 [10] - 美黑服务单次收费约200-300元,首次消费约300元,维持肤色年花费约2万元 [12][13] - 全球美黑产品市场规模达12.1亿美元,占防晒产品市场49.9%份额;中国市场规模218.7亿元,预计2029年达261.05亿元 [14] 商业模式与挑战 - 一线城市开设美黑店初始投资不低于50万元,但客源不稳定导致回本周期长达1年以上 [16] - 行业存在价格不透明、设备以次充好等问题,部分机构使用劣质UVB灯管导致皮肤损伤 [18] - 健身房等跨界竞争者推出免费美黑服务加剧行业竞争 [16] 消费群体特征 - 美黑消费者主要分为两类:遮盖皮肤瑕疵需求者和主动追求"黑酷美"的时尚人群 [12] - 典型用户画像为运动爱好者、户外从业者及受欧美文化影响的年轻群体 [5][6][9] - 消费者倾向选择CE认证设备,关注灯管更换记录(超过800小时需更换)等专业指标 [18] 产品与服务 - 美黑机构采用模拟紫外线照射技术,通过UVB/UVA波段刺激黑色素生成 [11][12] - 配套使用助晒油、含维生素E/胡萝卜素的产品以保护皮肤并增强着色效果 [8] - 完整美黑周期需每两天照射1次持续1个月,之后每周1次维持效果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