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边缘AI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601138 成交额A股第一!
上海证券报· 2025-09-22 05:0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窄幅震荡 上证指数报3822.59点涨0.07% 深证成指涨0.17% 创业板指跌0.09% [2]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13556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同期缩量1552亿元 [2] 芯片与算力产业链 - 国产GPU公司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相关概念股大涨 盈趣科技 东华软件 和而泰 联美控股等涨停 [4] - 芯片产业链走强 芯原股份盘中触及20%涨停 德明利2连板续创新高 [4] - 算力 液冷维持强势 英维克 超讯通信涨停 [4][13] - 液冷服务器指数报3879.24点 涨3.24% [14] - 华为公布昇腾未来算力芯片及集群发展路线图 阿里云栖大会将聚焦算力方向 [14] - 英伟达向英特尔注资50亿美元 合作数据中心x86 CPU及集成GPU的x86 SOC [15] 消费电子板块 - 消费电子板块活跃 鸿富瀚20%涨停 国光电器 盈趣科技 立讯精密 和而泰等多股涨停 [6][8] - 立讯精密与美国PIMIC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基于边缘AI芯片的智能可穿戴产品 [10] - 中信建投称消费电子旺季叠加端侧AI新品发布 驱动行业基本面向好 [11] - 中信证券看好AI行情从云侧向端侧延伸 带来端侧设备 算力芯片 通信模组机会 [11] 个股表现 - 工业富联涨8.25%报71.55元/股 成交额120.84亿元位居A股第一 总市值1.42万亿元 [4][9] - 泰慕士盘初快速跳水上演天地板行情 跌幅3.24% 此前收获5连板 [4] - 消费电子个股涨幅显著 思泉新材涨10.01%报263.8元 立讯精密涨10%报60.95元 和而泰涨10%报50.17元 [8] 液冷技术发展 - 中金公司认为液冷凭借散热效率优势正加速替代风冷 2026年全球AI液冷市场规模有望达86亿美元 [15] - 中国信通院测算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液冷市场规模达184亿元 较2023年增长66.1% 预计2029年达1300亿元 [15]
立讯精密与美国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企业PIMIC达成战略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21
战略合作 - 立讯精密与美国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企业PIMIC于9月17日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1] - 双方将基于PIMIC的边缘AI芯片技术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可穿戴产品 [1] 技术应用 - 联合技术将应用于无线耳机、AI/AR眼镜及AIoT设备等可穿戴产品 [1] - 立讯精密技术委员会高级总监Ronald Yuan表示技术将很快实现应用 [1]
以数据见证专业:QYResearch 2025年8月权威引用案例精选
QYResearch· 2025-08-29 23:04
游戏机配件行业 - 2024年全球游戏机配件市场销售额达164.9亿美元 预计2031年增至342.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1.2% (2025-2031) [4] 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 - 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2022年约15.3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53.22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7.9% [7] - 机器人和医疗领域是柔性触觉传感器主要增长驱动力 [28] 两轮车IoT智能终端行业 - 2031年全球两轮车IoT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达197.5亿美元 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16.3% [11] 食品饮料金属包装行业 - 预计2029年东南亚食品饮料金属包装市场规模达57.5亿美元 [13] 电动滑板车行业 - 2024年全球电动滑板车市场销售额23.7亿美元 预计2031年达56.8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3.5% (2025-2031) [16] 汽车微电机行业 - 2031年全球汽车微电机市场规模预计达204亿美元 [18] - 2024年全球汽车用微特电机市场销售额152.25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240.3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9.16% (2025-2029) [73] - 2024年中国市场微特电机规模57.30亿美元 预计2029年达90.48亿美元 [73] - 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微电机单车用量显著高于燃油车 [18] 车规级SiC功率模组行业 - 2023年全球车规级SiC功率模组市场销售额125亿元 预计2030年达657.1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4.1% (2024-2030) [20] 边缘AI芯片行业 - 2024年全球边缘AI芯片市场销售额32.46亿美元 预计2031年达93.42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6.5% [22] 石英晶体元器件行业 - 2023年全球前十大石英晶体元器件厂商合计市场份额66.4% [24] - 鸿星科技市占率3.08% 排名全球第九 中国企业排名第三 [24] 扫地机器人行业 - 2023年全球前五大扫地机器人生产商占有约61%市场份额 [26] 卫星互联网行业 - 202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292.48亿元 2025年将达千亿元级别 [30] - 2025年中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达400亿元 [30] 自动光学检测设备行业 - 2023年全球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市场销售额13.37亿美元 预计2030年达26.86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10.6% [32] HMB行业 - 技源集团在全球HMB市场占有率53.34% 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34] 手机壳行业 - 预计2029年全球手机壳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36] 六维力传感器行业 - 2024年全球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3.3亿美元 同比增长46.67% 预计2030年达23.05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40.52% [38] 低介电玻璃纤维行业 - 全球低介电玻璃纤维前五大厂商占有约93%市场份额 [41] 骨传导耳机行业 - 全球骨传导耳机市场规模预计以23.5%速度增长 2028年达30亿美元 [43] 引线框架行业 - 全球前五大引线框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46%-52% 前八大企业市占率超62% [46] 工业级水滑石行业 - 2024年全球工业级水滑石市场规模2.36亿美元 预计2031年达3.14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4.6% [49] 机器人多指灵巧手行业 - 预计2030年全球机器人多指灵巧手市场规模超50亿美元 2024-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64.6% [51] 高压清洗机行业 - 2024年全球高压清洗机市场销售额32.25亿美元 预计2031年达44.20亿美元 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4.70% [53] FMM行业 - 全球FMM市场销售额预计从2024年3.65亿美元激增至2031年9.52亿美元 [56] 生命科学服务行业 - 全球生命科学服务领域市场规模从2021年119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300亿美元 复合增速14% [59] 便秘药行业 - 2022年中国便秘药市场销售收入37.25亿元 预计2029年达73.13亿元 2023-2029年复合增长率9.85% [61] 运动营养补充剂行业 - 2024年全球运动营养补充剂市场规模280.6亿美元 预计2031年突破482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8.2% [63] 汽车玻璃行业 - 全球汽车玻璃市场预计从2024年254亿美元增至2033年391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5.1% [65] 一次性内窥镜行业 - 全球泌尿外科介入手术所用一次性内窥镜预计达14.3亿美元市场规模 2030年渗透率约25.2% [67] 半导体第三方检测行业 - 2024年中国半导体第三方检测分析领域失效分析及材料分析市场规模合计约47.47亿元 [70] - 胜科纳米2024年在失效分析及材料分析领域国内收入3.53亿元 国内市场占有率约7.44% [70]
马来西亚推出首款人工智能设备芯片,加入全球竞赛
商务部网站· 2025-08-26 17:42
马来西亚AI芯片发展 - 马来西亚推出首款边缘AI处理器MARS1000芯片 由当地设计师SkyeChip开发 适用于汽车和机器人等设备[1] - 该国寻求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扮演更大角色 目前已是半导体封装领域关键全球参与者和齿轮制造中心[1] - 政府承诺投入至少250亿林吉特(1920亿泰铢)提升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实力[2] 半导体行业投资环境 - 东南亚成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发展枢纽 获得甲骨文公司和微软公司等大型企业的重大投资[1] - 特朗普政府提出限制向马来西亚和泰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 对当地产业发展造成影响[2] - 边缘AI芯片性能不及Nvidia最先进的数据中心产品 但仍是构建尖端技术能力的关键步骤[1]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上涨6.04% 市盈率21.31倍 份额增加7800万份至64.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75.6万元[4]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4.38% 市盈率47.28倍 份额增加4900万份至52.1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7250万元[4]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7.80% 份额减少2000万份至3.3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5125.9万元[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10.38% 市盈率138.08倍 份额减少900万份至3.7亿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1205.8万元[5]
全球边缘AI芯片市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8-25 09:38
市场定义与规模 - 边缘AI芯片是专用处理器,旨在直接在边缘设备上执行AI计算,无需依赖云服务器,能够在数据生成源头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和决策,减少延迟、带宽占用以及对云基础设施的依赖[1] - 预计2031年全球边缘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95.2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8.3%[1] 市场驱动因素与竞争格局 - 对低延迟实时智能处理的需求快速增长是边缘AI芯片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随着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智能安防和可穿戴设备等对即时决策响应的依赖加深,传统云计算架构在带宽、延迟和隐私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促使AI处理能力向终端转移[3] - 边缘AI芯片通过在本地实现高效推理与数据处理,显著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减轻网络负担并增强数据安全性,成为推动AI应用普及与落地的关键引擎[3] - 全球范围内边缘AI芯片生产商主要包括英伟达、Ambarella、地平线、Intel、AMD、Xilinx、NXP、高通、Google、黑芝麻、STMicroelectronics等,2024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占有大约79.0%的市场份额[3] 产品类型细分 - 边缘AI芯片根据产品类型分为音频和声音处理、机器视觉、传感器数据分析等,其中机器视觉占据主导市场,2024年机器视觉收入份额约为81.6%[4] 应用领域分布 - 边缘AI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安防和监控等,2024年汽车是最主要的需求来源,占据大约55.7%的收入份额[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报告研究全球边缘AI芯片总体规模及主要厂商占有率和排名,主要统计指标包括边缘AI芯片产能、销量、销售收入、价格、市场份额及排名等,企业数据主要侧重近三年行业内主要厂商的市场销售情况[8] - 地区层面主要分析过去五年和未来五年行业内主要生产地区和主要消费地区的规模及趋势[8] - 报告涵盖的主要厂商包括英伟达、Intel、AMD、Xilinx、Google、高通、NXP、STMicroelectronics、Texas Instruments、Kneron、Hailo、Ambarella、华为海思、寒武纪、地平线、黑芝麻、鲲云科技、晶晨半导体、北京君正、瑞芯微、豪威科技[9] - 产品类型涵盖语音处理、机器视觉、传感器数据分析等[9] - 应用领域涵盖汽车、机器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安防监控等[9] - 重点关注的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韩国[9]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芯动力科技·完成近亿元B2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8-24 16:33
融资事件 - 公司完成近亿元B2轮融资 由飞图创投独家投资 [2] 公司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在珠海 深圳 西安及硅谷设有研发中心 [3] - 原创可重构并行处理器RPP架构 融合GPU通用性与NPU高能效 [3] - 兼容CUDA生态 面向边缘AI推理市场提供芯片及加速卡解决方案 [3] 资金用途 - 资金用于RPP芯片量产爬坡 [4] - 推进第二代7nm高能效产品流片 [4] - 支持边缘计算场景标杆客户的规模化部署 [4] - 确保软硬件平台在安防 工业视觉 机器人等多领域快速落地 [4] 投资逻辑 - RPP架构打破传统GPU与NPU边界 能效比实测领先同级产品3倍以上 [5] - 团队兼具清华学术背景与AMD 英伟达工程经验 [5] - 商业化节奏清晰 已获多家头部客户POC订单 [5] 行业背景 - 公司积极响应工信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6] - 行业需理性扩张 避免同质化内卷 共筑国产算力生态 [6]
联发科 2025Q2 营收 1504 亿新台币:环比降 1.9%、同比增 18.1%
搜狐财经· 2025-07-30 07:51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1503.69亿新台币(约363.73亿元人民币),环比下滑1.9%,同比增长18.1% [1] - 营业利润293.79亿新台币,环比下滑2.2%,同比增长17.7% [3] - 本期净利280.64亿新台币,环比下滑5.0%,同比增长8.1% [3] 盈利能力 - 毛利率达49.1%,较一季度提升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 [3] - 存货周转天数为66日,较一季度延长1日,较去年同期缩短6日 [3] 业务驱动因素 - 环比营收下降主要受不利汇率因素影响 [1] - 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边缘AI芯片和更高速网络芯片需求提升 [1]
2025,谁是边缘AI芯片架构之王?
36氪· 2025-05-22 11:12
边缘AI芯片市场概况 - 2025年Q1全球边缘AI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17%,增速远超云端AI芯片市场[1] - 边缘AI芯片市场由智能终端设备、工业物联网和实时决策需求共同驱动[1] - GPU、NPU、FPGA三大架构呈现不同演化路径,反映半导体企业对未来计算范式的不同判断[1] GPU技术发展 - Imagination最新E系列GPU IP通过神经核和爆发式处理器实现INT8/FP8算力200 TOPS,性能提升400%,功耗效率提升35%[3] - 边缘AI应用中每瓦算力(TOPS/W)比绝对算力(TOPS)更重要[2] - GPU需兼顾图形与AI处理,Imagination的E系列支持16个虚拟机实例并行运行,适配车载多屏交互和ADAS监控场景[7] NPU技术优势 - NPU专为AI模型推理优化,在对象检测、语音识别等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表现突出[3] - NXP的i.MX 95系列集成eIQ Neutron NPU,算力2 TOPS,图像识别速度提升4倍,功耗降低30%[4] - NPU支持设备端本地AI处理,降低云端依赖,减少数据传输延迟并增强隐私保护[4] FPGA技术特性 - FPGA适合快速迭代算法场景,英特尔旗下Altera重点布局边缘AI推理市场[5] - AMD的FPGA实现单台设备带载8K超大屏,处理延时仅为CPU/GPU的1/100[5] - FPGA生命周期长,满足专业音视频设备"一次开发终身可用"需求[6] 厂商技术布局 - 意法半导体、瑞萨、华为昇腾采用"MCU+NPU"组合策略抢占IoT市场份额[7] - 英伟达Jetson系列渗透机器人视觉领域,成为开发者首选[7] - Lattice低功耗FPGA打入智能摄像头与传感器市场[8] 行业并购动态 - 意法半导体收购DeepLite,将AI模型压缩技术融入"MCU+NPU"产品体系[9] - 高通收购Edge Impulse,完善边缘计算生态并降低开发门槛[10] - 恩智浦收购Kinara,强化高性能AI推理能力,巩固汽车和工业领域优势[10] 技术演进趋势 - 边缘AI场景碎片化,单一架构难以满足需求,需结合软硬件优势构建系统方案[11] - 厂商通过"内生+外延"策略加速产品迭代和生态布局[11] - GPU、NPU、FPGA各自在灵活通用、高效专一和可重构性领域持续发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