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花间堂
icon
搜索文档
多地酒店预订火热 华住“十一”假期酒店预订率超去年
中国经营报· 2025-09-27 04:13
酒店预订情况 - 截至9月23日 公司旗下酒店整体预订率同比提升 [1] - 一线城市中北京预订率稳居榜首 高出深圳和上海6个百分点 [2] - 二线及三线城市沿海地区预订火热 大连、天津、烟台、青岛和日照居前列 [2] - 广西多个城市包括柳州、桂林、北海、崇左和百色预订率持续攀升 [2] - 长假初期出行需求旺盛 10月2日酒店预订率达到峰值 [2] 品牌表现 - 高端品牌花间堂和宋品预订率领先 美爵和施柏阁品牌较去年增幅显著 [2] - 经济型品牌海友整体预订率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百分点 [2] - 国民品牌汉庭整体预订率比去年增加4个百分点 [2] 服务保障措施 - 公司启动服务品质保障行动 基于历史客流数据预测需求 [3] - 通过数字化响应系统和标准化服务手册优化入住、卫生和早餐等关键环节 [3] - 建立预警机制实时监测停车、大堂拥堵和餐厅排队等问题 [3] 营销活动 - 华住会平台提供贵即赔价格保障服务 涵盖降价可退和订贵可赔双重保障 [1][3] - 贵即赔服务延伸至虹桥枢纽、吉祥航空、高速公路和高铁站等核心出行场景 [3] - 在南京、西安、武汉、杭州、成都和南昌等城市开展提前3天预订享折上9.2折活动 [4] - 针对云南、贵州和四川推出国庆云贵川反向旅游主题活动 [4]
华住20周年“硬核”局:开“样板房车”重走318川藏线,全线酒店让天险变通途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30
华住集团在318川藏线的战略布局 - 华住集团在318川藏线沿线已开设300多家酒店 覆盖从成都到西藏日喀则的必停站点 实现经济型到高端品牌的全类型布局[3][7] - 公司旗下品牌包括汉庭 全季 桔子 花间堂 施柏阁和城际酒店 针对高海拔地区提供弥散供氧 地暖 24小时热水和免费洗衣等标准化服务[7][11][15] - 2024年7月华住第一万家门店落户林芝墨脱县 该县是中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城 此前连锁酒店稀缺[7] 市场需求与旅游增长 - 318川藏线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2024年国庆假期四川甘孜州接待游客312.72万人次 同比增长13.85% 创历史新高[5] - 沿线基础设施落后 酒店连锁化率低 游客面临高反 住宿条件差等痛点 对标准化住宿需求迫切[8][11][17] - 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要打造多元旅游服务设施 拓展休憩场所功能 为酒店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19] 品牌营销与会员体系 - 华住会拥有2.9亿会员 通过"贵即赔"政策提供价格保障 会员预订可享受更优房价[3][16] - 公司推出"华住会酒店样板间房车"巡展活动 沿318国道行驶4580公里进行品牌推广 并在木格措景区开展专场直播[3][5][7] -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用户真实体验 突出高海拔地区酒店的服务优势 如汉庭理塘店的弥散供氧和可乐接待服务[1][3][15] 基础设施发展与行业机遇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 极大改善藏区基础设施水平[20] - 巴塘县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打造"最美318巴塘段" 华住2022-2024年已在当地开设汉庭 全季 海友 星程等多品牌酒店[19] - 连锁酒店集团布局填补了沿线服务空白 为游客提供确定性住宿体验 推动"此生必驾318"从口号转化为可行旅程[20][22]
“散装”的不止苏超,还有江苏酒店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6-20 03:37
江苏酒店市场格局 - 江苏省酒店市场呈现"散装"特征,13个地级市竞争激烈,形成"苏南核心圈"(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占全省酒店总数47%)与苏北差异化发展格局 [3][8][11] - 全省酒店总数达41704家,无锡市以6101家居首,连云港市1011家垫底,两极相差5090家 [8][9] - 苏北地区酒店数量年增速15%显著高于苏南8%,但苏南客房均价480元/晚远超苏北290元/晚 [3][17] 酒店档次与区域分布 - 全省酒店结构以低端为主(占比77.77%),中端占19.94%,高端仅2.29% [14] - 淮安市低端酒店占比最高达84.27%,常州市最低为74.45%;南通市中端酒店占比22.76%居首 [16] - 截至2024年底,江苏中高档酒店占比超60%,含四星级300余家、五星级超100家,经济型连锁品牌如家/汉庭门店均超500家 [17] 高奢酒店竞争态势 - 苏州高奢酒店表现突出,已开业及引进项目达115家含80多个品牌,国际会议需求推动集聚效应 [23][25] - 苏州尼依格罗酒店(450米)与南京紫峰洲际酒店(450米)形成高度对标,无锡加速布局顶奢项目如全球第10家索菲特传奇酒店 [28][30] - 全国高奢酒店排名中苏州以45家位列第7,超过南京(36家)和无锡(19家) [22] 本土酒店集团发展 - 南通籍企业家季琦创立的华住集团市值达170亿美金,拥有31个品牌,2023年全球酒店集团排名第5 [31][33] - 华住2024年新开店超2400家(原目标1800家),全年营收238.91亿元同比增长9.2%,入住率逆势提升0.2% [33][35] - 公司定位"中档酒店专家",通过全季、汉庭等品牌在消费降级背景下实现扩张 [33] 市场驱动因素 - "苏超"联赛带动区域酒店需求激增,淮安/宿迁/徐州预订量分别增长150%/67%/54% [1] - 高奢酒店成为城市经济活力指标,苏州通过国际品牌引入强化全球资本吸引力 [19][25] - 历史形成的城市竞争文化("十三太保")持续催化酒店业差异化发展 [4][5][7]
本土酒店集团,再度冲击高端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6-04 05:17
本土高端酒店市场发展动态 - 亚朵集团推出高端生活方式品牌"萨和"旗舰店在深圳启幕,被媒体评价为"重新定义中国高端市场"[1] - 首旅酒店集团计划2024下半年及2025年推出两大新品牌建国熹上和诺岚,并成立诺金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统筹旗下8个高端品牌[3] - 首旅与凯宾斯基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未来五年在中国新增200家酒店[3] 头部酒店集团高端化布局 - 华住集团通过自主孵化(禧玥)和收并购(花间堂、德意志酒店集团)构建高端矩阵,2021年与融创成立合资公司运营施柏阁等奢华品牌[4] - 锦江酒店通过单店突破(上海J酒店)与国际品牌合作(丽笙精选),2023年成立锦江丽笙合资平台整合10个高端品牌[4] - 万达、绿地等地产商在2012-2017年地产黄金期推出万达瑞华等高端品牌,带动第二波发展高潮[6] 本土高端酒店历史与现状 - 改革开放初期诞生首批标杆项目(北京建国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等),2007年后地产商推动第二波发展[5][6] - 2017年中国五星级酒店达846家峰值,但当前市场仍由国际品牌主导[7] - 消费端认知固化:本土品牌关联经济型产品,国际品牌代表高端体验[8] - 投资端挑战:高端酒店投入大(单店成本超5亿)、回报周期长(8-10年),与短期回报需求矛盾[9][10] 本土高端破局路径 **下沉市场渗透** - 洲际2023年70%新开业酒店位于二至五线城市,万豪2024年20%新店落地三线以下城市[12] - 华住施柏阁大观6家分号中5家布局低线城市[12] **产品模式创新** - 高端精选服务酒店通过精准减配实现30%年复合增长率,亚朵萨和为代表案例[13] - 该模式单房投资成本较全服务型降低40%,回收期缩短至5-7年[13] **存量资产盘活** - 2024年一线城市高端酒店存量占比36%,超400家高端酒店进入拍卖市场[14] - 翻牌案例从2020年8家增至2023年超20家,华住推出美仑品牌家族专攻存量改造[14][15]
携程、新东方,突然出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5 14:53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达422.7亿元,行业融资规模44.9亿元创7年新高[18] - 民宿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平均房价502元/间夜(近5年新低),平均收益165.8元(近5年新低)[8] - 高端化趋势显著,每间夜超400元民宿需求占比达30.9%[14] - 45岁以上中老年旅游者2021年出游11.94亿人次,占国内旅游客源36.81%,养生度假需求突出[20] 企业动态与资本布局 - 携程通过A轮融资2626万元获得山海有野酒店集团67%股权,后者旗下拥有25家高端民宿[1][2] - 新东方投资西藏松赞绿谷文旅,持股12.4%,该品牌在滇藏线布局18家小众酒店[3][4] - 华住2018年以4.63亿元收购花间堂71.2%股权,后者门店从21家扩张至2024年超150家[25] 商业模式与挑战 - 中高端民宿单店投资高(如大乐之野中卫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回本周期约4年[29] - 连锁酒店品牌亚朵平均入住率85%,开业6个月盈利,效率远超民宿[31] - 携程此前民宿品牌"花筑"和"度假农庄"因运营能力不足未能成功[30] 政策与市场机遇 - 国务院政策支持乡村民宿等旅游产品发展[20] - 民政部推动养老产业与文旅融合,释放康养消费潜力[22] - 民宿行业加速洗牌,专业化、资本化运作将成为未来方向[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