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提取物

搜索文档
应收账款飙升至营收86%,莱茵生物募资改道背后的财务真相
新浪财经· 2025-09-19 00:32
募投项目终止与资金用途变更 - 公司终止"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建设项目"和"莱茵天然健康产品研究院建设项目" 并将节余募集资金及预估待支付尾款合计3.15亿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1] - 项目终止方案于9月9日临时股东会高票通过 距董事会审议通过仅20天[1] 募投项目原规划与现状 - 2022年9月公司通过定增募资9.68亿元 发行价5.85元/股 发行日股价上涨41.96%[2] - 原计划投入7.3亿元建设甜叶菊工厂 预计年新增净利润1.59亿元 另投入2.38亿元建设研究院[2] - 公司与芬美意签订五年分销合同 目标累计收入4亿美元 预计年均带来收入不少于4.8亿元[3] - 截至今年6月底 甜叶菊工厂累计投入5.66亿元(进度77%) 虽已完成转固但未进入生产季 无产量销量效益产出[5] - 研究院项目仅投入7800万元(进度33%) 处于内部装修阶段 距原定2025年末完工时间不足半年[5] 募集资金闲置与补流情况 - 2022年10月首次使用2亿元闲置募资补充流动资金[5][6] - 2023年4月再次补充1亿元[5][6] - 2023年9月补充2.94亿元 使临时补流峰值达5.94亿元(占募资总额61%)[5][6] - 2024年9月将1.5亿元节余资金永久补流[5][6] - 资金主要用于偿还短期债务和支付货款[6] 资金缺口与偿债压力 - 2022年三季度货币资金9.94亿元 短期借款6.15亿元 一年内到期负债0.31亿元 无资金缺口[7][8] - 2024年四季度货币资金降至1.65亿元 短期借款4.24亿元 一年内到期负债3.99亿元 资金缺口扩大至6.58亿元[7][8] - 资产负债率从2022Q3的30.09%升至2024Q4的36.22%[8]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8.37亿元 同比增长15.37%[10][12] - 归母净利润3811万元 同比下降41.27%[10] - 扣非归母净利润3369万元 同比下降48.45%[10] - 第二季度单季收入3.93亿元(同比增2.19%) 净利润731.51万元(同比降80.8%)[12] 盈利指标恶化 - 毛利率降至23.57% 同比下降5.03个百分点[13] - 净利率降至5.22% 同比下降4.15个百分点[13] - 公司称净利下滑因行业价格竞争、产品结构阶段性调整及折旧摊销成本增加[13] - 行业分析师指出植物提取行业准入门槛低、同质化显著 产能扩张导致价格竞争激烈[13] 应收账款风险 - 应收账款达7.22亿元 同比增125.43% 远超营收增速[14] - 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比值达86.24%[14]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107.9天拉长至175.7天 延长62.8%[16] - 专家指出这种依靠延长账期拉动销售的模式是"以风险换增长"[16] 短期偿债压力 - 短期借款5.21亿元 一年内到期负债3.46亿元 有息负债合计8.67亿元[16] - 货币资金2.43亿元 货币资金与有息负债比例仅0.28[16]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895.28% 但主要因原料款支付减少和上年同期资金冻结的特殊会计处理[17][18]
SLT斯乐泰虎乳菌清肺胶囊——五重植萃科学配方,新加坡品质认证,重塑你的呼吸自由
中国食品网· 2025-09-02 09:15
肺癌疾病负担 - 中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超过73万且死亡人数达61万[1] - 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16.1%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 肺功能健康问题 - 肺功能下降表现为喉咙干痒、爬楼气喘、反复感冒及PM2.5爆表时胸闷等症状[1] - 肺器官负责管理津液、调节体温、阻挡外邪及保护其他脏腑[1] 产品解决方案 - 新加坡SLT斯乐泰推出虎乳菌清肺胶囊产品[1] - 产品采用五大有效成分构建肺脏防御体系[1] 核心成分功能 - 虎乳菌作为肺脏清道夫可缓解咳嗽、修复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增强黏膜免疫屏障[3] - 槲皮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功能 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并缓解气喘胸闷[4] - 罗汉果提取物可润肺止咳生津化痰 缓解咽喉干燥不适[4] - 紫锥菊提取物作为免疫调节剂 可激活防御机制降低呼吸道感染频率[5] - 柑橘类黄酮能增强肺血管弹性 改善气血交换效率并提高肺活量[6] 产品使用场景 - 适用于雾霾天气、频繁吸烟、长期用嗓及体弱易感人群[6] - 每日服用两粒可简化护肺流程[6] 品牌背景 - SLT斯乐泰为拥有40年历史的新加坡品牌[1] - 产品融合传统天然药物智慧与现代药理学研究[1]
调研速递|莱茵生物接受9家机构调研,甜菊糖苷RM2成关注焦点
新浪证券· 2025-08-31 15:54
经营与业绩情况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速达15%以上但利润承压 主要受行业竞争、折旧增加、关税等因素影响 [1] 原料价格与产品趋势 - 罗汉果原料收购价格预计2025年维持相对稳定 甜叶菊原料价格预计与去年相近 [2] - 甜叶菊部分规格产品价格因行业竞争略有下滑 但原料成本支撑价格底线 [2] - 罗汉果提取物价格预计随原料价格进一步回升 [2] 核心技术优势 - 公司独家拥有可实现产业化落地的甜菊糖苷RM2技术 具备口感佳、复配性好、成本相对可控优势 [2] - 竞争对手涉足RM2需技术突破及通过安全性审查 认证申请周期较长 [2] RM2业务进展 - RM2国内新食添认证获批时间依政府审批节奏而定 国外已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 [2] - 正与客户推进合作洽谈 国内销售待获批后正式推进 [2] - 未来2-3年内合成生物车间产能预计能满足市场需求 [2] 工业大麻业务 - 美国大麻政策调整未引发市场明显复苏 印州工厂已改造为综合提取物工厂 [2] - 若工业大麻市场需求恢复 公司将积极跟进 [2] 天然甜味剂竞争策略 -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在合成生物技术等方面前瞻布局 RM2等产品研发进展顺利 [2] - 拓展应用场景 在宠物营养等新兴市场积极开拓 [2] 产能利用情况 - 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上半年因原材料采购规模不大导致开工率不高 [2] - 预计9月新原料上市后产能接近满负荷运转 全年整体产能利用率有望达40-50% [2] 海外工厂优势 - 美国印州工厂能应对复杂贸易环境 核心产品在豁免清单但仍受关税政策影响 [2] - 工厂结合海外资源与市场需求 聚焦天然甜味剂生产 采用当地原料采购 在供应链安全性等方面具综合竞争优势 [2] 全年业绩展望 - 下半年随着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担忧转弱及新一季产品上市 公司预计第三、四季度经营情况可能发生积极转变 [2]
莱茵生物(002166) - 002166莱茵生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31
2025-08-31 15:10
核心产品原料与价格趋势 - 罗汉果原料收购价格预计维持相对稳定 [2] - 甜叶菊原料收购价格与去年持平 保持平稳 [2] - 甜叶菊部分规格产品价格略有下滑 主要因行业竞争加剧 [2][3] - 罗汉果提取物价格随原料价格回升进一步向上恢复 [3] 新产品RM2技术优势与竞争壁垒 - RM2为公司独家产业化落地的甜菊糖苷新品种 [3] - RM2甜味特性接近蔗糖 无金属味/后苦味问题 溶解性更佳 [3] - RM2具备极好复配性 可应用于乳制品/饮料/烘焙/调味品等赛道 [4] - 通过酶转化RA定向生产 RM2具备生产成本优势 [4] - 竞争对手涉足需突破技术专利及转基因审查等壁垒 [6] RM2市场进展与产能规划 - RM2于2025年2月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 [6] - 已向部分海外客户提供样品 处于合作洽谈阶段 [6] - 国内销售需等待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认证获批 [6] - 合成生物车间产能可满足未来2-3年市场需求 [7] 产能与工厂布局 - 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全年产能利用率预计达40%-50% [11] - 美国印州工厂已改造为综合提取物工厂 聚焦天然甜味剂及保健品类 [8][12] - 美国工厂原料本地化采购 增强供应链安全性/确定性/及时性 [12] 行业发展与公司战略 - 天然甜味剂行业保持稳健增长 [10] - 公司通过合成生物技术/配方研发突破同质化竞争 [10] - 积极拓展宠物营养/动物饲料等新兴应用场景 [11] 财务与贸易影响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速达15%以上 [12] - 利润承压因行业竞争/折旧增加/关税等多因素影响 [12] - 美国20%芬太尼关税对业务产生一定影响 [12]
莱茵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5.37% 创新RebM2赋能全球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8-29 07:1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8.37亿元 同比增长15.3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1万元 经营现金流净额2.95亿元 同比增长895.28% [2] 业务板块表现 - 天然甜味剂业务实现营收3.97亿元 同比增长7.67% [2] - 茶叶提取物实现营收1.08亿元 同比增长20.90% [2] - 其他提取物产品实现营收3.15亿元 同比增长26.33% [2] - 罗汉果提取物销量同比增长20.35% 营收同比增长63.61% [2] 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 独家开发新品甜菊糖苷RebM2 成为最理想的天然甜味剂成分之一 [3] - 通过酶转化法突破传统工艺局限 实现RebM2量产供应 [3] - 拥有1.22万平方米合成生物车间和12条自动化发酵产线 [3] - 携手江南大学推进罗汉果甜苷全合成技术产业化进程 [2] 市场认证与全球化布局 - RebM2于今年2月通过美国FDAGRAS认证 进入美国高端食品饮料市场 [3] - 国内食品添加剂认证申报进入关键阶段 征求意见稿公示期已结束 [3] - 美国印州工厂升级改造竣工并投入使用 聚焦天然甜味剂及保健品提取物生产 [3] - 工厂将结合海外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 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 [3] 行业环境 - 全球消费预期转强带动植物提取市场扩容 [2] - 健康消费升级浪潮推动天然甜味剂需求增长 [2]
莱茵生物上半年营收8.37亿元 独家新品RM2撬动全球减糖市场
全景网· 2025-08-28 13: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7亿元 同比增长15.37% [1] - 归母净利润3811万元 [1] - 经营现金流净额2.95亿元 同比增长895.28% [1] 植物提取业务 - 植物提取业务收入8.21亿元 同比增长15.92% 超过行业出口增速 [2] - 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15.44亿美元 同比增长3.78% [2] - 天然甜味剂业务收入3.97亿元 同比增长7.67% [3] - 茶叶提取物收入1.08亿元 同比增长20.90% [4] - 其他提取物收入3.15亿元 同比增长26.33% [4] 罗汉果业务表现 - 罗汉果提取物销量增长20.35% 营收增长63.61% [3] - 桂林总部综合提取工厂年原料处理能力超6万吨 [3] - 拥有从种苗研发到配方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3] 甜菊糖业务调整 - 甜菊糖销量下滑 因同质化竞争加剧和市场价格下滑 [3] - 实施保守销售策略以维护行业稳健发展 [3] 合成生物技术布局 - 2022年确立合成生物学为重点发展方向 [5] - 建立天然提取和生物合成双技术路线发展格局 [5] - 首家完整实现罗汉果甜苷V从头合成技术路径的企业 [5] - 拥有左旋β-半乳葡聚糖和RebM系列等量产及储备产品 [5] RebM2产品突破 - 甜菊糖苷RebM2采用酶转化法生产 口感纯净无后苦味 [6] - 独立合成生物车间建筑面积12200平米 配备12条全自动发酵产线 [6] - 2月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 [7] - 8月国内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征求意见稿结束公示 [7] 全球化产能布局 - 美国印州工厂升级改造竣工 聚焦天然甜味剂及保健品类提取物生产 [8] - 显著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和国际市场抗风险能力 [8] 股东回报 - 完成超1亿元股份回购 [8] - 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 派发现金红利7263.34万元 [8]
焙烤行业迎来全产业链健康化变革
消费日报网· 2025-06-10 02:48
行业趋势 - 健康化成为焙烤行业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全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产品、技术均围绕健康主题展开[1] - 2023年低糖/无糖焙烤食品市场规模达345亿元,同比增长18.7%,全麦面包、代糖蛋糕、高蛋白饼干为增长最快品类[2] - 消费群体健康需求快速上升,2022年成年人超重率超50%,控糖控脂及膳食纤维摄入成为普遍健康建议[1] 产品创新 - 原材料展区转向功能食材主导:新型全麦粉、高膳食纤维粉、高蛋白小麦粉强调低GI和微量元素,天然代糖如赤藓糖醇占比提升[2] - 产品功能属性强化,从"口感好"转向"功能性""可持续性""健康正当性"[2] - 品牌布局"功能+情绪"双通道产品线,如轻食代餐面包、晚安酸奶蛋糕、儿童成长小饼干、快乐减压曲奇等细分场景产品[3] 技术升级 - 智能烘焙解决方案成为焦点:智能控温技术实现低温慢焙保留营养,自动油糖配比系统提升批量稳定性[3] - 可视化烘焙流程系统推动标准化生产,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可自动调整配方参数[3] - 行业从"手艺人经验型"向"工业4.0精控型"转变[3] 消费需求 - 消费者追求"好吃又健康",希望"吃得懂成分,吃得起长期"[4] - 健康化不是牺牲口味,而是通过再创造实现营养与口感的平衡[3][4] - 细分市场如年轻人、孕产人群、中老年群体对健康烘焙的认知和偏好持续提升[1] 产业链重构 - 健康化推动全产业链系统性重构,涵盖上游种植、中游原料、生产制造、终端销售及消费教育[4] - 领先品牌通过构建健康闭环抢占消费心智高地[4] - 行业认知升级,健康从产品标签延伸至"地里到口里"的全过程[4]
莱茵生物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 多领域布局拥抱大健康市场红利
全景网· 2025-04-26 01:55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30.21%,归母净利润3,079.49万元,同比增长14.95% [1] - 公司围绕"双技术路线、双供应链路、多产品共发展"策略,推动海外供应链优化、合成生物技术商业化及配方应用研发 [1] - 实施"大单品+N"产品战略,以天然甜味剂为核心,覆盖食品饮料、医药保健、日化美妆、动物饲料等多元化下游应用 [1] 甜菊糖苷业务 - 甜菊糖苷成为饮料行业减糖转型核心原料,在无糖茶饮、碳酸饮料、果汁等品类渗透率逐步提升 [1] - 国内使用范围扩大至二十余类食品领域,包括乳粉、干酪、方便米面制品等 [1] - 在医药与保健品领域应用延伸,用于糖尿病辅助治疗、降血压等药物和保健产品 [1] - 公司酶转化法生产的RebM2获美国FDAGRAS认证,具备进入美国食品饮料市场条件 [3] 罗汉果提取物业务 - 罗汉果提取物市场需求以每年30%以上速度增长 [2] - 食品饮料行业推出防雾霾茶,医药行业推出中成药、保健品等 [2] - 海外大型食品饮料企业如可口可乐、通用磨坊、乔巴尼使用罗汉果甜苷替代蔗糖 [2] - 广西规划提出重点推进罗汉果饮料、零卡糖等产品开发,构建"罗汉果+"大健康产业链 [2] 其他提取物业务 - 积雪草提取物因高端护肤、个人体重管理等健康消费新热点获市场认可 [2] - 植物提取物在动物饲料领域因抗生素替代趋势展现应用潜力 [2] 产能与供应链 - 2024年完成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投产,原产能转向其他提取物生产,实现产能规模提升与结构优化 [3] - 积极推进BIOVIVO美国印州工厂升级改造,预计二季度完成投产,打造高标准海外植物提取综合生产基地 [3] - 公司核心产品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和生物合成甜味剂被列入美国关税豁免清单 [4] 品牌与市场布局 - 全资孙公司Hemprise,LLC更名为"BIOVIVO SCIENCE,LLC",整合资源提升品牌竞争力 [3] - 计划利用美国生产基地挖掘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原料,提升品牌溢价 [3] 行业趋势与政策 - 国家卫健委批准甜菊糖苷扩大使用范围,包括乳粉、干酪、方便米面制品等品类 [1] - 《广西"十四五"罗汉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构建"罗汉果+"大健康产业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