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纳武利尤单抗
icon
搜索文档
再鼎医药涨超5% 预计FORTITUDE-102研究数据将于25H2或26H1公布
智通财经· 2025-09-08 02:46
股价表现 - 再鼎医药股价上涨5.38%至25.48港元 成交额达2.24亿港元 [1] 临床研究进展 - 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胃癌治疗的FORTITUDE-101 III期研究完成最终分析 [1] - 中期分析显示总生存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改善 但最终分析生存获益幅度减弱 [1] - 研究结果将在主要医学会议上公布 [1] 后续研究计划 - 公司计划等待FORTITUDE-102研究结果后再提交注册申请 [1] - FORTITUDE-102研究评估贝玛妥珠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及化疗用于相同患者人群 [1] - FORTITUDE-102研究数据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公布 [1]
港股异动 | 再鼎医药(09688)涨超5% 预计FORTITUDE-102研究数据将于25H2或26H1公布
智通财经网· 2025-09-08 02:41
股价表现 - 再鼎医药股价上涨5.38%至25.48港元 成交额达2.24亿港元 [1] 临床研究进展 - 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胃癌治疗的FORTITUDE-101 III期研究完成最终分析 [1] - 中期分析显示联合方案相比单独化疗在总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改善 [1] - 最终分析中生存获益幅度较中期分析有所减弱 [1] 后续研究计划 - 公司计划等待FORTITUDE-102研究结果后再提交注册申请 [1] - FORTITUDE-102研究评估贝玛妥珠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及化疗用于相同患者人群 [1] - FORTITUDE-102研究数据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公布 [1] 信息披露安排 - 中期分析和最终分析结果将在主要医学会议上公布 [1]
再鼎医药:安进贝玛妥珠单抗FORTITUDE-101 III期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智通财经· 2025-09-03 14:41
临床研究结果 - 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方案在预设中期分析中显示出总生存期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1] - 最终分析中此前观察到的生存获益幅度减弱 [1] - 中期分析和最终分析结果将在即将举行的主要医学会议上公布 [1] 研发策略调整 - 公司计划在提交注册申请前等待FORTITUDE-102研究结果 [1] - FORTITUDE-102研究旨在评估贝玛妥珠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及化疗用于相同患者人群 [1] - FORTITUDE-102研究数据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公布 [1]
再鼎医药(09688.HK):评估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mFOLFOX6)用于一线胃癌治疗FORTITUDE-101III期临床研究完成最终分析
格隆汇· 2025-09-03 14:40
临床研究结果 - 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胃癌治疗的FORTITUDE-101 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最终分析 [1] - 预设中期分析显示联合方案对比单独化疗在总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1] - 最终分析中此前观察到的生存获益幅度减弱 [1] 数据发布计划 - 中期分析和最终分析结果将在即将举行的主要医学会议上公布 [1] - 公司计划在提交注册申请前等待FORTITUDE-102研究结果 [1] - FORTITUDE-102研究旨在评估贝玛妥珠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及化疗用于相同患者人群 [1] 研究时间节点 - FORTITUDE-102研究数据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公布 [1]
再鼎医药(09688):安进贝玛妥珠单抗FORTITUDE-101 III期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智通财经网· 2025-09-03 14:39
临床研究结果 - 贝玛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一线胃癌治疗的FORTITUDE-101 III期临床研究完成最终分析 [1] - 预设中期分析显示联合方案对比单独化疗在总生存期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1] - 最终分析中此前观察到的生存获益幅度减弱 [1] 数据公布计划 - 中期分析和最终分析结果将在即将举行的主要医学会议上公布 [1] - 公司计划在提交注册申请前等待FORTITUDE-102研究结果 [1] - FORTITUDE-102研究数据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公布 [1] 研究设计 - FORTITUDE-102研究旨在评估贝玛妥珠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及化疗用于相同胃癌患者人群 [1] - FORTITUDE-101研究评估贝玛妥珠单抗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 [1]
再鼎医药(09688) - 安进贝玛妥珠单抗FORTITUDE-101 III期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2025-09-03 14:3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FORTITUDE - 101 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最终分析,中期分析时联合方案生存期改善显著,最终分析获益幅度减弱[3] - 中期和最终分析结果将在主要医学会议公布[3] - FORTITUDE - 102研究评估贝玛妥珠单抗联合用药,数据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上半年公布[3]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提交注册申请前等FORTITUDE - 102研究结果[3]
多款救命药有望商保报销 保费怎么定是关键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13:32
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设立背景与意义 - 2025年首次设立商保创新药目录,作为基本医保目录的补充,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高价药物[2] - 目录药品将经历价格协商,药价有望降低,并获得商业健康保险支付支持[2] - 121款药品通过初审,其中抗癌药占比最高(超40款),罕见病药物35款[5] 高价创新药品种分析 - CAR-T药物:5款通过初审,单针价格约100万元(优惠后约50万元),其中3款同时申报基本医保目录[4][6] - 基因治疗药物:信念医药的AAV基因治疗药物单瓶9.3万元,患者自付上限达279万元[7] - PD-(L)1药物:8款上榜(5款国产),价格区间5588-32800元[6] - 进口药占比47%(57款),辉瑞5款入选,强生/卫材各3款[5] 申报规则与双目录机制 - 申报条件:2020年后上市新药或罕见病目录药物[5] - 79款药物同时申报基本医保和商保目录,形成"双保险"机制[8][9] - 专家评审可能建议单目录纳入或分阶段纳入,谈判失败可转价格协商[9] 行业参与与特殊案例 - 北海康成(罕见病第一股)3款药物通过初审[6] - 戈谢病药物:武田和北海康成各1款,全国确诊仅500余人[6] - 中成药突破:岭南万应豆蔻膏和当归补血汤颗粒入围[9] - 预防性疫苗破冰:中慧生物四价流感疫苗(319元/针)成为唯一入围疫苗[9] 价格协商与市场影响 - 价格协商涉及医保局/保险公司/药企三方,降幅不确定性高于医保谈判[12] - 药企面临市场规模不确定性,不同于医保谈判的确定性放量[12] - "三除外"政策支持:豁免基本医保自费率/集采替代监测/DRG考核[13] 保险业面临的挑战 - 精算定价难度:缺乏历史数据评估新增目录对保费的影响[13] - 产品可持续性需平衡业务增长与亏损风险[14] - 数据对接不足:仅北京上海等个别地区与医保数据有限共享[14] - 发展建议:优先在惠民保试点,开发团体险产品扩大风险池[14]
多款救命药有望商保报销 保费怎么定是关键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12:50
商保创新药目录的设立背景与定位 - 2025年首次推出商保创新药目录,作为基本医保目录的补充,重点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高价药物 [2] - 目录药品将经历价格协商,药价有望降低,并获得商业健康保险支付支持 [2] - 121款药品通过初审,其中抗癌药占比超40款(33%),罕见病药物35款(29%)[5][6] 药品申报特点与结构 - 申报条件要求药品为2020年后上市的新药或罕见病目录药物,包含已获批数年的自费药(如安斯泰来白血病药物吉瑞替尼片挂网价34273元)[4] - 进口药占比47%(57款),辉瑞5款领先,强生/卫材各3款,8家跨国药企各有2款入选 [5] - 高价药物突出:5款CAR-T药物(单价约100万元/针),基因治疗药物波哌达可基注射液(9.8万元/瓶)[4][6] - 国产创新药表现:8款PD-(L)1药物中国产占5款,价格区间5588-32800元 [5] 目录落地机制与双轨申报 - 79款药物同时申报基本医保和商保目录,形成"双保险"机制 [7] - 专家评审将决定药品纳入路径:单独目录或优先医保谈判失败后转商保协商 [7] - 目录覆盖范围突破传统:首次纳入疫苗产品(中慧生物四价流感疫苗319元/针)及2款中成药(200元/盒级别)[8] 保险业面临的挑战与政策支持 - 价格协商涉及医保局/商保公司/药企三方,降幅与市场规模不确定性高于医保谈判 [9] - "三除外"政策支持:豁免自费率考核/集采替代监测/DRG病种付费限制 [9] - 保险公司需解决精算定价难题,目前缺乏创新药赔付数据积累,仅京沪等地有初步医保数据对接 [11] - 专家建议通过惠民保试点积累经验,发展团体健康险以平衡风险池 [10][11]
Nature:华人团队发现癌症免疫治疗新靶点——PPP2R1A
生物世界· 2025-07-06 02:5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现状 -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取得突破,但仍面临耐药性问题 [2] - 晚期和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对单药PD-1/PD-L1抑制剂的应答率仅为5%-15% [2] PPP2R1A基因突变的发现 - 携带PPP2R1A基因突变的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接受PD-1/PD-L1与CTLA-4联合治疗后,生存期显著优于野生型患者 [3] - PPP2R1A突变可提高肿瘤对免疫疗法的响应,并在多种癌症类型的临床队列中得到验证 [3][8] 联合免疫疗法的效果 - PD-1/PD-L1与CTLA-4联合疗法在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缓解率为31.4%,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的12.2% [5] - 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患者的治疗响应概率是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的5倍,但应答率仍仅为15% [5] PPP2R1A的机制研究 - PPP2R1A突变型肿瘤中观察到增强的IFNγ信号转导、三级淋巴结构形成及免疫细胞浸润 [8] - 靶向抑制PPP2R1A(通过药物或基因编辑)在临床前模型中与CAR-T、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生存率提高相关 [8] 潜在治疗策略 - 靶向抑制PPP2R1A可能成为改善免疫检查点阻断或其他免疫疗法预后的有效策略 [9]
解读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中国创新药企距离“Big Pharma”还有多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12:07
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 - 强生创新制药以557亿美元处方药销售额蝉联榜首 艾伯维和默沙东紧随其后 [1] - 诺和诺德凭借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292 96亿美元)首次进入前十 默沙东因K药(294 82亿美元)增长升至第三位 [1][3] - 诺华从第三位下滑至第七位 主要受专利悬崖影响 其核心产品Entresto(78 22亿美元)和Cosentyx(61 41亿美元)专利即将到期 [4] 重磅药物驱动行业格局 - 默沙东K药占其处方药销售额54 28% 预计2028年峰值达330亿美元 [3] - GLP-1药物成为市场焦点 司美格鲁肽(292 96亿美元)和替尔泊肽(164亿美元)推动诺和诺德与礼来排名上升 [3] - 前五强企业中 强生Darzalex(116 7亿美元)和艾伯维Skyrizi(117 2亿美元)均贡献超20%收入 [3] 中国药企崛起趋势 - 6家中国企业上榜创五年新高 百济神州和华东医药首次入围 [1][5] - 中国在AACR和ASCO年会表现亮眼 分别展示200款创新药和73项临床研究 [5] - ADC领域中国占据优势 全球48 4%的ASCO相关研究来自中国 2024年ADC对外授权交易达102 4亿美元 [5][6] 未来行业预测 - Evaluate预计2030年GLP-1药物将占处方药销售额9% 礼来或以1130亿美元销售额登顶 [4] - 多抗 ADC和RNA疗法将成为主流 中国企业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5] - 康方生物双抗药物被高盛预测2041年销售峰值达530亿美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