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援藏

搜索文档
国务院国资委: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雅下水电工程、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 不断加大在藏投资兴业力度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1:53
产业投资与建设 - 国资央企深化产业援藏 鼓励央企在西藏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 [1] - 加大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建设力度 推进雅下水电工程 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 [1] - 不断加大在藏投资兴业力度 [1] 民生与消费帮扶 - 推动央企将帮扶资金更多用于民生和基层 实施进村入户的"小而美"惠民工程 [1] - 大力开展消费帮扶 积极扶持西藏文旅产业发展 [1] - 帮扶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 [1] 就业与人才支持 - 通过专场招聘活动和央企市场化促就业项目促进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 [1] - 积极做好干部人才援藏工作 [1] 民族团结与边疆建设 - 指导中央企业将民族工作与援藏工作同谋划同部署 [1] - 通过项目建设 产业合作 文化交流等方式助力边疆稳固和边境安全 [1] -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国资央企力量 [1]
产业援藏 从“输血”到“造血”
证券时报· 2025-08-24 23:42
产业援藏模式转型 - 西藏经济发展从"输血"到"造血"的关键跨越中 产业援藏成为关键一环 带来资金 技术 理念与产业生态 [2] - 产业援藏以"授人以渔"的智慧持续激活西藏经济的"造血"机能 [1][4] 能源与矿业领域援藏项目 - 多布水电站周边的文旅项目藏南桃谷由深圳市南山区和华侨城集团负责落实 目标打造为深圳援藏名片 [2] - 国家能源集团尼洋河公司提出"建设一个项目 形成一个景区 带动一方经济 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 [2] - 中国宝武集团入主西藏矿业体现产业援藏的社会责任担当 2022年联合子公司投资近60亿元建设碳酸锂生产线并提取钾肥资源 [2] - 扎布耶项目已知锂资源约180万吨 钾资源共生+伴生量约为1500万吨 [2] 援藏项目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 西藏矿业扎布耶项目开发中运输和劳务业务委托当地公司 三年内当地农民增收接近6000万元 [3] - 西藏矿业采矿技术和工艺与当地产业共享 成立联合实验室打造适合西藏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3] - 广东省援建粤林产业园作为产业援藏标杆工程 旨在精准扶贫和促进产业化集聚 [3] - 林芝喜马拉雅第三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其他企业入驻 林芝现有2家化妆品公司 西藏共11家化妆品公司 [3] 援藏资金与项目规模 - 中央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协调落实166.54亿元援藏资金 实施2900余个项目 打造培育747个特色品牌 [3]
产业援藏 从“输血”到“造血”
证券时报· 2025-08-24 18:37
产业援藏项目概况 - 产业援藏通过资金 技术 理念与产业生态培育西藏内生发展动力 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关键跨越 [1] - 中央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协调落实166.54亿元援藏资金 实施2900余个项目 培育747个特色品牌 [2] 能源类援藏项目 - 多布水电站周边建设深圳援藏文旅项目藏南桃谷 由深圳市南山区和华侨城集团负责落实 目标打造深圳援藏名片 [1] - 国家能源集团尼洋河公司提出"建设一个项目 形成一个景区 带动一方经济 造福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 [1] 矿业援藏项目 - 西藏矿业在中国宝武集团战略地位特殊 体现产业援藏社会责任担当 [1] - 2022年西藏矿业联合中国宝武子公司投资近60亿元建设碳酸锂生产线 同步提取钾肥资源 [1] - 扎布耶矿区拥有锂资源约180万吨 钾资源共生伴生量约1500万吨 [1] - 西藏矿业通过运输和劳务委托当地公司 三年带动农民增收近6000万元 [2] - 公司共享采矿技术和工艺 与各方成立联合实验室 打造适合西藏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2] 产业园区建设 - 粤林产业园由广东省援建 是广东省产业援藏标杆工程 旨在精准扶贫和促进产业化集聚 [2] - 林芝喜马拉雅第三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后带动2家化妆品企业落户林芝 西藏全区共11家化妆品公司 [2] 援藏模式特征 - 产业援藏覆盖能源 矿业 园区和人才领域 以授人以渔方式持续激活西藏经济造血机能 [3] - 通过示范带动效应形成产业集聚 如化妆品行业在西藏的规模化发展 [2]
李乐成赴西藏调研电信普遍服务和产业援藏工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3:18
行业调研活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及部长李乐成于8月4日至7日在西藏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开展调研活动 [1] - 调研重点包括"宽带边疆"建设进展及信息通信技术赋能产业发展的实际应用情况 [1] - 调研内容涵盖产业援藏工作实施状况及对部系统援藏干部的慰问考察 [1]
江苏三年累计落实312个援藏招商引资项目——苏藏同心浇灌高原致富花
新华日报· 2025-06-23 23:15
产业协作成果 - 江苏与拉萨通过产业协作形成紧密共同体,将江苏的产业基因成功嫁接到高原地区 [1] - 达孜·丹阳眼镜城成为西藏最大眼镜卖场,展示上千款镜片,成功将丹阳眼镜产业引入高原 [1] - 眼镜产业针对拉萨高紫外线环境带来的市场需求,形成"企业有市场、群众得实惠、地方增产业"的良性循环 [1] - 花卉园艺示范基地新建超节能温室大棚10680平方米,配备先进种植系统,推动拉萨花卉产业科技化标准化 [2] - 产业援藏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年均组织50多批1600余人次专业人员赴江苏培训 [2] 就业与人才培养 - 眼镜城帮助10余位藏族员工实现职业转型,提供赴丹阳培训机会,验光师月收入达5000元 [2] - 江苏援藏累计在藏培养培训干部人才3500余人次,专业人才超过4000人次 [2] - 对口援建8个功能园区创造超过1000个就业岗位,带动2800多名贫困人口脱贫 [3] 招商引资与项目落地 - 累计引进312个招商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9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37亿元 [3] - 14家江苏企业携带5.8亿元资金进藏投资兴业 [3] - 招商引资成果位列17个援藏省市首位,年均开展20余次招商推介活动 [2] 特色产业发展 - 林周县格桑塘示范园通过牦牛品种改良使出栏周期缩短3年 [3] - 曲水县智能温室成功种植草莓与西红柿,培养本地农业技术人才 [3] - 江苏企业引入"零添加"工艺帮助拉萨饮用水产品进入华东市场 [3]
产业援藏兴边富民
经济日报· 2025-06-10 22:12
产业援藏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 - 产业援藏实现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转变 推动西藏走上绿色化数字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1] - 援藏省市发挥政策和资源双优势 打造内外发展双动能 创新援助模式 实现全产业链培育 [1] 清洁能源产业突破发展瓶颈 - 西藏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但受制于产业链短板 产业援藏促成首个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落户 构建完整产业链 [1] - 昌都零碳产业园开创产业增值反哺生态模式 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成为绿色转型关键抓手 [1] 高原轻工业深度挖掘特色资源 - 援藏省市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推动牦牛奶青稞藏药等特色物产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2] - 高原轻工业带动农牧民增收 特色物产走向全国市场 成为西藏经济新增长点 [2] 产业融合释放乘数效应 - 拉萨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 [2] - 那曲现代化制衣工厂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 打破产业壁垒 促进资源高效配置 [2] - 农业工业服务业形成良性循环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注入持久发展活力 [2] 产业援藏的战略意义 - 为西藏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型工业体系建立作出积极贡献 [3] - 促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成为稳定发展兴边富民和新质生产力建设重要引擎 [3]
第二届江苏拉萨周在宁开幕 一批重大项目签约
南京日报· 2025-05-29 02:49
江苏拉萨合作升级 - 江苏对口支援西藏拉萨31年 累计安排援藏财政资金81 9亿元 实施援助项目751个 选派干部人才1026名 [1] - 产业援藏为核心战略 结合两地优势 以产业项目为抓手推动高质量援建 [1] - 拉萨产业强市母基金与江苏毅达资本签约 助力打造投资创业热土 [1] - 拉萨人才办与南京人才集团签署协议 强化本地人才队伍建设 [1] 拉萨特色产业市场拓展 - "拉萨好水好物"品牌进驻南京 设立1家展厅和3家门店 销售青稞酒 牦牛肉 冬虫夏草等特产 [2] - 建立江苏省前置仓网络 实现次日达冷链配送 保障生鲜品质 [2] - 当前销售额达3000万元 增速持续提升 预计2024年底突破5000万元 [2]
一缕藏香连山海 产业援藏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5-23 13:48
藏香产业现状与挑战 - 藏香制作技艺被纳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面临手工低效、标准缺失、销路闭塞的困境[1] - 昌都市边坝县显俄藏香厂曾为小型合作社,生产无标准、无批号,属于"三无"产品[2] - 长期依赖手工作坊导致产品规格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制约产业发展[2] 福建省援藏工作队的帮扶措施 - 2024年3月促成国家香检中心昌都业务中心落地,提供标准化生产、检测、科研服务[2] - 投入2000余万元资金在洛隆县建成标准示范型藏香生产基地,引入永春制香技术专家驻场指导[3] - 推动生产线改造升级,生产周期从至少1个月缩短至最快5天[3] - 搭建闽昌两地香产业互学互鉴平台,组织研修班赴福建交流学习[5] - 联合福建商学院成立"昌都特色产品运营中心",通过电商直播、品牌打造提升知名度[5] 产业转型成效 - 昌都藏香首次登陆东方甄选电商平台,几分钟内售罄,成为"全网爆款"[5] - 创建"福康巴"新式藏香品牌,融合永春香与藏香特点,香味更淡雅、受众更广[7] - 在"6.18海创会""9.8投洽会""农博会"等展会展示产品,并在抖音等电商平台推广[7] 未来发展规划 - 按照"五个一"目标推进:形成生产基地、创建展示中心、打造知名品牌、带动特色产业、实现致富群体[7] - 通过"以工代训"吸引传统藏香企业经营者参与,推动产品标准化和市场化[7] - 以技术和文化交流合作为切入点,助力产业转型升级[7] 闽藏协作意义 - 闽藏两地以香为媒,铺就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交融的共赢之路[8] - 从文化保护到经济赋能的创新突破,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范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