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类ETF
icon
搜索文档
信用周报:调整后,二永的性价比如何?-20250915
中邮证券· 2025-09-15 1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债市调整,信用债跌幅大,超7月底调整幅度,部分期限超2月底熊平阶段,票息资产有性价比 [5][33] - 因公募大幅卖出二永,2 - 5年银行二级资本债有参与机会;1 - 3年弱资质城投下沉可继续参与,3年左右品种骑乘收益可观;超长期限调整后收益率有性价比,建议配置类机构适度参与 [5][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上周债市整体情况 - 上周债市继续调整,信用债情绪悲观,调整幅度大于利率;前半周股债“跷跷板”效应与基金费率调整消息致市场低迷,10Y国债利率突破1.80%,后半周对央行买债期待升温,收益率有所修复,但全周收跌 [2][10] - 信用债同步利率走弱,多数期限跌幅超利率,熊市持续久,抗跌属性弱;超长期限信用债行情同步走弱,跌幅超同期限利率债 [2][12] 各类债券具体表现 - **主要债市品种估值收益率**:2025年9月8日到9月12日,1Y - 5Y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0.4BP - 2.1BP,同期限AAA、AA + 中票收益率分别上行3.8BP - 6.2BP、4.8BP - 7.1BP;AAA/AA + 10Y中票收益率分别上行8.53BP、7.53BP,AAA/AA + 10Y城投收益率分别上行6.36BP、5.35BP,AAA - 10Y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上行10.61BP,10Y国债收益率上行4.10BP [10][12][13] - **收益率曲线形态**:全等级1 - 2年、2 - 3年陡峭程度最高,与7月底相比2年及以上更陡峭,5年及以上绝对收益率超2月底熊平位置;如AA + 中票1 - 2年、2 - 3年、3 - 5年区间斜率分别为0.1261、0.1104、0.0774,AA城投分别为0.1460、0.1517、0.1428 [13] - **绝对收益率和信用利差历史分位数**:1 - 3Y特别是3Y左右调整后有一定性价比,如2025年9月8日到9月12日,3Y - AAA、3Y - AA + 中债中短票估值到期收益率处于2024年以来的38.49%、36.61%水平,信用利差历史分位数分别为30.04%、24.88% [14] - **二永债**:行情同步走弱,“波动放大器”特征明显,1Y - 5Y跌幅高于普信债,超长期限部分跌幅高于超长信用债;1 - 5年、7年、10年AAA - 银行二级资本债收益率分别上行6.09BP - 10.61BP;3年及以上部分离2025年以来收益率最低点差距32BP - 42BP,2年以上收益率点位超7月底,4年以上超2月底熊平位置 [3][16] - **超长期限信用债**:机构卖盘行情连续4天走强,周五好转;折价成交幅度大,约25%折价成交幅度在4BP以上;市场买入意愿弱,高活跃度成交以短期限地产、金融瑕疵个券及弱资质城投为主,约35%低于估值成交幅度在4BP以上 [4][21][22] 市场成交情况 - **二永债活跃成交**:前半周情绪悲观,后半周边际好转,空头力量强;9月8日 - 9月12日,低估值成交占比分别为0.00%、0.00%、0.00%、27.50%、100.00%,平均成交久期分别为0.66年、0.65年、0.57年、3.67年、6.54年;折价成交幅度不大,低于估值成交情绪弱 [17][20] - **超长期限信用债成交**:9月8日 - 9月12日,折价成交占比分别为90.00%、50.00%、92.50%、87.50%、15.00%,低于估值成交占比分别为10.00%、0.00%、0.00%、7.50%、65.00% [21][25] 机构行为 - 公募基金上周减持信用债,净卖出262亿元,主要卖出3 - 5年期限;对二永减持力度高,净卖出643亿元银行二级资本债 [4][27] - 配置盘调整后买入力度不弱,理财、保险和其他类机构分别净买入银行二级资本债143、153、292亿元;保险、理财分别净买入128、209亿元信用债,主要在3年以内 [27] 科创类ETF情况 - 第二批科创类ETF上周上市,申购情绪热烈,或成信用行情边际企稳力量;9月12日,14只科创债ETF启动募集,预计募集资金超400亿元,本周产品规模或增长推动成分券估值“超涨” [30] - 已上市信用ETF产品上周表现一般,信用基准做市ETF产品周环比规模连续4周缩水,科创ETF产品周环比规模弱于8月,两类信用债ETF单位净值上周仍亏损 [30]
“聪明钱”的布阵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12:13
市场表现 - 美股表现动荡,受美国下调非农就业数据、美联储态度模糊等多重因素影响,纳指收于21242.7点(+0.35%),道指、标普500分别收跌至43968.64点(-0.51%)和6340.00点(-0.08%)[1][2] - A股表现远超预期,上证指数收于3639.67点(+0.16%),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收于11157.94点(-0.18%)、2342.86点(-0.68%)[1] - A股两融余额升至2.0002万亿元,时隔10年再度突破2万亿元大关[6] 政策与经济环境 - 标普国际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与"稳定"展望不变,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达5.3%,比去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值提高至4.8%,较4月预期上调0.8个百分点[3] - 央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明确六大关键金融设施的监管框架[3] - 中国外汇储备为32922亿美元,受美元指数上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有所下降[4] 行业与板块动态 - A股盈利结构正从房地产、周期性行业、出口转向"政策推动下的制造业重构""科技含量提升"与"结构性出海"三大战略方向[7] - 美股TMT板块远期市盈率达26.7倍,为2009年以来新高,标普500前七大科技公司市值占比超33%,但盈利贡献不足25%[10] - 2025年下半年美股TMT板块预计增长11.8%,增速优势正在缩窄[10] 投资策略与观点 - 投资者增持"先进制造+科技创新"成长主题的国内制造与科创类ETF,减持纳指ETF[1] -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对中国股市维持超配立场,联博基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性改革显效,长期投资价值提升[2] - 贝莱德基金经理预计8月重点关注中报优质权重股、AI应用与机器人赛道、消费板块内部结构调整机会[8] - 联博基金副总经理指出中证800指数未来一年或有较高正收益概率,稳定现金流、高分红能力或ROE持续增长的企业更具吸引力[9] 全球市场对比 - 高盛交易员指出尽管美国经济衰退概率高达30%,股市依旧强劲上涨[2]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24%,部分资金回流债市或流入黄金、加密资产等避险品种[11] - 瑞士百达首席策略师认为美股估值过高,更看好新兴市场,超配中国[8]
可控核聚变概念异动拉升 科创类ETF、科技成长类ETF、新能源与碳中和相关ETF盘点
搜狐财经· 2025-06-12 07:03
可控核聚变板块市场表现 - 6月12日可控核聚变板块持续拉升,融发核电涨停,弘讯科技封板,常辅股份涨超1%,百利电气、哈焊华通、中洲特材、天力复合等个股跟随上涨 [1] - 6月11日板块曾一度下跌0.92%,但迅速反弹,显示市场关注度较高 [1] - 近期板块涨幅与新能源指数(-0.3885%)、生物科技指数(+10.3313%)存在联动效应,反映资金在科技与能源板块间流动频繁 [1] 板块技术发展阶段与投资特点 - 可控核聚变仍处于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探索阶段,与成熟板块的联动性需持续观察 [2] - 目前缺乏专门的可控核聚变ETF,投资者需通过科技成长型ETF或新能源基金间接参与 [3] 可参与的ETF投资方向 科创类ETF - 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000690)、科创50指数(000688)、科创100指数(000698)包含核聚变产业链相关设备制造商和材料供应商 [4] - 科创50ETF(588000)现价1.027元,单日跌幅0.39%,年初至今跌幅1.72%,估算规模804.51亿元 [5] - 科创50ETF龙头(588060)现价0.623元,单日跌幅0.48%,规模56.48亿元 [5] 科技成长类ETF - 中证科技(931186)、科技100(931187)等指数具备科技成长属性,可捕捉核聚变技术突破机会 [6] 新能源与碳中和ETF - 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000977)成分股如长江电力、宁德时代涉及核聚变技术,与碳中和目标关联紧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