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电缆

搜索文档
金龙羽涨2.02%,成交额2.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09.90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6 06:0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上涨2.02%至32.32元/股 成交额2.09亿元 换手率2.69% 总市值139.9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09.90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1%和2.45%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23%和16.7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4.82% 近5/20/60日分别下跌1.28%/0.22%/4.80% [1] - 年内11次登龙虎榜 最近9月4日净买入2.52亿元 买入总额4.10亿元(占比18.33%)卖出总额1.58亿元(占比7.07%)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特种电缆(62.79%)、普通电线(20.46%)、特种电线(14.29%) 含进出口业务及租赁服务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 概念板块包括固态电池/锂电池/QFII持股等 [2] - 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 1996年4月成立 2017年7月上市 [2] 财务与股东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7亿元(同比增长32.98%) 归母净利润6671.60万元(同比减少20.19%) [2] - 股东户数9.27万户(较上期增加164.33%) 人均流通股2660股(较上期减少62.1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5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03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69.95万股(较上期减少63.53万股) [3]
华菱线缆(001208):持续加码高端线缆产能布局 迈向特种电缆小巨人
新浪财经· 2025-09-25 08:30
收购安徽三竹智能 - 公司拟收购安徽三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标的公司100%股权整体作价不超过2.7亿元人民币 [1] - 三竹智能专注于工业连接器和线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伺服驱动系统、机器人、工业机械手等领域,并为行业提供定制化连接产品和方案 [1] - 三竹智能主要客户包括日本松下集团、汇川技术、先导智能、美的工业、南京埃斯顿、格力智能装备、禾川科技、雷赛智能、凯恩帝数控、新代数控等国内外行业龙头和知名上市公司,产品远销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韩国、日本、印度、土耳其等多个国家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三竹智能总资产1.85亿元,净资产0.94亿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2.09亿元、净利润0.25亿元、扣非净利润0.22亿元,并承诺2026-2028年净利润合计约为7100-7500万元 [1] 定向增发与产能布局 - 证监会审核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申请,拟募集12.15亿元,总投资14.65亿元用于投资新能源及电力用电缆、高端装备用高柔性特种电缆、高端装备器件用综合线束及组件、数智化升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2] - 公司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产能已达到饱和,光伏及储能电缆尚无独立产线,亟需专用产线以满足需求 [2] - 在高端装备用高柔性特种电缆方面,重点布局风机电缆、光电复合电缆、海洋脐带缆等高端产品矩阵,以满足风力发电、智慧矿山和海洋工程领域需求,目前储能电缆和海上光伏电缆已完成TUV认证 [2] - 在高端装备器件用综合线束及组件方面,下游客户对线束及组件产品需求大幅提高,公司从单一电线电缆产品到线缆组件产品的产业链升级必要性提升 [2] 业务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专注于特种电缆细分市场,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轨道交通及高速机车、国家智能电网、机器人、工业控制、矿山装备、新能源配套、工程装备、数据通信等领域 [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半年度营收为21.9亿元,其中特种电缆11亿元,占比约50% [3] - 公司过去5年总营收从2019年的15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41.6亿元,复合增速达22.6%,未来2年随着IPO项目产能利用率爬升,有望延续稳步增长态势 [3] 新兴领域布局 - 在商业航天领域,公司与某卫星厂开展高温扁电缆开发,重点突破耐高温导体材料及高温真空抗辐射绝缘技术,特种电缆持续应用于航空航天及融合装备 [4] -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线缆业务推进顺利,已与多家企业完成送样、试样及产品迭代工作,并与深圳行知行、上海图灵等机器人企业展开技术层面交流对接 [4] - 在可控核聚变领域,2025年7月公司中标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电领域项目1350万元,重要涉及核堆特种线缆供应,公司密切关注国内可控核聚变示范项目招标动态,推动技术产业化 [4]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2.57亿元和3.64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41.36倍、30.44倍和21.53倍 [4]
一年两谋跨界收购,华菱线缆押注机器人是“第二曲线”还是估值故事? | 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9-24 09:18
收购交易概况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三竹智能控制权 100%股权整体作价预计不超过2.7亿元 [2] - 资本市场反响热烈 公司股价开盘涨停 创2022年中旬以来新高 总市值突破78亿元 [3] - 三竹智能股东承诺2026年至2028年净利润合计7100万元至7500万元 并设有业绩补偿措施 [10] 标的公司业务特征 - 三竹智能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产品为连接器 应用于伺服驱动系统、机器人及工业机械手领域 [4] - 主要客户包括日本松下集团、汇川技术、先导智能、美的工业及南京埃斯顿等行业头部企业 [4] - 连接器产品被定位为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及新能源高端应用场景的关键接口组件 [6] 财务表现分析 - 三竹智能2024年末总资产1.85亿元 净资产0.94亿元 营业收入2.09亿元 净利润0.25亿元 [8] - 收购交易对应市盈率约10.8倍 标的公司已实现初步盈利 [8] - 公司近四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2021年1.35亿元、2022年1.10亿元、2023年0.87亿元、2024年1.09亿元 [13] 战略转型动因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5% 但净利润仅增长4.74% 增长瓶颈显著 [13] - 本次收购系年内第二笔并购 前次收购对象为湖南星鑫航天(净资产1.34亿元/营收0.56亿元) [15] - 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提升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强化高端线缆集成与智能传输战略定位 [10] 资本结构状况 - 公司2024年推出12.15亿元定增方案 其中3.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5] - 当前资产负债率突破61% 货币资金持续无法覆盖短期借款 [15] - 新能源及电力用电缆生产建设被列为定向增发重点投入方向 [15]
金龙羽涨2.04%,成交额2.1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91.6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4 05: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4日盘中股价上涨2.04%至32.07元/股 成交额2.13亿元 换手率2.76% 总市值138.8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91.66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214.56万元(占比1.01%) 大单买入3251.26万元(占比15.25%) 卖出4357.49万元(占比20.4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3.23% 近5日下跌3.75% 近20日上涨0.22% 近60日下跌7.74% [1] - 年内1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4日净买入2.52亿元 买入总额4.10亿元(占比18.33%) 卖出总额1.58亿元(占比7.07%)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生产 收入构成:特种电缆62.79% 普通电线20.46% 特种电线14.29% 普通电缆1.50% 其他0.9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 概念板块包括固态电池、锂电池、QFII持股、充电桩、比亚迪概念等 [2] - 成立日期1996年4月12日 上市日期2017年7月17日 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9.27万户 较上期增加164.33% 人均流通股2660股 较上期减少62.18%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7亿元 同比增长32.98% 归母净利润6671.60万元 同比减少20.1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5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03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69.95万股 较上期减少63.53万股 [3]
001208 重要收购!加速切入机器人赛道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13:25
收购交易概述 - 华菱线缆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三竹智能控制权 三竹智能100%股权整体作价不超过2.7亿元 [2] - 交易目的为切入机器人及高频传输业务领域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并提升价值中枢 [2][9] - 交易签署意向性协议 具体方案需根据尽职调查及审计评估结果协商 存在不确定性 [7] 标的公司业务与财务 - 三竹智能主营连接器与线束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伺服驱动系统、机器人及工业机械手领域 [5] - 客户涵盖日本松下、汇川技术、先导智能、美的工业、埃斯顿、格力智能装备等国内外行业龙头 产品销往德法意美日韩等国家 [6] - 2024年总资产1.85亿元 净资产0.94亿元 营收2.09亿元 净利润0.25亿元 扣非净利润0.22亿元 [6] - 股东承诺2026-2028年净利润合计7100万至7500万元 并设置业绩补偿机制 [6] 收购方业务与财务 - 华菱线缆主营电线电缆研发生产 为特种专用电缆领先企业 产品包括特种电缆、电力电缆等 [8]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25.43亿元、30.15亿元、34.70亿元、41.58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1.10亿元、0.87亿元、1.09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90亿元(同比增长12.35%) 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4.74%) [9] - 特种电缆已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高性能耐扭转线缆用于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移动部位 [9] 战略布局进展 - 人形机器人线缆业务推进顺利 与多家企业完成送样试样及产品迭代 并与深圳行知行、上海图灵开展技术交流 [9] - 已开展人形机器人线缆专利申请、标准制定及产业规划工作 [9] - 当前总市值71.19亿元 股价13.32元/股 [10][12]
华菱线缆拟收购三竹智能控制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13:25
收购交易概述 - 华菱线缆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三竹智能控制权 三竹智能100%股权整体作价不超过2.7亿元[2] - 交易完成后将加速切入机器人 高频传输等业务领域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 - 交易签署意向性协议 具体方案需根据尽职调查 审计评估结果进一步协商 存在不确定性[7] 目标公司业务与财务 - 三竹智能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主营连接器和线束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伺服驱动系统 机器人等领域[5] - 客户涵盖日本松下集团 汇川技术 先导智能 美的工业 南京埃斯顿等国内外行业龙头 产品远销德国 美国 日本等多国[5]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1.85亿元 净资产0.94亿元 2024年度营收2.09亿元 净利润0.25亿元 扣非净利润0.22亿元[5] 业绩承诺安排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及补偿机制 卖方承诺2026-2028年净利润合计7100万元至7500万元[6] - 若考核净利润低于承诺值 卖方需以一定方式对华菱线缆进行业绩补偿[6] 收购方经营状况 - 华菱线缆主营特种专用电缆生产 2021-2024年营收从25.43亿元增长至41.58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1.35亿元波动至1.09亿元[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90亿元(同比增长12.35%) 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4.74%)[8] - 特种电缆已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高性能耐扭转机器人线缆可用于工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等移动部位[8] 战略发展动向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线缆领域推进顺利 与多家企业完成送样试样及产品迭代 并与深圳行知行 上海图灵等企业开展技术交流[8] - 已开展人形机器人线缆专利申请 标准制定 产业规划等工作[8] - 收购旨在深化工业连接器 线束组件业务发展 推动智能连接战略布局[8] 市场数据 - 截至9月23日收盘价13.32元/股 总市值71.19亿元 流通市值35.08亿元[9][1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2.19% 净利率2.91% ROE 3.86% 负债率67.85%[10]
001208,重要收购!加速切入机器人赛道
中国基金报· 2025-09-23 13:18
收购交易概述 - 华菱线缆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三竹智能控制权 三竹智能100%股权整体作价不超过2.7亿元[1] - 交易完成后将加速切入机器人及高频传输业务领域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1] - 交易设置业绩承诺 三竹智能股东承诺2026-2028年净利润合计7100万元至7500万元[5]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三竹智能成立于2017年 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 - 主要从事连接器和线束的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伺服驱动系统 机器人及工业机械手领域[4] - 客户包括日本松下 汇川技术 先导智能 美的工业 埃斯顿等国内外行业龙头[4] - 产品远销德国 法国 意大利 美国 日本等多个国家[4]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1.85亿元 净资产0.94亿元[4] - 2024年度营收2.09亿元 净利润0.25亿元 扣非净利润0.22亿元[4] 收购方业务背景 - 华菱线缆是国内领先特种专用电缆生产企业 产品包括特种电缆 电力电缆等[6] - 2021-2024年营收从25.43亿元增长至41.58亿元 归母净利润从1.35亿元波动至1.09亿元[6]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90亿元同比增长12.35% 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4.74%[6] 战略协同效应 - 华菱线缆特种电缆已应用于机器人领域 高性能耐扭转机器人线缆可用于工业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6] - 已与多家企业完成产品送样试样 并与深圳行知行 上海图灵等企业开展技术交流[6] - 收购将深化工业连接器及线束组件业务发展 推动智能连接战略布局[7] 市场数据 - 华菱线缆当前股价13.32元/股 总市值71.19亿元[7] - 市盈率TTM 63.60倍 市净率4.30倍 毛利率12.19% 净利率2.91%[8] - 2025年上半年ROE 3.86% 负债率67.85%[8]
金龙羽跌2.02%,成交额1.2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75.7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1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下跌2.02%至32.08元/股 成交1.27亿元 换手率1.59% 总市值138.8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75.74万元 特大单卖出874.36万元占比6.86% 大单买入2118.08万元占比16.61%同时卖出2219.47万元占比17.4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3.30% 但近期呈现下跌趋势:近5日跌5.37% 近20日跌3.63% 近60日跌18.78% [1] - 年内1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4日龙虎榜净买入2.52亿元 买入总额4.10亿元占总成交额18.33% 卖出总额1.58亿元占比7.07%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1996年4月12日 2017年7月17日上市 主营电线电缆生产及进出口业务 兼营土地使用权租赁与住房租赁 [2] - 收入构成:特种电缆62.79% 普通电线20.46% 特种电线14.29% 普通电缆1.50% 其他业务0.9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 概念板块涵盖固态电池、锂电池、充电桩、QFII持股及比亚迪概念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57亿元 同比增长32.98% 归母净利润6671.60万元 同比减少20.19% [2] - 股东户数9.27万户 较上期大幅增加164.33% 人均流通股2660股 较上期减少62.1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5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03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69.95万股 较上期减少63.53万股 [3]
尚纬股份跌2.08%,成交额2711.8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11.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2:1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2日盘中下跌2.08%至8.02元/股 总市值49.85亿元 成交2711.84万元 换手率0.5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11.83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5.78% 卖出占比24.66%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4.24% 近5日下跌4.75% 近20日下跌2.91% 近60日上涨7.36% [1] - 年内7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2日净买入2233.34万元 买入总额5992.92万元占比10.45% 卖出总额3759.59万元占比6.55% [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3.86万户 较上期增加27.37% 人均流通股16105股 较上期减少21.4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9亿元 同比减少24.79% 归母净利润-3162.40万元 同比减少1131.88%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336.71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25.57万元 [3] 主营业务与行业分类 - 主营业务为特种电缆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特种电缆91.97% 普通电缆5.87% 其他业务1.42% 补充业务0.74%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 概念板块包括光伏玻璃、新能源、风能、海上风电、太阳能 [1]
尚纬股份涨2.09%,成交额3787.6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87.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股价上涨2.09%至8.29元/股,成交额3787.60万元,换手率0.74%,总市值51.5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87.38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48.39万元(占比6.56%)卖出103.69万元(占比2.74%),大单买入895.65万元(占比23.65%)卖出452.97万元(占比11.9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9.10%,近5日下跌5.90%,近20日上涨1.84%,近60日上涨12.48% [1] - 年内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7月2日龙虎榜净买入2233.34万元,买入总额5992.92万元(占总成交额10.45%),卖出总额3759.59万元(占总成交额6.55%)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特种电缆研发生产销售,收入构成中特种电缆占比91.97%,普通电缆5.87%,其他业务合计占比2.16%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网设备-线缆部件及其他,概念板块涵盖光伏玻璃、新能源、风能、海上风电、太阳能等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5.49亿元,同比减少24.79%,归母净利润亏损3162.4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131.88% [2] - 股东户数较上期增长27.37%至3.86万户,人均流通股减少21.49%至16105股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336.71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25.57万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3年7月7日,2012年5月7日上市,注册地址为四川省乐山高新区迎宾大道18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