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

搜索文档
亿华通20250926
2025-09-28 14:57
公司概况 * 易华通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研发制造 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 致力于降成本 提高可靠性 耐久性和可维护性[2] * 公司前身为2004年成立的北京清能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2年正式成立 在科技部 北京市政府及清华大学支持下从事新能源交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3] * 管理层拥有丰富汽车产业经验 总经理曾就职于北汽福田 核心技术人员曾任职于新源动力等知名企业[2][4][5] * 股权结构中张国强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5.73%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5.43% 东旭光电为战略投资者持股3.04%[2][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收入0.7亿元同比下降53.2% 2024年全年收入3.73亿元同比下降54.2%[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6亿元同比亏损扩大接近翻倍 2025年上半年亏损1.6亿元但亏损幅度收窄[7] *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2022年净流出3.3亿元 2023年净流出5.6亿元 2024年基本持平净流出0.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流出0.3亿元[10] * 毛利率从最高45%~50%下降至2024年12% 2025年上半年转负至-37%[10] 产品与技术 * 单千瓦燃料电池系统售价从2019年约2万元降至3000-4000元 降本主要得益于空压机 氢压缩机 膜电机等零部件国产化替代[2][8] * 实施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 从动力总成 电堆到双极板 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均自主研发[13] * 提前达到国家技术指标 2021-2022年发布240千瓦额定功率燃料电池系统 早于2025年120千瓦要求 系统峰值效率和低温启动能力亦提前达标[16] * 专利指标超过同业头部公司 参与制定燃料电池汽车加氢口 无人机用氢等国家标准[16] 市场与竞争 * 2024年燃料电池车销量市场份额19.4%排名行业第一 但2025年上半年销量降至262辆市场份额下降至10.4% 主因规避回款不好订单以现金流为主导[4][19] * 拥有全面应用场景燃料电池系统产品体系 覆盖30~120千瓦城市客运 城际货运 市政环卫等多场景[13] * 在京津冀 河南等示范区域占据优势 与宇通客车合作紧密 通过其渠道在河南省推广[17][18] 合资与合作 * 与丰田合资成立企业采用金属板电堆工艺 提供体积小功率大系统以满足乘用车需求[13][14] * 与上海神力合作获得专业燃料电池电堆供应能力 与东岳集团及水木清华联合成立亿新科技专注膜电极研发[14] 行业动态 * 氢能车市场2021-2023年快速放量 全国商用车上险量从2021年1874辆增长至2023年7177辆 但2024年基本持平为7067辆[9] * 2025年1-8月商用车销量2528辆同比下降45.6% 主因政策执行力度不到位 国家补贴未能及时落实[10] * 商用车市场结构显著变化 货车占比从2021年44.2%上升至2025年1-8月94.1% 其中重型货车占据主要份额 乘用车数量极少[2][11][12] * 2024年出台补贴新政 单个示范城市群四年国补上限18.7亿元 加上地方补贴总金额约30亿元 但财政困难需市场化降本推动[20] * 国家规划2025年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5万辆 但今年预计仅3-4万辆 各地方政府规划目标超10万辆[21][22] 未来战略 * 开发下一代集成化研发平台 投入质子交换膜 催化剂 双极板等核心零部件研发 推出更多燃料电池系统型号[23] * 延伸至制氢领域包括绿氢 绿氨等应用场景车辆 2025年有望减亏[23] * 预计政策调整及资金压力缓解后现金流改善 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合作技术支持有望保持竞争力[15]
22万公里衰减率仅3.8%!云韬氢能以耐久性破局,登顶燃电配套第一
势银能链· 2025-09-24 03:31
技术破壁:攀登耐久性这座行业"珠穆朗玛" 燃料电池汽车,尤其是承担重载使命的卡车,其商业化瓶颈并非原理上的不可行,而是工程应用上的极端苛刻要求。 众所周知,燃料电池系统耐久性不足,特别是重型车辆恶劣工况下燃料电池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制约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最为 严重的挑战之一,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投入巨大资源解决的技术难题。耐久性关系到车辆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性,直接影响用户的购买和使用意向, 因此,耐久性还是决定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期, 搭载云韬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的31吨自卸重卡,完成了实际渣土工况下的性能测试,耐久性及效率等多项指标刷新了相关记录,在运行长达22万 公里(4500小时)的条件下,燃料电池系统的衰减仅为3.8%, 是目前国内外真实应用场景运行重卡燃料电池的最好耐久性记录之一,标志着云韬氢能 在重卡燃料电池系统耐久性方面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宁波膜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势银(TrendBank)唯一工商注册实体及收款账户 势银年会: 2025势银氢燃年会(1月6-8日,宁波) 点此报名 添加文末微信,加 燃料电池 群 近日,行业数据与一项 ...
亿华通间接持股公司参与的河北省首个大规模风氢融合项目EPC招标
中证网· 2025-09-23 07:36
项目概况 - 张家口市风氢一体化源网荷储综合示范工程项目(一期)制氢部分EPC总承包于9月19日启动招标 [1] - 项目位于张家口市张北县张北镇 [1] - 建设规模包括1.6万Nm³/h制氢系统、0.8万Nm³氢储能系统以及40兆瓦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1] - 该项目是河北省首个大规模风氢融合项目 [1] 项目主体与实施模式 - 项目由亿华通间接持股公司河北国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实施 [1] - 采用可再生能源离网制氢模式 [1] - 依托张家口丰富风能资源,采用"风氢一体化"模式将风电直接用于电解水制氢 [1] - 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优化能源调度与存储 [1] 技术经济性 - 项目采用离网运行模式,避免并网带来的输配电成本和波动性问题 [1] - 预计显著降低制氢环节用电成本 [1] - 项目达产后绿电制氢成本有望降至18元/kg以内 [2] 产业影响 - 旨在降低绿氢生产成本,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应用 [1] - 针对氢气供应价格偏高这一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展开探索 [1] - 为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2] - 为我国氢能产业构建可持续、可复制的经济发展模式 [2] 行业发展现状 - 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1] -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近年来已显著下降 [1] - 在政策支持下燃料电池整车购置成本逐步接近市场化推广门槛 [1]
丰田联手亿华通 再成立燃料电池公司!
企查查· 2025-09-22 01:48
公司基本信息 - 华丰燃料电池(吕梁)有限公司于2025年09月10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森冈泰行 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1][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园区综合办公楼402号房 登记机关为吕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2] - 公司经营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2] 股权结构与股东背景 - 公司由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100%持股 [3] - 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股东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 双方各持股50% [3][4] - 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 由亿华通与丰田汽车共同出资组建 [4] 经营范围与业务定位 - 经营范围涵盖电池制造与销售 电池零配件生产与销售 汽车零配件批发与零售 [1][2] - 业务包括技术服务开发与转让 货物与技术进出口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 机动车充电销售 [2] - 公司致力于通过生产及销售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 推动FCEV普及 助力氢能社会建设 [4] 行业属性与区域布局 - 公司属于制造业类别 英文注册名为Huafeng Fuel Cell (Lvliang) Co Ltd [2] - 落户山西省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园区 体现燃料电池产业向能源富集区域布局的战略倾向 [2]
亿华通跌2.09%,成交额5933.8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7.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9%至24.36元/股 总市值56.43亿元 成交额5933.84万元 换手率1.2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47.76万元 特大单卖出110.57万元占比1.86% 大单买入1131.80万元占比19.07%同时卖出1069.00万元占比18.02% [1] - 年内股价微涨1.08% 近5日跌1.81% 近20日涨2.22% 近60日显著上涨18.1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 2020年8月10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 香港设有办事处(湾仔大新金融中心40楼) [2] - 主营业务为燃料电池系统制造 产品覆盖30kW至120kW多种功率型号 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 [2] - 收入构成:燃料电池系统占比70.41% 其他业务14.73% 技术开发及服务11.84% 零部件销售3.02% [2] 行业属性与市场数据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专精特新、燃料电池、新能源车及氢能源 [2]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44万户 较上期微增0.72% 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53.25%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 亏损额同比扩大15.51% [3]
亿华通涨2.20%,成交额5217.55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00.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20%至24.15元/股,成交额5217.55万元,换手率1.13%,总市值55.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00.53万元,大单买入占比17.41%(908.45万元),卖出占比13.57%(707.92万元) [1] - 年内股价微涨0.2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43%、5.37%、16.22% [1] 公司基本概况 - 成立于2012年7月12日,2020年8月10日上市,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香港设有办事处(大新金融中心40楼) [2] - 主营业务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研发制造,产品功率覆盖30kW至120kW多个型号 [2] - 收入构成:燃料电池系统70.41%、其他业务14.73%、技术开发服务11.84%、零部件销售3.02% [2] 行业分类与市场定位 - 申万行业分类属于电力设备-电池-燃料电池板块 [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股、专精特新、燃料电池、新能源车及氢能源领域 [2] 股东结构与经营数据 - 股东户数1.44万户,较上期微增0.72%,人均流通股数量无变化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3.25% [3] - 归母净利润亏损1.63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15.51% [3]
亿华通收购旭阳氢能100%股权折戟 扣非6年半累亏14亿仍看好发展前景
长江商报· 2025-09-07 23:17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旭阳氢能100%股权及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 原因为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1][2][4] - 原计划通过收购向氢能产业链上游延伸 促进全链条布局并发挥业务协同效应 [2] - 交易终止后 旭阳集团原拟以旭阳氢能全部股权认购公司A股股份并配套5.5亿元人民币认购新增股份的计划随之取消 [3] 旭阳氢能经营表现 - 旭阳氢能2023年营业收入4.05亿元 净利润5903.3万元 2024年营业收入降至3.2亿元(同比下降21%) 净利润降至2313.71万元(同比下降61%) [4]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纯氢和合成氨生产销售 综合能源站运营以及绿氢制备研发 是京津冀地区主要高纯氢供应商 拥有3座综合能源站和在建液氢项目 [2] 公司财务业绩 - 公司2019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5.54亿元至8.01亿元) 但净利润由盈转亏且亏损扩大(6391.65万元至-2.43亿元) 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1410.99万元至-2.88亿元) [7] - 2024年营业收入3.67亿元(同比下降54.21%) 净利润亏损4.56亿元 扣非净利润亏损5.43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下降53.25%) 净利润亏损1.63亿元(同比下降15.51%) 扣非净利润亏损1.74亿元(同比下降10.29%) [8] - 2020年至今5年半净利润累计亏损12.14亿元 2019年至今6年半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14.22亿元 [1][8] 行业环境与公司策略 - 燃料电池行业处于商业化初期 市场需求整体下降导致产销规模偏小 2024年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同比下滑 [7] - 公司基于流动资金状况采取审慎营销策略 导致产品销售量降低 [8] - 2025年5月终止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 包括"燃料电池综合测试评价中心项目" [8]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从单一公交领域向多场景示范应用转变 包括环卫、物流配送、冷链运输等商用领域 [1] - 新兴应用领域拓展至船舶和热电联供等场景 [1][8]
重组终止、净利连亏,亿华通股价迎考
北京商报· 2025-09-07 11:45
重组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旭阳氢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因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3]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及关联交易 但不构成重组上市 [3] - 重组终止不会对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存在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情形 [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主要产品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及技术服务和能源气体销售 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 [3] - 受行业发展影响公司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亟待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实现延链补链以拓宽应用场景和提升综合实力 [4] - 标的公司旭阳氢能主营业务为高纯氢和合成氨生产销售、综合能源站运营以及绿氢制备与液氢储运系统研发 [4] 财务表现 - 2020年上市当年即出现净亏损 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 归属净利润亏损2252.36万元 [6] - 2021-2024年净利亏损持续加剧 营业收入分别为6.29亿元、7.38亿元、8亿元、3.67亿元 归属净利润分别亏损1.62亿元、1.67亿元、2.43亿元、4.56亿元 [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192.93万元同比下降53.25% 归属净利润亏损1.63亿元同比增亏 扣非后归属净利润亏损1.74亿元同比增亏 [6] 研发与人员变动 - 上半年研发费用1717.46万元同比下降66.01% 主要因研发团队优化并减少研发外协 [7] - 研发人员由上年同期300人减少至报告期末128人 [7] - 核心技术人员杨绍军因个人原因离职 其负责研发工作已完成交接 不影响公司技术研发和持续经营能力 [4] 行业与市场环境 - 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导致行业规模同比缩减 [6] - 基于流动资金状况考量公司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导致报告期内产品销售量减少 [6]
亿华通终止收购旭阳氢能 产业协同步伐引关注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2:19
交易终止事项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定州旭阳氢能100%股权并定向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计划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双方在方案上未能达成一致 基于维护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的审慎考虑 [1] - 交易终止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1] 公司核心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深耕氢燃料电池领域十余年 以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为核心主业 [2] - 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燃料电池领域重大专项课题 [2] - 燃料电池系统已配套宇通客车、北汽福田等主流商用车企业 车辆在北京、张家口、上海等地实现规模化运营 [2] 2025年业务进展与战略合作 - 240kW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配套车辆出口澳大利亚 深化国际化市场 [3] - 新一代30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首台在广西百色正式下线 [3] - 与鹏飞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探索吕梁当地氢能重卡应用模式 [3]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国内氢能产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025年是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收官之年 [4] - 国家能源局明确提出持续推动氢能产业政策接续发力 市场预期下半年迎来新一轮政策催化 [4] - 行业将从示范期向规模化发展期过渡 实现量的兑现 [4] 公司长期发展战略 - 终止收购不意味放弃产业链整合 可能是基于交易性价比与发展节奏的理性调整 [4] - 未来将通过自主研发深化和产业链上下游多元化合作探索协同发展路径 [4] - 公司技术积累、市场份额与人才储备优势显著 有望持续发挥技术引领与场景示范作用 [5]
半年盘点|多数企业净利减亏,上半年氢燃料电池企业第二曲线成效初显
第一财经· 2025-09-04 13:28
行业整体表现 - 氢燃料电池行业从政策示范驱动向场景商业化驱动转型 市场竞争和商业化考验更为严峻 [1] - 上半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量1364辆同比下降47.2% 销量1373辆同比下降46.8% [3] - 行业规模缩减导致企业采取审慎营销扩张策略 [2] 企业财务表现 - 四家企业上半年营业收入整体下滑:国鸿氢能收入5888.3万元同比降55.7% 亿华通收入7192.9万元同比降53.25% 国富氢能收入1.09亿元同比降19.2% 重塑能源收入1.07亿元同比降9.9% [2] - 主力产品量价齐跌: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收入5064.2万元同比降52.7% 国鸿氢能燃料电池系统收入3665.1万元同比降72% [2] - 三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实现减亏:减亏幅度在13%-28%之间 亿华通亏损幅度降至近四年同期最低水平 [3] - 国富氢能亏损规模同比减少20%至8924.8万元 主要因收回大额应收账款和政府补助增加 [3] 应收账款改善 - 应收账款余额显著下降:亿华通21.3亿元较上年底降3% 重塑能源21.57亿元降7.8% 国鸿氢能16.4亿元降4.9% [3] - 企业持续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积极与整车厂商合作改善回款状况 [3] 新应用场景拓展 - 企业拓展冷链运输、环卫及重卡等应用场景 同时在船舶、热电联供新领域展开应用 [4] - 重塑能源推动车辆在高速、中长途应用 其重卡产品已满足大宗货物运输需求 [4] - 行业推动重型燃料电池非道路移动机械试点应用 [4] 海外市场突破 - 重塑能源海外市场收入1100万元同比增约160% 营收占比从2%提升至10% [6] - 企业聚焦欧洲、北美、东南亚、中亚、中东及北非市场 发挥海外订单高毛利优势 [6] - 国富氢能确认海外加氢站、制氢设备制造厂、液态氢设施及水电解制氢项目 [6] 产业链整合 - 亿华通与中国旭阳集团进行双向整合 在氢能制备、储运、消纳环节实现协同 [6] - 重塑能源探索海外绿氢生态项目 推动电解水氢能装备销售 [6] - 国富氢能向印度交付碱性水电解制氢成套设备 初步具备国际竞争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