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系统

搜索文档
万科上半年销售近700亿,图纸大模型服务近百家机构
36氪· 2025-08-22 13:50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营收1053亿元 销售收入近700亿元[1] - 经营性现金流连续16年为正 销售回款率超100%[1] - 新增融资249亿元 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54%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1] - 全口径经营服务业务收入284亿元[1] 业务运营 - 高质量交付超4.5万套 多地项目开盘去化率超9成[1] - 在310个在建项目施工工地实现数字化管理 完成32.5万次智能巡查[2] - 物业设备在线率达99.7% 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级[3] 科技创新成果 - 获近300件国家发明专利 关键技术入选国际顶级AI学术会议 获建筑科技领域"华夏奖"[2] - "图云"产品服务上千个内外部项目 "AI审图"功能为近百家行业伙伴提供线上审图服务[2] - 国家档案馆就与公司合作的"建筑图纸大语言模型"完成立项[2] 智能化应用 - "灵石"系统作为决策中枢实现社区设备动态监测 "飞鸽"平台覆盖超3000个住宅项目 构建行业最大规模工单实时响应网络[3] - 长租业务管理系统"小泊RMP"实现全流程无纸化交互[3] - 物流仓储实现冷链全流程数字化 自研"河图"AI算法提供供应链优化方案[3] 创新试点项目 - 与深铁合作推出全球首例自主搭乘地铁送货机器人 利用地铁空闲时段为7-Eleven门店配送货[4] - 通过地铁商家无人化配送显著提升效率 解决地面交通配送难题[4] 行业地位 - 科技应用走在行业前列 积累先发优势[1] - 房地产图纸大模型已成为行业级应用[1] - 运用科技持续提升产品和服务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1]
无人机、360度巡检:万科上半年交房超4.5万套,工地也有“黑科技”
财经网· 2025-08-22 12:51
核心观点 - 公司全面推进科技应用以提升经营服务业务效率 在物业 物流 长租等领域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 并通过创新技术如AI审图 自主配送机器人等建立行业领先优势 [1][3][4]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053亿元 其中经营服务业务收入284亿元 销售回款率超100% 高质量交付超4.5万套住宅 多地项目开盘去化率超90% [1] - 行业认为公司通过多年科技投入已积累先发优势 有望借助国内创新技术发展持续提升产品服务 打造新质生产力并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1] 科技应用与创新成果 - 公司在智能建造领域获近300件国家发明专利 关键技术入选国际顶级AI学术会议并获建筑科技最高奖"华夏奖" [2] - "图云"产品服务超1000个内外部项目 AI审图功能为近百家行业伙伴提供线上服务 建筑图纸大语言模型获国家档案馆立项 [2] - 通过无人机和360巡检技术实现310个在建工地数字化管理 完成32.5万次智能巡查 [2] - 与深铁合作推出全球首例自主搭乘地铁配送机器人 利用地铁空闲时段为7-Eleven门店送货 解决地面配送难题并提升效率 [4] 经营服务业务数字化 - 物业领域通过"灵石"系统实现99.7%设备在线率与15分钟故障响应 通过"飞鸽"平台覆盖超3000个住宅项目构建工单响应网络 [3] - 长租业务通过"小泊RMP"系统实现全流程无纸化交互 覆盖签约 入住 报修等环节 [3] - 物流领域实现冷链仓储运输全流程数字化 自研"河图"AI算法提供供应链优化方案 [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上半年销售收入近700亿元 经营服务业务全口径收入284亿元 经营效益保持行业前列 [1] - 销售回款率超100% 高质量交付超4.5万套住宅 多地项目开盘去化率超90% [1]
万科的“弹性定价”是物业行业的未来吗?
虎嗅· 2025-07-07 10:21
行业困局 - 物业行业陷入"质价不符"死循环,业主质疑服务缩水与物业抱怨无利可图形成结构性矛盾 [1][2] - 2024年重庆中端项目44.2%业主认为物业费不合理,矛盾核心超出单纯服务质量范畴 [2] - 行业毛利率超10%依赖三大前提:避免地产母公司抽血、严控管理费用、数字化转型不过度投入 [5] 万科战略调整 - 万科物业将508项服务标准开源,推动"服务透明化"革命,目标破解行业信任赤字 [1][6] - 采用"弹性定价"策略,拆分为158项必选+350项可选服务,重庆试点项目基础包降价24% [4] - 瞄准低价存量市场:65%住房物业费处于0~2元/㎡/月区间,七成目标小区低于2元 [4] - "蝶城计划"通过区域密度经济与科技赋能实现降本增效,智能运维效率提升400%,能耗降18% [5][12] 市场与政策压力 - 2024年重庆"限高令"规定电梯住宅物业费≤1.9元/㎡/月,行业利润空间急速收窄 [5] - 重庆小区物业费平均降幅达22.49%,大量企业挣扎在"蝇头小利"边缘,撤场潮涌现 [5] - 上游地产寒冬导致新盘断崖式下跌,物业行业被迫转向二手盘存量市场竞争 [10] 商业模式挑战 - 透明化服务无法根本解决低价套餐难覆盖成本问题,重庆试点仍维持"蝇头小利"状态 [7] - 业主倾向低价套餐易引发"低价—低质—更低费"死亡螺旋,质价矛盾可能以新形式爆发 [8][11] - 数字化投入(如灵石系统)面临成本分摊困境:转嫁业主违背降费初衷,自担加剧亏损 [9] 行业转型方向 - 未来核心竞争力转向数据驱动的精准服务,利用物联网、AI实现动态需求响应 [15] - 平台化运营成为趋势,通过整合第三方服务(家政、维修、养老等)创造新利润源 [15] - 万科2024年弹性定价模式带来6.2亿签约额,验证差异化定价的市场接受度 [12] - 行业需从"收费管理者"转型为"空间价值创造者",通过资产保值增值获取服务溢价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