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螺蛳粉

搜索文档
广西柳州赴穗展销特色农产品 签约金额近4千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2:36
产销合作成果 - 柳州农业企业与采购商签订合作协议 签约金额近4000万元[1] - 签约涉及特色水果 优质粮油 农产品加工品等多个品类[1] - 通过消费帮扶与产业协作双轮驱动 拓宽柳州农产品销售渠道[3] 展销活动表现 - 近百款柳州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 涵盖生鲜果蔬 粮油米面 深加工食品三大类[3] - 柳州螺蛳粉 融安金桔等明星产品广受青睐 吸引众多市民及采购商驻足采购[3] - 实现现场交易额与意向订单量双丰收 活动现场试吃区排起长队[3] 区域市场拓展 - 推动柳州农产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1] - 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3] - 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让更多柳州优质农产品走进大湾区千家万户[3]
逛展乐趣多 观众意犹未尽
广西日报· 2025-09-21 02:34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展览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 共有60个国家和3200余家企业参展 [5] - 公众开放日延长至两天 有效提升观展体验与满意度 [8] 东盟国家展区表现 - 东盟国家展区为人气最旺展区之一 印度尼西亚猫屎咖啡 泰国乳胶枕 缅甸奶茶等往届产品如约而至 [5] - 马来西亚榴莲大哥有限公司的猫山王榴莲冰激凌获上届展品金奖 今年再度成为人气明星 开馆即吸引大批观众争相购买 [5] - 菲律宾织布 马来西亚益生菌等新产品首次亮相展会 [6] 广西本土农产品展示与销售 - 农业展区广西供销大集人潮涌动 柳州螺蛳粉 梧州六堡茶 北海干海货等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 [6] - 近200家农业企业参展 带来1000多种产品 芒果冰棒等商品下午3点前售罄 [6] - 首次联动新疆 西藏供销社 邀请10余家优质企业共同参展 [6] - 茉莉花水牛奶 陈皮花 八角纯露等创新"桂字号"新品通过新颖包装和融合风味吸引消费者 [6] 文创产品与观众互动 - 推出冰箱贴 帆布包 水杯等兼具颜值与实用性的周边文创产品 形成可带走的"东博记忆" [7] - 设置趣味打卡活动 提供独特印章收集和徽章 限定背包兑换 增强展会互动性与趣味性 [7] 消费热情与采购行为 - 观众使用购物车 行李箱等工具采购 出现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现象 [4][5] - 专业买家如咖啡爱好者专门挑选多款特色咖啡豆 普通消费者采购量显著 [5] - 连续七八年参展的观众仍能发现新宝贝 体现展会持续创新力 [6]
柳州助企业降低广告合规成本 向“品牌优势”迈进
中国新闻网· 2025-09-04 04:23
广告合规政策成效 -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管局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推进广告合规助企行动 帮助企业降低合规成本并提升传播效能[1] - 开设广告合规直播课堂普及广告内容准则与行为规范法律知识 同时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指导广告策划制作发布环节[1] - 广告合规被定位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修课 既是监管要求也是产业升级关键[1][2] 企业广告策略与业绩表现 - 上汽通用五菱采用情感化叙事广告语"人民需要什么 五菱就造什么" 拉近与消费者距离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73.8%[1] - 柳工集团通过数字广告将南极施工场景与探索精神结合 赋予机械人文温度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0.52%[1] - 柳州螺蛳粉依托数字化广告提升品牌影响力 2025年品牌价值达150.51亿元 2024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759.6亿元同比增长13.4%[1] 行业影响与转型趋势 - 广告合规指引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的同时提升创意精准度 从担心踩红线转变为主动运用合规工具[2] - 制度化服务推动当地工业企业从制造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型 "柳字号"产品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2] - 龙头企业广告合规成效显现 证明合规体系能成为产业发展助推器[1][2]
一碗粉“嗦”出百亿产业 化身文化符号飘香海外
中国新闻网· 2025-08-30 07:16
行业规模与产业链发展 - 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2024年销售收入达759.6亿元 其中袋装产品销售收入169亿元 [2] - 行业覆盖农业 食品工业 电子商务等领域 产品远销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 [2] - 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汇集40余家产业链企业 日均生产预包装螺蛳粉近400万包 [2] 企业国际化布局 - 螺霸王成为中国首家拥有欧美出口资质的螺蛳粉企业 2025年上半年出口集中于欧美市场 [3] - 企业正开拓东南亚市场 布局清真生产线 投产后日产量可达5万包 [4] - 柳州市政府协助企业掌握国际贸易准则 带队赴印尼 马来西亚 泰国开展招商推介 [4] 文化影响力与旅游带动 - 柳州螺蛳粉引发全球互联网打卡热潮 英国网红推广视频观看量突破亿次 [4] - 螺霸王产业园打造场景式展览馆 吸引日本 美国 东盟等地游客参观体验 [4] - 2025年上半年柳州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165.55万人次 同比增长11.9% 旅游总收入559.97亿元 同比增长13.6% [5] 产业历史与地位转变 - 行业经历十年工业化发展 2014年袋装产品问世后成为网红美食 [2] - 柳州从工业城市转型为以螺蛳粉闻名的旅游目的地 吸引全球爱好者专程到访 [1] - 官方建设白莲洞博物馆 螺蛳粉产业园等4A级景区 形成"工厂变景区"旅游模式 [4][5]
一号门前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40
夜市经济发展 - 锦绣城社区一号门前广场在五一前夕一夜之间涌现出数十家夜市摊位 涵盖火锅 串串 烧烤 广东河粉 扬州炒饭 柳州螺蛳粉等多种餐饮业态 [2] - 夜市兴起直接受益于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包括设立"免罚清单制度"和推出"支持夜市经济的十条新举措"等激励措施 [2] - 夜市摊位经营者背景多元 包括沿海返乡创业人员 大学毕业生情侣和拥有粉丝基础的小网红等新兴创业群体 [2] 新媒体直播赋能 - "把夜熬穿"直播账号通过每晚聚焦一家商户的形式开展夜市直播 帮助商户展示特色产品与制作工艺 [3] - 直播内容呈现多样化经营特色 包括素菜摊位的刀工展示 火锅底料现场炒制 以及经营者分享汶川地震免费供餐和缙云山火志愿救援等正能量故事 [3] - 直播互动采用"哥不白看 哥给你点赞"等网络化语言风格 显著提升观众参与度和点赞量 [3] 内容创新与文化传播 - 直播内容持续创新 引入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中医药知识专题 从《红楼梦》冷香丸到《三国演义》疾病治疗三部曲进行文化解读 [4][5] - 国际传播效果显著 吸引老挝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药学专业学生组团实地体验夜市文化 [4] - 内容创作注重品位提升 采用"慢品人间烟火色 闲观万事岁月长"等诗意化表达增强文化吸引力 [4] 社区经济生态建设 - 夜市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天越热人气越旺 地摊生意持续向好 所有经营者对引流者呈现"风含情水含笑"的积极态度 [4] - 直播账号成功构建商户与消费者情感连接 在生日场景中十余家摊位经营者集体表达"感谢引流 感谢带火"的认可 [5] - 社区门卫对核心参与者高度熟悉 体现夜市经济已深度融入社区日常生态 [5]
文莱“中国美食之夜”展现中华传统饮食文化魅力
新华网· 2025-08-24 20:32
活动概况 - 中国驻文莱大使馆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拉克萨马纳商学院主办"中国美食之夜——品味广西"活动 近80名文莱内阁部长 外交使节 企业家及社会知名人士出席 [2] - 广西桂林旅游学院师生团队现场展示炒茶技艺并烹饪特色美食 柳州螺蛳粉非遗传承人黎元龙团队参与制作传统小吃 [2][3][6] 文化交流内容 - 中文两国团队共同制作美食并交流烹饪技艺 炒茶展示环节获得嘉宾高度赞誉 [3] - 活动通过饮食文化展现中国广西与东盟地区的文化联结 旨在促进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 [6] 战略意义 - 活动为"中国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合作注入人文内涵 推动中文命运共同体建设 [6] - 拉克萨马纳商学院认为此类活动对加强两国文化学术交流及人文纽带具有积极作用 [6]
各地加速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扬饮食文化 打通增值链条
新华网· 2025-08-12 05:49
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格局 - 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是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 [1] - 各地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食品产区和产业,小特产被做成大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2024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4亿元,同比增长13.4% [2] - 贵州刺梨产业年综合产值超百亿元,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 [2] - 山西沁州黄小米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超过3万吨 [3] 产业集群现代化发展 - 柳州推动螺蛳粉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集聚,打造"生产+加工+科技+文旅"现代化产业集群 [4] - 柳州认定螺蛳粉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20个,核心原材料种植养殖规模超20万亩 [4] - 贵州围绕"统一公共品牌、统一功效研究、统一系列标准"推动刺梨产业集群现代化 [4] - 贵州探索"种植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进刺梨规模化种植 [4] - 山西沁州黄小米构建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体系 [6]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柳州借助螺蛳粉品牌影响力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文化体验精品线路和"非遗"体验目的地 [7] - 贵州持续提升"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影响力,打造"刺柠吉"等拳头品牌 [7] - 贵州实施全省、全国、全球"三步进阶"战略进行刺梨销售及品牌推广 [7] - 山西沁州黄小米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和有机认证提升品牌知名度,线上销售占比达30% [8]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贵州省联合研究机构完成44项刺梨研究课题,实施15个刺梨研究项目 [5] - 山西沁县与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建立"技术体系+龙头企业+育种基地"体系 [6] - 沁县创建标准化绿色、有机育种基地19处3205亩,培育出"沁黄2号"等优良品种 [6]
卖爆了!一年狂揽近760亿元!火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央视新闻· 2025-08-09 00:39
螺蛳养殖与加工 - 柳州柳江区里高镇采用流动水养殖技术提升螺蛳品质和产量,一年可养两季,螺蛳苗4个月成熟,带动100多位村民参与养殖和加工 [1] - 柳州海吉星农贸市场有30家螺蛳加工店,日均鲜螺销量达1000斤/店,日均加工交易总量高达50000斤 [3] - 螺蛳加工产品包括鲜螺和去壳晒干的螺肉,后者可整袋销售 [3] 螺蛳粉产业链 - 螺蛳在螺蛳粉制作中用于熬制汤底和作为配菜,提升口感 [5] - 2024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亿元,同比增长13.4% [5] - 全国螺蛳粉实体店达4.9万家,预包装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5]
云南咖啡背后的产业升级密码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8
核心观点 - 云南咖啡出口量达3.25万吨,同比增长超三倍,远销2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增速达358% [1] - 农业科技革命渗透选种育苗、种植管理、采收加工全流程,通过基因测序、传感器和AI系统重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1] - 冷链物流体系升级延伸农产品保鲜半径至数千公里,推动特色农产品进入国际高端市场 [2] - 地方政府通过全链条政策支持推动特色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转型,包括财政支持、质量管控和流通体系建设 [3] - 农业品牌建设进入规模化、体系化阶段,2024年新增82个区域公用品牌,累计培育226个优质品牌 [4] 出口表现 - 云南咖啡2024年出口量3.25万吨,同比增长超三倍,出口增速358%,远销荷兰、德国、美国、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 [1] 科技应用 - 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库用于选种育苗,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传感器用于种植管理,AI系统精准控制采摘时间用于采收加工 [1] - 农业专家通过基因分析培育适合高海拔种植的咖啡新品种 [1] - 智能化监控系统和移动预冷装备普及,使松茸、金枪鱼等特色农产品保鲜半径延伸至数千公里 [2] - 精准温控技术推动特色水果批量进入国际高端市场 [2] 政策支持 - 中央与地方联动通过专项资金扶持、税收优惠支持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和加工设备升级 [3] - 建立从田间到车间的质量追溯体系,推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制度 [3] -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农村电商人才,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营销网络 [3] - 福建漳浦等试点县整合海关、农业、商务等部门资源,为23个特色农产品打通从种植养殖到出口通关的全流程服务通道 [3] 品牌建设 - 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新增82个区域公用品牌,覆盖粮油、果品、畜禽、蔬菜、水产等五大类农产品 [4] - 自2022年启动以来累计培育226个优质品牌 [4] - 地方政府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标准、核心产区保护范围、质量追溯体系和品牌建设专项资金形成立体培育模式 [4] - 生产标准化、加工集群化、营销数字化协同推动品牌价值跃升 [4] 产业链升级 - 科技创新驱动农产品品质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冷链体系升级实现农业供给侧与城乡消费需求深度适配,形成品质溢价新增长极 [2] - 全链条政策赋能将优质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为县域经济注入可持续增长动能 [3] - 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跨越,培育持久发展内生动力的新格局 [4]
小小螺蛳从田间到餐桌 撬动广西柳州吃螺大产业
央视网· 2025-08-07 22:33
螺蛳养殖与加工行业 - 柳州螺蛳粉凭借独特风味广受欢迎 螺蛳作为核心原料从养殖到加工形成完整产业链 [1] - 柳江区里高镇养殖基地采用流动水养殖技术 提升品质和产量 一年可养两季 螺蛳苗4个月成熟 带动100多位村民参与 [3] - 柳州海吉星农贸市场聚集30家螺蛳加工店 日均鲜螺销量1000斤/店 整体市场日加工交易量达5万斤 螺肉可深加工为去壳干制品 [5] 螺蛳粉产业发展现状 - 螺蛳在螺蛳粉制作中具有双重用途 整颗熬汤底 螺肉作配菜 [7] - 2024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亿元 同比增长13.4% 全国开设4.9万家实体店 预包装产品销往30多国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