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产业

搜索文档
经济总量破6万亿,揭开湖北的崛起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14:47
湖北经济总量突破 - 湖北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 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1][3] 汽车产业转型 - 岚图汽车2020年7月至2024年4月实现第20万辆整车下线 2024年1-7月累计销量达68263辆 同比增长88% 年复合增长率70%-80% [6] - 岚图智造工厂具备年产15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 每118秒下线一辆整车 使用935台工业机器人 [6] - 2024年湖北汽车制造与服务产业规模突破万亿 1-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46886辆 占全省乘用车市场份额54.43% 同比增长39.52% [7] 低空经济发展 - 十堰竹山县建成973亩通用机场 为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A1类通用机场 华中首个低空飞行器试验基地 [7] - 基地建成3条无人机生产线 开通竹山至汉南、宜昌低空航线 建成全省首个全域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镇 [8] - 官渡镇无人机物流配送时间从1.5小时缩短至15分钟 快递量成倍增长 已吸引18家企业入驻 [8][9] - 深圳长空科技试飞工业无人机7000多架次 在应急保障、农林植保等领域实现降本增效 [9] 产业数字化升级 - 2025年1-7月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 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26.2% [9] - 天门服装电商交易额从2021年70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500亿元 年均增速92% 总销量突破6亿件 [12] - 跨境电商日均出货60万件 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协会聚合160余家会员企业 [12] 农产品深加工与出口 - 随县香菇总产值超300亿元 2024年干菇产量7.2万吨 其中出口超1万吨 [12] - 出口额达14.02亿元 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每两枚香菇有一枚远销海外 [13] - 累计孵化3000余名主播 年带货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单日最高销量2万单 [13] 特色产业集群 - 潜江形成"养殖—预制菜—冷链—直播—出口"小龙虾产业垂直闭环 [13] - 松滋吉他产品销往近20个国家 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10亿元 [13] - 竹山县培育绿松石电商主体3829家 2024年电商交易额达50.8亿元 [13] 文旅产业增长 - 2024年上半年湖北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2587亿元 稳居中部第一 [16] - 全省接待游客4.36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4548.8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68%和16.02% [16] - 云梦县2025年1-7月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12亿多元 [17] - 武当山2024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 2025年预计突破1400万人次 增幅超30% [18] 文旅项目投资 - 武当一梦景区总投资近10亿元 园区面积180多亩 通过VR技术和《武当一梦》演艺项目提升体验 [18] - 云梦县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实施博物馆提升工程 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55万余人次 [16] - 湖北省共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6家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家 居全国前列 [17]
外出打工的湖北人,正纷纷往回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7 12:14
核心观点 - 湖北省正经历从劳务输出大省向"归雁"返乡的转变 返乡就业创业人数显著增长 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和经济动能提升 [1][2][5] 返乡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宜昌新增返乡就业创业1.54万人 同比增长20.3% [1] - 孝感市2024年返乡留孝人员达1.29万人 [1] - 天门市近3年通过服装电商产业吸引10万余人返乡就业创业 [1][5] - 2025年上半年全省新增返乡创业经营主体超1.2万个 直接带动就业8.3万人 [1] - 返乡创业项目营收同比增长23% [1] 产业分布特征 - 返乡人员集中于三大领域:制造业(汽车/机械/服装) 农业特色产业(小龙虾/香菇/牧场) 现代服务业(电商/民宿) [2] - 2025年返乡创业人员在农产品加工 文旅 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领域创业占比达67.7% [7] - 形成"一人成功创业 百人稳定就业"的乘数效应 [7] 典型区域案例 - 天门市服装电商产业近3年吸引10万人返乡 带动就业16万人 [5] -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链创造多元岗位:养殖技术员年收入超10万元 季节性分拣工年收入约4万元 餐饮服务人员年收入7-12万元 [6] - 随县香菇产业提供分级薪资:铲车上料岗位月收入达2万元 叉车工1.2万元 采菇工2800元 [7] - 云梦县祥云湾街区直接吸纳就业1800人 其中75%为本地居民 [12] 政策支持体系 - 省级推出"六贴一惠"政策包 涵盖场租/贷款/社保等六大补贴及税费优惠 [10] - 构建"担保贷+稳岗贷+信用贷"多元支持体系 小微企业最高授信5000万元 [10] - 计划培塑100个"荆楚归雁"项目 每个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 [10] - 遴选1000个以上大学生创业项目 最高给予50万元资金扶持 [10] - 各地配套措施:荆州市打造劳务品牌带动130万人就业 宜昌市开发500余个返乡创业项目 孝感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34亿元 [10][11] 就业服务机制 - 潜江市开展"潜江龙虾工"技能培训 实现劳动力与产业精准对接 [11] - 孝感市建设121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开展617场招聘活动 提供岗位25.54万个 [11] - 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加工/冷链/旅游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11]
“归雁经济”升温:湖北凭什么让人“往回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7:37
返乡就业创业趋势 - 湖北省2025年上半年新增返乡创业经营主体超1.2万个 直接带动就业8.3万人 返乡创业项目营收同比增长23% [1] - 宜昌2024年新增返乡就业创业1.54万人 同比增长20.3% 孝感市2024年返乡留孝人员1.29万人 天门近3年累计吸引10万余人返乡就业创业 [1] - 返乡人员主要进入汽车、机械、服装制造业 农业特色产业及电商、民宿等现代服务业 [2] 产业带动就业案例 - 天门服装电商产业近3年吸引10万人返乡 带动就业16万人 [3] - 潜江小龙虾产业链创造多元岗位:养殖工年收入超10万元 季节性分拣工年收入约4万元 餐饮服务岗年收入7-12万元 [5] - 随县香菇产业带动220名村民就业 计件制铲车岗月收入达2万元 叉车岗月薪1.2万元 采菇岗月薪2800元 [5] 政策支持体系 - 湖北推出"六贴一惠"政策包 涵盖场租/贷款/社保/创业等六大补贴及税费优惠 小微企业最高授信额度提至5000万元 [6] - 省级计划培塑100个"荆楚归雁"项目 每个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 遴选1000个以上大学生创业项目最高扶持50万元 [6] - 荆州市劳务品牌带动超130万人就业 宜昌市开发返乡创业项目500余个 梳理创业平台场所600余处 [7] 地方就业服务举措 - 潜江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 建立返乡劳动力与企业的对接平台 [8] - 孝感市建设121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开展招聘活动617场 提供岗位25.54万个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1.34亿元 [8] - 云梦县祥云湾街区直接吸纳就业1800人 其中75%为本地居民 间接带动800多个岗位 [8] 返乡人员特征与动因 - 返乡群体以青壮年为主 从沿海发达省份及省内中心城市返回县城 [6] - 67.7%返乡创业集中在农产品加工/文旅/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领域 [5] - 产业基础完善(如天门服装供应链)、生产成本优势及家庭因素是主要返乡动因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