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色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从街头小吃到省级议题——糟粕醋“升级密码”藏在哪?
海南日报· 2025-09-22 01:20
符容菁 海南糟粕醋,正从地方风味走向大众视野。 截至目前,话题"糟粕醋火锅"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近10亿;近三个月,糟粕醋在小红书上的相关笔记 超1万篇。 日前,海南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事宜,提出"培育一批叫得 响、有特色的海南糟粕醋品牌"。 从民间自发的口碑传播,到政府层面的产业布局,这碗渔家酸汤到底有多火?其"升级密码"又藏在 哪? 据海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联合文昌市政协、定安县政协收集的调研数据,2024年全年,海南 糟粕醋行业产值约为1亿元。 这份火热,绝非偶然的味觉风潮,而是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糟粕醋有何魅力? 能在一众酸汤中脱颖而出,海南糟粕醋有何独到之处? 糟粕醋,原本是酿制米酒时舍不得扔掉的米渣,意外发酵成为酸醋,后经过不断地改良,最终形成 了具有微辣酸甜可口独特风味的糟粕醋。 起初,糟粕醋还只是用来煮些海菜、猪杂、牛杂、贝类等普通食材做成街边小吃,之后逐渐搭配上 各类海鲜、蔬菜,作为糟粕醋火锅并逐渐流行起来。 在小红书和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糟粕醋稳坐不少吃货的必吃榜单,一众网友将糟粕醋称之为"掌管 水煮菜的神",有网友形容糟粕醋"简单一煮都能鲜掉眉毛, ...
首批重点培育名单公布!哈尔滨红肠、孝感麻糖等39个特色食品产业上榜
新华网· 2025-08-12 05:52
政策动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一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涵盖39个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及其所在产区[1] - 该名单为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 评选综合考虑产业基础、现实规模、成长潜力及风土人情、历史积淀、文化传承等元素[1] - 主管部门后续将持续开展重点培育工作 指导各地明确发展方向和培育优先级以营造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格局[1] 产业影响 - 政策通过前瞻布局和顶层设计推动特色食品产业整体发展 为行业提供系统性支持[1] - 名单覆盖哈尔滨红肠、孝感麻糖等具地域代表性的特色产品 体现对传统食品文化的保护与推广[1] 发展导向 - 政策强调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 注重地方特色与产业优先级的协同[1] - 通过培育工作形成"百花齐放"的产业格局 强化食品工业多元化发展路径[1]
各地加速培育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扬饮食文化 打通增值链条
新华网· 2025-08-12 05:49
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格局 - 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是食品工业重要发展载体和关键增长引擎 [1] - 各地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食品产区和产业,小特产被做成大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2024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759.64亿元,同比增长13.4% [2] - 贵州刺梨产业年综合产值超百亿元,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 [2] - 山西沁州黄小米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超过3万吨 [3] 产业集群现代化发展 - 柳州推动螺蛳粉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集聚,打造"生产+加工+科技+文旅"现代化产业集群 [4] - 柳州认定螺蛳粉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20个,核心原材料种植养殖规模超20万亩 [4] - 贵州围绕"统一公共品牌、统一功效研究、统一系列标准"推动刺梨产业集群现代化 [4] - 贵州探索"种植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进刺梨规模化种植 [4] - 山西沁州黄小米构建集种植、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体系 [6]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柳州借助螺蛳粉品牌影响力推动文旅融合,打造文化体验精品线路和"非遗"体验目的地 [7] - 贵州持续提升"贵州刺梨"公共品牌影响力,打造"刺柠吉"等拳头品牌 [7] - 贵州实施全省、全国、全球"三步进阶"战略进行刺梨销售及品牌推广 [7] - 山西沁州黄小米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和有机认证提升品牌知名度,线上销售占比达30% [8]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贵州省联合研究机构完成44项刺梨研究课题,实施15个刺梨研究项目 [5] - 山西沁县与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合作,建立"技术体系+龙头企业+育种基地"体系 [6] - 沁县创建标准化绿色、有机育种基地19处3205亩,培育出"沁黄2号"等优良品种 [6]
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加速进入双方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8-07 03:28
今年以来,依托中国与欧盟签订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出口增加,品类扩大到农 产品、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领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随着中欧地理标志产品实现互相认证,德 国巴伐利亚啤酒、中国吐鲁番葡萄干等地理标志产品均通过了全链条品质溯源审核,在双方市场获得更 高水平的保护。(央视新闻) ...
广西赴福建开展特色食品产销对接
广西日报· 2025-07-13 01:39
活动概况 - 2025年广西特色食品产销对接暨招商推介活动在厦门举行,闽桂双方签署6个战略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1.6亿元 [1] - 活动由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主题为"闽桂共兴食业 政企共促内需",聚焦精制茶、特色米粉、山茶油、恭城油茶、新茶饮五大特色产业 [1] - 现场设置广西好品展区,展示50余家特色食品企业的产品,涵盖粮油、特色米粉、桂酒、桂茶、新茶饮原料、乳制品等品类 [1] 合作与平台建设 - 活动旨在搭建闽桂特色食品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两地资源互补、协同发展 [1] - 主办方编印《广西好品·特色产品采购指南》,为采购商、经销商、投资商提供精准对接渠道,打造常态化产销链接平台 [1] 广西食品工业发展 - 2024年广西食品工业实现规上产值3257亿元 [2] - 广西重点发展新茶饮、特色米粉、果蔬加工、精制茶、酿酒等十大产业集群 [2] - 培育了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横州茉莉花、北海虾滑、桂林米粉、玉林牛腩粉6个食品产区(产业) [2] - 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业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 [2] - 成功打造柳州螺蛳粉、广西丹泉2个首批中国消费名品 [2]
让“地方味道”成为乡村经济新引擎
消费日报网· 2025-06-11 03:05
政策支持与产业培育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39个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名单,标志着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1] - 政策释放出通过传统饮食文化拉动乡村经济的意图,加大对特色产区和产业的指导支持力度[1] - 入选产业将享受政策、资金、技术等多重支持,推动从"土特产"向"产业链"转型[2] 地方特色食品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 地方特色食品承载乡土记忆,支撑数以万计的农户生计[1] - 特色食品产业带动农业、加工、包装、运输、电商、旅游等交叉融合的全产业链[2] - 贵州酸汤鱼通过"美食+文旅"带动周边村寨的民宿经济与乡村就业,实现"吃"出一条致富路[2]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地方食品应放眼更广市场,借助电商平台和数字化供应链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3] - 地方政府应围绕特色食品制定产业规划,强化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人才回流和青年创业[3] - 拥有独特文化基因与自然禀赋的地方食品在食品安全、营养与文化内涵方面更具市场竞争力[3] 产业转型与乡村振兴 - 政策"靶向培育"为地方政府厘清发展路径、企业提升竞争力提供契机[1] - 地方食品品牌促进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和绿色认证体系建立,推动乡村由"资源输出地"向"价值创造地"转变[2] - "地方味道"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变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落实[3]
一季度434.8亿元合同投资,贵阳贵安招商“秘诀”是啥?
搜狐财经· 2025-05-08 02:05
招商引资成果 - 一季度贵阳贵安新签约项目143个,合同投资额434.8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开门红" [1] - 重大项目包括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天兵科技捆绑式重型火箭总部基地、经开区奇瑞贵阳基地LCV项目、息烽县希诚年产4700吨单壁及寡壁碳纳米管项目 [1] - 3月1日低空经济产业发布会签约20个项目,金额达106亿元 [5] - 3月29日"5+3"重点拟招项目集中签约活动落地四个重大项目 [5] 招商策略与活动 - 市投资促进局制定产业大招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4] - 1月20日举办新春茶话会,与15家商协会共商发展 [4] - 1月26日邀请13位黔籍返乡企业家开展招商推介 [4] - 采用产业链招商、算力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聚焦重点产业和区域 [4] 项目进展与投资 - 南明区向黔生态食品研发生产总部项目一期投资0.4亿元,计划6月投产,年内实现工业产值8000万元 [5] - 开阳县"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项目开工,为贵阳市首个百亿级项目,投产后将提升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竞争力 [6] - 1-3月贵阳贵安50个省级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7.1亿元 [6] 营商环境优化 - 贵阳市政务大厅设置快捷即办专区,74个事项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3-5分钟 [8] - 发布"爽爽办"事项清单,优化办事流程 [9] - 推出"联合云勘验"新模式,助力小微餐饮企业快速落地 [10] - 上线"贵人智办"AI助手,推动政务服务智慧化 [11] - 印发《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实施细则》,实现审批服务效能提升 [11] - 出台二十条政策措施,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服务清单,启动"五帮"专项行动 [11] 企业反馈 - 天兵科技副总裁罗毅称赞贵阳各级政府高效办事效率和良好营商氛围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