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松延动力N2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人形机器人跑出“量产”加速度
北京商报· 2025-09-11 17:16
参展机器人产品与技术亮点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身高1.2米 曾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自由体操冠军及半程马拉松亚军 具备高难度动作能力[1][3] - 美团"小黄蜂"机器人配备柔性机械臂与灵巧手 支持多模态感知与高精度定位 实现自主避障 按电梯及抓取外卖等功能[1][5] - 星动纪元L7机器人拥有55个自由度 跳高达0.95米 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跳高冠军 具备街舞与打螺丝能力[3] - 猎户星座机器人大白完成3000小时AI学习与3万小时双臂调试 复位误差精确至0.1mm 实现全自动咖啡冲泡流程[5] - 本末科技"刑天"和"TITA"机器人采用轮足混合设计 适用于高校科研 工业巡检及建筑测绘领域[5] - 乐聚机器人"夸父"可进行太极表演与智能讲解引导 实现科技与文化结合[1][3] 服务贸易与行业数据 - 2025年1-7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5781.6亿元 同比增长8.2% 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7756亿元 同比增长6.8%[6]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6268亿元 增速达12.6% 显示数字服务贸易快速增长[6] - 2025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36.93万套 同比增长30.4% 反映制造业自动化需求提升[9]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比近50% 复合增长率近15%[9] 商业化进展与量产突破 - 星动纪元2025年累计交付超300台机器人 海外订单占比超50% 主要落地工业物流与连锁零售场景[7]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进入北京六所学校 承担迎宾与表演职能 实现教育场景商业化落地[7] - 行业从实验室样机向规模化交付转折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与供应链协同推动量产[7] - 机器人动作能力(如跳高)直接关联负载能力与运动速度 体现技术实用化价值[7] 资本与产业发展趋势 - 资本关注点从大模型技术转向商业结果与应用落地 具身智能成为AI发展重要载体[10][11] - 垂直细分领域Agent受资本重点关注 通用型Agent面临大厂激烈竞争[11] - 2025年被视为产业拐点 创业者需聚焦垂直领域痛点 通过AI重塑工作流程[11] - 跨界创新与弱连接成为新机会来源 同质化创业存在被大厂技术覆盖风险[11]
2025服贸会|机器人奔向“成人礼”
北京商报· 2025-09-10 12:37
2025年服贸会机器人展示 - 松延动力展出N2机器人 曾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自由体操冠军和半程马拉松亚军 [1][10] - 美团展出室内外一体化具身智能配送机器人"小黄蜂" 配备柔性机械臂和灵巧手 实现自主按电梯和抓取外卖等功能 [5][12] - 乐聚机器人"夸父"表演太极和智能讲解引导 出现在多个展区和论坛 [9] 机器人性能与成就 - 星动纪元L7机器人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跳高冠军 跳高成绩0.95米 拥有55个自由度 [9] - 天工Ultra机器人获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200米冠军、400米亚军和1500米亚军 [7] - 猎户星座机器人"大白"可制作咖啡 复位误差精确到0.1mm 已完成超3000小时AI学习和3万小时双臂调试 [13] 商业化进展与订单 - 星动纪元2025年累计交付超300台产品 另有上百个订单在量产交付中 50%以上订单来自海外客户 [15] - 优必选获得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Walker系列已获近4亿元订单 [16]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落地北京六所学校 担任迎宾大使并表演节目 [15] 服务贸易与行业数据 - 2025年1至7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5781.6亿元 同比增长8.2%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7756亿元 同比增长6.8% [1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6.93万套 同比增长30.4% [16]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近半份额 复合增长率近15% [16] 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 - 机器人通过动作展示验证技术突破 如跳高体现负载能力和行走速度 自由体操可简化为广播体操用于学校场景 [15] - 星动Q5机器人采用"小蛮腰"设计 与联想新视界合作打造智慧展厅解决方案 [9] - 本末科技"刑天"和"TITA"机器人采用轮足混合设计 应用于高校科研和工业巡检等领域 [12]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实验室样机向规模化交付转折 头部企业推动量产交付 [15] - IDC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出货量约5000台 2030年增至近6万台 年复合增长率超95% [16] - 服务机器人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核心终端 服务贸易形式边界和能力不断扩大 [13]
松延动力:机器人“小孩哥”成为世界冠军
新京报· 2025-08-31 13:11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姜哲源1998年出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肄业 专攻强化学习与机器人应用领域[1] - 2023年底凭借首个机器人原型获得种子轮融资 2024年初因资金管理问题陷入危机 后获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和老股东追投[2] - 2025年4月N2机器人获人形机器人马拉松亚军后声名鹊起 目前总订单量突破2500台 合同额超1亿元 成为继宇树科技后第二家销量破千的人形机器人公司[2][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N2机器人身高1.2米 售价3.99万元 主打科研教育场景 具备安全性和易二次开发特性[3] - 开发全球首款脸部30自由度仿生人机器人"小诺" 支持表情控制/随动和语音对话 适用于养老陪伴/展厅接待/心理疏导等场景[4] - 采用"自研硬件本体+运动控制算法"技术路线 实现高度集成与智能化[4] - E1机器人立定跳远成绩达1.25米 获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冠军[1] 市场表现与战略 -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后咨询量从日均300次激增至500-1000次[3] - 当前聚焦教育/科研/文旅/商演四大场景 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拓展海外市场[4] - 通过多线产品(运动机器人/仿生人)实现跨界融合 验证北京"双百工程"创新战略[5] 行业生态支持 - 北京市2019年起实施两轮三年行动计划 培育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获批33个手术机器人注册证[4] - 集聚3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 数量全国第一[4] - 2024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50% 2025年上半年增长40% 稳居国内第一梯队[4]
走进冠军机器人企业,探寻北京新质先锋
新京报· 2025-08-28 07:29
北京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 - 北京市自2019年起连续出台两轮三年行动计划 全力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 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 [2] - 北京市已培养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 获批手术机器人注册证33个 集聚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30家 均居全国首位 [2] - 2024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 2025年上半年实现40%增长 产业发展居全国第一梯队 [2] 企业技术突破与成就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获得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自由体操冠军和单机舞蹈亚军 E1机器人以1.25米成绩获得立定跳远冠军 [1] - 加速进化T1机器人成为全球参赛队伍统一软硬件平台 助力赢得足球3V3和5V5赛事全部奖牌(2金2银2铜) [2] - 银河通用Galbot G1机器人获得场景赛药品分拣冠军 并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 [4] 商业化应用进展 - 银河通用已获得100家机器人零售仓门店订单 计划年底前全国投用 北京近十家门店已常态化运营 [4][5] - 银河太空舱最小仅9平方米空间 日均服务人次达2000 订单量达500单 周边人流预估提升30%-40% [5] - 云迹科技落地全球30000多家酒店医院等场景 2024年单日最高同时在线机器人达3.6万台 全年完成超5亿次服务 [5] 产业生态优势 - 北京拥有高度密集的人才和高校资源 为研发主导的机器人产业提供无可替代优势 [1] - 加速进化团队融合清华硬核技术与互联网产品思维 成员来自清华实验室及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 [3] - 北京市支持形成12类200项机器人创新产品 在11个领域134个场景完成首试首用和迭代升级 [6]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市将面向全球开放酒店餐厅等公共服务场景 在餐饮等领域形成"机器人+智慧生活"方案 [6] - 计划建设机器人产教融合平台和实训基地 携手津冀统筹布局整机制造与配套环节 [6] - 具身智能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应用转化的关键阶段 [4]
经济热力站丨走进冠军机器人企业,探寻北京新质先锋
贝壳财经· 2025-08-28 07:22
北京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 - 北京市自2019年起连续出台两轮三年行动计划 全力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 [2] - 北京市支持形成12类200项机器人创新产品 在11个领域134个场景完成首试首用和迭代升级 [13] - 北京市将支持建设机器人产教融合平台和实训基地 携手津冀统筹布局整机制造与配套环节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13] 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 2025年上半年实现40%增长 产业发展居全国第一梯队 [4] - 北京市培养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 获批手术机器人注册证33个 集聚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30家 三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4] 企业技术突破与成就 - 松延动力自研硬件本体和运动控制算法 N2机器人获自由体操冠军和单机舞蹈亚军 E1机器人以1.25米成绩获立定跳远冠军 [1] - 加速进化T1机器人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足球赛事统一平台 助力各国队伍赢下足球3V3和5V5赛事全部奖牌(2金2银2铜) [4] - 银河通用Galbot G1机器人获得场景赛药品分拣冠军 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 [8] 商业化应用进展 - 银河通用获得100家机器人零售仓门店订单 计划年底前全国投用 北京已部署近十家门店 单店配备超5000种药品6000个货道 [9] - 银河太空舱最小仅9平方米空间 预计日均服务2000人次 订单量达500单 周边人流预估提升30%-40% [9] - 云迹科技落地全球30000多家场景 单日最高同时在线机器人达3.6万台 2024年完成超5亿次服务 行走2033万公里 [10] 技术创新体系 - 北京市确立具身智能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方向 形成"大脑-小脑-本体"协同创新技术路径 [8] - 加速进化团队采用"清华硬核技术+互联网产品思维"复合架构 成员来自清华实验室及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 [4] - 云迹科技构建"具身智能+离身智能"双引擎驱动生态 实现全链路AI智能化服务 [13] 产业生态优势 - 北京人才和高校高度密集 被企业认定为机器人研发长跑的领跑优势 [1] - 松延动力指出北京市及昌平区提供前瞻布局与鼎力支持 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2] - 北京市将面向全球开放酒店、餐厅、街区等公共服务场景 打造"机器人+智慧生活"方案 [13]
每经热评丨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启示:前沿技术走向大众需要催化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5:07
技术层面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 来自16个国家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参与26个大项538个小项竞技 [1] - 人形机器人以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为内核 具备自主决策和自适应能力 实现感知行动与认知融合 [1] - 运动会在真实竞技环境中检验传感器识别 运动控制 路径规划等综合能力 暴露技术缺陷并提供改进方向 [1] 产业层面 - 运动会吸引192支高校赛队和88支企业赛队 包括天工 宇树科技 加速进化等头部整机企业 [2] - 赛事考验算法数据质量 硬件供应链稳定性到运维响应速度的整个生态系统成熟度 [2] - 亦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事后松延动力N2机器人产品获得超过2000台订单 [2] 社会影响层面 - 运动会搭建公众与前沿科技沟通桥梁 通过竞技形式让公众直观理解机器人能力 [3] - 赛事荣誉体系和竞争氛围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舞台 激励投身机器人科研领域 [3] - 竞技活动推动技术融合与突破 促进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 [3]
机器人“赛”出圈,看科学竞技如何点燃资本热情
36氪· 2025-08-15 11:12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5日A股机器人板块涨幅靠前 多只成分股涨停包括均普智能 金田股份 龙溪股份 东阳光 卧龙电驱 [1]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概况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 包含26个赛项487场比赛 来自16个国家280支队伍 [3] - 赛事设置田径 足球 体操等竞技项目及工厂搬运 酒店服务等场景赛 要求展示传感器识别 运动控制等多项能力 [3] - 宇树科技在1500米田径决赛中以7分05秒28获得第一名 [3] 产业资本与政策关注 - 赛事社会影响力有助于吸引资本关注 帮助投资者评估技术应用潜力 辅助政府部门制定针对性政策 [4]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 - 2024年领域融资额达84.5亿元 同比增长226% 头部企业优必选 宇树科技受资本重点关注 [5] - 高工机器人预测2025年全球销量1.24万台 中国占比59%(7300台) 2035年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 [5] - 量产进程加速:优必选2025年产能规划1000台 松延动力已交付105台并获2500台订单 宇树科技R1轻量版定价3.99万元 [5] 中国机器人产业竞争优势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中国在机器人竞赛中领先美国 优势包括稀土资源 政策激励和教育体系支撑 [5] - 2023年中国超11000所高校培养机器人人才 在校学生超500万人 美国同类院校在校人数仅92.3万人 [5] - 产业以庞大内需市场为依托 加速技术突破与供应链自主化 实现从局部领先到全面领跑的升级 [6] 主要企业技术产品与市场进展 - 松延动力:核心团队来自清华浙大 研发投入占比85% 拥有18自由度运动控制技术 2025年订单破2000台 N2机器人可实现连续后空翻 代表产品N2定价3.99万元 [7] -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有效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2025年中标9051万元汽车工厂订单 代表产品Walker S2定价45万元 [7] - 宇树科技:以四足机器人技术迁移为优势 G1机器人海外订单破千台 定价9.9万元 2025年2月H1与G1系列登陆京东商城 [7] - 智元机器人:拥有自研通用具身智能大模型GO-1 2025年估值达150亿元 联合宇树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订单 代表产品远征A1定价38万元 [7] - 达闼科技:具备云端大脑架构 柔性关节精度达0.1mm 与富士康合作年产10万台生产线 代表产品XR-4定价60万元 [7]
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启幕,宇树与“天工”对决成最大看点之一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00:50
赛事概况 -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比赛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8月14日晚在国家速滑馆开幕 赛事为期三天从8月15日至17日 [1][4] - 共有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参赛 赛事分为表演赛(田径赛 足球赛 舞蹈)和干活赛(医药 工厂 酒店 仓储等B端应用场景操作技能比拼) [1] 参赛企业及产品表现 - 宇树科技参与1500米径赛 参赛机型为H1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机器人 松延动力N2机器人 卓益得"行者二号"机器人同场竞技 [1] - 宇树G1小尺寸人形机器人曾在4月19日半程马拉松中出现瘫倒事故 公司声明称机器人表现差异源于不同操作或开发团队 [2] - 智元机器人与东阳光合资公司光谷东智的机器人参与开幕式表演 [8] 加速进化T1型机器人组成方阵入场 [24] 技术可靠性事件 - 开幕式前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在短跑热身中摔倒导致左手骨折并戳破跑道 [6] - 开幕式走秀环节中一台人形机器人摔倒后被紧急抬离现场 [17] - 宇树科技G1机器人呈现"伤痕累累"状态 [15] 行业应用展示 - 人类舞者与人形机器人穿着同款演出服表演 [10] 艺人刘雨昕与机器人共舞 [15] - 人形机器人足球员表演踢球 [19] 机器人方阵参与国际代表入场环节 [23][24] - "天工"机器人作为运动员代表宣誓 [26] 亦庄半程马拉松冠亚季军机器人参与会旗入场 [21]
智竞向未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启幕
新京报· 2025-08-14 14:40
赛事概况 -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8月14日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幕 涉及16个国家280支参赛队伍 在8月15日至17日三天内围绕26个赛项展开487场比拼 [1] - 赛事涵盖竞技赛 表演赛 场景赛和外围赛 全面展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决策和运动协作领域的前沿成果 [1] -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等联合主办 汇聚全球机器人研发与应用领域顶尖力量 [1] 赛事特色与定位 - 全球首个涵盖"体育+艺术+应用"的全维人形机器人赛事 秉持公平竞争 开放创新 安全可控 产业联动原则 [2] - 鼓励参赛团队以创新技术突破运动极限 以跨学科协作探索人机共生可能 [2] - 北京凭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优势及"世界机器人大会"等平台举办经验成为核心舞台 [2] 开幕式亮点 - 开幕式以"智竞向未来"为主题 通过科技与人文融合呈现人工智能与体育精神碰撞 [3] - 超百支战队参与开幕式 展示机器人街舞 戏曲表演 并与人类专业舞团联袂献艺 [3] - 歌舞节目《欢迎来到碳基生命的世界》展现人类与机器人流畅协作 传统文化创演《智韵和鸣》呈现机器人乐队演奏国风旋律 太极表演和戏曲演唱 [3] - 服饰走秀《天工霓裳》融合非遗技艺与未来设计 机器人模特展示3D打印与手工工艺结合的定制服装 [4] 参赛队伍与技术展示 - 280支队伍组成三大方阵入场 包括机器人代表方阵 国际代表方阵和学生代表方阵 [5][6] - 国际队伍包括德国HTWK Robotics 荷兰Tech United Eindhoven等RoboCup冠军队伍 中国学生队伍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等25支队伍 [6] - FOP定点展示环节呈现足球5V5对抗 快速搏击 街舞表演 同步舞蹈律动以及酒店迎宾 医药分拣等场景应用 [6] - 机器人运动员在蓝色跑道上进行百米竞赛 展示后空翻 广播体操等动作 体现运动控制与环境感知技术 [6] 赛事意义与产业影响 - 通过竞技比拼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 环境感知等核心技术突破 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7] - 开幕式"智芯"装置点亮象征科技与人文共生 标志赛事正式启动 [7] - 赛事作为全球科技成果展示与未来产业对话重要窗口 推动人形机器人领域交流与发展 [3][7]
行业周报:人形机器人订单潮来袭,商业化拉开序幕-20250602
开源证券· 2025-06-02 05: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正式开启,订单浪潮倒逼产业扩大产能,交付能力成企业争夺订单关键,供应链是制约产能核心瓶颈 [2][22] - 机器人批量进入真实世界场景,加速智能化演进,高频使用中持续采集现实数据,助力算法优化和运控能力提升,为未来C端泛社会化应用打基础 [2][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形机器人订单潮来袭,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拉开序幕 - 2025年前5个月宇树中标项目接近2024年总量,松延动力N2机器人订单超2000台,乐聚机器人2025年第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200%且全年交付量迈入千台级,半马赛冠军天工机器人意向订单超100台,优必选与头部车企签订数百台采购订单 [2][13][15] - 应用场景上,工厂生产和科研教育是主力市场,正向通信、电力等国央企场景拓展,展厅导览等服务型应用已实现批量订单,海外有采购需求 [2][19] 特斯拉引领,全球科技巨头加速产业落地 - 特斯拉构建完整AI体系和匹配硬件供应链,产品迭代至第三代,国内外巨头追赶补齐短板 [23] - 华为具备完备AI体系,有“华为赋能”和“华为智选”两种模式,近期布局加速 [3][24] - 小米、小鹏从智能汽车延伸至人形机器人,具备综合能力和自研AI体系,小米计划投入产线,小鹏2026年内推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3][32] - 大疆2023年底经营范围新增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技术可复用至“大小脑”,618将首发扫地机器人 [34][35] - 苹果机器人团队重组换帅,战略重心向AI产品商业化倾斜,有iOS生态等优势,计划2027年推桌面机器人 [38]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开启,聚焦卡位优势的共性关键技术 投资建议 - 2025年国产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应聚焦操作系统、总成、丝杠、减速器、电机、传感器、设备等有卡位优势的共性关键技术 [42] 受益标的 - 操作系统:东土科技 [4][44] - 总成:推荐震裕科技,受益拓普集团、三花智控 [4][44] - 丝杠:推荐五洲新春、震裕科技,受益雷迪克、金沃股份 [4][44] - 减速器:推荐丰立智能、中大力德,受益隆盛科技、双环传动、斯菱股份 [4][44] - 电机:推荐步科股份、雷赛智能,受益长城科技 [4][44] - 传感器:受益安培龙、日盈电子、万通智控 [4][44] - 设备:推荐集智股份、秦川机床、恒锋工具,受益浙海德曼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