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松延动力E1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松延动力:机器人“小孩哥”成为世界冠军
新京报· 2025-08-31 13:11
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姜哲源1998年出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肄业 专攻强化学习与机器人应用领域[1] - 2023年底凭借首个机器人原型获得种子轮融资 2024年初因资金管理问题陷入危机 后获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和老股东追投[2] - 2025年4月N2机器人获人形机器人马拉松亚军后声名鹊起 目前总订单量突破2500台 合同额超1亿元 成为继宇树科技后第二家销量破千的人形机器人公司[2][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N2机器人身高1.2米 售价3.99万元 主打科研教育场景 具备安全性和易二次开发特性[3] - 开发全球首款脸部30自由度仿生人机器人"小诺" 支持表情控制/随动和语音对话 适用于养老陪伴/展厅接待/心理疏导等场景[4] - 采用"自研硬件本体+运动控制算法"技术路线 实现高度集成与智能化[4] - E1机器人立定跳远成绩达1.25米 获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冠军[1] 市场表现与战略 -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后咨询量从日均300次激增至500-1000次[3] - 当前聚焦教育/科研/文旅/商演四大场景 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拓展海外市场[4] - 通过多线产品(运动机器人/仿生人)实现跨界融合 验证北京"双百工程"创新战略[5] 行业生态支持 - 北京市2019年起实施两轮三年行动计划 培育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获批33个手术机器人注册证[4] - 集聚3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 数量全国第一[4] - 2024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50% 2025年上半年增长40% 稳居国内第一梯队[4]
走进冠军机器人企业,探寻北京新质先锋
新京报· 2025-08-28 07:29
北京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 - 北京市自2019年起连续出台两轮三年行动计划 全力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 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 [2] - 北京市已培养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 获批手术机器人注册证33个 集聚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30家 均居全国首位 [2] - 2024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 2025年上半年实现40%增长 产业发展居全国第一梯队 [2] 企业技术突破与成就 - 松延动力N2机器人获得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自由体操冠军和单机舞蹈亚军 E1机器人以1.25米成绩获得立定跳远冠军 [1] - 加速进化T1机器人成为全球参赛队伍统一软硬件平台 助力赢得足球3V3和5V5赛事全部奖牌(2金2银2铜) [2] - 银河通用Galbot G1机器人获得场景赛药品分拣冠军 并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 [4] 商业化应用进展 - 银河通用已获得100家机器人零售仓门店订单 计划年底前全国投用 北京近十家门店已常态化运营 [4][5] - 银河太空舱最小仅9平方米空间 日均服务人次达2000 订单量达500单 周边人流预估提升30%-40% [5] - 云迹科技落地全球30000多家酒店医院等场景 2024年单日最高同时在线机器人达3.6万台 全年完成超5亿次服务 [5] 产业生态优势 - 北京拥有高度密集的人才和高校资源 为研发主导的机器人产业提供无可替代优势 [1] - 加速进化团队融合清华硬核技术与互联网产品思维 成员来自清华实验室及字节跳动等互联网企业 [3] - 北京市支持形成12类200项机器人创新产品 在11个领域134个场景完成首试首用和迭代升级 [6] 未来发展规划 - 北京市将面向全球开放酒店餐厅等公共服务场景 在餐饮等领域形成"机器人+智慧生活"方案 [6] - 计划建设机器人产教融合平台和实训基地 携手津冀统筹布局整机制造与配套环节 [6] - 具身智能技术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向规模化应用转化的关键阶段 [4]
经济热力站丨走进冠军机器人企业,探寻北京新质先锋
贝壳财经· 2025-08-28 07:22
北京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 - 北京市自2019年起连续出台两轮三年行动计划 全力建设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高地和高端产业集聚区 [2] - 北京市支持形成12类200项机器人创新产品 在11个领域134个场景完成首试首用和迭代升级 [13] - 北京市将支持建设机器人产教融合平台和实训基地 携手津冀统筹布局整机制造与配套环节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13] 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 2025年上半年实现40%增长 产业发展居全国第一梯队 [4] - 北京市培养机器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7家 获批手术机器人注册证33个 集聚人形机器人整机单位30家 三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4] 企业技术突破与成就 - 松延动力自研硬件本体和运动控制算法 N2机器人获自由体操冠军和单机舞蹈亚军 E1机器人以1.25米成绩获立定跳远冠军 [1] - 加速进化T1机器人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足球赛事统一平台 助力各国队伍赢下足球3V3和5V5赛事全部奖牌(2金2银2铜) [4] - 银河通用Galbot G1机器人获得场景赛药品分拣冠军 打造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慧药房解决方案 [8] 商业化应用进展 - 银河通用获得100家机器人零售仓门店订单 计划年底前全国投用 北京已部署近十家门店 单店配备超5000种药品6000个货道 [9] - 银河太空舱最小仅9平方米空间 预计日均服务2000人次 订单量达500单 周边人流预估提升30%-40% [9] - 云迹科技落地全球30000多家场景 单日最高同时在线机器人达3.6万台 2024年完成超5亿次服务 行走2033万公里 [10] 技术创新体系 - 北京市确立具身智能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方向 形成"大脑-小脑-本体"协同创新技术路径 [8] - 加速进化团队采用"清华硬核技术+互联网产品思维"复合架构 成员来自清华实验室及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 [4] - 云迹科技构建"具身智能+离身智能"双引擎驱动生态 实现全链路AI智能化服务 [13] 产业生态优势 - 北京人才和高校高度密集 被企业认定为机器人研发长跑的领跑优势 [1] - 松延动力指出北京市及昌平区提供前瞻布局与鼎力支持 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2] - 北京市将面向全球开放酒店、餐厅、街区等公共服务场景 打造"机器人+智慧生活"方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