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手表手环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
商务部网站· 2025-09-25 12:03
图读懂 《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大力发展 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的指导意见》 政策解读 《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消费发 展。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 数字、绿色、健康等新型消费,2024 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发展数字 消费作出部署。商务部积极推进抓好落 实,在开展数字消费内涵外延研究、实施 数字消费提升行动的基础上,坚持目标导 向、问题导向,聚焦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联合7部门印发《指导意见》。通过扩大 数字消费多元化供给,创新和丰富数字消 费场景,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数字消费 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助力构建 新发展格局。 我国数字消费发展现状及主要特点 数字消费包括 数字产品消费 0 数字服务消费 e 数字内容消费 0 通过数字渠道实现的消费 0 代表以科技创新为牵引的消费新领 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成为 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猛、影响最广 泛的消费领域之一。 据商务部测算 2024年我国居民 / 23.8万亿元 相当于当年居民消费的 44.2% 主要特点 1 数字产品 可 H 我国智能网联产品、通讯产品、数 字媒体产品等增势稳、创新多。 据国家统计局数 ...
00后大学生清醒消费:实用为先,体验世界,电动车上位,愿为AI付费
36氪· 2025-09-12 00:00
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 - 实用主义消费占比最高达48% 追求性价比群体占25% 品质导向和设计导向分别占22%和6% [2] - 月生活费1000-3000元群体占比58% 3001-5000元群体占22% 1000元以下和5001元以上分别占12%和8% [9] - 旅游消费成为情绪价值首选 84%学生愿意为旅游打卡消费买单 [13] 智能硬件消费趋势 - 智能手表和电动自行车成为新一代大学生智能消费五大件 [31] - 74%购买出行工具的学生选择电动自行车 显著高于自行车的37% [34] - 电动自行车选购关键因素包括续航 安全 外观 价格 品牌和智能功能 [40] 软件服务消费特征 - 71%大学生购买工具软件会员 66%购买影音娱乐会员 54%购买知识付费课程 [45] - 25%大学生已开始为AI工具付费 预计未来付费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45] 地域消费差异 -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学生倾向新潮消费 中西部地区学生更注重实用主义 [6] - 浙江省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精打细算特征 [6] 恋爱消费观念 - 55%学生对恋爱持顺其自然态度 32%将恋爱视为大学必修课 [15] - 恋爱消费中43%选择轮流付费 30%选择AA制 仅11%选择共同账户 [26] - 54%学生每月恋爱支出501-1000元 21%支出1000-2000元 5%支出超2000元 [28]
消费品零售业2025“半年报”:消费展现韧性,健康悦己与国货创新推动市场升级
经济观察网· 2025-08-31 10:59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0%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 [1] - 消费韧性源于政策与收入增长的"双轮驱动"及结构性变化 [1] 政策与收入支撑因素 - 国家"以旧换新"政策覆盖手机 平板 智能手表 12类家电及汽车 通过补贴刺激大宗消费 [2] - 地方政府通过消费券和补贴措施提振消费信心 [2]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3% 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略有下降 [2] 消费结构性变化趋势 - 健康成为企业触点布局核心 户外运动热潮带动相关消费增长 [1] - Z世代推动美妆赛道向情绪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转型 [1][3] - 悦己消费与国货创新成为升级关键 [1] 细分领域发展动态 - 户外活动流行(徒步 露营 骑行 水上运动)为户外用品市场注入动力 [3] - 国货美妆通过原料创新加速国产替代 并实现跨品类与跨地域拓展 [3] - 美妆与健康企业践行ESG理念 投入环保 原料创新及天然产品研发 [3] 渠道与竞争格局演变 - 电商平台向"品质+品牌"双轮驱动转型 重心转向品质信任 品牌价值与服务体验 [3] - 资本市场支持具备稳健现金流 突出品牌力 高连锁化与数字化水平的企业 [4] 资本流向与投资偏好 - 奢侈品行业资本向硬奢品类(珠宝 宝石 高档手表)倾斜 看重资产保值属性 [4] - 运动户外品牌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 IPO市场头部效应明显 [4] - 健康与美妆赛道资本持续关注健康科技 功效性护肤和大健康管理等新兴领域 [4] 税收与制度支持 - 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 关税等关键领域税制持续优化 助力企业稳健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 [4]
毕马威中国:消费成经济增长“主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2:2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1] -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对经济贡献率超50% [2]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3% [1] - 城镇调查失业率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1] 政策驱动因素 - 国家出台促消费政策对12类家电产品和数码产品给予补贴 [1] -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刺激汽车和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 [1] - 稳就业促增收等支持性政策提升居民消费能力 [1] 消费结构变化 - 情绪价值驱动的悦己消费成为核心趋势 [2] - 户外活动流行带动徒步露营骑行和水上运动用品市场增长 [2] - Z世代成为美妆消费主力军 关注情绪护肤品的感官设计和芳香疗愈特征 [2] 市场转型方向 - 电商平台向品质加品牌双轮驱动转型 告别低价补贴模式 [3] - 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3] - 消费子行业分化发展重塑资本市场格局 [3] 资本配置偏好 - 资本倾向于支持具备稳健现金流和突出品牌力的企业 [3] - 高连锁化和数字化水平的企业更受资本青睐 [3] - 奢侈品行业资本向硬奢品类倾斜 珠宝宝石等保值属性受追捧 [3]
李迅雷专栏 | 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13 11:32
政策资金规模与效果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使用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 [1] - 2025年资金规模增加至3000亿元,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 [1][5] - 中央和地方补贴资金比例约为9:1,上半年央地合计补贴1800亿元以上 [5] 2025年补贴品类与标准 - 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1.5万元 [4] - 家电:1级能效产品补贴20%,2级能效补贴15%,每件不超过2000元 [4] - 数码产品:手机等按销售价格15%补贴,每件不超过500元 [4] - 家装:按产品价格15%-30%补贴,上海对适老化产品补贴30% [4] - 电动自行车:换购新车补贴500-600元/辆 [4] 各品类销售表现 - 汽车:2024年补贴680万辆带动9200亿元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补贴412万份带动6689亿元 [6] - 家电:2024年补贴6200多万台带动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1.09亿台带动4747亿元 [6] - 电动自行车:2024年补贴138万辆带动40亿元,2025年上半年905.7万辆带动247.7亿元 [6] - 家装:2024年补贴6000万件带动1200亿元,2025年上半年5762.6万单带动1383亿元 [6] - 数码产品:2025年上半年补贴超7400万件带动2934亿元 [6] 补贴比例与乘数效应 - 汽车补贴比例10%-20%,家电15%-20%,数码产品8%-15% [13][14]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旧换新贡献约0.74%-0.96% [11] - 家电、手机、电动自行车等单价较低商品补贴拉动作用更明显 [18] 政策优化建议 - 建议扩大补贴规模,应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资金不足 [23] - 建议将补贴品类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和服务消费 [23] - 以旧换新对整体消费有间接拉动作用,如购车后带动车内装潢等 [24]
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政策概述 - 2024年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投入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2025年资金规模增至3000亿元并扩大支持品类范围 [1] - 2024年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 [1][6] - 政策扩围至五大品类: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装、电动自行车,新增国四排放汽车报废更新和数码产品购新支持 [3][4] 品类补贴细则 - **汽车**:新能源乘用车报废补贴2万元/辆,燃油车1.5万元/辆;置换新能源车最高1.5万元/辆,燃油车1.3万元/辆 [4] - **家电**:2级能效产品补贴15%,1级能效20%,单件上限2000元,空调最多补贴3件 [4] - **数码产品**:手机/平板等按售价15%补贴,单件上限500元 [4] - **家装**:装修建材类补贴15%,适老化产品30%,单渠道上限2000元 [4] - **电动自行车**:报废换新补贴500元/辆,铅酸电池车额外补贴100元 [4] 销售拉动效果 - **汽车**:2024年680万辆补贴带动9200亿元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412万份补贴带动6689亿元,占五大品类总销售额42% [6][7] - **家电**:2024年6200万台带动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1.09亿台带动4747亿元 [6][7] - **数码产品**:2025年上半年7400万件带动2934亿元,手机售价2000-6000元区间销量增长13%-43% [7][8] - **乘数效应**:2025年上半年社零总额增长1.3%,政策贡献约0.74%-0.96%,家电/数码/电动自行车增速达20%-30% [16][19] 补贴效率分析 - **投入产出比**:汽车补贴784亿元仅带动82-111万辆净增销量,家电926亿元补贴带动1240-1380亿元净增额,电动自行车补贴47亿元带动销量达2024年6.6倍 [20][21] - **覆盖人群**:2025年上半年2.8亿人次享受补贴,实际覆盖约10%-15%人口,中高收入群体占比40% [22] 政策优化方向 - **品类扩展**:建议从耐用消费品延伸至必需品和服务消费,提升中低收入群体受益比例 [24] - **系统效应**:补贴间接拉动关联消费(如车饰、手机配件等),资金循环可扩散至餐饮、娱乐等领域 [25]
广东各地市新一批以旧换新补贴额度将陆续上线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4 08:07
政策效果 - 全国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商品销售额超过1.7万亿元 [1] - 上半年限额以上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30.7% 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增长24.1%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0.3% [1] - 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下达完毕 [1] 地方实施 - 广东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核销金额达246.5亿元 直接拉动销售额1886.5亿元 [2] - 佛山以旧换新补贴额度20分钟内被全部领取完毕 家电资金使用进度达100% 手机平板达96% [3] - 补贴采用总额控制先到先得模式 涵盖家电 手机平板 智能家居 汽车四大板块 [3] 补贴机制 - 广东对单价不超过6000元的手机 平板 智能手表提供15%补贴 单件最高500元 [2] - 每名消费者每类产品全国范围内可补贴一件 [2] - 补贴计算方式为减去生产流通环节及运营商所有优惠后的最终销售价格 [2] 行业影响 - 家电 家具 通信器材等品类销售快速增长 [2] - 政策持续显效 发挥稳投资扩消费促转型惠民生作用 [2] - 新一批资金到位后各地市将陆续上线补贴 供应更加充足 [3]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白泉:节能增效成为绿色转型升级的金钥匙
经济日报· 2025-07-30 08:23
能源消费与安全挑战 - 2024年一次能源消费量达59.6亿吨标准煤 石油外采率超70% 天然气外采率超40% [2] - 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存在能源低效浪费现象 能源安全风险日趋严峻 [2] - 2024年能耗强度同比降低3.8% "十四五"前四年累计降低11.6% [2] 政策推动与实施成效 - 2024年启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以节能降碳为导向 [3] - 2025年政策扩围:新增4类家电补贴(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 单件最高补贴达售价20% [3] - 新增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数码产品补贴 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范围 [3] - 设备更新新增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领域 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 [3] 消费与投资拉动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 发放补贴1.75亿份 [3] - 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412万份 家电以旧换新7761.8万台 数码产品销售5662.9万件 [3] - 2024年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长15.7% 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4] - 2025年1-5月设备工器具投资同比增长17.3%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21.7% [4] 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 - 2024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6% [4] - 新能源汽车增长38.7% 太阳能电池增长15.7% 服务机器人增长15.6% [4] - 发布能耗及排放标准168项 新增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1.1万余个 [5] - 一级能效家电销售额占比达90% 2024年节能量2800万吨标准煤 减碳7300万吨 [5] - 2025年1-4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334.2万辆 新增回收设施4000余个 新增国家标准29项 [5] 长期战略方向 - "十五五"时期将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 节能对碳排放强度下降贡献率约50% [6] -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 需坚持节约优先方针推动产业升级与绿色发展 [6]
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即将下达!保障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搜狐财经· 2025-06-26 15:09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7月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并制定分月分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以保障政策有序实施 [2]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对设备更新的支持资金达2000亿元 第一批1730亿元已安排到16个领域的7500个项目 第二批资金正在审核筛选 [2] - 江苏省率先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 对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给予15%补贴(最高500元) 每人每类限补1件且单件价格不超过6000元 [2] 汽车置换补贴细则 - 乘用车置换更新采取分档补贴:5-10万元燃油车补8000元/新能源车补1万元 10-20万元燃油车补1万元/新能源车补1.2万元 20万元以上燃油车补1.3万元/新能源车补1.5万元 [3] - 转让或报废的旧车需在2025年1月8日前登记在本人名下 [3] - 补贴资金分配向实施成效好的地区倾斜 鼓励与金融支持/平台补贴/企业让利叠加使用 [3] 家电及电动自行车补贴 - 家电补贴按能效分级:2级产品补15% 1级产品补20% 国家目录12类家电每类限补1件(空调最多3件) 江苏目录无能效标识产品统一补15% 单件最高2000元 [4] - 电动自行车换新补贴达30%且"立购立减" 每人限补1辆不超过1000元 旧车回收价由车主与企业协商 [4] - 家装家居产品补贴15%(1级能效产品20%) 每人累计不超过1万元 [4] 局部装修补贴 - 旧房厨卫改造按装修合同材料购置价15%补贴 每套房最高补贴3万元 [5] - 补贴政策明确支持智能化/绿色化家装产品消费 [4][5]
北京国补措施让供需双向赋能
北京青年报· 2025-06-13 07:58
政策补贴范围扩大 - 国家首次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畴 [1][2] - 北京市消费者可享受"支付立减"优惠 操作简便直接 [1] - 港澳台同胞自3月13日起在京也可享受数码产品购新补贴政策 [3] 消费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放补贴约1.75亿份 带动销售额突破1.1万亿元 [2] - 北京市数码产品总销售量突破127万台 销售额超38亿元 [3] - 手机等数码产品纳入补贴后多地销售爆发式增长 平板电脑等销量大幅提升 [2] 促销活动叠加效应 - "618"大促首次与国补叠加 平台、品牌、国家补贴多种优惠相互放大效应 [1][3] - 近万家数码家电品牌实体门店联合电商开展"超级国补周"活动 覆盖多省份城市 [4] - 家电、数码、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需求出现井喷 为相关行业带来繁荣 [4] 政策影响分析 - 补贴降低换新成本 推动市场结构向中高端迁移 [2] - 政策为产销两端注入强劲动力 实现供需双向赋能 [3] - 耐用消费品需求释放为内需市场扩容提供有力支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