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 S7

搜索文档
刚刚,今年最大造车IPO诞生了!
新浪财经· 2025-09-25 16:10
来源:市场资讯 此次上市,奇瑞汽车以30.75港元/股的招股价上限定价,募资规模达91.4亿港元。 招股结果显示,奇瑞汽车公开发售部分获得238倍超额认购,创下今年港股新股认购纪录,同时吸引多 家基石投资者认购。 从过往业绩来看,2022年-2024年,奇瑞汽车营收从926.18亿元增至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70.7%;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至143.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57.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2024年,奇瑞汽车以229.5万辆的全球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来源:智超讲财商) 9月25日,奇瑞汽车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港股迎来今年最大车企IPO。 2025年成为奇瑞汽车上市的关键节点。 今年2月,奇瑞汽车重启港交所上市申请;8月,奇瑞汽车通过证监会"全流通"备案;9月7日,奇瑞汽车 顺利通过港交所聆讯;9月17日,奇瑞汽车启动招股,并将于9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交易。 从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计划,到历经金融危机、借壳失败、混改重组等多重挑战,这家"国内最后一家 未上市整车企业"终于圆梦资本市场。 目前,奇瑞汽车旗下包含五大品牌,即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每个主要品牌都有独 ...
看完招股书,发现奇瑞1400亿市值稳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00:26
在资本市场上,车企上市往往伴随着喧嚣与争议,但奇瑞的招股书递出后,市场的第一反应却是意外的平静。 这让招股书中1400亿的估值,从猜想变成一条有现实支撑的成绩。通过这份招股书,奇瑞想告诉投资者的是,自身早就具备了上市公司的底色,只是现在 才选择把这层底色亮出来。 奇瑞一直在按照上市企业标准经营 对奇瑞上市的解读,不能停留在"终于上了"这个层面。真正需要被看见的,是奇瑞用了多年时间,默默走完了许多企业上市后都未必能补齐的标准流程。 刚刚递交的这份招股书,只是把这个过程告诉给所有人。 | 規模 全球覆蓋 | | | | 領導地位 | | --- | --- | --- | --- | --- | | 2.295.000+ | | 鎖往 | | 自2003年起連續 | | 2024年全球銷量(1) | | 100+ | | 22年出口第一 | | 個國家和地區0) 排名第二 | | | | 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4) | | 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公司(2) 全球累計銷量( | | | 13.000.000+ | 全球第11大乘用車公司(5) | | 高速發展 | | | | 財務表現 | | 在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車公 ...
鸿蒙智行智界 2024 / 2025 款车型 4D 毫米波雷达付费选购方案开启意向登记,4999 元起
新浪财经· 2025-09-02 21:21
4D毫米波雷达付费选购方案 - 智界针对S7 Max及以上版本、R7纯电Max及以上版本、R7增程Max版本车型推出4D毫米波雷达付费选购服务 价格分别为4999元、5079元和4999元 [1][3] - 该功能可探测障碍物高度信息 提升感知精度和驾驶安全性 意向登记已开放 计划9月30日按登记顺序提供升级服务 [3] - 此项措施是8月24日公布的三项老车主优化事项中的最终项 [1] 产品更新与技术升级 - 公司为全系车型免费赠送蓝牙控制钥匙 已自费用户将获等值官方App积分返还 [7] - 流媒体后视镜正进行整车验证 预计8月底作为精品上架 [7][10] - ADS 3.3.2版本已推送至智界R7和S7车型 [7][10] - 全系OTA升级新增智驾领航辅助过高速收费站功能 Pro版支持离车泊入辅助 [10] 新产品与市场策略 - 奇瑞汽车申报智界R7纯电车型60度电池版 [7] - 新款智界R7及新S7于8月25日开启预订 [10] - 鸿蒙智行智界品牌启动全系车型2万元现金补贴 需全款购买生效 [7] - 智界系列车标及迎宾灯已确认落地 [10]
汽车行业系列深度十:自主冲击豪华市场,高端定义增量空间
民生证券· 2025-09-02 12:08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维持评级 [6] 核心观点 - 大众市场(5-15万元)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自主品牌份额达70%但增长乏力 盈利空间承压 [1][12][16] - 中高端市场(15万元以上)成为未来核心增量空间 品牌效应显著 盈利能力强 自主份额不足50% 存在超500万辆替代空间 [1][4][13]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格局基本稳定 理想、华为系、小米通过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优势解构传统豪华品牌壁垒 形成头部竞争格局 [4][14][24] - 15-25万元中端市场格局分散 缺乏龙头 为传统自主车企和二线新势力重点发力领域 需通过智能化或产品设计替代合资品牌 [4][15][18] - 海外豪华品牌分层明确:超豪华品牌(法拉利、保时捷)依赖性能稀缺性和奢侈品逻辑 传统豪华品牌(BBA)依靠历史沉淀和技术标准化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以高获得感和服务体验立足 [3][45][48] 分章节总结 中高端市场盈利空间分析 - 5-15万元市场年销量1,100-1,200万辆 年收入1.1-1.2万亿元 净利润500-600亿元 [2][13] - 15-25万元市场年销量550-600万辆 年收入1.1-1.2万亿元 净利润550-600亿元 [2][13]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年销量400万辆 单车净利润2万元(BBA为3万元) 远期净利润体量800亿元 [2][13] - 15万元以上市场自主份额均低于50% 其中15-25万元市场自主份额48%(2025Q2) 25万元以上市场自主份额47.7%(2025Q2) [18][24] 海外豪华品牌建设路径 - 超豪华品牌:以赛道技术下放和限量策略维持高单价利润 如法拉利、保时捷 [3][41][43] - 传统豪华品牌:BBA通过历史沉淀、技术标准化和全球化产品矩阵占据垄断地位 [29][30][32] -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依托母体技术优化 通过高获得感服务和区域深耕策略突破 [33][36][38] 自主品牌壁垒构建 - 品牌力分为保险属性(品质稳定性)和社会属性(身份溢价) 高销量和高端产品定位是关键 [49][50] - 理想通过产品形态变革(如理想ONE)实现错位竞争 华为和小米借助消费电子品牌基础直接颠覆市场 [51][52] - 后来者需通过产品力越级领先(如外观、智能化、性能)实现差异化突破 否则难以超越头部格局 [52] 自主车企竞争格局 - 25万元以上市场:理想份额9.8%(2025Q2) 华为系问界份额9.6% BBA份额降至24.2% [24] - 15-25万元市场:大众、比亚迪领先 但格局分散 头部车企份额均低于10% [18][21] - 推荐标的:中高端新势力(小米、理想、小鹏) 高端子品牌传统车企(吉利、长城、比亚迪) 华为合作车企(赛力斯、上汽、长安) [5]
汽车行业周报:机器人产业迎密集催化,积极关注机器人链汽零-20250810
招商证券· 2025-08-10 11:49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5] 核心观点 - 机器人产业迎密集催化,具身智能和工业人形机器人发展进入重要突破阶段[1] - 上海市提出到2027年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1][26]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200余家企业1500余项前沿展品[27] - 汽车行业整体上涨2.4%,机器人链汽零中游制造受关注[1] 市场表现 - 本周上证A指+2.1%,深证A指+2.1%,创业板+0.5%[10] - CS有色金属(+5.8%)、CS机械(+5.8%)和CS国防军工(+5.2%)涨幅居前[10] - 汽车行业二级板块中摩托车及其他板块周涨幅+9.6%,汽车零部件+4.5%[12] - 汽车行业三级板块中摩托车+11.2%,汽车电子电气+7.9%[12] 个股表现 - 涨幅居前个股:中马传动(+49.5%)、华密新材(+34.0%)、航天科技(+31.6%)[14] - 跌幅居前个股:华培动力(-14.9%)、江淮汽车(-7.2%)、派特尔(-7.0%)[14] - 覆盖个股涨幅居前:溯联股份(+31.3%)、华纬科技(+19.9%)、云意电气(+16.6%)[17] 行业动态 - 尊界S800上市67天大定订单突破10000台[22] - 智界新款R7/S7预售1小时小订突破10000台[24] -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降至2.6L[25]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进入规模化试飞阶段[23] 投资建议 - 整车推荐:比亚迪、赛力斯、长城汽车、江淮汽车[9] - 商用车推荐:宇通客车、中国重汽、潍柴动力[9] - 零部件推荐:福耀玻璃、星宇股份、贝斯特等[9] - 机器人链汽零推荐:拓普集团、银轮股份、新泉股份等[9]
独家丨智界 “双 7” 改款 9 月上市,鸿蒙智行迎来产品大月
晚点Auto· 2025-07-31 05:57
鸿蒙智行9月新车上市计划 - 9月将上市5款新车:全新问界M7、享界S9T、尚界H5、智界R7改款、智界S7改款 [2][3] - 智界R7改款更新前大灯装饰件,智驾硬件对齐问界M8,首批搭载华为ADS 4,配备主副驾零重力座椅 [3] - 智界S7改款未调整大灯装饰件,但新增后视镜麦克风和新车标Logo [3] 智界品牌现状与销量表现 - 智界S7因交付问题错过爆发期,多次改款未能提振销量,近期销量下滑至6月仅两千余辆 [4] - 智界R7去年12月销量冲高至1.6万辆,但今年6月整体销量下滑,官降2万元后门店仍执行优惠 [4] - 鸿蒙智行6月全系交车5.27万辆创历史新高,问界占比超八成(4.6万辆),智界和享界均不足5000辆 [4] 问界品牌表现与新车规划 - 问界M9和M5改款推动销量反弹,6月达新高,当前主力车型为M8和M9 [7] - 下半年重点车型:8月上市的M8纯电版(尺寸与增程版一致,修改进气格栅、增加后驱版本)和9月大改款M7 [7] - 全新问界M7基于赛力斯魔方平台开发,采用封闭式前脸设计,提供纯电/增程动力,尺寸加长,保留5/6座布局 [8] 享界S9T产品亮点与战略调整 - 享界S9T为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同步推出纯电和增程版,纯电续航800km,增程纯电续航超350km [11] - 搭载HUAWEI ADS 4、192线激光雷达及问界M9同款电动门,设计延续S9风格但新增仙踪绿配色和星云尾灯 [11] - 北汽组建"享界事业部",由副总经理马磊领导,6月享界S9销量翻倍至4154辆,居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首位 [11] 尚界H5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 尚界H5为鸿蒙智行售价最低车型(15万-25万元),定位中型SUV,尺寸略小于问界M5 [12] - 高配搭载ADS 4和192线激光雷达,设计语言区别于其他鸿蒙智行车型,采用机械式门把手 [12] - 上汽通过尚界自救,直面小鹏、吉利、比亚迪,20万元级市场曾由大众途观、哈弗H6等主导 [12]
晚点独家丨智界、尚界将设独立销售渠道,正筛选经销商资质
晚点LatePost· 2025-06-13 07:11
鸿蒙智行渠道调整 - 智界、尚界、享界品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5月中旬智界、尚界已启动专网经销商招商,享界计划6月12日启动招商 [4] - 独立门店模式类似AITO问界用户中心,未来各品牌将拥有专属销售网点 [4] - 全国第二大经销商永达汽车参与尚界专网建设,华为现阶段对经销商要求以快速经营为主,简化装修流程 [6] 销售网络分类与升级 - 鸿蒙智行销售网点分为商超体验中心(展示2-3台车)和用户中心(类似4S店),商超店因车型增多面临展示资源紧张 [7] - 用户中心按销售品牌数量分为四类:四界店(8000平米以上)、三界店(含问界/尊界)、二界店(智界+享界) [8] - 鸿蒙智行超级体验中心实际承担交付功能,由中邮普泰在重点城市建设标志性门店 [7] 渠道扩张与品牌策略 - 2023年下半年起加速引入豪华品牌经销商(如中升、永达),截至11月全国建成990家体验中心、330家用户中心 [9] - 分网销售旨在强化各品牌独立形象,避免共享"华为智选车"光环导致的定位模糊 [9] - 尚界作为华为与上汽合作的"第五界",首款车型预计2024年下半年上市 [9] 合作模式动态调整 - 智选车业务从1.0(问界模式)升级至2.0(智界等),华为试图加强控制权,主机厂更多扮演代工角色 [10] - 智界S7因生产协同问题遭遇交付瓶颈,促使奇瑞与华为重新谈判合作条款 [10] - 享界S9销量波动大,上市初期月销2000辆,后跌至数百辆,4月增程版降价9万后销量回升至2000余辆 [11] 战略方向转变 - 华为从绝对主导转向技术赋能与生态平衡,调整合作方分成比例(如赛力斯、北汽重谈条款) [11][12] - 渠道分网是华为对合作伙伴适度放权的体现,适应复杂市场现实 [10][12]
独家丨智界、尚界将设独立销售渠道,正筛选经销商资质
晚点Auto· 2025-06-12 14:45
华为鸿蒙智行渠道调整 - 智界、尚界品牌将建设独立销售渠道 5月中旬举办专网经销商招商大会 目前正在筛选经销商资质 未来将类似AITO问界用户中心模式设立单独品牌门店 [2] - 享界品牌也在筹划单独建网 华为现阶段对经销商要求以快速进入经营为主 不需要复杂装修 倾向在现有授权经销商体系内拓展渠道 [4] - 全国第二大经销商永达汽车已参与尚界专网建设 [4] 鸿蒙智行销售网络分类 - 销售网点分为体验中心(商超店)和用户中心 体验中心来自华为3C渠道 通常摆放2-3台车 用户中心更接近传统4S店 覆盖销售/交付/售后全流程 [5] - 现存用户中心按品牌数量分为四类:销售四界车型的S级门店(8000㎡+/12+展位)、三界店(问界/智界/享界或智界/享界/尊界)、二界店(智界/享界) [6] - 鸿蒙智行超级体验中心实际承担交付功能 由中邮普泰建设管理 重点布局标志性城市门店 [5] 渠道扩张与品牌战略 - 截至去年11月 鸿蒙智行已建成990+体验中心/330+用户中心 去年下半年加速引入BBA等豪华品牌经销商 中升/永达等大型经销商集团加入 [6] - 分网销售有助于各品牌建立独立形象 摆脱共享"华为智选车"模糊定位 通过独立展厅和精准营销锁定目标用户群 [7] - 尚界作为第五界品牌 首款车型预计下半年上市 将与上汽合作推出 [6] 合作模式演变 - 从鸿蒙智行1.0(问界模式)转向2.0模式 华为增强控制权 合作车企更多扮演代工厂角色 获取固定制造收益 [8] - 北汽在享界项目单车型投入达其他品牌1.5倍以上 但初期销量不佳 享界S9上市前两月交付2000辆 11月降至1100辆 今年一季度月销仅几百辆 4月官降9万元后5月回升至2000+辆 [9] - 华为与合作方的分成比例会动态调整 智界S7交付遇阻后赛力斯重谈条款 北汽也在年初重启享界分成谈判 [9]
曾高达1500亿元估值!长跑20年,奇瑞汽车冲向港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10:55
奇瑞汽车港股IPO申请 - 公司于2025年2月28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若成功将成为国内唯一未上市大型汽车集团的里程碑事件 [2][3] - 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华泰及广发证券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前9月营收持续增长:2022年926.18亿元、2023年1632.05亿元、2024年前9月1821.54亿元 [6] - 净利润从2022年58.06亿元增至2023年104.44亿元(年增80%),2024年前9月达113.12亿元(同比增60%) [6] - 2024年前9月毛利率14.8%(2023年同期16.1%),研发开支占比3.6% [8]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球销量260.39万辆(同比增38.4%),其中新能源车58万辆(同比增232.7%) [9] - 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35.7%、2023年48.7%、2024年前9月53.4% [11] - 2024年出口量超114万辆(同比增21.4%),创中国车企出口纪录 [10] 产品与战略布局 - 旗下五大品牌(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覆盖燃油/插混/纯电车型,价格区间5.79万-33.98万元 [10] - 2025年计划推出60多款新车型,重点布局电动化(插混/增程/纯电)与智能化技术 [12] - 拟将IPO募资用于研发新车型、下一代技术、海外市场拓展及产能提升 [11] 上市历程与估值 - 公司历经20年坎坷上市路,曾因经营问题、市场环境多次搁浅 [16][17] - 2023年估值达1500亿元,但近期传闻估值缩水三分之二 [19] - 母公司奇瑞控股2024年1月获青岛城投、IDG资本等融资,被视为IPO前兆 [19] 行业竞争分析 - 2024年行业价格战下公司逆势实现利润高增长,但新能源销量与比亚迪、吉利仍有差距 [9][13] - 智能化领域需追赶行业头部,计划加大自动驾驶研发投入 [13] - 海外市场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支撑销量与利润双提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