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序列大模型TPT

搜索文档
兴发集团李国璋:加快AI技术赋能将成为化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新浪财经· 2025-09-28 06:42
大会及合作背景 - 中控技术于2025年9月28日在宜昌举办工业具身智能TPT+UCS落地应用成果展示大会 首次系统展示以时间序列大模型TPT和通用控制系统UCS为核心的流程工业具身智能体系 [2] - 兴发集团作为精细磷化工企业受邀参会 与中控技术合作始于2022年 坚信数字化转型是必然选择 [3] 中控技术行业地位与技术成果 - 公司是我国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领军企业 以创新为引擎开创流程工业智能化新路径 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构建工业互联生态方面取得卓越成就 [3] - 持续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前沿技术 打造可落地可复制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为化工等多个行业注入智慧动力 [3] 具体合作项目成果 - 内蒙兴发全面引入中控技术智能控制系统 实现无人巡检、无人操作、无人记录 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成为氯碱行业智能化转型标杆 [3] - 宜昌40万吨/年有机硅新材料项目应用中控技术控制系统 建成国内首座全面集成的有机硅智能工厂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3] - 2025年携手打造兴瑞公司数字化工厂示范项目 形成生产全流程协同决策创新应用 为行业智能升级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样板 [3][4]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规划 -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工业形态 AI技术赋能成为化工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关键 [4] - 大会为产业链上下游搭建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平台 加速AI技术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 为中国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智慧动能 [4] - 兴发集团将深化与中控技术战略合作 围绕人工智能+拓展智慧矿山、智能工厂、安全环保管控、智慧供应链协同等领域合作 探索工业AI在化工生产中的创新场景 [4]
三宁化工殷银华:持续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共赢、可持续的工业智能新生态
新浪财经· 2025-09-28 06:41
大会及核心成果 - 2025工业具身智能TPT+UCS落地应用成果展示大会在宜昌举办 首次系统展示中控技术自主研发的流程工业具身智能体系 以时间序列大模型TPT和通用控制系统UCS为核心 [2]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改变工业格局 工业AI全方位重构化工行业生产流程 运营体系与安全治理模式 推进智能化 绿色化 融合化的产业升级 [3] - 宜昌作为国家重要现代化工基地 得益于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 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工厂呈现各类智能制造新场景 [3] 三宁化工发展历程 - 公司从面积不到200亩的县化肥厂 成长为拥有7000余名员工 300亿元固定资产及20余家子分公司的大型化工企业 [4] - 2016年成立智能工厂推进办公室 整合生产与经营数据 打通产供销全链路 2018年启动全面数字化转型 2020年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并布局数字化系统 5G技术和智能应用 [4] 智能化转型成效 - 2023年数字化转型进入关键阶段 在乙二醇和己内酰胺装置实现AI赋能 优品率从95%提升至99% 自控投用率从90.5%提高至99% [4] - 坚持价值导向 数据驱动 业务主导 技术赋能的指导思想 通过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4] 合作成果与未来规划 - 与中控技术联合打造硫酸装置无人化值守系统 成为行业智能化改造典范 [5] - 面向十五五期间 锚定建设全流程 全生命周期智能工厂战略目标 持续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5] - 深化创新合作 打造开放 共赢 可持续的工业智能新生态 为制造强国战略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5]
“大模型+智能体”组成的工业最强大脑,这次真来了
36氪· 2025-09-11 07:25
行业政策与市场前景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加速AI向千行百业渗透 [1] - 2025年中国工业AI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28.6% [1] - 全球工业智能化市场规模今年将突破3.5万亿元 中国市场份额超过40% [4] - 工业企业应用大模型及智能体的比例从2024年9.6%显著提升至2025年47.5% [18]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工业智能体成为AI落地工业的最佳形态 具备自主感知、认知决策和学习能力的软硬件一体化平台 [4] - 中控技术时间序列大模型TPT升级为TPT 2 采用MoE架构与多技术融合实现智能体构建 [5][9] - TPT 2实现三大突破:集约化(一个模型替代N个工业软件)、对话问诊决策支持、全链路闭环执行 [12] - 在万华化学、中国石化等百余套装置取得突破性应用 累计预定订单企业518家 成交量112套 [13][15] 应用成效与效率提升 - TPT将化工企业废液处理环节pH调节周期从6-8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 效率提升超80% [3] - 在大唐多伦煤化工项目实现年替代燃煤发电49690.2万千瓦时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94万吨 [3] - 乙烯装置优化周期从"年"为单位缩短至约一个月 实现颠覆性效率提升 [15] - 采用联邦学习等隐私计算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推动跨场景数据价值流通 [18] 企业战略与财务表现 - 中控技术服务全球3.7万多家客户 覆盖50多个细分行业 部署超10万套工业控制系统 [5] - 2024年实现营收91.39亿元(同比增长6.02%) 工业软件收入26.53亿元(同比增20.70%) [19] - 2025年上半年工业软件收入2.92亿元 毛利率从31.67%提升至54.03% [19] - 联合行业生态伙伴构建"工业AI数据联盟" 推动平台化转型与生态共建 [16] 行业生态与资本关注 - 工业智能体是智能体技术与行业know-how深度融合的产物 推动制造业从信息化建设迈向价值创造 [18] - 人工智能技术催化龙头企业估值逻辑重塑 腾讯年内市值增长约1.6万亿 [21] - 具备自主核心能力的工业智能化企业正成为资金配置重点 [21]
中控技术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31.46%,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30 23:24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38.3亿元,同比下降9.92%,归母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降31.4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2.23亿元,同比下降11.56%,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下降36.96% [1] - 毛利率32.08%,同比下降3.47%,净利率9.29%,同比下降24.59% [1] - 三费占营收比13.49%,同比上升22.9%,每股收益0.45元,同比下降30.77% [1]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71元,同比下降33.16%,应收账款37.11亿元,同比增长25.12% [1] - 货币资金30.87亿元,同比下降6.68%,有息负债7.11亿元,同比增长15.46% [1] 业务与技术创新 - 时间序列大模型TPT应用于氯碱、石化、热电、煤化工等领域上百套装置,在镇海炼化降低油品切换操作时长至2小时以内 [9] - TPT在万华化学将废液处理过程从6-8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在内蒙古兴发实现电解槽集群闭环控制优化,日均电耗降低6700多度 [9] - TPT 2.0版本将深度融合多技术体系,构建工业装置智能体,推动工业应用向自主决策执行能力跨越 [9] - 通用控制系统UCS实现机柜室空间占用减少90%、线缆成本降低80%、项目建设周期缩短50%,已在兴发集团、欧洲星源等企业部署 [8] - 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在沙特阿美实现五维一体气体泄漏检测,在镇海炼化实现1.2万平方米球罐区全天候巡检 [8] - 在杭电化氯碱电解槽场景中,巡检机器人实时监测设备温度并识别管道泄漏,通过智能电耗分配降低能耗1%-2% [8] 市场应用与项目进展 - TPT中标中煤信息"人工智能时序大模型智能控制与优化系统软件"项目,聚焦煤气化装置打造AI示范应用 [10] - TPT在广西华谊智能安全体系预期预警反应时间缩短20%,风险识别精准度提升30%,应急响应效率提高30% [9] - TPT在大唐多伦煤化工预期绿电替代燃煤发电比例达87.5%,年减碳41.94万吨 [9] - "I+安全"风险主动预测预警模型首台套项目落地广西华谊,作为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重点项目 [6] 基金持仓情况 -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持有1416.36万股并增仓,规模144.71亿元,近一年上涨82.41% [5] - 天弘中证机器人ETF持有573.51万股并增仓,中欧中证机器人指数发起A持有182.88万股并增仓 [5] - 泓德旗下多只基金减仓,包括泓德瑞兴三年持有期混合(267.36万股)、泓德优势领航混合(180.34万股)等 [5] 行业定位与竞争力 - 公司ROIC为9.41%,净利率12.59%,产品或服务附加值高 [3]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驱动,需关注研发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3] - 工业AI技术助力企业实现内操智能化、外操无人化,达到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目的 [7]
中控技术时间序列大模型TPT中标中国石化核心装置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项目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核心观点 - 公司自主研发的流程工业时间序列大模型TPT成功入围中国石化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项目 标志着该技术在大型央企核心生产装置进入全面深化应用阶段 为产业链自主可控与竞争力提升提供支持 [1][2] 技术突破 - 全球首个流程工业时间序列大模型TPT解决乙烯裂解装置长期存在的实施成本高 建模周期长 精度不足 计算效率低和收敛性差等行业痛点 [1] - 技术将结合中国石化生产经验与数据积累 打造适用于国内乙烯裂解装置特征的自主知识产权AI模型 [2] 战略合作 - 项目针对中国石化乙烯裂解装置生产运行优化场景 该装置作为石化工业体系产业链源头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1] - 公司将以该项目为契机携手更多央企推动人工智能+战略行动 覆盖AI+安全 AI+质量 AI+低碳 AI+效益四大应用方向 [2] 行业影响 - 此次合作是TPT技术在行业龙头核心场景中获得全面认可的关键里程碑 推动技术向全行业全场景推广应用 [2] - 技术应用将保障国家基础能源安全自主可控 支持国家能源结构转型与全球工业可持续发展 [2]
中控技术中标中煤信息项目 打造AI示范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07:06
项目中标 - 公司中标中煤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时序大模型智能控制与优化系统软件项目 [1] - 项目聚焦煤气化装置并打造AI示范应用 [1] - 项目以公司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为核心 [1]
高新区(滨江)驶入智能经济“快车道”
杭州日报· 2025-05-23 02:18
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转型 - 中控技术推出时间序列大模型TPT和DeepSeek双引擎,实现工业现场在线实时优化与闭环控制,已在数十家大型企业落地[2][3] - 工业AI应用案例:氯碱化工厂通过语音交互实现生产监控与优化,产品合格率达100%,电耗优化方案可实时执行[3] - 高新区(滨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7%,一季度规上工业研发费用63.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7%居全市第一[3][5] 区域智能经济生态构建 - 高新区(滨江)形成完整机器人产业链,覆盖上游芯片、中游整机制造到下游系统集成,代表企业包括宇树科技、华睿科技等[4][5] - 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成熟发展,从电子信息技术到智能物联、数字健康等新生态,实现数字经济与新制造双轮驱动[5] - 人才生态优势显著:企业可"就地取材",如云象商用机器研发团队来自本地企业中控技术、国自机器人[5] 技术出海与国际合作 - 中控技术工业AI解决方案吸引多国客商,展示氯碱工厂智能化改造案例[2] - 四维生态科技AI植物工厂将落地沙特,推动当地农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2]
科创板年报观察:超八成公司核心产品瞄准进口替代及自主可控
证券时报网· 2025-05-12 11:13
科创板创新要素汇聚 - 超八成科创板公司核心产品聚焦进口替代及自主可控 [1] - 超380家公司的850余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 - 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1] 研发投入与技术产出 - 科创板去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78亿元,超过净利润的2.5倍,同比增长6.4%,3年复合增速10.7% [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107家公司连续3年研发强度超20% [2] - 汇聚研发人员24万人,占员工总数近三成,全年新增发明专利2万项,累计超12万项 [2] - 中芯国际、信科移动等龙头企业专利储备超万项 [2] - 138家次公司牵头或参与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重要奖项 [2] - 超六成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4家跻身单项冠军企业 [2] 科技成果转化 - 生物医药企业推动27款国产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16款产品的32项适应症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3] - 医疗器械企业累计实现1000余项第III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注册 [3] - 半导体设备企业2024年出货量超1.6万台,营收同比增长39% [3] 自主可控与产业链韧性 - 华海清科CMP装备、减薄装备填补国内空白,覆盖国内12英寸集成电路大生产线 [4] - 收购芯嵛半导体股权,加速离子注入环节技术吸收与转化 [4] - 超60家公司推出全球首创性产品,引领医疗装备、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 [4] 全球创新突破 - 联影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获美国FDA认证,术中辐射量降至传统设备1/3,手术时间缩短25% [5] 智能化与高端化布局 - 科德数控高端数控机床在航天、航空领域应用1300余台 [6] - 铁建重工自主研制100余台全球或国内首台重大装备,应用于200余项国内外重大工程 [6] - 中控技术推出时间序列大模型TPT、新一代通用控制系统UCS,推动流程工业智能化 [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虹软科技视觉AI技术应用于100多款车型,量产车辆达数百万辆 [7] - 金山办公WPS AI产品助力金融、制造等行业客户提升办公效率 [7] - 奥比中光3D视觉感知技术适用于AMR、巡检机器人等智能机器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