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壳

搜索文档
斯莱克拟2.3亿元布局肥东新能源产能 电池壳业务战略落子提速
证券日报网· 2025-09-16 07:35
项目投资概况 - 公司与肥东县人民政府签订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协议 总投资2.3亿元 用于建设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和极柱生产线等核心产能[1] - 投资中7000万元定向用于新增固定资产 建设依托3.34万平方米自有厂房实施 选址肥东县祥和路以西区域[1] - 项目实施主体为在当地设立的控股子公司 注册资本不低于8000万元 与母公司共同承担连带责任[1] 合作保障机制 - 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核心前提是项目达到双方约定的经济指标且符合政策条件 形成"达标即支持"的双向保障机制[2] - 协议对主体权责进行清晰界定 若未按约履行 肥东县人民政府有权取消扶持政策[2] - 安徽力翔退出后 肥东县人民政府将协调国有平台公司对项目载体进行股权投资[1]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项目布局具有战略卡位意义 安徽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可实现与下游头部客户的近距离对接[3] - 电池壳与极柱作为动力电池核心组件 市场需求随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持续攀升[2] - 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提升及轻量化趋势加强 市场对精密结构件的工艺精度与产能规模提出更高要求[4] 产能与竞争优势 - 项目投产后将直接扩大新能源电池壳产能规模 为拓展下游电池厂商合作提供硬件支撑[2] - 依托自有厂房降低初期投入 在严控成本的同时实现产能精准补位[4] - 产能布局可为后续切入头部客户供应链、提升市场份额储备产能支撑 巩固在精密结构件领域的竞争优势[4] 财务与实施影响 - 项目资金来源于公司自筹 不会对正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3] - 若项目实施达到预期 将有利于增强公司未来发展能力、盈利能力及行业竞争力[3] - 项目受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预计对公司2025年度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4]
公告精选︱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合同总销售金额超60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9-15 14:04
热点业务澄清 - 上海建工黄金业务收入占比极低 历年均不超过营业收入0.5% [1] - 园林股份旗下云针科技处于技术转化初期 业务规模较小且处于亏损状态 [1] - 首开股份间接持有宇树科技约0.3%股权 持股比例微小 [1] 资本开支与项目投资 - 斯莱克拟投资2.3亿元建设新能源电池壳及极柱生产线 [1] - 新莱福规划建设年产3万套医用无铅防护产品及新材料项目 [1] - 凯撒旅业子公司拟投资开发青岛小港湾海钓基地项目 [1] 重大合同与订单 - 宏润建设中标1.26亿元工程施工项目 [1] - 内蒙一机签订1.86亿元铁路货车采购合同 [1]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与宁德时代签署超60亿元磷酸铁锂材料采购协议 [2] 并购与股权投资 - 晶晨股份拟3.16亿元收购芯迈微100%股权 [1] - 联合精密计划收购迈特航空51%股权 [1] - 商络电子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0亿元用于收购立功科技股权 [1][2] 股份回购计划 - 华夏航空拟8000万元-1.6亿元回购股份 [2] - 灿瑞科技计划2000万元-4000万元回购股份 [1][2] - 如瑞科技拟2000万元-4000万元实施回购 [1] 股东持股变动 - 爱仕达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2] - 中源家居董事长及总经理拟合计减持不超3%股份 [1][2] - 五洲交通控股股东计划增持0.85亿元-1.7亿元股份 [1][2] 融资与再融资 - 英联股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5亿元用于复合集流体项目 [1][2] - 汇创达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6.5亿元 [2] - 商络电子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0亿元用于股权收购项目 [1][2] 经营数据表现 - 华侨城A 8月合同销售金额9.9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57% [1][2] - 南方航空8月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上升6.37% [1][2] 战略合作与定点 - 均胜电子子公司新获全球汽车智能化项目定点 [2] - 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达成超60亿元磷酸铁锂采购合作 [2]
斯莱克拟2.3亿元在肥东县建设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极柱生产线等
智通财经· 2025-09-15 11:59
项目投资 - 公司与肥东县人民政府签订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总投资金额2.3亿元[1] - 项目规划面积33,361平方米 为自有厂房面积[1] - 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在肥东县的项目公司[1] 产能建设 - 建设内容包括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1] - 同步建设极柱生产线[1]
斯莱克(300382.SZ):拟2.3亿元投建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极柱生产线等
格隆汇APP· 2025-09-15 10:44
项目投资 - 斯莱克与肥东县人民政府签订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总投资2.3亿元人民币[1] - 项目将建设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和极柱生产线[1] - 项目实施主体为斯莱克在肥东县的项目公司[1] 产能布局 - 公司进一步完善新能源电池壳业务产能布局[1]
斯莱克(300382.SZ)拟2.3亿元在肥东县建设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极柱生产线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0:30
项目投资 - 公司与肥东县人民政府签订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总投资金额2.3亿元[1] - 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在肥东县设立的项目公司[1] 建设内容 - 项目规划面积约33,361平方米 为自有厂房面积[1] - 建设内容包括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和极柱生产线等[1]
斯莱克:签订2.3亿元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新浪财经· 2025-09-15 10:21
项目投资 - 公司与肥东县人民政府签订新能源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总投资金额2.3亿元 [1] -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能源电池壳生产线和极柱生产线 [1] - 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在肥东县设立的项目公司 [1] 审批与交易性质 - 本次投资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 [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 [1] 战略与业绩影响 - 项目旨在完善公司新能源电池壳业务产能布局 [1] - 预计对2025年度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1]
斯莱克(300382) - 300382斯莱克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0429
2025-04-30 09:3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业总收入 15.12 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3 亿元,业绩亏损因易拉罐/易拉盖专用设备销售收入下滑、新能源电池壳业务毛利率下降 [2][3]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 5.33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4.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159 万元,业绩向好 [3] 电池壳业务情况 - 2024 年电池壳业务营收 10 亿元,同比增长 51.41%,方形电池壳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结构件毛利率下降,2025 年目标提升毛利率扭亏为盈 [4] - 10 亿元电池壳收入大部分来自方形电池壳,2025 年圆柱形电池壳会放量,公司保持对方壳、46 系列等大圆柱钢壳生产线研发制造与技术更新 [7] - 公司客户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众多企业,国际化进程进展顺利,大圆柱壳体及生产技术获高度认可 [7] 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 - 2025 年 2 月成立全资子公司“苏州斯莱克机器人有限公司”,准备投资建设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零部件规模化生产线 [5][6] - 2025 年 4 月 26 日与和氏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 [6] - 拟在 OKL 投资建立谐波减速器关键零部件生产线,服务全球市场,提醒投资者注意业务拓展风险 [6] 传统业务发展情况 - 近两年传统易拉罐/盖设备行业周期性波动,下游需求疲软,营收下降,2024 年产销趋于平衡稳定,预计 2025 年回暖 [6] - 公司关注金属包装行业趋势,开展包装差异化发展,有铝瓶高速自动化生产线、一次性铝杯、数码印罐等产品 [6][7] 方壳业务进度 - 依据新工艺研发制造的多条方形新产线已投产,生产效率和品质提升,DWI 工艺方壳产线正在接受下游客户验证,即将量产 [7]
铝加工产业链一体化策略迎来兑现期 常铝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330.15%
证券时报网· 2025-04-17 13:4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47亿元,同比增长14.1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98.24万元,同比增长330.15%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亿元,同比增长152.23% [1] 主营业务与产业链 - 主营业务以热传递材料、热传递设备及综合解决方案为主,下游面向空调与汽车市场 [1] - 公司构建了从上游坯料到中游轧制再到下游换热部件(系统)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价值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1] 新能源电池壳业务 - 全资子公司山东新合源2024年实现营收9.09亿元,同比增长56.94%,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206.77% [2] - 山东新合源从传统汽车用铝质高频焊管转向新能源电池壳产品,已完成从0到1的市场突破,进入从1到N的快速发展阶段 [2] - 计划投资3.5亿元分三期建设新能源新型结构件及智能化装备制造项目,首台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电池壳制造设备工业母机已开机 [2] 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市场拓展 - 全资子公司泰安鼎鑫产品线覆盖传统能源、新能源、天然气重卡、轻卡、农机及工程机械市场 [3] - 2024年面向重卡市场销售成套冷却模块23.2万套,在同类产品中竞争优势显著 [3] - 在陕汽集团、一汽集团等重卡客户市场实现重要突破,并在农机市场(潍柴雷沃)、工程机械市场(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实现市场拓展 [3] 研发与技术优势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授权专利总计405件,其中发明专利84件 [4]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优质科研平台,技术研发水平处于行业领先行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