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央行玩 “鹰式操作”,稳利率抛资产,美联储降息算盘遇变数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30
日本央行一边按兵不动,一边抛售ETF,这场暗藏锋芒的"鹰派突围",正悄悄搅乱美联储的降息算盘。 2025年9月19日,日本央行在维持利率不变的同时,悄悄放出一个重磅信号——要开始减持手里的ETF。 这一招看似"按兵不动",实则暗藏"鹰意",直接影响到了大洋彼岸的美联储,让原本看似顺利的降息进程多了许多不确定。 2025年9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5%不变,这是市场普遍预期中的操作。 但紧接着的一则声明却让市场瞬间紧张了起来——日本央行计划每年减持约3300亿日元的ETF(交易型指数基金)和50亿日元的房地 产投资信托基金。 因为,就在日本央行宣布这一决策的前一天(2025年9月18日),美联储刚刚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至4.00%-4.25%,幅度为 25个基点。 当日本央行释放鹰派信号、日元升值后,美元也会被动升值,这对美国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美元升值会削弱美国出口竞争力,影响制造业和就业市场。偏偏当前的美国,正面临就业数据疲软、消费放缓等内部压力。 美联储原本想通过稳步降息来托住经济,现在却可能因为外部汇率压力而不得不更加谨慎。 此外,美联储内部的意见也并不一致。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 ...
日本飞出“黑天鹅”,影响有多大?
证券时报· 2025-09-19 08:14
日本央行政策调整 - 日本央行维持基准利率0.5%不变 为连续第五次会议按兵不动 [3] - 宣布逐步开始出售持有的国内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标志着从超宽松政策迈出重要一步 [1][6] - 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年底前加息可能性达58% 分歧集中在10月是否会再度加息 [6] 市场即时反应 - 日经225指数一度下跌1.6% 亚太股市普遍受拖累 [1][3] - 美元兑日元大幅走低 日元显著走强 [1][4][6] - 恒生科技指数明显回调 韩国及东南亚股指持续走弱 [1][3] 套息交易影响机制 - 日元升值可能导致套息交易(Carry Trade)平仓 历史上曾引发资产价格波动 [8] - 套息交易反转通常伴随日元升值、美债利率下行及金价上涨 权益与商品市场承压 [8] - 当前日元套息交易规模较2024年高位显著下降 主因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信号及美日利差收窄 [8][9] - 美日短端利差从2024年8月150个基点预计收窄至2025年底100个基点 抑制套利交易规模 [9] 经济背景与展望 - 日本经济处于温和复苏轨道 出口和产出总体持平 资本支出适度增长 私人消费稳健 [6] - 贸易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暂时放缓 但预计将重新加速 [6] - 多数观察人士预计日本央行将在2026年1月前加息 [6]
李家超:香港证监会正推动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04:15
人民财讯9月17日电,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指出,会进一步优化基 金、单一家族办公室和附带权益的优惠税制,吸引更多基金来港落户;香港证监会积极推动房地产投资 信托基金(房托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标的,提高两地房托基金流动性;亦会配合优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 人(QFLP)机制,特别是加强与前海和上海合作,为内地私募市场引进更多境外资金。港投公司会通过 直接或共同投资,培育具潜力的本地私募及对冲基金机构。 ...
香港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调整正式生效 第一阶段至少涉及265只股票
证券日报网· 2025-08-04 14:01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革 - 香港证券市场于8月4日正式实施第一阶段下调最低上落价位措施 针对股价10至50港元区间的证券 其中10至20港元标的的最低上落价位从0 02港元降至0 01港元 20至50港元标的从0 05港元调至0 02港元 [1] - 此次调整涉及265只股票 占全市场股票的10% 这些股票8月4日成交额占全市场成交总额的29% 适用产品包括股票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股本权证 但不含交易所买卖产品(ETP) 期权 债券及结构性产品 [2] - 港交所表示下调最低上落价位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提升交易效率 优化价格发现机制 使价格更贴近股票实际价值 [2] 改革背景与实施计划 - 此项改革源于2023年香港特区政府成立的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建议 港交所在2024年6月发布咨询文件 12月披露咨询总结 [3] - 第二阶段调整计划于2026年年中推出 将覆盖0 5至10港元价格区间的证券 [3] 市场影响与数据表现 - 2025年前六个月港股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的1104亿港元增长118% [3] - 分析认为调整最低上落价位长期将降低投资者实际交易成本 有望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参与港股市场 [3] 配套措施与市场准备 - 港交所在8月2日完成推出前测试 并同步更新"香港交易所领航星"市场数据平台及内地市场数据枢纽的价位表代码 [1] - 沪深交易所发布通知提醒港股通投资者关注申报价格限制变更 要求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 [2]
港交所重要调整,8月4日生效
金融时报· 2025-07-29 11:18
核心观点 - 港交所宣布下调港股市场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将于2025年8月4日生效 旨在降低交易成本 提升交易效率和价格发现能力 并增强市场流动性和全球竞争力 [1][3][6][7] 实施安排 - 第一阶段最低上落价位调整适用于价格10港元至20港元的股票(从0.02港元下调至0.01港元 降幅50%)和20港元至50港元的股票(从0.05港元下调至0.02港元 降幅60%) [1][6] - 适用范围包括股票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股本权证 但不包括交易所买卖产品 期权 债券及结构性产品 [3][6] - 港交所将于2025年8月2日上午进行非强制性系统测试 并在同日公布测试结果以确认正式推出或回转安排 [3][5] - 第二阶段调整预计于2026年年中推出 具体取决于第一阶段实施成效的检讨 且两阶段实施前均设有至少六个月准备期 [5][6] 市场影响 - 此项措施通过降低最小价格变动单位优化市场微结构 预计减少交易成本 提高订单成交效率 并使交易价格更贴近股票实际价值 [3][6][7] - 港交所表示该改革是提升港股市场活力和流动性的关键举措 有助于强化香港市场的全球竞争力 [6][7]
港交所25年持续变革:从本地到国际市场,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
券商中国· 2025-06-20 23:19
港交所25周年发展成就 - 港交所从本地交易所发展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国际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从2000年790家增至2600家,日均成交额从130亿港元增至2400亿港元,增长17倍 [2][6] - 衍生品市场日均成交量从2000年3.75万张合约增至176万张,增长46倍 [2] - 港股总市值增长6倍,日均成交额增长9倍,成为全球大型优质企业IPO首选地 [3] 2024年IPO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0日,港交所IPO项目31单,融资规模884亿港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2][8] - 内地企业市值占比达81%,吸引顺丰控股、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A+H股上市 [8] 上市规则与结构变化 - 2018年前新经济企业占比仅3%,改革后吸引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生物医药和互联网科技企业成优质资源 [8] - 上市规则取消盈利要求及"同股不同权"限制,与沪深交易所同步优化 [8] - 20个海外市场纳入第二上市合作名单,覆盖亚洲和中东地区 [9] 互联互通机制拓展 - 互联互通从股票扩展至债券、ETF、利率掉期,即将纳入REITs [13][14] - 计划开发人民币柜台、大宗商品等新产品,优化领航星现货及衍生产品平台 [13][14] - 取消恶劣天气暂停交易、调整交易费率等措施提升市场体验 [14] 未来战略方向 - 目标成为全球最大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公司集资地、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及亚洲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10] - 持续改革上市规则,重点服务实体经济而非追求绝对排名 [1][12] - 加强国际资本引入,下半年将出访推广以吸引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 [4]
美银:全球股市遭遇年内最大单周净流出,新兴市场股票则迎来最大净流入,美元进入熊市
华尔街见闻· 2025-05-30 13:40
全球资金流向 - 全球股票基金遭遇2025年以来最大单周净流出95亿美元 其中ETF流出32亿美元 主动管理型基金流出64亿美元 [2] - 新兴市场股票获得20亿美元净流入 创年内最大纪录 日本市场股票基金单周流出118亿美元 美国股市连续两周流出51亿美元 欧洲股市七周累计流入10亿美元 [12] - 债券类资产连续五周获得流入 本周达193亿美元 新兴市场债务流入28亿美元 为2023年1月以来最高 [2] 资产配置变化 - 黄金基金本周流入18亿美元 年化流入达创纪录的750亿美元 加密货币流入26亿美元 为1月以来新高 [5] - 现金类资产流出189亿美元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获得3亿美元净流入 为去年10月以来最大 [9] - 标普500防御性板块占比降至18% 为2000年以来最低水平 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极高 [15] 美元走势影响 - 美元指数年内跌幅达8.5% 多项资产流入与美元走弱相关 包括加密货币 黄金 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 [1][9] - 美元进入熊市 主要因关税政策无法推动美元指数突破100 美联储政策转向进一步支撑美元疲软 [11] - 弱美元环境下 资金明显流向黄金 债券及加密货币 形成"BIG"策略(债券 国际股票 黄金) [1][23] 市场估值与配置 - "七巨头"股票交易市盈率为42倍 低于历史泡沫平均58倍 从2023年3月低点已上涨192% 仍有30%上涨空间 [18] - 美国30年期实际利率升至2.9% 为2008年11月以来最高 历史显示资产泡沫多伴随债券收益率上升 [21] - 外资持续流入美国股市 年化1380亿美元为历史第二高 但对美债态度谨慎 由年初流入100亿美元回落至"净零"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