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悟空AI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化工新材料产业周报:OPENAI拟为AI基建投入数万亿美元,六部门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20250824
国海证券· 2025-08-24 08:3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且维持不变 [1][15][16] 核心观点 -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正处于下游需求迅速爆发阶段,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国内新材料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 [4] - 新材料产业属于基石性产业,是其他产业的物质基础,筛选了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持续挖掘并追踪处于上游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新材料公司 [4] - 新材料受到下游应用板块催化,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 [15][16] 电子信息板块 - OpenAI首席执行官表示拟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融资方式尚未完全确定但正在设计新颖资金解决方案 [6][23] - 全球数据中心物理基础设施市场预计2024-2029年CAGR达15%,到2029年将达到631亿美元,增长得益于AI就绪容量加速部署 [6][25] - 华为推出智慧屏MateTV,搭载Harmony OS5和自研Super Mini LED技术,提供5000nits超高亮度和91%超广色域 [25] - 英伟达正为中国市场开发新型AI芯片B30A,基于Blackwell架构,性能强于H20芯片,计划下月提供测试样品 [31] - 中芯国际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56亿元,同比增长36.99% [33][37] - 鼎龙股份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42.78% [33][37] - 晶瑞电材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增长1501.66% [33] 航空航天板块 -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满足多样化密集发射需求 [38] - AG600"鲲龙"批产第二架机完成生产试飞即将交付,2025年已获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正式迈入批生产阶段 [39] - 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以"一箭七星"方式成功发射,累计完成8次发射并将70颗卫星送入轨道 [40] - 美国蓝色起源公布"蓝环"航天器火星应用版本,可为火星与地球间提供高速通信中继 [43] - SpaceX通过30余次专项拼车任务将超过1400颗卫星送入轨道,并开发利用主任务剩余载荷能力搭载卫星的新模式 [43] - 光威复材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减少26.85% [46][49] 新能源板块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加强产业调控、强化光伏项目投资管理、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10][50] -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新型储能已成为能源革命与"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点 [50]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筹建国家氢能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以提升氢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51] - 宁德时代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57.15亿元,PE为20.15倍 [62] - 比亚迪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543.67亿元,PE为18.13倍 [62] - 中材科技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115% [60][62] 生物技术板块 - GELEXIMCO集团、越南国立农业大学与森瑞斯生物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将在越南共建合资企业聚焦合成生物制品研发与量产 [12][63] - 凯赛生物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24.74% [65][69] - 蓝晓科技中标国投新疆锂业罗布泊盐湖老卤提锂项目,金额3577.12万元,并拟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 [65][69] 节能环保板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起草危险废物环境治理通知,目标2025年起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2027年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14][70] - 嘉澳环保2025年上半年营收12.98亿元,同比增长71.00%,归母净利润-0.78亿元 [74][77] 板块表现数据 - 基础化工行业近1月表现6.6%,近3月18.1%,近12月48.1%,均优于沪深300指数 [3] - 新材料指数近一年和近三个月表现均优于沪深300指数 [79][81][83] - 半导体材料、OLED、液晶、碳纤维、生物科技、可降解塑料等细分指数近一年和近三个月表现均优于沪深300指数 [86][88][90][92][94][96][102][104][106][108][110][112]
空间站首次应用专业领域AI大模型,“AI应用ETF”——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涨近1.5%冲击4连涨
新浪财经· 2025-08-18 01:56
核心事件与市场表现 - 神舟二十号乘组在6.5小时出舱活动中首次应用"悟空AI"大模型提供智能化支持 标志着AI技术在航天领域的深度渗透 [1] - AI人工智能技术正全面融入生产和生活场景 行业应用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1] - 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931481)于2025年8月18日09:38强势上涨1.07% 成分股芒果超媒暴涨15.97% 华策影视涨14.19% 阅文集团涨10.58% [1] - 跟踪该指数的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同步上涨1.46% 报价1.04元 实现连续4日上涨 [1] 指数结构与成分特征 - 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覆盖内地与香港市场50只线上消费领域证券 涵盖线上购物/数字娱乐/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四大核心板块 [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集中度达53.33% 头部企业包括腾讯控股(00700)/阿里巴巴-W(09988)/美团-W(03690)/快手-W(01024)/京东健康(06618) [2] - 科技企业占据权重主导地位 科大讯飞(002230)/拓维信息(002261)/巨人网络(002558)/昆仑万维(300418)等AI技术提供商均被纳入指数成分 [2] 产品定位与投资逻辑 - 线上消费ETF基金(159793)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中证沪港深线上消费主题指数 形成对AI应用赛道的直接 exposure [1][2] - 基金定位为AI应用ETF 重点布局线上消费生态圈 受益于AI技术商业化落地带来的产业增值机会 [1] - 数字娱乐板块表现突出 成分股芒果超媒/华策影视/阅文集团单日涨幅均超10% 反映市场对AI赋能内容产业的强烈预期 [1]
智元机器人完成24小时自主行走;我国空间站首次应用专业领域AI大模型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1:00
市场表现 - AI与机器人板块上周五联袂上攻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涨1.20% 近5个交易日涨幅达6.14% [1] - 机器人ETF(562500)收涨2.13% 阳线反包强势突破五日均线 [1] - 持仓股方面 30只成分股有28只飘红 澜起科技领涨4.56% 石头科技上涨4.03% 天准科技 道通科技双双上涨超3% [1] - 机器人ETF成分股普涨 73只成分股仅有1只下跌 均普智能收获20%涨停 绿的谐波 东杰智能均大涨超7% 固高科技上涨6.73% 博众精工等多股涨幅超4% [1] - 流动性方面 当日成交总额达16.95亿元 远超日常成交中枢 [1] - 规模方面 机器人ETF最新规模达170.78亿元 规模再创新高 最新份额达177.91亿 远超同类可比基金 [1] 行业动态 - 智元远征A2人形机器人完成全球首次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在高温环境下完全自主长时间行走的挑战 持续24小时不依靠人工遥控 [2] - 神二十乘组出舱活动首次引入"悟空AI"大模型作为助手 提供智能化 专业化支持 完成约6.5小时任务 [2] - "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以21.50秒成绩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短跑项目冠军 [2] 机构观点 - 三四季度预计先看到高柔性场景跑通 明年逐步跨过经济性平衡点实现放量落地 [3] - 物流 服装 康养等领域应用端企业参与度提升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加速机器人落地速度 [3] 产品信息 - 机器人ETF(562500)为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 流动性最佳 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主题ETF [4]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聚焦AI产业 具备20%涨跌幅与中小盘弹性特点 [4]
8月18日投资早报|圣农发展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91.93%,国泰环保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长陈柏校被采取留置措施,美锦能源筹划发行H股在港交所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18 00:40
隔夜行情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涨0.83% 深证成指涨1.6% 创业板指涨2.61% 北证50涨3.04% 沪深两市成交额约22446.12亿元 较前一个交易日缩量约345.97亿元 [2] - 港股三大指数悉数下跌 恒生指数跌0.98%或249.25点 报25270.07点 恒生国企指数跌0.98% 恒生科技指数跌0.59% 全日成交额3126.87亿港元 [2]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纳指跌0.4% 标普500指数跌0.29% 道指涨0.08% 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均一度创盘中历史新高 三大指数本周均录得上涨 纳指本周累涨0.81% 标普500指数本周累涨0.94% 道指本周累涨1.74% [2] 重要新闻 - 海南省发布《海南省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部署实施八大重点行动 包括加快建设三大冲浪胜地、五大潜水基地、七大海钓基地、两大帆船帆板训练基地 发展"低空+海洋"旅游模式 推进环岛旅游公路沿线开发"观海平台""亲海景点"和海洋主题微景区 构建"陆海联动"新格局 [4] - 我国空间站首次应用专业领域AI大模型"悟空AI" 该模型由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搭载上行 基于国内开源模型开发 结合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需求 采用预训练和指令微调技术 构建了专业领域大语言模型和以航天飞行知识规范为核心的知识库 在神二十乘组第三次出舱活动中发挥了辅助支撑作用 [5][6] 主题机会 - 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出租车正式向公众开放运营服务 覆盖临港主城区高校、办公、商业等58个点位 营运时间每日8时-20时 收费规则为小于5公里起步价16元 超过5公里的里程费用为4元/公里 [6]
OpenAI筹划万亿级AI基建 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诞生
新浪财经· 2025-08-18 00:09
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发展 - 央行提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 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及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2] - 央行引导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支持优质民营企业发债融资[2] - 央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扩大跨境贸易投资中人民币使用并发展离岸市场[2]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 - OpenAI计划投入数万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发展数据中心[3]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北京天工队"具身天工Ultra"机器人以21.50秒成绩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冠军[4] - 该机器人采用全自主导航系统 全程无需人工遥控操作[4] 航天科技应用创新 - 我国空间站首次应用"悟空AI"大模型 辅助神二十乘组完成6.5小时出舱活动[5] - AI大模型为航天员在轨工作提供智能化专业支持[5] 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 - 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式运营 覆盖58个点位[6] - 收费标准为5公里内16元起步 超过部分按4元/公里计费[6] 机器人产品发布 - 智元机器人推出OmniHand 2025系列灵巧手 包含灵动款和专业款两个版本[7] - 灵动款价格下探至万元内 较首发限时降价5000元[7] 光伏行业动态 - 数家光伏企业接到通知 将参加8月19日相关部门组织的座谈会[8] 半导体行业整合 - 华虹公司筹划收购华力微控股权 解决65/55nm和40nm制程同业竞争问题[9] - 公司股票自8月18日起停牌 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9] 半导体企业业绩表现 - 生益电子上半年营业收入37.69亿元同比增长91% 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452%[9] - 芯朋微上半年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40.32% 净利润9049.35万元同比增长106.02%[9] - 四方光电上半年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49.36% 净利润8412.38万元同比增长103.41%[10] - 凯赛生物上半年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15.68% 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24.74%[10] 资本市场运作 - 天岳先进H股发行价确定为每股42.80港元 预计8月20日在港交所上市[11] - 博力威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12] - 美迪凯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13] - 南微医学股东中科招商拟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14] 科技创新突破 - 清华团队实现支持任意两比特量子门直接编程的指令集架构AshN[16] - 瑞典科研机构开发出利用生成式AI设计新型抗生素的方法 解决耐药性问题[16]
我国空间站首次应用专业领域AI大模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8-16 12:54
航天任务执行情况 - 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 陈中瑞 王杰于北京时间2025年8月15日22时47分完成约6.5小时出舱活动 [1] - 出舱航天员陈冬 王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 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搭载"悟空AI"大模型上行至空间站 [1] - "悟空AI"大模型在神二十乘组第三次出舱活动准备工作中发挥辅助支撑作用 [1] - 该大模型为航天员在轨工作提供智能化 专业化支持 [1]
助力航天员出舱任务 我国空间站首次应用专业领域AI大模型
新浪财经· 2025-08-16 10:15
航天科技行业 - 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完成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 - 此次出舱活动首次应用"悟空AI"大模型技术,由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搭载上行,为航天员在轨工作提供智能化、专业化支持 [1] - "悟空AI"大模型在神二十乘组第三次出舱活动的准备工作中发挥辅助支撑作用,构建天地协同的智能问答支持系统 [1] - 该系统通过地面和在轨两个模型分别提供专业知识深度解析能力和解决重难点问题,标志着大模型技术在我国空间站首次应用验证 [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 "悟空AI"大模型成功应用于航天领域,实现天地协同的智能化支持系统 [1] - 该技术突破传统航天作业模式,为航天员在轨工作提供实时专业支持 [1] - 大模型技术在空间站的应用验证了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1]
神二十乘组携手新“助手”出舱 解锁“悟空AI”太空“出差”那些事儿……
央视网· 2025-08-16 03:36
神舟二十号乘组出舱任务 - 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完成第三次出舱任务,历时约6.5小时 [1] - 航天员陈冬第6次出舱,成为舱外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1] - 航天员王杰首次出舱,成为第二位舱外活动的航天飞行工程师 [4] - 任务包括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 [7] 悟空AI大模型应用 - 我国空间站首次应用专业领域AI大模型"悟空AI",由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搭载上行 [7] - "悟空AI"基于国内开源模型开发,结合载人航天任务需求,采用预训练和指令微调技术 [9] - 构建专业领域大语言模型和航天飞行知识库,提供智能化、专业化支持 [9][13] - 航天员可通过"悟空AI"查询工作安排、操作指南等说明性知识 [9] - 天地协同智能问答系统包含地面和在轨两个模型,分别提供深度解析和重难点问题解决能力 [11] - "悟空AI"助力航天员复杂操作和故障处置,提高天地协同效率 [13] - 具备场景化数据处理功能,后续可拓展任务规划、数据分析、智能预测等功能 [15] - 在轨一个月运行状态稳定,航天员反馈良好,标志我国空间站在轨智能化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15] 舱外作业细节 - 航天员陈冬使用机械臂末端自动脚限位器,携带照相机和热成像仪对空间站外部巡检 [2] - 航天员王杰出舱后与陈冬协同作业,航天员陈中瑞在核心舱内提供支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