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实验舱

搜索文档
逐梦星辰大海!这些“大国重器”蕴含的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央视网· 2025-09-26 03:07
25日19时45分许,航天员王杰打开问天气闸舱舱门,随后出舱。 王杰登上机械臂末端的自动脚限位器,机械臂开始运动。 陈中瑞在舱门处,将相关设备和工具传递给舱外作业的王杰。 20时34分许,航天员陈中瑞出舱,与王杰协同作业。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6日1时35分,经过约6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 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出舱任务,出舱航天员陈中瑞、王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 得圆满成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李志海称:"这次相当于是在装完自动脚限适配器以后,第一次使用天和舱的机械臂适配器去支持这次的出舱任务,所 以整个的路径规划也都是新的。同时由于这次安装防护板的位置相对还是比较集中的,所以机械臂也做了优化的路径设计,出舱作业的效率会 更高一些,也能更节约更多的时间。这次出舱活动完成以后,我们在整个空间站问天舱段的 之前规划的碎片防护装置都已经完成安装了,也是完成了一项阶段性的工作。" 26日01时35分,出舱航天员陈中瑞、王杰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后关闭舱门,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截至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已 完 ...
硬核!原来这些纵横天地间“大国重器”是天津制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1 06: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为新时代天津发展掌舵领航。 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渤海之滨、海河之畔的天津,"十四五"期间,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 促开放、以改革促民生,开展了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港产城融合发 展"等"十项行动",奋力谱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改革浪潮奔涌向前,时光镌刻奋斗足迹。 天津研发制造装备了人工智能的无人机还正在起飞,自助巡检、消防应急等等领域,自此有了聪明的空 中保障。 天津出品的还有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在天津完成制造、总装和测试的它,"十四五"期间,先后承载 着同样在天津完成总装、测试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以及在天津完成测试的"梦天实验舱",来到 距离地球400公里外的太空,组成了我国首个太空家园。 责编:陈菲扬、卢思宇 "十四五"期间,天津还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实施了《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 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更好发挥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 乘势而上,天津通过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全力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十四五"期间, 一批" ...
出差将满月 神舟二十号乘组都干了啥?
央视新闻· 2025-05-22 09:52
空间站环境适应与交接 - 神舟二十号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后首先熟悉环境 并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太空换班" 交接内容包括飞行器状态设置 在轨物资管理 延续性工作进展等[1] 空间站设备维护与升级 - 完成核心舱节点舱径向舱门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在轨安装 通过物理防护降低微小空间碎片撞击风险[3] - 对再生生保系统 饮水分配器 太空跑台等设备进行维护及组件更换 开展舱内环境清洁与物资整理[7] - 对站内3套舱外航天服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完成设备状态检查与设置 为出舱活动做准备[9] 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 开启国内首次"空间微重力和辐射环境对涡虫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索"实验[3] - 在问天实验舱对生物技术实验柜内样品进行观测 完成固体培养样品采集 获取数据支持细胞组织培养模块微生物效应机制研究[5] 航天医学实验 - 将上行细胞实验单元转运至人系统研究机柜医学样本制备装置进行培养 定期进行样本手动观察 回收与保存 支持微重力环境下细胞生长研究[5] - 完成听力测试 超声检查 动态心电血压测量 运动肺功能检查等医学检查 获取数据监测航天员健康状况[9] 在轨训练与应急演练 - 开展首次医疗救护在轨训练 熟悉微重力环境下救护操作方式与施力特性[7] - 进行首次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 模拟内部失压情况下天地协同紧急处置流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