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必吃榜
icon
搜索文档
酒店榜单这事,高德扫街榜是打算掀桌子么?
钛媒体APP· 2025-09-12 08:15
高德扫街榜产品特点 - 基于用户真实行为数据(包括真实导航数、真实搜索数、真实到店数、真实收藏数)制定榜单 取代传统依赖用户评价的榜单模式 [1][7] - 通过用户信用分(芝麻信用)校对评分真实性 增强榜单权威性 [7] - 专程前往总里程达可绕地球6079689圈 体现门店吸引力和竞争力 [7] 榜单结构与覆盖范围 - 分为"状元榜"(必吃美食、必去景点、必住酒店)和"扫街榜"(含热门打卡、城市指南等类目) [1][4] - 酒店业态细分为高档型、舒适型、公寓式、电竞酒店、度假酒店、温泉酒店等多个垂直榜单 [4] - 现有"必去榜"覆盖76座城市 上榜门店近4000家 [17] 行业竞争格局 - 本地生活到店业务成为阿里、美团、京东、字节等巨头必争之地 酒店成为继餐饮后的"第二战场" [10][13] - 大众点评同步推出"必吃榜""必住榜" 并重启品质外卖服务 采用AI+真实高分策略形成直接竞争 [12][13] - 高德扫街榜被业内称为"阿里版大众点评" 体现阿里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正面交锋 [13] 战略意图与定位 - 高德地图从导航工具迭代为开放式服务平台 强化线下流量入口角色 [13] - 阿里希望通过"掀桌子"姿态打破现有榜单格局 抢占本地生活市场份额 [1] - 平台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 通过超10亿补贴鼓励到店消费 目标为线下每日新增1000万客流 [16] 发展挑战 - 用户心智仍将高德定位为地图工具 需解决与消费服务的强关联问题 [16] - 现有榜单覆盖品类有限 细分维度较粗糙 需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17] - 需构建从导航流量到消费转化的商业闭环 复制大众点评的技术底座和变现路径 [20]
美食榜单上的烟火小店 折射中国经济韧劲底色
证券时报网· 2025-07-06 13:41
榜单概况 - 大众点评"必吃榜"覆盖广东、海南、福建三省共278家上榜商户,包含知名连锁餐饮和街巷小店 [1] - 榜单基于9亿食客的真实评价数据生成,反映中国城市味觉地图和经济韧性 [1] 商户结构特征 - 全国3091家上榜餐厅中近八成是烟火小店,超四成是经营十年以上的老店 [2] - 粤琼闽三省551家上榜餐厅中烟火小店占比超七成,十年老店超三成,广东阳江、揭阳等"味蕾小城"首次登榜 [2] - "城市特色商户"在三省榜单中占比近55%,如深圳好好味面家、厦门友生风味小吃等成为城市美食名片 [3] 典型案例分析 - 深圳"好好味面家"创立于1996年,坚持原址经营和传统口味,客群以老街坊为主 [2] - 深圳"金稻园"品牌创立于2001年,从街边大排档发展为知名连锁,坚持生米现熬等传统工艺 [2] 平台赋能效应 - 平台通过数字化机制帮助小店提升订单处理效率40%,降低获客成本35% [5] - 美团高级副总裁指出,市井小店从"本地私藏"变为"全国共享"能驱动消费扩容 [3] 社会经济价值 - 榜单展现深圳"科技之城"之外的"舌尖活力",体现餐饮与文化双向赋能 [5] - 数字化串联街巷烟火经济,推动"毛细血管"商业细胞成为经济前行动力 [5]
“必吃榜”广东商户数全国第一,本地特色、鲜烹现制成关键词
南方都市报· 2025-07-04 14:25
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颁奖盛典核心数据 - 覆盖粤琼闽三省的551家上榜餐厅中 烟火小店占比超70% 10年以上老店占比超30% [1][2] - 全国总榜单共3091家餐厅上榜 新增25座美食城市 其中烟火小店占比近80% 10年以上老店超40% [2] - 广东省以396家上榜商户成为全国第一 深圳广州东莞佛山汕头位列省内TOP5 揭阳阳江首次发榜 [2] 区域餐饮市场特征 - 粤琼闽三省异地用户餐饮订单增速高于大盘 粤菜海南菜等本地菜系在异地订单中占比显著 [5] - 三省榜单中"城市特色商户"比例达55% 显示本地特色风味成为"味蕾游"首要选择 [5] - 广州梁新记小食店等28年老店凭借现烹鲜饪工艺首次上榜 反映传统手艺的价值回归 [4] 平台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投入亿万级营销资源启动第三届"必吃节" 覆盖所有发榜城市促进消费转化 [6] - 通过沈阳重庆西安等分会场颁奖增强商户荣誉感 同步联动地方政府撬动消费扩容 [6] - 数字化赋能解决市井小店流量分散痛点 使本地私藏美食转化为全国共享资源 [5][6]
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点评App会跟美团App越长越不同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26 03:13
核心观点 - 大众点评并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后保持独立定位 强调信息密度与真实体验 而非盲目内容化或商业化[4][5][26] - 2025年"必吃榜"覆盖144城3091家餐厅 年承载美食订单达9亿人次 体现平台作为餐饮风向标的影响力[3][12] - 美团基建能力(如700人地图团队)补足点评短板 但业务协同保持克制 避免破坏产品边界[4][23][25] 竞争策略 - 平台特质形成壁垒 用户主动打开率高于被动种草的内容平台 到店消费YOY增速超独家经营时期[4] - 核心优势在于真实评价+结构化信息 数百人专业团队保障商家数据准确性(如营业时间)[7] - 拒绝低效内容扩张 坚持高信息密度 用户一分钟解决问题优于十分钟无效停留[10] 榜单运营 - 必吃榜完全基于用户真实评价 算法+人工暗访双重审核 上榜商家线上套餐销售额平均提升50%[12][16] - 2024年新增50城 2025年扩展至海外 小店与区域连锁同步增长 不刻意区分连锁率[12][13] - 推出"必吃榜套餐"营销活动 帮助商家宣传招牌菜 但事业部不背负商业化指标[16][18] 产品定位 - 拒绝工具/内容二元定义 搜索场景为工具 浏览场景为内容平台[9] - 与美团App形成互补 美团侧重效率消费 点评专注体验发现(如垂钓点等非商业化POI)[25][27] - 下沉市场主动运营 按"200人对应1家正式餐厅"模型挖掘地方特色[22] 技术应用 - AI重点解决找店效率问题 非宏大规划 聚焦优化现有信息处理痛点[28] - 海外团队加速建设 疫后6亿出境游人次催生国际餐饮需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