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伤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金融时报· 2025-09-29 01:07
9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 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问。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亿元 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事关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是提高基金长期支撑能力、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 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亿元,比"十三 五"期末翻了一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自2016年底启动投资运营以来,连续8年实现正收益,年均投资收 益率5.15%,较好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 与此同时,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模也在持续扩大。李忠表示,目前,企业(职业)年金基金规 模达到7.56万亿元,比"十三五"期末增加4.02万亿元。"十四五"期间,企业(职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 额超过7560亿元。 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王晓萍表 示,"十四五"期间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失业保 险、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建立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创新开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
四川公布2025年度社保缴费基数 每月上限为22938元、下限为4588元
四川日报· 2025-09-22 00:36
2025年度,四川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8%;失业保险单 位缴费比例为0.6%,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0.4%;工伤保险实行单位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的政策。国 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了一类至八类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同时,根据各参保用人单 位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实行浮动管理。因此,各参保用人单位实际执行工伤保险费率不尽相同。 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全省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保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和其他灵活 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在四川公布的缴费基数上下限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缴费 比例统一为20%。(记者 刘春华) 社保缴费基数指社保缴纳人员在一个社会保障年度内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按照相关要求,参加三 项社会保险的参保用人单位,应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项目的实际收入,据实申报职工缴 费工资,职工个人缴费基数在全省公布的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以内确定。参保用人单位申报的职工缴费 工资超过上限的,按上限计算缴费基数;低于公布下限的,按下限计算缴费基数;在当年缴费基数上下 限之间的,按申报的职工缴费工资作为职工个人缴费基数。参保用人单位缴费基数按 ...
工伤保险劳动局报多少公司报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9-21 00:16
一、工伤保险基金与公司的费用划分 工伤保险赔付不按固定比例分配,而是按项目明确责任方: 1.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医疗/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至四级伤残津贴、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等。 2. 公司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与护理费、五级至六级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具体金额需结合工伤严重程度、伤残等级、地区规定及个人工资确定。 工伤保险对保障劳动者权益至关重要,但多数人不清楚劳动局(工伤保险基金)与公司的费用承担划分,以下为具体解答: 二、工伤保险赔付金额计算 赔付金额有明确计算规则: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按伤残等级定月数(如一级27个月、二级25个月,依级递减)。 工伤保险赔付需综合多因素判断,了解相关规定有助于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法律咨询具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获取针对性帮助。 工伤医疗费:在工伤保险诊疗/药品/住院服务标准内,按实际合理费用报销。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职工原工资福利不变,由公司按月支付。 三、影响工伤保险赔付的关键因素 工伤认定:未及时认定或认定有争议,会影响赔付进程与金额。 参保情况:公司未依法参保的,所 ...
四川多项涉民生新政9月1日起实施 涉技能培训、工伤保险、特殊工时等
四川日报· 2025-09-02 00:04
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 四川省内年满16周岁且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均可享受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覆盖群体包括企业在岗职工 平台网约劳动者 脱贫家庭 高校毕业生等14类人群 [2] 工伤保险新规 - 从业人员同时在多个单位就业时 每个用人单位必须分别为其参加工伤保险 [3] - 工伤待遇计发基数按承担责任的用人单位月均缴费工资计算 适用于12个月内跨单位流动的人员 [3] -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从事故伤害或首次确诊职业病之日起算 遇法定节假日顺延至首个工作日 [3] 特殊工时制度管理 - 企业及民办非企业可向省 市 县三级人社部门申请实行特殊工时制度 [4] - 特殊工时岗位需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 并通过合理劳动定额与轮休调休保障职工休息 [4][5] - 禁止以特殊工时制为名延长工作时间或拒付加班费 [5]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规范 - 收费时段不得超过3个月 收费项目需公示 禁止摊派费用或强行集资 [6] - 校内严禁开展网络贷款宣传及办理业务 [6] - 需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完整记录学习情况及职业技能评价 [6] - 必须按招生承诺开展培训教学并保证质量 [6]
热点思考 | 社保改革,新的“破局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26 10:05
我国社保体系发展现状 - 建成世界最大社保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0.6亿人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3亿人 失业保险2.4亿人 工伤保险3亿人 生育保险2.5亿人[4][14] - 形成多层次养老保障格局 包含基本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个人养老金三支柱体系[3][12] - 缴费机制采用用人单位与职工共担模式 职工养老保险单位费率16% 个人费率8% 医疗保险单位费率8.5% 个人费率2%[16] 社保体系面临压力 - 养老保险基金自2013年起征缴收入持续低于支出 2023年财政补贴达1.75万亿元 占一般财政支出6.4%[5][28] - 城乡养老待遇差距显著 2023年城镇职工人均年领取4.5万元 城乡居民仅2671元[5][28] - 医保基金2016年起支出持续大于征缴收入 2023年财政补贴6735亿元 其中居民医保占比98.19%[6][40] 可持续性缓解措施 - 延迟退休可延长缴费年限 研究显示退休年龄推迟4.8年可使养老保险缴费率从20%降至16%[7][52] - 全球前七大养老金市场配置中股票占45% 债券占33% 我国养老金固收类资产占比89.5% 权益类配置存在提升空间[8][61][67] - 美国养老金账户中IRAs与DC计划占比近六成 401(k)计划形成股市长期需求 专业机构管理提升资金稳定性[8][73]
宁夏工伤参保单位增至7.27万余户参保人数突破153万人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0:43
核心观点 - 宁夏工伤保险事业通过党建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参保扩面 风险防控 服务优化 跨省结算和基金监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2] 参保扩面 - 工伤参保单位增至7.27万余户 参保人数达153.62万人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02.41% [1] -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者等重点群体开展精准宣传 建筑工人等群体纳入保障范围 [1] 风险防控 - 党员骨干深入矿山 化工 建筑等高危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和专业培训 [1] - 2024年工伤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9.1% 事故总数减少至9318起 [1] 服务优化 - 推动23项工伤业务"一网通办" 办理时限平均缩减50% [2] - 为老年 残疾等特殊群体推出"代办帮办"服务 全年累计培训经办人员1.2万人次 [2] 跨省结算 - 今年7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域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2] - 内蒙古来宁务工人员可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直接结算 [2] 基金监管 - 构建"四位一体"监管体系 开展"基金安全巩固年"行动 [2] - 今年上半年基金收入5.22亿元 累计结余7.57亿元 静态支付能力保持在10个月以上 [2]
人社部新规拟强制用人单位为超龄劳动者投保工伤险
第一财经· 2025-08-18 16:23
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现状 - 当前超龄劳动者面临法律身份不明确、权利保障依据缺失、法律救济渠道不明确等难题 [1] - 实务中通常不认定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构成劳动关系 导致其无法享有劳动法保护 [4] - 现行法律采取二分法 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 劳务关系由民法调整 但民法未对劳务关系作出明确规定 [4] -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时 劳动合同终止 [4] 法律认定与裁判差异 - 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争议按劳务关系处理 [6] - 未享受退休待遇的超龄劳动者是否保留或建立劳动关系 法律未明确规定 实践中存在争议 [6] - 被认定为劳动关系可获劳动法全面保护 被认定为民事法律关系则排除在劳动法保护之外 权益保障差异显著 [6] - 超龄劳动者谈判能力有限 易出现不签协议或签订不公平协议的情况 [6] 政策调整与趋势 - 人社部征求意见稿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及提前退休人员纳入保护范围 但弹性延退期间劳动者不适用 [8] - 明确用工协议订立、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等基本权益 [8] - 采取"劳务关系加载部分劳动权益保护"模式 对劳务关系设定强制性保护标准 [8] - 最高法删除原解释中按劳务关系处理条款 但未新增替代条款 引发误读 [8] 工伤保险改革 - 现行制度下超龄劳动者难以获得工伤保险保障 [10] - 浙江、广东等省份试点将工伤保险与劳动关系解绑 但采取自愿参保原则 [11] - 征求意见稿拟强制要求用人单位为超龄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 个人不缴费 [11] - 强制参保模式将扩大覆盖范围 降低企业用工风险 [12] - 专家建议结合商业补充保险健全多层次工伤保险体系 [13] 未来立法方向 - 需提高立法层级为暂行规定提供法律依据 未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需相应修改 [13] - 应加强普法宣传并优化权益救济机制 确保超龄劳动者便捷高效维权 [13]
理解社保严肃性,实现企业和劳动者共赢
环球时报· 2025-08-11 09:23
新规核心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任何形式的不缴社保约定一律无效 企业必须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保 [1] - 新规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1] 对劳动者的影响 - 不缴社保将导致劳动者丧失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基础保障 [3] - 目前中国灵活就业人员总量突破2亿人 普遍存在社保缺失或保障水平偏低问题 [3] - 部分青年群体对社保重要性认识不足 导致抗风险能力极度缺乏 [3] 对企业的影响 - 企业逃避社保缴纳将面临补缴费用 滞纳金和罚款等法律风险 [3] - 不缴社保可能导致人员流动频繁 增加招聘和培训等隐性成本 [3] - 社保缴纳是建立员工信任和归属感的基础 影响团队稳定性与工作效率 [3] 社会层面影响 - 大规模欠缴社保将削弱社会保障体系的互助共济功能 影响养老金发放和医保报销制度的可持续性 [4] - 逃避社保责任破坏公平市场竞争环境 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4] 政策支持措施 - 自2020年实施社保降费政策以来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超1.8万亿元 [5] - 2025至2026年度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 预计再减负约4800亿元 [5] - 平均每个参保职工每年可少缴纳社保费约1200元 [5] 企业应对策略 - 企业需从战略视角保障员工权益 依法按时足额缴纳社保 [5] - 平台企业应探索适配新就业形态的社保缴纳模式 履行法定责任与社会担当 [5]
去年山西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157.0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0 01:15
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情况 - 2024年山西省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2157.05亿元,同比增长11.05%,增加214.57亿元 [1] - 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917.53亿元,同比增长7.46%,增加133.06亿元 [1] 基本养老保险 - 2024年末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19.80万人 [1] - 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049.95亿元,支出1840.94亿元 [1] - 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236.12亿元,其中委托投资规模760.96亿元 [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2024年末参保人数1122.07万人,同比增加19.97万人 [1] - 其中参保职工786.86万人,离退休人员335.21万人,分别增加9.01万人和10.96万人 [1] -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9.35万人,同比增加17.28万人 [1]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26.98亿元,支出1716.66亿元 [2] - 年末累计结余1662.56亿元 [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 2024年末参保人数1597.73万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497.97万人 [3] - 基金收入222.97亿元,支出124.28亿元 [3] - 年末累计结余573.56亿元 [3] 失业保险 - 2024年末参保人数571.09万人,同比增加17.71万人 [3] -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52万人,全年发放8.96亿元,同比增加1.62亿元 [3] - 失业保险金月人均水平1782元 [3] - 全年代缴医疗保险费1.60亿元,同比增加0.41亿元 [3] - 实施阶段性降费率政策为企业减负29.35亿元 [3] - 向6.36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0.28亿元,惠及职工286.39万人 [3] - 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67亿元,惠及职工10.28万人 [3] -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9.23亿元,支出23.04亿元 [4] - 年末累计结余182.47亿元 [4] 工伤保险 - 2024年末参保人数679.19万人,同比增加9.62万人 [4] - 新开工工程项目参保率100% [4] - 全年7.94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4] - 基金收入67.86亿元,支出53.56亿元 [4] - 年末累计结余51.80亿元 [4]
最严红线来了,国家要求“强制交社保”,什么信号?
36氪· 2025-08-07 11:57
社保政策调整核心内容 - 最高法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于不缴纳社保的约定无效,自9月1日起执行 [1][3] - 社保缴纳成为与纳税同等的法定义务,企业逃避缴纳将面临法律追责 [3][4] - 2024年中国就业人员总数7.34亿,仅33.5%拥有完整"五险"覆盖 [4] 社保制度历史与构成 - 1993年首次提出社保体系目标,1999年《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赋予员工追索权 [4] - 2019年起社保征收主体由社保局转为税务局,强化强制约束力 [5] - "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占比最高)、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5] 社保缴纳现状与阻力 - 北京最低社保缴纳标准下个人月负担716元,灵活就业者费用翻倍 [6] - 23.5%外卖骑手明确拒绝参保,38.9%仅愿支出月收入5%用于社保 [7] - 2.4亿灵活就业者中,年轻人因回报周期长、现金需求优先而抵触缴纳 [7][8] 社保基金收支与财政压力 - 2024年社保基金预算收入11.89万亿元,支出10.61万亿元,财政补贴达2.6万亿元 [10] - "现收现付制"下需1.67个工作者支撑1名退休人员,但当前退休潮年均超2000万人,新增劳动力仅1700-1800万 [10][13][14] - 广东省贡献全国养老金调剂资金的47.47%(1158.14亿元),东部省份承担主要调剂责任 [15][16] 政策调整对行业的影响 - 中小微企业(如餐饮、零售)合规成本上升,可能挤压3%利润率的外卖等行业利润 [17][18] - 企业或通过降低工资或采用无人机/机器人替代人力来转嫁成本 [18] - 社保体系需改进跨省报销、城乡标准统一等问题以提升吸引力 [19][20] 长期趋势与个体选择 - 社保普惠化是刺激消费的政策方向,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差距显著(3825元/月 vs 246元/月) [20][21] - 医疗保险被视为必要保障,养老保险虽回报周期长但具确定性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