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基差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授企业风险管理之道 助实体企业提质增效——第六期宁波地区大宗商品产业培训班在甬举办
中证网· 2025-09-25 01:49
培训活动背景与目标 - 第六期宁波地区大宗商品产业培训班于9月23日举办 由宁波市委金融办 宁波证监局指导 大连商品交易所支持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 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 宁波上市公司协会和永安期货联合举办[1] - 培训旨在提升企业套期保值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覆盖宁波地区上市公司 拟上市公司 大宗贸易商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百余名学员代表[1] 期货市场发展现状与功能 - 中国期货市场已上市品种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大部分品种成为企业现货贸易定价基准和风险管理工具[2] - 大连商品交易所持续完善产品体系 丰富市场服务模式 深化场外建设并加快对外开放 以服务实体经济[1] - 宁波经济结构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品种关联度高 是该所产业服务重点区域之一[1] 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与工具应用 - 企业需通过经济周期 金融周期 行业供需及生产流程等多角度透视风险管理需求[2] - 期权工具应围绕库存 产能 订单三大风险管理及采购 销售优化场景专业运用[3] - 基差贸易模式可解决价量矛盾 供需错配等痛点 锁定采购成本并提高资金利用率[3] 培训内容与案例解析 - 培训涵盖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企业套期保值影响分析及铁矿石 煤焦等黑色商品期现套保案例[2] - 详细讲解期权十要素 价格影响因素及基差贸易四种模式的优缺点与适用场景[3] - 衍生品工具助力企业从现货公司升级至现期公司 再到期现服务商 通过基差贸易 含权贸易整合资金 价格 货物和信息流[3] 培训成效与未来规划 - 系统性理论授课 前沿案例分析和同业研讨提升企业对期货及衍生品工具的认知与应用能力[4] - 培训有助于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4] - 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将以培训为起点 联合证监会系统单位搭建合作平台 促进期现市场互联互通和产融结合[4]
授风险管理之道 助企业提质增效
期货日报· 2025-09-24 16:05
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和作用,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进一步提升企业套期保值能 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由宁波市委金融办、宁波证监局指导,大商所支持,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宁波 市证券期货业协会、宁波上市公司协会和永安期货联合举办的第六期宁波地区大宗商品产业培训班9月 23日开课。宁波地区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大宗贸易商、"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的百余名学员代表参 加培训。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在活动中表示,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迫切。 大商所在持续完善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市场服务模式、深化场外建设、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努力 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宁波的产业结构与大商所上市品种关联度较高,一直以来是大商所产业 服务的重要区域之一。举办本次产业培训活动,就是希望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与证监会系统单位 一起,帮助实体企业进一步认识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依托衍生品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管理 水平,积极为宁波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成效显著,已上市的 期货和期权品种覆盖了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大部 ...
从“试水”到“深耕” 国有企业期现融合的进阶之路
期货日报网· 2025-09-02 00:47
核心观点 - 期货工具已成为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工具 功能边界不断拓展 国有企业通过创新实践构建产业链风险管理新生态 [2][3] - 企业通过期货套保策略抵御市场波动 实现经营利润稳定 在行业危机中展现抗风险能力 [4][5][6] - 企业从单一期货套保演进至多元化期现结合体系 包括基差贸易、含权贸易、虚拟工厂和交割服务四大模式 [7][8][9] - 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面临专业认知壁垒、监管同质化、术语体系冲突等挑战 需平衡市场化应对与合规管理 [11][12] - 企业通过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多级风险预警机制和行业协同机制应对挑战 [13] - 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空间不断拓展 2024年发布套保业务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增长 世界500强中90%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 [15] - 未来需从生态共建、政策协同、人才培育三方面推动国有企业与期货市场高质量融合 [16] 期货工具应用与成效 - 物产中大化工自2005年成立以来深耕化工、粮油、轮胎等领域供应链服务 以期货工具为支点实现稳健发展 [3] - 2007年开始探索期货工具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20年疫情后期货工具减震器作用凸显 [4] - 2022年聚酯—纺织产业危机中 通过创新设计MEG和PTA浮动执行价亚式期权套保方案 实现综合盈利124.22元/吨 帮助数十家经编企业渡过难关 [5] - 福海创在PTA产业中通过期货锁价、锁定加工费模式降低生产经营波动 并积极申请交割厂库参与交割 [6] - 物产中大化工液化气业务2024年95%交易量采用基差贸易模式 [7] - 2021年液化气期货上市后推出基差贸易+套期保值综合方案 2024年国庆节期间为客户设计后点价方案 单批1000吨货物节省成本25.5万元 [8] - 物产中大化工液化气年贸易规模2021年至2024年实现爆发式增长 [9] - 福海创2019年开始接触期货市场 期货点价+基差定价的PTA销量一度超过总销量40% [9] - 福海创通过注册仓单参与期货交割或销售 实现回款并规避价格下跌风险 同时获得仓储服务费收益 [10] 期现结合模式创新 - 物产中大化工构建涵盖基差贸易、含权贸易、虚拟工厂和交割服务四大业务的期现结合体系 [7] - 基差贸易利用期货价格锚定现货交易 将价格风险转化为基差风险 [7] - 含权贸易灵活运用场内场外期权 为客户保留盈利空间 [7] - 虚拟工厂通过期货工具锁定加工费 实现全产业链利润闭环管理 [7] - 交割服务依托四大商品交易所产融基地资质及六家交割厂库资源 提供期现转换通道 [7] - 福海创通过期货点价+基差定价模式掌握产品销售定价主动权 实现原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动态联动 [10] 挑战与解决方案 - 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面临三大挑战:专业认知壁垒、监管同质化、术语体系冲突 [11] - 套保业务效果评价体系构建是难点 需区分期货交易是投机还是套保 [12] - 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起始阶段面临挑战 原料和产品种类繁多 计价方式复杂 需多部门协同梳理风险敞口 [12] - 物产中大化工建立交易、结算、风控三权分立制度 明确各岗位权责边界 [13] - 定期邀请交易所专家开展培训 帮助客户及相关机构理解业务逻辑 [13] - 积极参与产融基地建设 推动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 [13] - 福海创建立多级风险预警机制和处置措施 对资金使用规模、持仓规模和亏损金额设置上限 [13] 未来发展趋势 - 2024年发布套保业务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连续11年增长 世界500强中90%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 [15] - 期货工具从价格发现到风险管理再到资源配置 全方位重塑企业经营逻辑 [15] - 未来需从生态共建、政策协同、人才培育三方面推动国有企业与期货市场高质量融合 [16] - 生态共建需联合政府部门、交易所、金融机构打造期现联动平台 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16] - 政策协同需改革国资监管考核体系 将套保效果科学纳入绩效评价 实施差异化监管 [16] - 人才培育需通过双向挂职、联合培养等方式造就复合型人才队伍 [16] - 制度规划需明确鼓励企业开展套保业务 破除管理层心理戒备 [16] - 强化业务管理需推动套保业务系统化与数字化升级 完善效果评价体系 [16] - 加强业务推广需鼓励跨企业交流分享 展示优秀实践案例 在绩效评价体系中纳入正向激励 [16]
生猪养殖行业多元化风险管理体系逐渐形成
期货日报· 2025-08-25 23:29
行业转型背景 - 生猪养殖行业正从小农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但传统猪周期导致中小养殖场追涨杀跌 规模企业面临经营困境 全行业呈现赚半年亏三年畸形生态[1] - 行业核心问题在于缺乏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引和风险对冲机制[1] 金融工具应用 - 生猪期货上市为产业链植入市场化风险化解中枢 其价格发现功能成为行业供需晴雨表[1] - 头部企业通过期货走势预判供需变化 实现科学规划产能与出栏节奏 推动以销定产从理念走向实践[1] - 基差贸易和含权贸易等衍生工具将复杂套保操作转化为养殖端可理解的远期现货订单 大幅降低风险管理门槛[1] - 金融衍生工具组合运用使价格波动从不可控威胁转化为可管理变量 市场主体通过专业分工实现风险转移和优化配置[2] 产业协作生态 - 期货公司从通道提供者转变为方案设计者 风险管理公司深入产业链设计个性化方案 贸易商转型为综合服务商[2] - 养殖场得以专注种猪改良和疫病防控等核心能力建设 将价格风险交给专业机构管理[2] - 专业分工协作模式推动产业链全要素效率提升 成为产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变革的关键[2] 战略价值 - 中小养殖场能在生猪出栏前锁定销售价格 大型养殖场依托期货工具降低资金占用[1] - 金融工具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昭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通过衍生品市场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散体系[3] - 当生产者获得对抗市场风险工具箱 产业链形成风险共担和价值共享协作网络时 农业生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获得坚实根基[3]
中期协发布2024年度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入围名单
全景网· 2025-08-13 05:51
活动概况 - 2024年度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期货业协会组织并圆满结束 [1] - 28家期货公司报送的39个案例入围中期协"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库" [1] 案例业务模式 - 入围案例涵盖近40个期货期权品种 [1] - 业务模式包含场外期权、基差贸易、仓单服务、交割服务、咨询服务、互换以及综合类服务模式等多种形式 [1] - 体现了期货经营机构提供精细化、定制化服务和不断提升的服务质效 [1] 服务对象范围 - 案例服务对象涵盖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合作社等各类主体 [1] - 服务贯穿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 [1] - 彰显期货经营机构助力不同规模、不同产业环节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实现稳健发展的积极作用 [1] 品种创新突破 - 国债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案例首度入选,弥补了此前金融类期货案例的空白 [1] - 入围案例囊括工业硅、碳酸锂等新能源期货品种以及新上市的原木期货案例 [1] - 及时展现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动向,为相关产业参与期货市场提供指引 [1] 历史成果与未来规划 - 中国期货业协会已连续八年开展此项案例征集活动 [2] - 截至目前"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库"入围案例数量已达216个 [2] - 协会将继续引导和推动期货经营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
22人通过!中期协公布最新一期名单
券商中国· 2025-07-16 14:05
期货公司高管人员变动 - 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最新一期期货公司高管人员专业能力水平评价测试合格人员名单,共涉及22名高管人员[1][4] - 董事层中拟任董事长3名,分别是东吴期货孙中心、上海东亚期货薛峰、广州期货李松民[2][5] - 经营层拟任总经理2名(道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华源期货北京),拟任副总经理6名[2][6] - 拟任首席风险官2名,分别为华金期货李志杰、华创期货董卫东[7] 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案例 - 2024年度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结束,28家期货公司报送的39个案例入围协会优秀案例库[3][8][11] - 业务模式涵盖场外期权、基差贸易、仓单服务、交割服务、咨询服务、互换等多种形式[9] - 服务对象包括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合作社等各类主体,贯穿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10] - 涉及品种覆盖农产品、能源化工、金属、贵金属、金融等近40个期货期权品种,其中国债期货案例首度入选[10] - 工业硅、碳酸锂等新能源期货品种案例及新上市原木期货案例展现服务实体经济新动向[10] - 中国期货业协会连续八年开展该活动,案例库累计入围案例达216个[11]
东海期货案例入选中期协2024年度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
期货日报网· 2025-07-16 08:43
核心观点 - 东海期货通过创新"含权贸易+基差贸易"组合模式,实现纯碱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多方共赢,成功入选"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优秀案例" [1][2] - 该模式打破传统现货交易零和博弈格局,构建起东海与上游碱厂、中游贸易商、下游玻璃厂的多方共赢生态 [2] - 东海期货近年来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构建多种业务模式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 [3] 创新业务模式 - 东海资本创新推出"含权贸易+基差贸易"组合模式,将纯碱累沽期权嵌入现货合同 [2] - 通过含权贸易为A公司创造高价销售库存纯碱的契机,助力其扩大与碱厂的长单采销规模 [2] - 通过基差让利策略为B公司提供低价采购渠道,实现"高采低销"的精准匹配 [2] - 深度挖掘期权非线性定价的场景化价值,根据行情动态灵活调整定价策略 [2] 业务成果 - 自2022年6月以来签订基差贸易合同1700个,覆盖多个行业,实现销售收入约88亿元 [3] - 服务场外客户近400家,涉及十余个行业,名义金额突破1700亿元 [3] - 在全国151个县域落地"保险+期货"项目437个,累计承保金额近50亿元,赔付总额超1亿元 [3] 未来规划 - 将继续深化"期货+"服务模式,以更专业的金融解决方案助力产业链升级 [3] - 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期货动能" [3]
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助力宁波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DCE·产业行”第5期宁波地区大宗商品产业培训班在甬举办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4 11:43
培训背景与目的 - 为提升企业套期保值能力和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宁波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第5期"DCE·产业行"宁波地区大宗商品产业培训班在宁波市举办 [1] - 培训由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宁波上市公司协会联合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来自宁波地区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专精特新企业和大宗贸易商等100余名代表参加 [1] - 期货市场需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通过开放与创新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动力,助力实体企业有效管理风险并加速产融深度融合 [1] 企业风险管理挑战与应对 - 当前全球经济转型与产业链变革背景下,企业需从宏观环境、行业周期和价格波动三个维度构建现代套保体系,实现从传统对冲向基差管理和战略套保的转变 [2] - 数字化风控体系在套期保值中发挥关键作用,铁矿石、焦煤等黑色商品的期现套保案例展示了虚拟库存、期权策略等方法可优化风险管理效果 [2] - 面对"黑天鹅"事件频发的市场环境,含权贸易能更灵活满足企业个性化避险需求,买卖双方的期权策略差异及权利金交易可帮助控制成本及损益 [2] 套期保值工具与策略 - 基差贸易通过基差点价、延期点价等模式优化库存管理和购销成本,帮助企业管理传统定价模式下的市场风险,PVC等品种的实战案例验证其提升经营成效的作用 [2] - 期权工具在场内场外的应用对比显示,其能更灵活应对市场波动,企业可通过权利金交易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2] - 套期会计处理需区分公允价值与现金流量套期,铁矿石和玉米的会计处理案例展示了财务报表中的差异化处理方法 [3] 行业服务与未来方向 - 培训是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践,旨在构建产业服务生态体系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未来将持续强化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深度与广度 [3] - 企业需通过完善的组织架构和量化工具系统防控市场、外汇和信用等风险,套期保值框架的规范化实施是合规开展业务的关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