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插拔光模块

搜索文档
中际旭创(300308.SZ):可插拔光模块预计能按3.2T、6.4T和12.8T的Roadmap进行技术迭代
格隆汇· 2025-09-14 13:38
技术迭代路线 - 可插拔光模块预计按照3.2T、6.4T和12.8T的技术路线迭代 [1] 产品优势 - 可插拔光模块具有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故障率低等优势 [1] - 可在高速光网络场景使用 [1] 行业认可度 - 可插拔光模块仍受到行业客户的广泛重视和青睐 [1]
光迅科技拟定增募资35亿 加码AI算力与光电子研发
长江商报· 2025-09-10 23:59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2.42亿股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5亿元[1][2] - 募集资金将用于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1][2] - 其中算力中心光连接及高速光传输产品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24.82亿元 使用募集资金20.83亿元 建设期4年[3] - 高速光互联及新兴光电子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10亿元 使用募集资金6.17亿元 建设期3年[3] - 补充流动资金计划使用募集资金8亿元[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2.43亿元 同比增长68.59%[1][4] - 归母净利润3.72亿元 同比增长78.98%[1][4] - 营收较去年同期增加21.33亿元 实现连续两年上涨[4] 行业发展前景 - 全球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 2023年全球计算设备算力规模达1397EFlops 同比增长54% 预计2030年突破16ZFlops[2] - 以太网光模块市场到2029年将超过200亿美元[2] - 高速光模块特别是800G及以上产品需求急剧上升 成为AI数据中心核心器件[2] 战略布局 - 公司通过扩充高端产品产能和加强前沿技术研发提升市场竞争力[2] - 研发重点包括下一代可插拔光模块、基于CPO技术的光引擎等核心产品[3] - 拓展车载光通信、智能感知、能源与显示等新兴光电子应用领域[3] - 推动由光通信单一领域向多领域光电子布局的战略转型[3] 项目经济效益 - 算力中心光连接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达17.20% 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7.85年[3] - 项目将新建9.68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 有效缓解产能瓶颈[3] - 随着400G/800G超高速传输及全光城市建设推进 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3]
通信ETF(159695)午后上涨2.20%,近9天连续“吸金”超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05
指数表现 - 国证通信指数上涨1.90% 成分股德科立上涨5.67% 中瓷电子上涨5.51% 东土科技上涨5.50% 新易盛和闻泰科技跟涨 [1] - 通信ETF(159695)上涨2.20% 近2周累计上涨7.77% [1] ETF流动性与规模 - 通信ETF盘中换手率23.05% 成交额5799.30万元 近1周日均成交6323.87万元 [4] - 近1周规模增长3184.69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最新份额达1.39亿份 创近1年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4] - 近9天连续资金净流入 合计1.07亿元 最高单日净流入2554.20万元 [4] 业绩表现 - 通信ETF近1年净值上涨96.90%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138/3004(前4.59%) [4]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3.97%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76.0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8.01% [4] 行业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光模块龙头实现营收276.82亿元 同比增长83.54% 归母净利润88.37亿元 同比增长127.88% [5] - 毛利率43.4% 净利率32.82% [5] - 光模块从800G向1.6T迭代升级 量价齐升 [5] - Lightcounting预测2030年Scale-up网络中光模块市占率有望达21% [5] 行业前景 - 全球CSP厂商加码算力竞赛 AI相关Capex高增长 [5] - 海外光通信方案加速迭代 高速率光模块需求量上升 [5] - 国内光模块厂商海外产能有望逐渐释放 [5] 指数成分结构 - 国证通信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43% [5] - 权重股包括新易盛(8.25%) 中际旭创(9.34%) 中兴通讯(7.67%) 三大运营商(中国电信8.56% 中国移动7.82% 中国联通6.51%)等 [5][7] - 部分成分股表现突出:中际旭创上涨3.35% 新易盛上涨5.13% 中天科技上涨4.27% 闻泰科技上涨4.53% [7]
通信ETF(515880)规模破100亿元,年内涨幅达98.24%居A股ETF首位,算力核心环节占比超7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2:19
通信ETF市场表现 - 通信ETF(515880)年初至今涨幅达98.24% 居A股ETF首位 [1] - 近20日净流入额超35亿元 当前规模超108亿元 位居同类首位 [1] 光模块行业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光模块龙头实现营收276.82亿元 同比增长83.54% [1] - 归母净利润88.37亿元 同比增长127.88% [1] - 毛利率43.4% 净利率32.82% [1] - 可插拔光模块速率从800G向1.6T迭代升级 量价齐升 [1] 光模块市场前景与需求 - Lightcounting预测2030年Scale-up网络中光模块市占率有望达21% [1] - 全球CSP厂商加码算力竞赛 AI相关Capex高增 [1] - 海外光通信方案加速迭代 高速率光模块需求量上升 [1] - 国内光模块厂商海外产能有望逐渐释放 [1] 通信ETF投资布局 - 通信ETF覆盖"光模块+服务器+光纤+铜连接"板块 占比超75% [1] - 提供通信ETF联接基金(联接A:007817 联接C:007818) [1]
对AI新宠CPO颠覆担忧过度,摩根大通上调Coherent和Lumentum目标价
硬AI· 2025-06-13 10:56
CPO技术发展前景 - CPO产业链接近爆发临界点,2025年下半年即将量产,2027年进入规模化转折期[1][2] - CPO技术带来显著性能优势:功耗降低30%以上,端口密度翻倍,支撑AI集群数据流动需求[7][9] - 数据中心硬件总功耗将从2023年的50GW暴增至2029年的150GW,CPO是解决功耗问题的关键技术[6] CPO商业化进程 - 2025年下半年CPO交换机开始小批量出货,2027年3.2T CPO解决方案开始规模化[12] - 2030年CPO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0亿美元以上[13] - 英伟达等巨头强力推动下,CPO商业化进程远快于行业预期[11] 传统光模块市场 - 可插拔收发器市场仍将是绝对主力,预计从2025年的11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7%[16] - CPO并非要取代现有供应链,而是创造增量市场,现有光学供应商仍扮演不可或缺角色[19] 核心供应商分析 - Coherent预计2026-2027财年收入增长10%,毛利率达39-40%,2027财年EPS预计5.70美元[22] - Lumentum通过收购Cloud Light强化数据中心布局,2026-2027财年EPS预期上调至4.20和5.90美元[24] - 两家公司CPO业务毛利率预计可达50%以上,显著高于传统可插拔收发器的30%[19] 产业链相关企业 - Broadcom是CPO技术市场领导者,已推出第三代产品线[26] - 英伟达推出基于CPO的Quantum-X800和Spectrum-X平台[26] - 台积电通过COUPE平台成为CPO关键技术推动者[31]
摩根大通:CPO产业链已接近爆发临界点,下半年即将量产
环球网· 2025-06-13 08:38
行业前景 - 光学组件行业经历半年低迷后迎来转机,摩根大通研报指出CPO产业链接近爆发临界点 [1] - 数据中心硬件总功耗将从2023年的50GW暴增至2029年的150GW,光学收发器功耗预计增长近10倍,推动CPO技术成为行业突破口 [1] - CPO技术通过共封装光学引擎和交换芯片实现性能优势,热管理和可靠性问题正因可插拔外置激光器及液冷技术成熟而加速解决 [1] 技术发展 - CPO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2027年进入规模化转折期,发展速度远超过去光通信产业技术转型 [2] - 传统可插拔光模块不会因CPO崛起而消亡,其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1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7% [2] 公司表现 - 摩根大通看好光学组件龙头Coherent与Lumentum基本面,认为行业已化解CPO带来的"去中介化"威胁 [1] - Coherent和Lumentum表示CPO业务毛利率将显著高于公司平均水平,预计超50%,而传统可插拔收发器毛利率仅30% [2]
对AI新宠CPO颠覆担忧过度,摩根大通上调Coherent和Lumentum目标价
华尔街见闻· 2025-06-13 04:27
行业前景 - 光学组件行业阴云消散,CPO产业链接近爆发临界点,成长路径较过去任何光通信产业新技术转型明显加速[1] - AI大模型对算力的指数级渴求正在榨干数据中心的功耗预算,数据中心硬件总功耗将从2023年的50GW暴增至2029年的150GW[2][5] - 基于现有技术的光学收发器功耗预计将增长近10倍,CPO成为被寄予厚望的解决方案[5] CPO技术优势 - 功耗降低30%以上,有效缓解数据中心"算力扩容=能耗爆表"的瓶颈[8] - 性能极大提升,高速信号避免在PCB长距离传输带来的损耗[8] - 端口密度翻倍,支撑AI集群爆发式的数据流动需求[8] CPO商业化时间表 - 2025年下半年CPO交换机开始小批量出货[8] - 2027年迎来市场实质性拐点,3.2T CPO解决方案开始规模化[8] - 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0亿美元以上[8] 传统光模块市场 - 可插拔收发器市场在未来数年仍将是绝对主力,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11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3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7%[9] - CPO并非要"杀死"现有供应链,而是创造增量市场,现有光学供应商如Coherent和Lumentum依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12] 公司盈利能力 - CPO业务毛利率将显著高于公司平均水平,预计可达50%以上,而传统可插拔收发器的毛利率仅在30%区间[13] - 2030年CPO业务可能占Coherent和Lumentum总收入的19%,但将贡献高达27%的毛利润[13] 公司评估 - Coherent将在2026和2027财年实现10%的收入增长,毛利率分别达到39%和40%,2027财年EPS达到5.70美元,比市场一致预期高出4%[16] - Lumentum在2026和2027财年的EPS预期被分别上调至4.20美元和5.90美元,目标市盈率提升至20倍[17] 受益公司 - Broadcom为CPO技术市场领导者,已推出第三代产品线[20] - 英伟达推出基于CPO的Quantum-X800和Spectrum-X平台[20] - 台积电通过COUPE平台成为CPO关键技术推动者[20] - Corning为光纤和连接器关键提供商[20] - Fabrinet为CPO制造和封装服务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