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沪深300ETF

搜索文档
超额收益回归 机构大举增持主动权益基金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22:11
随着A股市场持续回暖,基金赚钱效应显现。蚂蚁基金最新数据显示,该平台上已有2.15亿基金投资者 累计实现盈利。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今年上半年加仓主动权益类基金和被动权益类基金的迹象明显。 上半年末,机构持有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资产规模较去年末增加541亿元,基金份额增加271亿份。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上半年末,机构持有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资产规模较去年末增加541亿 元,基金份额增加271亿份。其中,以主动管理见长的基金公司,旗下有多只产品获得机构加仓。以广 发基金为例,机构持有其主动股基的市值合计350.2亿元,持仓量在全市场排名第三;相较去年末,机 构持仓市值增加47.97亿元,持有份额增加了25.42亿份。 就单只基金来看,以资产规模计算,机构增持10亿元以上的基金合计38只,广发基金旗下产品有3只, 排名行业第三。以基金份额计算,机构增持10亿份以上的基金共有18只,广发基金有2只产品上榜,排 名行业第二。 ● 本报记者 万宇 基金赚钱效应显现 基金投资者江阳(化名)持有的一只信息产业主题产品去年的单位净值一度跌破0.9元,今年该基金净 值持续回升,相较去年最低水平已经翻番。他持有的一只医药主题ET ...
“924”行情一周年 99%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 超800只产品成“翻倍基”
北京商报· 2025-09-25 15:53
具体到产品看,857只基金已成为业绩翻倍基,其中,25只基金跑出超200%的近一年收益。 德邦鑫星价值灵活配置混合A/C以271.51%、271.14%收益率暂居榜首,紧随其后,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 两年定开混合A/C、中欧数字经济混合A/C近一年收益率均超过260%,依次为268.41%、266.96%、 267.05%、264.9%,跻身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榜单前六名。 收益率排行前十的产品中,还有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C、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 合以及信澳业绩驱动混合A,收益率均超过247%。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在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发布后,开启狂飙行情。近一年中,沪指经历震荡后 冲高,并创下近十年新高。一轮轮市场热潮中,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凸显,近一年,99%主动权 益基金实现正收益,超800只产品成为"翻倍基"。与此同时,主要投向权益市场的股票ETF、跨境ETF规 模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在近一年不同阶段的牛市行情中都起到了引领及带动 上涨的作用,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市场赚钱示范效应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A股有望从局部牛市转向全面 ...
924”行情一周年,99%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超800只产品成“翻倍基
北京商报· 2025-09-25 14:37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在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发布后,开启狂飙行情。近一年中,沪指经历震荡后 冲高,并创下近十年新高。一轮轮市场热潮中,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凸显,近一年,99%主动权 益基金实现正收益,超800只产品成为"翻倍基"。与此同时,主要投向权益市场的股票ETF、跨境ETF规 模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在近一年不同阶段的牛市行情中都起到了引领及带动 上涨的作用,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市场赚钱示范效应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A股有望从局部牛市转向全面牛市。 从绩优产品的持仓情况看,斩获超200%收益的基金较多聚焦在北交所、算力、科技赛道。例如,近一 年"冠军基"德邦鑫星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雷涛就看好AI算力赛道,截至上半年末,重仓股包括胜 宏科技(300476)、长芯博创(300548)、太辰光(300570)等电子、通讯设备行业个股。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去年"924"至今的牛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白马股蓝筹股推动的牛 市,另一个阶段是今年4月以来的科技牛市,资金扎堆科技赛道,特别是扎堆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 市场,聚焦硬科技领域,这是政策驱 ...
“924”行情一周年,99%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超800只产品成“翻倍基”
北京商报· 2025-09-25 14:32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在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发布后,开启狂飙行情。近一年中,沪指经历震荡后 冲高,并创下近十年新高。一轮轮市场热潮中,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凸显,近一年,99%主动权 益基金实现正收益,超800只产品成为"翻倍基"。与此同时,主要投向权益市场的股票ETF、跨境ETF规 模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在近一年不同阶段的牛市行情中都起到了引领及带动 上涨的作用,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市场赚钱示范效应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A股有望从局部牛市转向全面牛市。 收益率排行前十的产品中,还有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C、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混 合以及信澳业绩驱动混合A,收益率均超过247%。 除业绩外,基金新发规模扩容同样印证着市场热度的持续升温。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近一 年,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总规模为1196.43亿元,较2023—2024年同期的768.9亿元同比增长55.6%。 产品业绩、发行规模双升 降准、降息、创设新工具支持资本市场,2024年9月24日的重磅政策"组合拳"令A股迎来了久违的历史 性大涨。彼时,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 ...
首创证券股价涨5.06%,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509.02万股浮盈赚取580.2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7 01:40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17日首创证券股价上涨5.06%至23.69元/股 成交额达5.60亿元 换手率5.02% 总市值647.53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投资类业务收入占比44.09% 资产管理类业务占比37.61% 财富管理类业务占比16.79% 投资银行类业务占比8.09% [1] 机构持仓动态 - 华夏沪深300ETF二季度增持84.88万股 持有509.02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1.06%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580.28万元 最新规模1967.01亿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华夏沪深300ETF今年以来收益17.46% 近一年收益46.63%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40.89% [2] - 基金经理赵宗庭管理规模3891.48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14.28% [3]
机构投资者买了哪些基金?权益TOP10全是ETF,增持港股主题产品
新浪财经· 2025-09-03 12:53
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持仓总览 - 截至2025年6月底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募基金份额达13.91万亿份 较2024年底增加2372.71亿份 [1] - 债券基金以79001.86亿份成为机构持有份额最多的基金类型 [1] - 货币市场基金遭遇最大幅度减持 环比下降4.69% [1] 股票型基金持仓变化 - 机构持有股票型基金份额增加2214.06亿份 达1.65万亿份 [2][3] - 股票基金持有份额占比回升至45% [1] - 机构持有份额前十的权益产品均为ETF基金 [8] 重点股票型ETF持仓动态 -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获最大增持 机构持有份额增加218.27亿份至527.27亿份 [3][5]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825.66亿份居机构持有首位 上半年增持77.67亿份 [5][6] - 易方达沪深300ETF和华夏上证50ETF分别被持有662.29亿份和529.3亿份 增持48.66亿份和55.33亿份 [7] -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和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分别获增持99.5亿份和91.75亿份 [5] 债券基金配置偏好 - 机构增持债券基金1446.27亿份 [9] - 被动指数债基和混合二级债基获重点增持 分别增加607.34亿份和625.14亿份 [9] - 汇添富投资级信用债指数获增持104.94亿份至221.27亿份 [10] - 中欧丰利混合二级债基获增持65.9亿份至115.28亿份 净值回报达6.15% [10] 机构投资者结构调整 - 中国人寿保险增持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六成份额至45.74亿份 [4] - 中央汇金资管新进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第一大持有人 增持112.37亿份 [6] - 国泰中证A500ETF遭中国人寿保险减持5.25亿份 中国平安人寿减持2.68亿份 [7] - 货币基金遭遇最大规模减持 机构持有减少1722.72亿份至3.63万亿份 [11]
中央汇金扫货路线图:大举增持ETF 1.28万亿规模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0:39
中央汇金ETF投资规模 - 截至6月末中央汇金持有股票ETF总市值1.28万亿元 较去年底增长22.63%[1][3] - 上半年增持份额达657.93亿份 增幅21.23%[3] - 国家队(含汇金/国新/诚通)持有A股ETF总市值1.30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约22%[1][7] 持仓品种与结构调整 - 增持12只宽基ETF包括沪深300/上证50/中证1000/科创50等 累计耗资超2100亿元[1][5] - 重仓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420亿元)和易方达沪深300ETF(1065亿元)[3][4] - 行业ETF调整:增持鹏华酒ETF/国泰军工ETF 减持华宝电子50ETF/医疗ETF[1][6] 投资策略与市场定位 - 坚持"蓝筹+成长"双主线:以沪深300等宽基为压舱石 增加科创50等成长品种[2][11] - 通过华夏/易方达单一资管计划灵活配置行业主题ETF[6][11] - 类平准基金定位 2023年10月以来三次公告买入ETF以稳定市场预期[9][11] 历史持仓变化 - 中央汇金ETF持仓从2023年底1247亿元增至2025年6月12899亿元 两年增长934%[9][10][11] - 2024年底持仓规模达10531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底增长23%[10][11] - 2013年二季度首次现身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2015年极端行情中首次操作[9]
中央汇金扫货路线图曝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1 16:06
中央汇金ETF持仓规模 - 截至6月末中央汇金投资及资产管理公司持有股票ETF市值1.2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22.63%增加2362.12亿元 [2][5] - 国家队(中央汇金国新投资诚通)持有A股ETF总市值1.3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约22%增加2355亿元 [2][11] - 中央汇金2025年上半年末持有ETF市值12899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3%较2023年底增长934% [12] 中央汇金ETF持仓结构 - 中央汇金投资持有21只ETF规模6677.45亿元重仓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420.62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1065.49亿元)及多只超800亿元市值的沪深300ETF和上证50ETF [5][6] - 中央汇金资产持有15只ETF规模6123.48亿元前五大重仓均为宽基ETF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508.43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1111.58亿元)等 [6] - 中央汇金资产上半年增持12只宽基ETF合计增持658.86亿份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12.37亿份)华夏沪深300ETF(94.45亿份)等 [7][8] 中央汇金ETF投资策略 - 投资方向以宽基ETF为主如沪深300ETF上证50ETF中证500ETF等体现维护市场稳定的战略意图 [9] - 增持路径覆盖蓝筹和成长双主线包括沪深300中证1000创业板ETF科创板50ETF等品种 [2][8][14] - 在行业主题ETF中进行结构性调整如减持电子50ETF和医疗ETF同时增持酒ETF和军工ETF [2][8] 国家队整体配置 - 国新投资持有11亿元A股ETF均配置央企相关ETF [11] - 诚通持有109亿元A股ETF包括宽基行业主题ETF如港股通互联网ETFA500ETF等 [11] - 国家队主要通过增持ETF稳定资本市场预期自2023年10月底以来中央汇金三次公告买入ETF [12] 市场操作背景 - 中央汇金明确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4月多家央企公告增持ETF并获央行再贷款资金支持形成政策闭环 [13] - 历史上国家队在市场极端波动时出手此次操作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防止市场过度波动 [9][13][14]
中央汇金,万亿元持仓曝光!
天天基金网· 2025-09-01 05:43
中央汇金ETF持仓规模 - 中央汇金持有ETF总市值超1.28万亿元 创历史新高 占权益类ETF总规模三成以上 [2][9]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5只ETF 份额1785.14亿份 市值6123.48亿元 [4] -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21只ETF 份额1971.2亿份 市值6677.45亿元 [5][6] 中央汇金ETF增持操作 - 上半年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大幅增持12只宽基ETF 合计增持658.86亿份 [4] - 重点增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 112.37亿份 华夏沪深300ETF 94.45亿份 易方达沪深300ETF 89.31亿份 [4][5] - 增持华夏上证50ETF 81.83亿份 嘉实沪深300ETF 56.57亿份 南方中证1000ETF 56.55亿份 [4][5] -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仓份额与去年底保持一致 未进行调仓 [7] 持仓结构特点 - 宽基ETF为主要配置方向 涵盖沪深300、上证50、中证1000等多类型指数 [4][5][6] - 通过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行业主题ETF 两个计划合计持仓78.96亿份 市值约98亿元 [7]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最大持仓品种 两家主体合计持有735.13亿份 [5][6] ETF市场生态发展 - 中央汇金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 2023年10月以来三次公告买入ETF 2025年4月操作力度显著加大 [9] - 企业年金计划持有ETF份额超120亿份 较去年底增长24亿份 [9] - 2025年成立242只ETF 超2024年全年 指数化投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强化 [10]
“国家队”操作路线曝光
搜狐财经· 2025-09-01 02:10
"国家队"ETF投资策略 - 中央汇金和中国国新等"国家队"机构上半年合计增持ETF份额659.41亿份,总持有份额达3769.11亿份,对应市值1.28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2363.6亿元(增幅超20%)[1][4][8] - 中央汇金资产大幅加仓宽基及主题ETF,上半年增持658.86亿份(增幅58.5%),重点增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112.37亿份)、华夏沪深300ETF(95.45亿份)及易方达沪深300ETF(89.31亿份)[4][6] - 中国国新专注央企主题ETF,净增持1.48亿份,重点增持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1.33亿份)和景顺长城中证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ETF(2390.9万份)[8] 头部产品持仓结构 - "国家队"核心持仓集中于5只头部沪深300ETF及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仓市值达2929.05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达2177.07亿元,5只产品合计市值占比超75%[9] - 中小盘及科创类ETF获显著增持,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56.55亿份,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41.46亿份,华夏中证1000ETF增持38.05亿份[5][6] - 通过资管计划延伸至行业主题投资,两个单一资管计划持有28只行业ETF(市值98.28亿元),重点增持医药(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增5.36亿份)、白酒及芯片类ETF[9] ETF市场规模扩张 - 全市场ETF规模于8月31日突破5.1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37.25%,前8个月增量达1.39万亿元,第五个万亿关口突破耗时不足4个月[11][13] - 险资等长线资金积极布局,二季度末险资权益类投资规模达4.7万亿元(较去年底增6223亿元),上半年险资相关机构加仓ETF近24亿份[12] - 外资机构同步增配,巴克莱银行加仓15只ETF(其中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增5.41亿份),瑞银集团增持36只ETF(如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1.35亿份)[13] 市场驱动因素与前景 - ETF规模增长受政策支持、市场情绪改善及产品创新驱动,净值上涨成为核心动力(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值增长带动规模提升)[13] - 跨周期特征显著:市场下行期吸引避险资金流入,上行期依赖净值增长弥补份额波动,预计增量将集中于港股、行业主题及债券ETF[14] - 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持续拓宽,《实施方案》有望推动险资年内净流入权益资产1万亿元,个人养老金等需求进一步支撑ETF增长[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