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康复港

搜索文档
养老机器人产品形态日益丰富
消费日报网· 2025-08-25 02:37
人工智能政策与行业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征集2025年度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重点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服务及优化业务流程等方向 [1] - 政策推动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 明确2025-2027年期间居家养老机器人需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并部署不少于200台(套) [7] - 上海市政府印发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明确到2027年实现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对医疗康养示范应用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7] 养老科技市场需求与规模 - 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 占总人口比例22% [2] - 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到2035年有望达到30万亿元 [2] - 人口老龄化加速推动智慧养老模式发展 适老需求凸显且行业消费空间扩大 [2] 养老机器人产品创新与应用 - 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中包含生活协助、陪伴及日常照料功能 [3] - 森丽康科技推出小丽长者陪伴机器人 具备聊天、听歌、练八段锦、远程巡视及跌倒检测等功能 [6] - 展会亮相产品包括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具身智能康复港、智能辅行机器人、导盲六足机器人和AI理疗机器人 覆盖家庭、社区、医院及公共空间场景 [6] 行业标准化与国际合作 - 中国牵头制定发布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7] - 推动机器人企业与社区、养老机构合作开展结对攻关和场景应用验证 [7] - 养老服务机器人目前处于研究探索和试用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 [7]
傅利叶亮相WRC 2025:GR-3 演绎 “有爱的” 人机交互,具身智能康复港开启康养新范式
环球网资讯· 2025-08-10 13:11
公司动态 - 傅利叶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发布GR-3人形机器人及升级版"具身智能康复港",成为全场焦点 [1] - GR-3主打交互陪伴功能,采用"温暖科技"理念,通过柔肤软包设计和全感交互系统实现情感化人机交互 [2] - GR-3身高165cm、体重71kg,配备55个自由度,双电池热插拔架构支持3小时续航和7×24小时连续作业 [2] - GR-3搭载自研全感交互系统,集成听觉、视觉、触觉三大模块,采用"双路径响应机制"实现拟人化交互 [3] - GR-3配备12自由度灵巧手,支持多种拟人行走姿态,开发框架优化降低开发者门槛 [3] - "具身智能康复港"以GRx系列人形机器人为核心,构建五大训练交互模块,实现康复服务一体化 [4] - "智能康复港"已在全国落地超300家案例科室,累计服务患者超百万 [6] 产品技术 - GR-3采用莫兰迪暖调配色、超跑级内饰材料和"固特棉GFOAM"软包内里,营造亲近的视觉触觉体验 [2] - GR-3头部配备4个麦克风阵列、结构光+RGB摄像头、31个触觉传感器和微表情系统 [3] - "具身智能康复港"融合多模态感知、大模型与精准运控技术,覆盖导诊咨询、认知康复等五大模块 [4] - GR-1搭载多模态大模型和定制医疗语料库,支持语音交互、人脸识别等功能 [4] - GR-2配备高精度灵巧手,可实时监测训练数据并动态调整训练轨迹 [4] - ExoMotus™ M4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帮助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 [5] - ArmMotus™ EMU三维上肢康复机器人支持治疗师远程控制患者端设备完成训练 [5] 发展战略 - 公司明确未来机器人发展方向:社交陪伴适用于公共空间和教育环境,辅助陪护覆盖专业康养场景 [3] - 公司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服务于情感连接 [3] - 公司沿"立足康养、聚焦交互、服务于人"路径发展具身智能技术 [7] - 公司计划将具身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养、导览互动、学术科研等更广泛场景 [7] 行业趋势 - 世界机器人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智能更智能"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尖企业 [1] - 具身智能技术正突破技术孤岛局限,实现与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 [7] - 人形机器人在真实场景应用的可行性通过GR-3和"具身智能康复港"得到验证 [7]
主打交互陪伴,机器人“大白”来了!|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广州日报· 2025-08-09 14:12
公司动态 - 傅利叶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首款主打交互陪伴的GR-3人形机器人以及升级版"具身智能康复港" [1] - GR-3在现场互动与行走演示中吸引大量观众互动,触感真实度获观众好评 [1] - "具身智能康复港"已在全国落地超300家案例科室,覆盖各级医疗机构,累计服务患者超百万 [3] 产品技术 - GR-3搭载自研全感交互系统,集成听觉、视觉、触觉三大模块,采用注意力管理机制动态调配感知优先级 [3] - GR-3交互采用"双路径响应机制":单一指令触发"快思考",多次触发启动大模型生成的"慢思考"应答 [3] - GR-3配备头部4个麦克风阵列、结构光+RGB摄像头、31个触觉传感器及微表情系统 [3] - "具身智能康复港"整合公司自主研发的30余款康复机器人产品,覆盖神经、骨科、疼痛等多康复领域 [3] 发展战略 - 公司发展路径为"立足康养、聚焦交互、服务于人",推动技术更具人文温度 [3] - 未来将推动机器人更自然融入生活场景,拓展医疗康养、导览互动、学术科研等应用场景 [3]
首款陪伴型机器人亮相!傅利叶加速布局康养赛道,创始人坦言走入家庭还需很长时间|聚焦2025WRC
华夏时报· 2025-08-09 11:57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机器人整体销量已超1万台,包括泛形态机器人和双足机器人,其中双足机器人2025年交付目标为300台 [2] - 公司最新发布陪伴型全尺寸人形机器人GR-3,采用莫兰迪暖调配色、超跑级内饰材料和"固特棉GFOAM"软包内里设计,具备可触摸特性和即时身体反应功能 [3] - 公司深耕康养机器人领域,产品线包括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康复机器人、运动与平衡训练系统等,覆盖运动功能康复到认知功能训练的多方面需求 [4] - 公司业务已扩展至导览、咨询、工业等领域,GR-1应用于书店、4S店导览咨询,GR-2面向工业场景 [6] 公司融资与市场表现 - 公司成立10年来已为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机构与医院提供服务 [4] - 公司已完成12轮融资,最近一次是2025年5月获得润阳科技不超过3亿元投资,2025年1月完成E轮近8亿元融资 [4]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预计2025年达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 [5]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老龄化速度居全球前列,带来庞大养老照护需求 [5] - 机器人可解决护理人员不足、服务标准化和成本控制等问题,多地已将"智慧养老"纳入政策规划 [5] 技术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还需较长时间,但公共服务场景如社区康复养老可尽快实现 [2] - 当前机器人智能水平相对较低,存在复杂环境感知能力不足、多模态交互待优化、非结构化指令理解有限等问题 [5]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仍处探索期,在技术成熟度和场景渗透深度上有很大提升空间 [6] 产品应用场景 - GR-3针对科研教育、导览咨询、效率赋能及医疗康养四大场景 [6] - 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开展智能人形机器人银行大堂经理场景训练,与上汽通用汽车合作将GR-1引入工厂应用测试 [6]
傅利叶新品机器人GR-3亮相WAIC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3:11
产品发布 - 傅利叶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首次公开展示GRx系列第三代产品GR-3医用康养机器人 [1][2] - GR-3采用莫兰迪暖调配色、动物风格头部设计及柔肤软包覆材 主打交互陪伴与情绪交互功能 [2] - 该产品计划于8月6日在北京正式发布 具备安全可控功能属性并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 技术方案 - 公司推出全新升级的"具身智能康复港" 以GRx系列人形机器人为核心 融合多模态感知与大模型技术 [2] - 方案包含五大训练交互模块:导诊咨询、认知康复训练、上肢康复训练、运动功能重建及远程康复 [2] - 智能康复港整合30多款自研康复机器人产品 覆盖神经骨科疼痛等多方向 实现一站式标准化康复解决方案 [3] 业务进展 - 傅利叶康复机器人已服务全球40多个国家地区的3000多家医疗康养机构 [4] - 智能康复港在全国落地超300个案例科室 覆盖省市县及乡镇卫生机构 累计服务患者超百万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公司总体交付超一万台机器人 2025年出货目标为数千台 [5] 发展战略 - 公司2019年启动通用人形机器人项目 2023年发布GR-1 2024年发布GR-2 覆盖导览咨询与科研场景 [4] - 2025年上半年推出开源数据集及开源机器人产品Fourier N1 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落地 [4] - 未来将联合全球顶尖科研机构持续开放生态 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医疗康养等真实场景应用 [5][6] 资本运作 - 2025年1月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 参与机构包括国鑫投资、浦东创投、张江科投等多家投资方 [5]
“秀场”变“职场”!机器人本体性能大进化,正式开启“打工”时代|聚焦2025WAIC
华夏时报· 2025-07-29 06:0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至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转折点,运动精度和任务完成度实现质的飞跃 [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已超去年全年总和,多家头部企业进入量产阶段并拿下大单 [1] - 行业从"功能验证"阶段进阶到"工业级可靠",灵巧手可完成点胶、焊接等高精度工业动作 [5] - AI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行业运动控制延时大幅降低 [6] - 具身智能正在从"展示型"向"应用型"演进,突破"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能力 [6] 技术突破 - 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小麦"可完成"搬运+点胶"等柔性环境作业任务,并具备拟人步态导览能力 [2]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完整工业场景任务链,智能体机器人自主通报进展并协同工作 [2] - 智元机器人实现"运动、交互、作业"三智能全场景演示,远征A2具备双语讲解和舞蹈表演能力 [3]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展示拳击连招、回旋踢等高难度动作,动态平衡系统实现自主起身 [3] -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实现1000+小时平均无故障工作,展示全流程巡检作业能力 [4][5] - 傅利叶"具身智能康复港"整合30多款康复机器人产品,构建五大训练交互模块 [4] 商业化进展 -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拿下中国移动超1.2亿元大单,优必选获某车企超9000万元采购项目 [5] -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在浙江换流站实现实际应用,完成电力巡检任务 [5] - 傅利叶GR-3通过灵动弹性和温暖触感设计,突破机器人陪伴与情绪交互维度 [7] - 魔法原子MagicBot Z1可与观众花式互动,响应触摸指令完成扭头、转身等动作 [4] 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流程,智元机器人、魔法原子、云深处等厂商均获得新融资 [7] - 行业头部效应显著,企业梯队分化加剧,未来将面临"智能闭环+量产能力"的竞争门槛 [7] - 魔法原子自研"原子万象大模型"首创快慢双系统架构,实现毫秒级环境响应与长期任务规划 [6] - 智元机器人自由度更高,行走技术更稳定,但量产机型仍缺乏触觉和温度感知能力 [7]
WAIC2025召开,机器人应用百花齐放
长江证券· 2025-07-28 09: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发展稳步推进,海外市场关注Tesla的Optimus新一代机型发布及量产预期变化,重点推荐新型减速器、轻量化等方向;国内市场政策与资本共振推动产业链发展,强化国产链投资逻辑,推荐具备全栈技术能力的人形机器人企业;长期看好手眼脑和场景应用落地相关企业 [39] 报告目录总结 机器人厂商展示众多场景应用 - 2025年7月26日,WAIC 2025在上海启幕,人形机器人受高度关注,各厂商展示多场景应用 [16] - 智元机器人展示精灵G1包裹分拣、远征A2 - W工业搬运能力,还有仿生四足机器人D1 Ultra和OmniHand灵巧手 [14][16] - 银河通用展示零售、工业、物流和城市服务等场景应用,Galbot可在商超精准抓取商品,在工业和物流适应非标准场景,机器狗有垃圾捡拾与巡检能力 [19] - 傅利叶机器人展示具身智能康复港,以GRx系列人形机器人为核心,提供康复训练等一体化服务 [20] - 擎朗智能推出针对服务业的岗位化垂域模型ProS,展示铲爆米花、制作饮品等应用;星动纪元机器人展示物流仓储等落地应用 [26] - 众多新产品发布,深圳赛博格推出重载机器人赛博格Cyborg - R01,因时机器人发布第五代仿人五指灵巧手RH56F1系列,云深处展示全新轮足机器人及四足机器人巡检能力 [28][33] 资本与政策共振,机器人发展加速 - 2025年以来多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获战略投资,部分厂商收获多轮投资,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36] - 上市企业参与头部人形机器人厂商并购整合或技术合作,上纬新材股权变更,开普勒联合三方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39] - 投资建议:海外关注Optimus新一代机型及量产预期,推荐新型减速器等方向;国内推荐具备全栈技术能力企业;长期推荐手眼脑和场景应用落地相关企业 [39]
实探WAIC 2025:技术与应用创新步入平常百姓家 人工智能“大航海”时代来临
证券日报· 2025-07-27 17:13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在上海举办,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史之最 [1] - 大会涵盖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智慧康养、低空经济、文本创作、智慧家居等多个领域,展示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趋势 [1] 人形机器人应用 - 智元机器人展示灵犀X2、精灵G1、远征A2和远征A2-W四大产品,具备物流拆箱、冰壶游戏互动、啦啦操表演等功能,展示运动智能、作业智能和交互智能 [2] - 傅利叶智能推出GR-3陪伴机器人,采用莫兰迪配色和皮质触感设计,主打交互陪伴功能 [2] - 商汤科技展示搭载日日新V6.5多模态大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具备抗干扰能力,可应用于教育、导览等场景 [6] AI技术突破 - 合合信息科技开发"无限扫描"技术,可将大尺寸文档高清完整数字化,应用于文物存档、工程设计等领域 [3] - 索辰信息科技通过物理AI仿真技术,为低空空域无人机提供实时飞行路径规划,计划开发低空经济"导航地图" [7] - 华鲲振宇发布支持多款国产开源模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解决AI"用不起""不会用"痛点 [7] 行业融合案例 - 傅利叶智能"具身智能康复港"已在全国落地超300家案例科室,累计服务患者超百万人次 [5] - 金山办公WPS灵犀智能体支持"聊文档"功能和自然语言生成PPT,满足特殊用户需求 [5][6] - 交通银行展示智慧航运贸易区块链生态和数字化农业平台,实现科技金融服务实体产业闭环 [6] 行业趋势 - AI产业正从"能用"向"好用"转变,加速融入文旅、教育、工业、金融、办公等行业 [5] - 国产算力持续推动算力普惠化,AI生态相关方协同发展趋势明显 [7][8] - 智元机器人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智元灵渠OS"开源计划,推动开放生态建设 [7]
跳街舞、打拳击、当服务员......数百款机器人亮相WAIC“秀绝技”
华尔街见闻· 2025-07-27 12:33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从表演性展示转向实际生产应用 成为展会绝对焦点 超150台集中亮相 创中国人形机器人最大规模展示纪录 [1] - 动态实景展示成为主流 机器人具备打拳 煮咖啡 分拣物料等实用功能 覆盖车间 超市 医院等多场景 [1] - 行业进入规模化采购阶段 中国移动1.24亿元订单落地 车企超500台意向订单确认 行业平均增速达50%-100% [15] 参展企业及产品亮点 银河通用 - Galbot四足机器狗获"镇馆之宝"称号 实现汽车工厂SPS零件精准分拣 搬运效率媲美人类工人 已与极氪工厂合作测试 [3] 星动纪元 - L7双足人形机器人身高1米71 可完成街舞动作与快递分拣 XHAND1灵巧手具备人手精度 能执行夹纸 按摩等精细操作 Q5服务机器人支持37国语言 适配国际化场景 [5] 云深处科技 - 绝影X30四足机器人实现电力巡检全流程自动化 山猫轮足机器人展示70cm高台翻越 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7] 擎朗智能 - XMAN-F1双足机器人完成爆米花制作与饮料调制 展示精准服务流程 实现全球首秀 [9] 灵宝CASBOT - CASBOT W1专注仓储物流场景 CASBOT 02具备情绪互动能力 可进行猜拳游戏并反馈情绪 [10] 宇树科技 - 拳击机器人完成连贯格斗动作 具备自主爬起功能 现场展示吸引大量观众 [11] 智平方 - AlphaBot通过大模型实现多任务处理 包括打冰淇淋 煮咖啡 码垛等 被观众评价"像真店员" [12] 傅利叶智能 - GR-3人形机器人采用仿肤材质 主打家庭陪伴与医疗照护 配套"康复港"解决方案整合30多款康复机器人 [14] 行业商业化进展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下半年进入商业落地期 智元机器人中标7800万元全尺寸项目 宇树科技获4605万元订单 [15] - 汽车制造领域应用加速 优必选获500台意向订单 乐聚机器人向北汽交付100台 [15] - 行业创新速度显著提升 日均至少1款新产品发布 出货量增长节奏加快 [15]
人形机器人化身“职业技能高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洞见生产力变革
新华社· 2025-07-27 11:12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展览面积突破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参展,规模创历届之最 [2][4] - 具身智能成为大会亮点,生成式AI与软硬件创新推动人形机器人向"职业技能高手"发展 [2][4] -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人形机器人成为市场热点 [5] - 专家预测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催生万亿市场,推动生产力变革与行业商业模式创新 [5] 公司进展 擎朗智能 - 展示首款人形机器人XMAN-F1,具备爆米花制作、饮料调制及双手递物功能,环境适应能力与任务执行精度突出 [2] - 医疗场景中实现人形机器人与物流机器人协同,构建智慧医疗物流闭环 [3] - CEO李通提出专用机器人与通用机器人协同发展趋势,强调后者在多场景中的适应性优势 [3] 傅利叶智能 - 预告首款医用康养人形机器人GR-3,采用莫兰迪暖色调设计,主打交互陪伴功能 [4] - 推出"具身智能康复港"解决方案,整合GRx系列机器人实现导诊、认知康复等多模块服务 [4] 开普勒机器人 - 聚焦工业场景,展示人形机器人在车厂制造、物流搬运等领域的应用能力 [4] - 即将实现百台量产,计划深耕智能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推动产品商业化落地 [4] 技术趋势 - 人形机器人从"能走跑"向"能干活"升级,未来重点围绕标准、创新、开源、生态四方面发展 [5] - 行业加速探索多形态机器人协同作业模式,覆盖医疗、康养、工业等多元化场景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