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灵犀X2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证券:机器人本体催化频出 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1:50
行业动态与趋势 - 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 产业潮起入局者明显增多[1] - 国内华为 字节 比亚迪 小米 广汽 蚂蚁等车企和科技厂商纷纷加码具身智能 海外特斯拉 1X 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1] - 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 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1]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商业化落地可期[1] 企业合作与融资 - 模量科技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 由青橙资本独家投资 资金用于扩产线提升交付能力 加深机器人智能汽车新能源消费电子医疗健康等场景渗透 持续攻坚高精度多模态传感材料研发和算法研发[2] - Figure完成C轮融资 新资本超过10亿美元 估值达390亿美元 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 参与者包括Nvidia 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 Macquarie Capital Intel Capital等[3] - 露笑科技与开普勒机器人及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合作开发嵌入人工智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 目标未来三年销售不少于100万台机器人 将成立合资公司管理自有品牌嵌入式人工智能家庭机器人[4][5] - Figure与Brookfield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数据集 覆盖Brookfield超过10万套住宅单元 5亿平方英尺商业办公空间以及1.6亿平方英尺物流设施 收集人体视频数据训练视觉-语言-动作模型Helix[5] 技术突破与产品发布 - 拓斯达发布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 采用四舵轮设计支持360度全向运动 基于高端伺服领域积累与智谱共同构建预训练具身模型COT-VLA基座 实现对复杂任务的自主推理与决策[1] - 智元机器人灵犀X2成功完成高难度韦伯斯特空翻 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该动作的人形机器人 高1.3米左右 全身28个自由度 具备完善运动交互和作业能力 包括走路跑步骑自行车跳舞玩平衡车[2] 资本与产能规划 - 特斯拉CEO马斯克买入超250万股特斯拉股票 总价值约10亿美元 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授予最多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 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12% 分12批次发放 解锁万亿美元薪酬的运营目标包括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3]
机器人本体催化频出,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板块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4 03:17
行业动态 - 国内外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国内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蚂蚁等科技厂商加码具身智能,海外特斯拉、1X、Figure AI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 [1][8] - 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 [1][8] -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商业化落地可期 [8] 公司进展 - 拓斯达发布首款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采用四舵轮设计、支持360度全向运动,基于公司高端伺服领域积累及与智谱共同构建的预训练具身模型COT-VLA基座,实现复杂任务自主推理与决策 [2] - 智元机器人研发的灵犀X2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高难度"韦伯斯特空翻",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该动作的人形机器人,机器人高1.3米左右,全身有28个自由度,具备完善运动、交互和作业能力 [3] - 模量科技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由青橙资本独家投资,资金用于扩产线、提升交付能力及加深在机器人、智能汽车、新能源等场景的渗透 [3] - Figure完成C轮融资,新资本超过10亿美元,估值达390亿美元,此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参与者包括Nvidia、Intel Capital、LG Technology Ventures等 [4][5] - 特斯拉CEO马斯克于9月12日买入超250万股特斯拉股票,总价值约10亿美元,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授予最多4.237亿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调整后总股本的12%,解锁万亿美元薪酬的运营目标之一是要求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 [5] - 露笑科技与开普勒机器人公司及一家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目标在未来三年内销售不少于100万台嵌入人工智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销往欧洲和美国 [6] - Figure与Brookfield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涵盖Brookfield超过10万套住宅单元、5亿平方英尺商业办公空间及1.6亿平方英尺物流设施,收集人体视频数据用于训练Figure专有视觉-语言-动作模型Helix [7]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包括总成企业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减速器企业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电机企业鸣志电器 [9] - 赛力斯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永茂泰、隆盛科技等 [9] - 华为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拓斯达、兆威机电、中坚科技、禾川科技、埃夫特等 [9]
辅助驾驶征求意见发布,Figure完成10亿美金融资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22 02:40
国金证券近日发布具身智能行业研究: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发布了"公开征求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要求》作为强制 性国家标准,旨在确保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应对高频、高风险场景的基础安全能力,减少 因系统安全能力不足或驾驶员误用导致的事故。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核心观点: 辅助驾驶:景气度加速向上,辅助驾驶征求意见发布,政策持续推进下,看好智驾芯 片、激光雷达、Robo+等。 辅助驾驶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发布,助推行业规范化发展。9月17日,工业和信息 化部装备发布了"公开征求《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 意见"。《要求》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旨在确保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具备应对高频、高风险 场景的基础安全能力,减少因系统安全能力不足或驾驶员误用导致的事故。 英伟达孵化Robotaxi项目,行业在激烈竞争中向好发展。近期,英伟达在内部一项All hands meeting上正式宣布孵化Robotaxi项目,进军Robotaxi行业。相较于英伟达此前参与的 辅助驾驶项目,此次孵化的Robotaxi项目是一个"预计投入30亿美金,未来会在美 ...
稚晖君机器人炸场:全球首秀“真男人必会的韦伯斯特空翻”
量子位· 2025-09-17 11:06
机器人技术突破 - 灵犀X2成为全球首个完成韦伯斯特空翻的机器人 该空翻属于中高级水平动作 对腿部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极高[1][2] - 机器人身高1.3米 全身25-31个自由度(完成空翻时去除头部 减少2个自由度)[13][14] - 采用强化学习训练Mimic策略 通过2D视频转换BVH动捕数据 再通过仿真环境训练RL policy 最终实现高精度执行 控制频率达1kHz[23][24] 运动性能表现 - 具备人类基本运动水平 可应对各种地形跑步 实现自主避障 并能快速调节全身稳定性抵抗外力冲击[16][17] - 完成空翻需要超过30个自由度协同控制 实现精确角动量分配和毫秒级姿态调整 验证了硬件高可靠性[23][25] - 基于统一Locomotion base-model训练 未来将推出zero-shot WBC(全身控制)模型[26] 产品系列布局 - 灵犀X2-W为轮式双臂作业机器人 可"盲走"上台阶并手持12斤物品 双腿六自由度 轮式模式能通过单边桥等复杂地形[28][30][31] - 灵犀X2-N支持轮式与足式双形态自由切换 适配不同地形场景需求[34] - 系列产品采用轮毂电机驱动 集成动态平衡系统和柔性材料 具备抗冲击设计[32][33] 商业化进展 - 灵犀X2预计2025年下半年规模化出货 2026年底出货量达数千台[36] - 公司定位机器人系统为1+3全栈能力:本体+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26] - 交互智能方面首创灵动交互概念 通过情感计算引擎和多模态Agent实现生成式动作表达 作业智能已具备实际部署水平[26]
高端制造行业:智元机器人合作伙伴大会回顾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38
公司战略与愿景 - 公司于8月21日在上海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 加速具身智能商业化进程 推动行业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商业应用 [1] - 公司策略聚焦量产通用人形机器人 构建全栈软硬件平台 拓展工业/商业/家庭场景 [1] - 公司提出2025年为具身智能转折点 将其定位为继手机和汽车后的未来智能终端 [1] 技术体系与产品布局 - CTO提出"1+3"全栈技术战略:一个机器人本体和三大核心智能(运动智能通过Sim2Real学习实现稳定快速运动 交互智能实现1秒多模态响应 操作智能通过真机学习实现精准抓取) [2] - 展示三大产品系列:远征A2(行业首款获全球安全认证的商业化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元始G1(工业/商业数据任务) 灵犀X2(1.3米表演教育智能机器人) [2] - 发布LinkCraft AI机器人内容工具和灵犀X2-W轮式双臂作业原型机 [2] 生态建设计划 - 通过三方面实现生态共建:开源中间件AimRT 数据集及灵渠OS系统 推动产业协同的一体化战略 启动"智元计划A"三年孵化50+早期项目 构建千亿规模生态 [1] - 生态战略采用类似华为的互利合作模式 形成研发-供应链-应用场景的闭环价值链 [3] - 已与上市公司合资创立机器人企业 投资覆盖研发 制造 组装 代工的上中下游企业 [3] 商业化进展与目标 - 聚焦8大应用场景:接待导览 商演活动 智能制造 物流运输 安防巡检 清洁服务 数据采训 科研教育 [2] - 2025年合作伙伴政策将分层次向优质伙伴直接输送高端资源 [3] - 目标三年部署10万台以上通用机器人 支持100+自主任务 构建开放生态 [3] 供应链体系 - 参与生态的上市公司包括中大立德 领益智造 富临精工 蓝思科技 均普智能 奥比中光 汉威科技 卧龙电驱 长盈精密 超捷股份等 覆盖执行器关键部件 多类传感器 AI模型与芯片 结构件 T1组装与代工环节 [4] - 绿的谐波和双环传动是多数机器人厂商(特斯拉 优必选 智元 宇树 Figure AI等)的供应商 [4] - 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是特斯拉T1供应商 [4]
具身智能爆发前夜,人形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
Wind万得· 2025-08-26 22:26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设置26个赛项,涵盖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等类别,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参与角逐[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Ultra"人形机器人以21.50秒的成绩获得100米短跑冠军,成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并实现完全自主导航能力[4] - 宇树科技H1机器人在1500米比赛中以6分34秒40夺冠,平均速度约3.8米/秒,在400米项目中以1分28秒03夺冠,平均速度约4.5米/秒,创造人形机器人长跑世界记录[5] - 银河通用旗下Galbot人形机器人在医药分拣项目中以336分总成绩夺得金牌,仅用4分25秒完成全流程比赛,远低于20分钟比赛时限[6]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轶2.0人形机器人在物料整理项目中包揽冠、亚军,基于7自由度机械臂和"慧思开物"平台完成细长物料插装任务[7] - 智元机器人实测数据显示,远征A2人形机器人复杂地形行走通过率达98.6%、精灵G1在工业场景的抓取误差<0.1mm、灵犀X2的多模态对话响应突破1秒级[7] - 谐波减速器国产化率较高,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在减速比、输出转速、传动精度等方面和海外品牌差距明显缩小[8] - 昊志机电研发出一体化关节模组,实现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全面国产化,成本较进口方案下降50%[8] - 天太机器人即将发布新一代径向/轴向关节模组,价格首次降至三位数(较进口方案低50%),轻量化与动力性能同步提升[8] - 人形机器人在可靠性、稳定性、适应性方面仍存在挑战,如100米短跑决赛中有机器人中途跌倒,100米障碍赛中有机器人摔掉"一颗头"[9] 人形机器人应用前景 - 人形机器人技术路线尚未统一,在运动控制、末端执行器、感知系统等方面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如灵巧手技术路线有全驱动方案和欠驱动方案之分,视觉感知技术路线存在3D视觉、2D视觉与多模态感知的分歧[10] - 短期商业化市场以政府/科研机构场景、工业制造与物流仓储场景为主,但当前订单规模仍有限,长期消费端场景如家庭服务、娱乐需求广泛但落地难度大[10]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联合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金额约1.2亿元(含税),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当前公开的最大单笔招标订单[11] - 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金额为9051.15万元,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单笔订单金额记录[11] - 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迄今数量最大的单笔订单[11] - 智元机器人展示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八大场景化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2026年达数万台[11] - GGII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达1.24万台,市场规模接近64亿元,2035年全球销量超500万台,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14] - 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销量达7300台,市场规模接近24亿元,2035年销量达200万台,市场规模接近1400亿元[15] - 行业认为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发展拐点,成为"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15] 人形机器人投融动态 - 2025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融资事件超80起,融资金额超130亿元,超过2024年总和[16] - 投资逻辑从关注团队实力、技术路线和Demo效果转向更关注量产能力和交付能力[16] - 宇树科技已启动上市辅导,智元机器人通过反向收购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17] - 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股价表现强劲,对整个人形机器人板块估值提升起到积极影响[17]
智元首次集中交卷,三年目标要部署十万台通用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8-22 02:36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具身智能机器人为继手机和汽车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1] - 公司采取先To B再To C的商业路线 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建垂直生态实现规模化落地 [3] - 公司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目标三年孵化50+高潜力项目并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已形成远征系列(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精灵系列(工业商业多场景)和灵犀系列(全智能灵活机器人)三大产品线 [4][5] - 推出"1+3"全栈技术战略 以机器人为本体构建运动智能 交互智能与作业智能三大能力 [3] - 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 百万真机数据集及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6] - 当前机器人已具备轻作业能力 未来一两年将从辅助快速过渡到替代人类水平 [1]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1月实现1000台人形机器人量产下线 预计全年有数千台产品下线 [2] - 近期获得1.2亿元大订单 近百台远征A2-W进驻富临精工工厂 成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规模化商业应用案例 [2] - 目标未来三年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 支持百种任务自主泛化能力 [2] - 2025年以来近乎每月新增一家上市公司合资伙伴 目前已涵盖博众精工 大丰实业 卧龙电驱 软通动力等企业 [2][3] 合作伙伴生态 - 合作伙伴选择标准侧重渠道能力强的企业及能补充未覆盖领域的专业伙伴 [3] - 通过直接投资布局产业链 过去一年投资15个早期项目 年化收益率达8倍 [3] - 构建分层分销体系 通过明确责权利关系和激励机制降低合作门槛 [6] 技术挑战与规划 - 下一阶段挑战在于技术产品化 标准化与封装 实现各行业快速批量复制 [6] - 作业操作问题比运动控制难度高100倍以上 需持续打磨硬件 算法和数据 [7] - 技术尚未进入收敛状态 未来1-2年内硬件整体优化和软件算法系统优化空间仍很大 [6] 市场扩张计划 - 海外市场分两步推进:北美科研教育合作(借助英伟达 Skill AI及学术界资源)及东南亚 日韩 欧洲商业出海 [7] - 2024年9月 10月将发布更大规模 更多场景的工业应用 下半年有多项技术及行业应用展示 [2] 资本状况 - 现金流储备可支撑三年业务发展 即使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 [8] - 融资一直比较顺利 属于想融就可以融的状态 [8] - 收购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3.62%股份属于资本层面创新 顺应国家政策导向 [7]
稚晖君新大招:机器人二次开发0门槛了!
量子位· 2025-08-22 00:59
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推出灵创平台 旨在降低机器人二次开发门槛 通过AI模块化工具实现动作自由编排和表达定制 被称为杀手级应用[1][5][6] - 平台采用无代码开发模式 用户可通过拖拽 视频上传和文本输入等方式生成机器人动作 训练时间从几十秒到几十小时不等[18][20][21] - 平台已适配灵犀X2人形机器人 计划10月推出beta版 并展示新款轮足式机器人灵犀X2-W原型[13][14][27] 平台功能与特性 - 提供动作库包含上百个标准化动作 支持实时预览和参数调整 用户可录制真人视频自动生成机器人动作[16][20][22] - 支持音频语义分析 根据语调自动生成匹配动作 如悲伤音频对应低头和耷肩动作[24][25] - 支持文本转语音并绑定动作 实现机器人按指令表演 用户生成内容可复用和共享[10][26] 技术底层与定位 - 平台由自研AI模型驱动 将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过程模块化 降低专业调试需求[3][7][11] - 定位为AI加持的创作平台 目标让机器人实现人类式表达 创作者可像导演一样自由编排[7][9] - 当前适配灵犀X2 未来将扩展至更多硬件设备[13]
智元邓泰华:具身智能机器人最终能够成为「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IPO早知道· 2025-08-22 00:49
行业前景与公司愿景 - 全球正处于具身智能大爆发的前夜 人工智能加速向AGI迈进 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拐点 成为继手机和汽车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2] - 公司以通用量产人形机器人为牵引目标 梯次推进工业、商业和家居商用场景落地 最终构建通用智能机器平台应用生态[2] - 目标未来三年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 支持百种任务自主泛化能力 构建开放可进化自生长的通用机器人生态系统[8] 技术战略与产品布局 - 采用"1+3"全栈技术战略 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 构建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三大核心能力[6] - 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系列:远征A2为业界首款规模化商业部署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实现2000小时+行走测试及中美欧安全认证;精灵G1具备原生数采与采推一体能力;灵犀X2为1.3米全智能灵动机器人[6] - 发布灵犀X2-W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 具备全向移动底盘、高自由度双臂、占地不足0.5平方米紧凑收纳及低成本等特性 定位为下一代具身智能作业机器人标杆[8] 生态合作与商业化路径 - 生态共建被列为公司核心战略 通过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三大路径汇聚全球创新力量[3] - 推行被集成战略 整合行业头部伙伴研发/市场/交付能力 覆盖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八大场景[3] - 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目标三年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 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提供技术支持/融资赋能/场景开放等权益[4] 运营进展与竞争优势 - 实现业界唯一全系列全场景产品布局 构建本体-小脑-大脑软硬全栈技术体系[2] - 通过梯次推进不同场景产品落地 持续突破高质量大客户群 保持强劲业务发展势头[2][3] - 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百万真机数据集 推出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推动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3]
智元机器人定目标:加速具身智能商业落地,明年出货数万台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3:07
公司发展里程碑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于2023年2月成立 三年内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 今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2] - 预计今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明年提升至数万台 2025年目标出货量全球第一及大客户突破数量全球第一[2] - 近期连获大单并加速商业化 通过提高渠道占比扩大市场规模 聚焦八大场景包括讲解接待、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1][2] 战略规划与生态建设 - 核心战略以通用量产人形机器人为目标 打造软硬件全栈平台 梯次推进工业、商业和家居场景落地[4] - 启动"智元A计划" 三年内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 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首期创业营于2025年8月21日启动招募[1][5] - 通过开源中间件AimRT、百万真机数据集及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推动行业标准化和生态化发展[4] 产品体系与技术能力 - "1+3"全栈技术战略: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 构建运动智能(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交互智能(1秒级多模态响应)、作业智能(精细操作闭环)三大能力[6] - 三大产品系列:远征A2(全尺寸人形机器人/2000h+行走测试/中美欧认证)、精灵G1(工业商业多场景)、灵犀X2(1.3m尺寸/文娱科研场景)[7] - 发布灵创平台(LinkCraft)降低机器人二次开发难度 同步推出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灵犀X2-W(占地<0.5㎡/双电系统/触觉反馈)[9][10] 行业前景与目标 - 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商用拐点 成为继手机和汽车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2] - 三年目标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部署 支持百种任务自主泛化 构建开放可进化的生态系统[7] - 生态共建被列为核心战略 通过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三大路径整合行业资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