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灵G1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机器人携手德马科技亮相日本国际物流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1:57
公司动态 - 智元机器人携核心产品精灵G1与德马科技联合参展2025日本国际物流综合展 [1] - 现场呈现基于真实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物流作业场景 [1] - 精灵G1与德马科技飞梭智能分拣机器人实现全程无人工干预的全自动供包与包裹二次分拣 [1] 技术能力 - 解决方案可灵活应对物流场景中快速行走、高效搬运、精准供包等复杂任务 [1] - 实现深度协同的智能分拣与供包操作 [1]
智元斩获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CR认证,编号“001”
IPO早知道· 2025-09-22 12:29
行业标准化与认证突破 - 公司成功获得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产品CR认证证书(编号"001"),成为国内首批依据T/SAIAS系列团体标准认证的企业,标志行业在数据集标准化和质量评价领域取得关键进展 [2] - 认证体系全面评估数据集建设的四大核心要素:分类与编码规范、数据标注标准、统一数据集格式要求及全面质量评价准则,涵盖全生命周期管理并确保数据规范性、一致性与可用性 [2] - 认证推动人形机器人数据在采集、处理、管理及使用环节的标准化进程,为行业数据生态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 数据集规模与质量优势 - AgiBot World数据集为全球首个基于全域真实场景、全能硬件平台和全程质量把控的真机数据集,长程数据规模较谷歌Open X-Embodiment数据集高出10倍,覆盖从基础操作到复杂长程任务的多组原子技能组合 [3] - 80%任务时长集中在60-150秒,场景覆盖面扩大100倍,数据质量从实验室级跃升至工业级标准,包含抓取、推拉、搅拌、折叠、熨烫、内存条安装及餐具分拣等复杂任务 [3] - 数据集复刻家居、餐饮、工业、商超和办公五大核心场景,包含数百种真实子场景与3000多种真实物品,高度还原多场景任务设计以构建具身智能必要条件 [4] 硬件支撑与质控体系 - 数据采集机器人精灵G1配备8个环绕式摄像头实现360度环境感知,6自由度灵巧手保障动作精准灵活,末端增加六维力传感器和高精度触觉传感器感知微小力变化,全身拥有32个主动自由度以应对复杂任务 [5] - 数据采集全程遵循"多方参与规划-端云双重筛选-逐帧人工审核-算法二次验证"严苛流程,从源头保障数据规范性与可用性 [5] - 公司自建3000多平方米数据采集工厂与应用实验基地,支撑数据集的高质量工业级标准 [4] 行业生态建设与未来规划 - 公司通过认证印证AgiBot World数据集的行业标杆地位,使其成为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化示范范本,助力推动具身智能领域"规范、开放、高效"的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形成 [5] - 公司计划持续迭代数据集场景覆盖与数据质量,同时开放标准化数据能力,与行业伙伴共建数据生态 [5]
具身智能爆发前夜,人形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
Wind万得· 2025-08-26 22:26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设置26个赛项,涵盖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等类别,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参与角逐[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Ultra"人形机器人以21.50秒的成绩获得100米短跑冠军,成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并实现完全自主导航能力[4] - 宇树科技H1机器人在1500米比赛中以6分34秒40夺冠,平均速度约3.8米/秒,在400米项目中以1分28秒03夺冠,平均速度约4.5米/秒,创造人形机器人长跑世界记录[5] - 银河通用旗下Galbot人形机器人在医药分拣项目中以336分总成绩夺得金牌,仅用4分25秒完成全流程比赛,远低于20分钟比赛时限[6]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轶2.0人形机器人在物料整理项目中包揽冠、亚军,基于7自由度机械臂和"慧思开物"平台完成细长物料插装任务[7] - 智元机器人实测数据显示,远征A2人形机器人复杂地形行走通过率达98.6%、精灵G1在工业场景的抓取误差<0.1mm、灵犀X2的多模态对话响应突破1秒级[7] - 谐波减速器国产化率较高,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在减速比、输出转速、传动精度等方面和海外品牌差距明显缩小[8] - 昊志机电研发出一体化关节模组,实现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全面国产化,成本较进口方案下降50%[8] - 天太机器人即将发布新一代径向/轴向关节模组,价格首次降至三位数(较进口方案低50%),轻量化与动力性能同步提升[8] - 人形机器人在可靠性、稳定性、适应性方面仍存在挑战,如100米短跑决赛中有机器人中途跌倒,100米障碍赛中有机器人摔掉"一颗头"[9] 人形机器人应用前景 - 人形机器人技术路线尚未统一,在运动控制、末端执行器、感知系统等方面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如灵巧手技术路线有全驱动方案和欠驱动方案之分,视觉感知技术路线存在3D视觉、2D视觉与多模态感知的分歧[10] - 短期商业化市场以政府/科研机构场景、工业制造与物流仓储场景为主,但当前订单规模仍有限,长期消费端场景如家庭服务、娱乐需求广泛但落地难度大[10]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联合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金额约1.2亿元(含税),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当前公开的最大单笔招标订单[11] - 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金额为9051.15万元,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单笔订单金额记录[11] - 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迄今数量最大的单笔订单[11] - 智元机器人展示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八大场景化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2026年达数万台[11] - GGII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达1.24万台,市场规模接近64亿元,2035年全球销量超500万台,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14] - 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销量达7300台,市场规模接近24亿元,2035年销量达200万台,市场规模接近1400亿元[15] - 行业认为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发展拐点,成为"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15] 人形机器人投融动态 - 2025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融资事件超80起,融资金额超130亿元,超过2024年总和[16] - 投资逻辑从关注团队实力、技术路线和Demo效果转向更关注量产能力和交付能力[16] - 宇树科技已启动上市辅导,智元机器人通过反向收购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17] - 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股价表现强劲,对整个人形机器人板块估值提升起到积极影响[17]
智元首次集中交卷,三年目标要部署十万台通用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8-22 02:36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具身智能机器人为继手机和汽车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1] - 公司采取先To B再To C的商业路线 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建垂直生态实现规模化落地 [3] - 公司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目标三年孵化50+高潜力项目并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已形成远征系列(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精灵系列(工业商业多场景)和灵犀系列(全智能灵活机器人)三大产品线 [4][5] - 推出"1+3"全栈技术战略 以机器人为本体构建运动智能 交互智能与作业智能三大能力 [3] - 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 百万真机数据集及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6] - 当前机器人已具备轻作业能力 未来一两年将从辅助快速过渡到替代人类水平 [1]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1月实现1000台人形机器人量产下线 预计全年有数千台产品下线 [2] - 近期获得1.2亿元大订单 近百台远征A2-W进驻富临精工工厂 成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规模化商业应用案例 [2] - 目标未来三年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 支持百种任务自主泛化能力 [2] - 2025年以来近乎每月新增一家上市公司合资伙伴 目前已涵盖博众精工 大丰实业 卧龙电驱 软通动力等企业 [2][3] 合作伙伴生态 - 合作伙伴选择标准侧重渠道能力强的企业及能补充未覆盖领域的专业伙伴 [3] - 通过直接投资布局产业链 过去一年投资15个早期项目 年化收益率达8倍 [3] - 构建分层分销体系 通过明确责权利关系和激励机制降低合作门槛 [6] 技术挑战与规划 - 下一阶段挑战在于技术产品化 标准化与封装 实现各行业快速批量复制 [6] - 作业操作问题比运动控制难度高100倍以上 需持续打磨硬件 算法和数据 [7] - 技术尚未进入收敛状态 未来1-2年内硬件整体优化和软件算法系统优化空间仍很大 [6] 市场扩张计划 - 海外市场分两步推进:北美科研教育合作(借助英伟达 Skill AI及学术界资源)及东南亚 日韩 欧洲商业出海 [7] - 2024年9月 10月将发布更大规模 更多场景的工业应用 下半年有多项技术及行业应用展示 [2] 资本状况 - 现金流储备可支撑三年业务发展 即使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 [8] - 融资一直比较顺利 属于想融就可以融的状态 [8] - 收购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3.62%股份属于资本层面创新 顺应国家政策导向 [7]
智元邓泰华:具身智能机器人最终能够成为「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IPO早知道· 2025-08-22 00:49
行业前景与公司愿景 - 全球正处于具身智能大爆发的前夜 人工智能加速向AGI迈进 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拐点 成为继手机和汽车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2] - 公司以通用量产人形机器人为牵引目标 梯次推进工业、商业和家居商用场景落地 最终构建通用智能机器平台应用生态[2] - 目标未来三年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 支持百种任务自主泛化能力 构建开放可进化自生长的通用机器人生态系统[8] 技术战略与产品布局 - 采用"1+3"全栈技术战略 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 构建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三大核心能力[6] - 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系列:远征A2为业界首款规模化商业部署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实现2000小时+行走测试及中美欧安全认证;精灵G1具备原生数采与采推一体能力;灵犀X2为1.3米全智能灵动机器人[6] - 发布灵犀X2-W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 具备全向移动底盘、高自由度双臂、占地不足0.5平方米紧凑收纳及低成本等特性 定位为下一代具身智能作业机器人标杆[8] 生态合作与商业化路径 - 生态共建被列为公司核心战略 通过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三大路径汇聚全球创新力量[3] - 推行被集成战略 整合行业头部伙伴研发/市场/交付能力 覆盖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八大场景[3] - 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目标三年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 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提供技术支持/融资赋能/场景开放等权益[4] 运营进展与竞争优势 - 实现业界唯一全系列全场景产品布局 构建本体-小脑-大脑软硬全栈技术体系[2] - 通过梯次推进不同场景产品落地 持续突破高质量大客户群 保持强劲业务发展势头[2][3] - 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百万真机数据集 推出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推动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3]
智元机器人定目标:加速具身智能商业落地,明年出货数万台
国际金融报· 2025-08-21 13:07
公司发展里程碑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于2023年2月成立 三年内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落地 今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2] - 预计今年出货量达数千台 明年提升至数万台 2025年目标出货量全球第一及大客户突破数量全球第一[2] - 近期连获大单并加速商业化 通过提高渠道占比扩大市场规模 聚焦八大场景包括讲解接待、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1][2] 战略规划与生态建设 - 核心战略以通用量产人形机器人为目标 打造软硬件全栈平台 梯次推进工业、商业和家居场景落地[4] - 启动"智元A计划" 三年内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 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首期创业营于2025年8月21日启动招募[1][5] - 通过开源中间件AimRT、百万真机数据集及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推动行业标准化和生态化发展[4] 产品体系与技术能力 - "1+3"全栈技术战略: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 构建运动智能(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交互智能(1秒级多模态响应)、作业智能(精细操作闭环)三大能力[6] - 三大产品系列:远征A2(全尺寸人形机器人/2000h+行走测试/中美欧认证)、精灵G1(工业商业多场景)、灵犀X2(1.3m尺寸/文娱科研场景)[7] - 发布灵创平台(LinkCraft)降低机器人二次开发难度 同步推出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灵犀X2-W(占地<0.5㎡/双电系统/触觉反馈)[9][10] 行业前景与目标 - 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商用拐点 成为继手机和汽车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2] - 三年目标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部署 支持百种任务自主泛化 构建开放可进化的生态系统[7] - 生态共建被列为核心战略 通过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三大路径整合行业资源[4]
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成功举办 以全链条布局加速具身智能商用落地
证券之星· 2025-08-21 08:45
核心观点 - 公司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 全面展示全链条布局 加快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进程 推动产业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商用 [1] 战略愿景 - 公司志在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全球领军企业 开创通用机器人产业生态 加速通用智能时代来临 [4] - 以通用量产人形机器人为牵引目标 打造强智能易协作软硬件全栈平台 梯次推进工业商业家居商用场景落地 [4] - 目标三年内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 支持百种任务自主泛化能力 构建开放可进化自生长生态系统 [11] 技术架构 - 采用一体三智全栈技术架构 构建业界唯一全系列全场景产品布局 形成本体-小脑-大脑软硬全栈技术布局 [4] - 实施1+3全栈技术战略 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 构建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三大核心能力 [7] - 运动智能实现复杂地形自适应行走 交互智能多模态对话响应速度达1秒级 作业智能实现从抓取到精细操作闭环 [7] - 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 百万真机数据集 推出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推动行业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发展 [4] 产品矩阵 - 远征A2为业界首款规模化商业部署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完成2000小时以上行走测试 获中美欧安全认证 主打讲解接待与文娱商演 [9] - 精灵G1具备原生数采与采推一体能力 搭配Genie Studio平台 胜任工业商业多场景 [9] - 灵犀X2为全智能灵动机器人 身高1.3米 覆盖文娱商演门店接待科研教育场景 [9] - 发布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灵犀X2-W 具备全向移动底盘 高自由度双臂 仿生手腕 占地不足0.5平方米 [11] 生态建设 - 通过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三大路径汇聚全球创新力量 生态共建被列为公司核心战略 [4] - 推行被集成战略 整合行业头部伙伴研发市场交付垂直能力 打造行业具身智能体 覆盖八大场景 [5] - 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目标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 三年内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6] - 构建分层分销体系 明确责权利关系 设立激励机制 有效降低合作门槛 [5] 商业化进展 - 已聚焦讲解接待 文娱商演 工业智造 物流分拣 安防巡检 商用清洁 数采训练 科研教育八大场景 [11] - 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 实现多行业规模化应用 逐步实现跨领域规模商用 [11][4] - 发布2025版伙伴政策 构建多层次伙伴体系 提供全方位支持 共建技术-产品-场景协同生态 [13] - 发布机器人动作与表达创作平台灵创平台 降低机器人二次开发难度到0门槛 [9]
Kimi查找算力不足原因;华为手机国内出货量登顶;蚂蚁AQ推出AI打假
观察者网· 2025-08-19 01:11
AI算力与云服务 - Kimi因算力不足出现界面显示问题 文件系统请求失败率过高 官方正在调查原因[1] - 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联合发布GenFlow2 0 支持超100个专家智能体同时工作 3分钟并行完成超5项复杂任务 生成速度超过主流同类型产品[1] - 阿里云以24 6%市场份额蝉联中国AI公有云服务第一 对话式AI和智能语音细分市场保持领先 2024年AI公有云市场增长55 3%达195 9亿元人民币[3] 智能硬件与机器人 - 智元机器人全系产品登陆电商平台 双足机器人远征A2-青春版定价19 8万元 四足机器人D1 EDU版定价3 6万元[3] - iPhone 17e配置曝光 采用6 1英寸60Hz OLED屏幕 配备灵动岛设计和A19平台 后置48Mp摄像头[5][6] 医疗健康AI应用 - 蚂蚁集团旗下AQ应用推出AI打假功能 提供AI拍图打假和AI电话验真服务 联合好大夫30万名医生资源组建银发打假团[2]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 - 2025Q2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6886万台同比下降4 1% 华为以1250万台出货量重夺榜首 小米1040万台从第一降至第四[4] - vivo和OPPO分列二三位 出货量1190万台和1070万台 苹果960万台排名第五 小米是前五中唯一正增长厂商同比增3 4%[4] 企业动态与战略 - 小米起诉米系有品公司商标侵权 案件将于9月3日在晋江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6] - 格力电器回应线上销量争议 通过奥维云网数据确认7月线上市场格力保持领先地位[7] - 理想汽车CEO李想宴请卡车司机 就此前对撞测试事件表示有冒失但无意冒犯[8] - 蔚来乐道总裁沈斐表示不会公布大定数量等过程类数据 强调创业是马拉松要看最终结果[8] - 比亚迪高管倡议避免网络纷争 强调公司专注自身发展从不主动拉踩同行[8] 零售与商业扩展 - 京东七鲜美食MALL线下客流增长超3倍 逛购率近100% 计划扩展至全国超10个城市 二期将引入七鲜小厨[9]
24小时高温行走直播后 智元机器人全系开售 卖这个价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15:48
技术突破与产品验证 - 远征A2人形机器人完成24小时高温户外自主行走挑战,实测气温37℃、地表温度61℃,创下全球首次人形机器人高温户外极限挑战纪录[1] - 机器人通过7种路面材质、12类障碍测试,验证其在昼夜温差(22℃-37℃)、强光逆光等复杂环境下的全自主能力[2] - 搭载多模态感知系统、大模型融合算法和20秒热插拔换电技术,单台累计行走超3000小时,通过8台机器60小时压力测试和120小时连续行走测试[2] - 采用"正向设计"工程思维,通过T1/T2版迭代优化,标配预留算力与传感器冗余,为算法迭代留空间[3] 商业化布局与产品矩阵 - 六大产品线同步登陆智元商城与京东商城,价格覆盖9 8万至45万元区间,包括远征A2系列、灵犀X2系列、精灵G1等[3] - 远征A2旗舰版配备百万级企业知识库和多语言对话能力,青春版定价16 8万瞄准文娱商演市场[5] - 灵犀X2系列覆盖情感交互需求,青春版支持30余种微表情,探索版开放二次开发权限,旗舰版具备自主导航导览功能[5] - 四足机器人D1系列细分市场:D1 Pro主打3 7m/s奔跑速度的商演租赁,D1 Edu定位教育科研,D1 Ultra以2kW/kg功率密度服务工业检测[5] 行业拐点与战略路径 - 公司采用"由易至难"策略,中标中国移动订单,将远征A2应用于企业大厅接待,未来拓展至文娱商演、康养陪伴场景[6] - 商业化优先选择ROI明确的商业服务场景(如品牌宣传),工业场景聚焦核心需求,当前机器人能力达人类60%-70%,目标年底接近100%[8] - 行业国产化率超95%,技术迭代依赖算法、传感器、硬件协同进步,2025年或成人形机器人"实用化元年"[8] - 行业逻辑从"技术参数极致"转向"场景适配精度",需满足降本增效、危险替代、体验升级三大需求[8]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实用化落地关键从实验室转向真实世界,需应对高温、颠簸、突发状况等复杂条件[9] - 通用智能的核心是泛化性,需在仓库移位、宠物干扰等多元场景中灵活应对[7] - 行业从"概念热炒"进入"实干期",标志性事件包括24小时直播验证和线上开售[1][8]
晚报 | 8月19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18 14:54
机器人 - 机器人概念热度持续上行 祥明智能20cm涨停创历史新高 晋拓股份、宝武镁业、大豪科技、光洋股份、领益智造涨停 卧龙电驱、华光新材、均普智能等涨幅靠前 [1] - 智元机器人宣布8月18日上线全系列产品包括D1、远征A2、OmniHand、灵犀X2、精灵G1等 旨在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和增强品牌覆盖广度 [1] - AI垂类应用加速向化工全链条渗透 设备端聚焦AI+机器人高危巡检 研发端看好AI+自动化实验驱动的分子发现及工艺优化 产品端关注AI辅助配方升级与新材料迭代 [1] - 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 商业化落地可期 价格下探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 长期需攻克成本瓶颈 [1] 短剧 - 短剧板块热度上行 华智数媒和华策影视20CM涨停 芒果超媒、百纳千成、慈文传媒、欢瑞世纪涨超8% 中文在线、幸福蓝海、横店影视、果麦文化等跟涨 [2] - 横店影视城前7个月接待超过2300个竖屏微短剧剧组 超过2024年全年 微短剧导演、演员、群演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2] - 微短剧从年轻人主导扩展至全年龄段 银发剧场占比显著提升 DataEye研究院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达680亿元 2027年有望站上千亿级台阶 [2] - 红果免费短剧App的MAU达1.73亿人同比增长220% 人均使用时长达19.36小时/月追赶上头部长视频平台 红果平台单月分账金额超过5亿元 [3] 光伏 - 华润电力3GW光伏组件集采开标 标段一投标报价0.677-0.776元/W均价0.729元/W 标段二投标报价0.690-0.752元/W均价0.729元/W 标段三投标报价0.673-0.744元/W均价0.718元/W [3] - 国内集中式和分布式项目均价分别为0.67元/W和0.69元/W 华润电力开标均价显著高于当前成交均价 头部企业报价基本在0.73元/W以上 [3] - 国内组件涨价落地意味着产业链涨价传导顺利 夯实上游盈利进一步修复的信心 叠加市场预期光伏出口退税取消 海外组件涨价或更为顺利 [4] - 国内各省机制电价招标陆续落地 国内需求启动为组件涨价提供支撑 反内卷持续推进 供需共振推动光伏产业链景气度修复 [4] 交换机 - 开放计算项目基金会成立全新光路交换子项目 创始成员包括谷歌、英伟达、Coherent等 目标是通过OCS技术降低AI算力集群的能耗 [4] - Lumentum、Coherent披露OCS进展 已收到几家云厂商OCS光交换机订单 未来三年有望成为公司重要营收增长驱动 [4] - OCS相比传统交换机优势明显 省去较多光电转换环节 具备数据传输速度快、低功耗、稳定性可靠性强、易维护等优点 [5] - 谷歌通过阿波罗项目在Jupiter/AI网络架构中广泛应用光路交换技术 TPU系统借此实现卓越性能与总体成本优势 [5] - 预计2026年仅谷歌一家OCS需求就超过30亿美元 OCS在其他大厂的应用逐步起量 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 [5] - 传统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规模超1500亿元 OCS未来份额有望超50% 市场空间巨大 [5] 海洋经济 - 深海科技概念局部异动 巨力索具直线涨停 南方路机涨停 坤博精工、深水海纳、海兰信、中科海讯、亚星锚链等跟涨 [6] -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与相关部门着手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相关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注重创新驱动部署尽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6] - 加快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6]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占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7.8% 海洋经济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块 [6] 宏观行业新闻 - 国家领导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 要抓住关键着力点做强国内大循环 持续激发消费潜力 [9]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会见泰国银行行长社他布·素提瓦纳吕布并续签货币互换协议 [9] - 年内沪、深、北交所已上市64家公司 年内券商新增开户增幅30%-50% 有券商单日开户量创8月新高 [9] - 7月中国游戏市场规模为290.84亿元同比增长4.62% 上证指数突破2021年2月前高盘中录得3745.94点为2015年8月以来近十年高点 [9] - 美国扩大钢铝关税清单措施于18日正式生效 [9] 主题复盘 - 液冷服务器板块活跃 大元泵业、飞龙股份、要由股份、长缆科技、淳中科技、川润股份、永太科技、奕东电子、强瑞技术、润禾材料、英维克等表现突出 [11] - 影视板块受关注 吉视传媒、慈文传媒、欢瑞世纪、华智数媒、华策影视、大豪科技等上涨 [11][12] - 国产芯片板块活跃 汉钟精机、深圳华强、好上好、国机精工、美田股份、长缆科技、科森科技、凌云股份、晋拓股份、宁波东力等表现 [12] - 机器人板块持续走强 红豆股份、汇得科技、光洋股份、明新旭腾、中安科、银轮股份、中鼎股份、奇德新材、祥明智能、英威腾等上涨 [12] -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表现活跃 华胜天成、同洲电子、中恒电气、长源东谷、高新发展、雄韬股份、高澜股份、科泰电源、四方科技、凯中精密、英威腾、园林股份、新亚电子等上涨 [12][13] - 医药板块受关注 赛诺医疗、济民健康、申联生物、新天药业、万邦德、福瑞股份、百花医药、南新制药等表现 [13] - 军工板块活跃 长城军工、烽火电子、中科海讯、四创电子、恒申新材、兴业科技、中天火箭等上涨 [13] - 光通信板块走强 腾景科技、德科立、锐捷网络、剑桥科技、天通股份等表现 [13][14] - 大金融板块上涨 长城证券、中科金财、大智慧、诺德股份等表现 [14] - PCB板板块活跃 南亚新材、方正科技、天承科技、江南新材等上涨 [14] - 大消费板块受关注 爱丽家居、中粮糖业、凯撒旅业、迪贝电气等表现 [14] - RWA板块活跃 中科金财、科创信息、东信和平等上涨 [14] - 光伏板块再现缺货涨价 上海电力、雅博股份、弘元绿能、科森科技等表现 [14] - 苹果产业链板块活跃 领益智造、朝阳科技等上涨 [14] - 稀土磁材板块受关注 华宏科技、北方稀土等表现 [14] - 低空经济板块活跃 影石创新、光洋股份等上涨 [14][15] - 雅江电站概念股受关注 西藏旅游、冠龙节能等表现 [15] - 有色金属板块上涨 江顺科技、宝武镁业等表现 [15] - 海洋经济板块活跃 蓝科高新、炬申股份等表现 [15] - 人工智能大模型板块受关注 利欧股份、智微智能等上涨 [15] - 资产重组板块活跃 亚泰集团、*ST南营、*ST华嵘等表现 [15] - ST股板块波动 *ST奥维、ST景谷、ST尔雅、*ST高斯、*ST春天、*ST立航、*ST松发、*ST京蓝、*ST元成、ST宁科、*ST中喜等表现 [15] - 其他个股表现 伟隆股份、再汁科技、震安科技、亨通股份、云南能投等上涨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