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710

搜索文档
马云回归阿里,带领AI登上《新闻联播》
搜狐财经· 2025-09-23 16:21
马云回归与公司战略调整 - 马云2024年12月后频繁参与公司活动 2025年9月直接参与度达五年来最高 [1][3] - 公司内部出现"MAGA"标语 即"让阿里巴巴再次伟大" [3] - 马云一天内三次向高级管理层发信息要求更新AI发展进度 [4] AI技术投入与芯片突破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超3800亿元云和AI基础设施开支 超越过去十年总和 [9]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资本开支同比激增220%至386亿元 [11] - 平头哥研发的AI芯片主要参数指标超越英伟达A800 与H20相当 [6] - 新型AI芯片由国内制造商生产 与英伟达架构兼容 部分场景性能媲美H20 [8] - 阿里云全球新增8个AI数据中心 可用区增至95个 [11] 商业化落地与国际合作 - 与苹果达成深度合作 通义千问大模型深度集成至iOS系统 覆盖语音交互和图像生成模块 [11] - 合作基于通义千问在中文方言理解和多模态生成的积累 将向iPhone系列开放 [11] - 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向天猫商家开放本地化营运能力 推出"一键轻出海"计划 [18] - 蕉下 babycare 飞利浦等品牌加入 商家无需重新注册和组建本地团队 [20] - AI实现商品信息自动翻译 多语言客服和广告投入由Lazada负责 [20] 本地生活服务升级 - 公司升级淘宝闪购为外卖新入口 将饿了么并入电商事业群 [12] - 投入500亿元补贴应对京东入局外卖市场 [14] - 2025年第二季度即时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至147.84亿元 [15] - 2025年8月淘宝闪购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量超过9000万单 [15] AI技术实际应用成效 - 骑手AI助手"小饿"使配送效率提升12% 顺路合单率接近90% [17] - "AI入驻助手"让商家开店时间从3天缩短至4小时 [17] - 马云强调高科技应呵护人间烟火 AI要解放人类和服务人类 [16][17] - 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深度绑定 AI成为赋能实体经济的工具 [18]
阿里、百度、腾讯接连出招,字节会按兵不动?
是说芯语· 2025-09-16 03:50
中国科技巨头自研AI芯片进展 - 阿里与百度已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中引入自研芯片 部分替代英伟达产品[1] - 腾讯云宣布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通过异构计算平台整合不同芯片提供高性价比AI算力[1] - 字节跳动虽未官宣关键进展 但被报道正加大自研AI芯片研发力度 计划到2026年实现大规模生产[3][4] 国产芯片替代驱动因素 - 美国对先进AI芯片出口限制收紧 中国科技企业被"卡脖子"风险与日俱增[3] - 国产AI长期与英伟达深度绑定 后者GPU几乎成为大模型训练标配[3] - 字节跳动订购超过20万颗英伟达H20芯片 价值超20亿美元 高昂算力成本加速自研进程[4] 阿里巴巴芯片布局 - 2018年收购中天微成立"平头哥" 布局芯片领域[3] - 相继推出含光800 玄铁处理器 倚天710等产品 逐步在云计算与推理加速场景落地[3] - 测试本土代工新型AI推理芯片 年初已将自研芯片应用于轻量级模型训练 性能媲美英伟达H20[3] 百度芯片发展路径 - 2018年推出昆仑芯系列 现已迭代至第二代采用7nm工艺 性能大幅提升[3] - 基于"昆仑芯P800"构建规模化集群 训练效率和能效比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 - 昆仑芯已进入新版文心一言训练试验 通过独立公司运营引入资本市场支持[3] 腾讯云国产化适配 - 构建全栈国产软件体系 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软硬件生态系统[4] - 专有云TCE平台融合自研业务上云经验 全面兼容主流国产化软硬件[4] - 云原生敏捷PaaS平台TCS可兼容各云厂商IaaS及国产硬件 大数据TBDS全面支持国产芯片生态[4]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 - 阿里 百度 腾讯在国产算力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行业树立标杆[6] - 字节跳动手握强大技术实力与海量数据 若在国产芯片取得突破将给行业带来新震动[6] - 科技巨头不断加大投入 有望共同打破国外芯片垄断 构建自主强大的国产算力生态[7]
民生证券:国产算力催化不断 产业链蓄势待发
智通财经· 2025-09-16 01:55
行业趋势 - 国产算力产业链趋势明确 寒武纪定增通过 海光发布高目标股权激励并开放CPU互联总线 大模型加速迭代推动行业发展 [1] - 阿里巴巴二季度资本开支达386亿元 环比增长57.1% 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1] - 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6%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1] - 海外华人AI人才加速回流 Meta从OpenAI等公司引入11位顶尖AI人才 其中至少6名为华人员工 OpenAI华人员工占比约25% [2] - 全球顶尖AI研究人员中中国籍专家占比47% 远超美国的18%和欧盟的11% 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Kimi K2/Step-3/通义千问3)形成人才虹吸效应 [2] 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自研芯片取得进展 测试新一代AI推理芯片玄铁智算XL-200和倚天710 并使用自研芯片训练AI模型 [1] - 阿里巴巴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转换票据 80%资金用于增强云基础设施 [1] - 芯原股份截至2025Q2在手订单金额30.25亿元 连续七个季度保持高位 [3] - 2025年7月1日至9月11日新签订单12.05亿元 同比增长85.88% 其中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64% [3] - 芯原股份并购芯来智融 补足CPU IP构建全栈式异构计算平台 强化RISC-V领域布局 [3][4] - 并购后可为AI ASIC定制提供RISC-V CPU解决方案 提升芯片差异化竞争力 推动AI ASIC与RISC-V技术协同发展 [4] 投资标的 - 芯片领域关注寒武纪-U 海光信息 [6] - ASIC领域关注芯原股份 中兴通讯 [6] - 代工领域关注中芯国际 华虹半导体 [6] - HVDC领域关注中恒电气 科华数据 [6] - IDC领域关注润泽科技 数据港 光环新网 大位科技 [6] - 算力租赁领域关注宏景科技 协创数据 [6]
阿里百度芯片代替英伟达?国产算力朋友圈加速扩张
36氪· 2025-09-15 10:56
核心观点 - 国产AI芯片厂商在技术和生态上取得突破 阿里和百度等公司开始使用自研芯片部分替代英伟达产品 标志着国产算力进入实际落地阶段 [1][6][9] -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 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24% 市值单日蒸发约1300亿美元 反映国产替代加速和产业格局重塑 [2][3][4] - 国产算力生态逐步成熟 华为昇腾2024年出货64万张AI芯片 沐曦股份产品单价上涨31.57% 寒武纪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4][5][7] 英伟达财报表现 - 2026财年Q2营收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但数据中心业务略低于预期 [2][3] - 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24% 2024年自然年营收171.08亿美元(占比全球13%)为历史新高 [3][4] - 股价单日市值蒸发9300亿元人民币 市场对其中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 [3] 中国市场格局变化 - 2024年中国AI加速器市场英伟达市占率约66% 华为海思23% AMD 5% 寒武纪等国产厂商约1% [4] - AI芯片总出货量超270万张 英伟达190万张(70%占比)但增速落后于国产阵营 [4] - 沐曦股份曦云C550板卡单价从4.55万元/张升至5.99万元/张 涨幅31.57% 反映国产芯片定价能力提升 [5] 国产技术突破 - 阿里自研芯片应用于轻量级模型训练 性能媲美英伟达H20 百度使用昆仑芯P800训练新版文心大模型 [1][9] - 昆仑芯采用7nm工艺 性能提升2-3倍 百度智能云基于P800加速卡构建规模化集群 训练效率和能效比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9] - DeepSeek在UE8M0 FP8精度提出新标准 与下一代国产芯片高度契合 实现从跟随到定义标准的转变 [6] 生态建设进展 - 中科曙光联合20多家企业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 推动国产生态从兼容走向互联互通 [10] - 阿里通过平头哥推出含光800、玄铁处理器等多款产品 百度昆仑芯已独立运营并获得资本支持 [7][9] - 长鑫存储布局高带宽内存 华为和中科曙光在AI服务器和网络互联发力 共同构建新算力体系 [9] 行业趋势展望 - 算力属性向基础设施演进 呈现多极化格局 英伟达保持全球优势 国产厂商依托本土市场形成独立极点 [11][13] - 特斯拉自研AI5芯片完成设计评审 AI6将实现更大突破 反映全球头部企业加强算力自主可控 [12] - 多极格局有望降低算力成本 加速AI在教育、医疗、制造等行业的应用落地 [13]
一夜大涨3400亿!马云造芯成功了!
商业洞察· 2025-09-05 09:22
阿里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阿里股价单周暴涨3400亿元[3]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2476.52亿元 同比微增2%[6] - 净利润423.82亿元 同比暴涨76% 远超市场预期[6] - 财报发布后盘中一度涨近19%[6] 业务增长与结构转型 - 阿里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8亿元 同比增长26% 创近三年最高增速[6]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三位数增长[3][6] - 外部商业化收入占比突破20%[6] - 淘宝闪购日订单峰值破1.2亿单[6] - 增长模式从电商流量变现转向"云+AI"双轮驱动技术盈利[6] 芯片技术突破与自主化 - 自研AI推理芯片性能接近英伟达H20[7] - 实现国内代工生产 彻底摆脱进口芯片依赖[8] - 2025年最新AI芯片完成测试[16] - 建立完整芯片研发生产体系 实现技术自主可控[16] - 2025年AI基础设施投入超1000亿元[16] 芯片研发历程与战略布局 - 2018年阿里云90%芯片依赖进口[11] - 2019年推出首款AI推理芯片"含光800"[14] - 2021年发布128核云服务器CPU"倚天710"[15] - 与中移动、联通、电信共建AI数据中心[17] - 形成"算力+算法+生态"三位一体布局[20] 技术应用与商业协同 - 含光900芯片提升电商搜索推荐准确率与用户点击转化率[28] - AI算法实时优化物流调度快递路线[28] - 即时零售场景每日产生超数亿条数据用于AI训练[32] - 技术投入形成"投入→效率→收益"正向循环[29] 行业竞争与战略定位 - 外卖领域投入百亿级补贴争夺市场份额[29] - 以技术赋能应对美团京东的线下配送网络优势[32] - 自研芯片使阿里成为全球算力受限环境下的"压舱石"[21] - 技术护城河成为资本市场重新估值的核心逻辑[9] 长期战略与行业意义 - 芯片研发始于2010年代初 早于行业共识[23] - 算力被视为AI时代的新"石油"[27] - 转型揭示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穿越周期[34] - 技术重构商业基础设施形成碾压式优势[34]
关于阿里造芯,有资深投资人是这样看的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9-05 00:07
文章核心观点 - 阿里造芯若定位为保障云业务供应链安全则可持续 若定位为独立盈利芯片业务则前景不乐观 [2][22] 阿里芯片发展历程 - 2018年收购中天微成立平头哥半导体 启动从架构设计到应用落地的完整自研路线 [8] - 2019年推出含光800AI芯片 宣称ResNet-50推理任务达78,563 IPS 能效500Ips/W 达业界第二名4倍和3.3倍 [9] - 2021年推出倚天710服务器CPU 采用128核Armv9架构 在SPECint2017测试中获得高分 [10] - 2026财年Q1前夕测试新款国产代工AI推理芯片 定位补齐大模型推理与云计算供给缺口 [4][5] 技术性能与生态挑战 - 含光800在杭州城市大脑项目中用4片替换40片GPU 延迟从300ms降至150ms [9] - 业内指出基准测试属针对性优化 无法等同多样化生产负载长期表现 [10] - 倚天710在部分数据库和Web服务测试中表现较好能效比 但全维度性能与生态完整度仍需时间 [16] - 缺乏成熟软件支持难成行业方案 需化解ISV与主流框架适配迁移成本 [17] - 英伟达优势在于CUDA生态与无缝兼容层 阿里玄铁IP更多面向物联网与边缘计算 [19] 投入与商业化定位 - 过去四个季度AI基础设施及产品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 部分用于芯片研发 [6] - 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包括芯片研发 [6] - 财报未单列芯片业务收入与投入 定位偏向战略储备而非市场扩张 [21] - 核心价值体现在为阿里云降低算力成本 提升供给稳定性 获得战略缓冲 [22] 制造与供应链 - 新款推理芯片选择国内晶圆厂代工 旨在对冲风险降低依赖 [15] - 代工产能充足性 良品率稳定性 与数据中心部署节奏匹配度决定商业化前景 [15]
马云还有“狠招”!阿里备胎曝光,填补国内AI芯片空白!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49
公司战略与投入 - 阿里巴巴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3] - 公司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从互联网转向算力依赖AI芯片 [3] 技术研发突破 - 阿里巴巴自主研发新型AI推理芯片进入测试阶段完全采用国产供应链代工 [6][10] - 芯片兼容英伟达CUDA生态支持多模态推理实测ResNet50算力达125TOPS达到H20芯片约90%性能水平 [8] - 平头哥半导体已推出含光800倚天710镇岳510等多款芯片并在RISC-V架构领域形成三大系列处理器IP [8] 行业环境与政策背景 - 美国对中国高端芯片技术持续打压促使中国企业加速自主可控进程 [6][10] - 中国监管机构要求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完全暂停采购NVIDIA芯片 [8] - 官方明确建议国内企业避免使用NVIDIA H20芯片因其存在性能限制和安全风险 [8]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AI芯片市场已涌现华为昇腾910B寒武纪MLU370等国产产品并在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 [10] - 阿里巴巴入局使国产AI芯片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推动行业自主创新进程加速 [12]
芯片供应“后备计划”受关注,阿里巴巴股价大涨
第一财经· 2025-09-01 08:34
阿里巴巴AI芯片与供应链发展 - 公司股价在港股市场大幅上涨18.67%至137.3港元/股 阿里概念板块一度涨超2% [3] - 公司正在测试一款新的AI芯片 旨在服务于更广泛的人工智能推理任务 且与英伟达兼容 芯片代工由台积电转为国内企业 [3]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每个季度的AI开发支出可能根据供应链波动 但已通过多元化合作伙伴建立后备方案保障资本开支按计划完成 [3] 阿里云与AI业务表现 - 阿里云收入增长26%创三年新高 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比例超过20% [5] - 公司已实现AI投入增加带来AI收入增加的正循环 [5] - 公司芯片布局包括平头哥(含光800、倚天710、镇岳510等芯片)和达摩院玄铁(专注于RISC-V架构) [5] 产业链影响与市场反应 - 3800亿元投资有望拉动数百亿元级别国产算力及半导体环节增量 强化晶圆厂战略地位 加速国产算力芯片迭代 企业级和定制化存储芯片受益 [4] - A股市场阿里概念股集体走强 旋极信息涨超20% 利扬芯片上涨20% 锐捷网络、有方科技、全志科技、香农芯创、新华都、山子高科等涨超10% [5] - 建议关注阿里产业链包括GPU、IDC、光模块、交换机等环节 [5]
阿里巴巴千亿AI投入利好算力概念 联想有望斩获更多服务器订单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08:03
阿里巴巴AI战略与股价表现 - 9月1日港股股价盘中强势上涨超19%至138港元/股 阿里概念板块涨幅一度超2% [1]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1] - 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储备确保资本开支按预期推进 [1] 阿里巴巴AI业务进展 - 阿里云收入增长26%创三年新高 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2] - AI相关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超20% 已实现投入与收入良性循环 [2] - 平头哥推出含光800、倚天710、镇岳510等芯片 达摩院押注RISC-V架构 [2] - 市场传言公司正开发新AI芯片填补英伟达空白 已进入测试阶段 [2] 联想集团服务器业务表现 - 与阿里巴巴自2017年合作 是阿里云重要服务器供应商 [2] - 2026财年Q1营业收入达1362亿元人民币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22%至28.16亿元人民币 [3] - AI基础设施业务Q1营收同比增长155% 液冷技术方案收入增长近30% [3] - 中国市场ISG营收同比增长76% 运营利润率提升3个百分点 [3] - 2025年Q1x86服务器全球收入飙升74.8%至41.2亿美元 全球排名前三 [3] 双方合作前景 - 联想为阿里巴巴提供定制化高性能服务器 满足云计算及AI训练需求 [3] - 在AI PC和智能体解决方案方面存在广泛合作空间 [3] - 阿里巴巴持续AI投入将带动服务器需求稳定增长 [4] - 联想有望获得更多订单 巩固服务器市场领先地位 [4]
阿里巴巴千亿AI投入利好算力概念 联想集团(00992.HK)有望斩获更多服务器订单
格隆汇· 2025-09-01 08:01
阿里巴巴AI战略与股价表现 - 9月1日港股股价一度强势上涨超19%达138港元/股 阿里概念板块涨幅一度超2% [1]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1] - 通过多元化供应链储备确保3800亿资本开支按预期推进 [1] 阿里巴巴AI业务进展 - 阿里云收入增长26%创三年新高 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 [2] - AI相关收入在外部商业化收入中占比超过20% [2] - 平头哥推出含光800 倚天710 镇岳510等芯片 达摩院玄铁押注RISC-V架构 [2] - 市场传言公司正在开发新AI芯片且已进入测试阶段 [2] 联想集团服务器业务表现 - 2026财年Q1营业收入达1362亿元人民币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增长22%达28.16亿元人民币 [3] - AI基础设施业务Q1营收同比增长155% 液冷技术方案实现近30%收入增长 [3] - 中国市场ISG营收同比增长76% 运营利润率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3] - IDC数据显示联想服务器全球排名前三 收入飙升74.8%达41.2亿美元 [3] 阿里巴巴与联想合作前景 - 联想自2017年起就是阿里云重要服务器供应商 [2] - 联想服务器赢得阿里巴巴 字节跳动等大客户青睐 [2] - 联想能为阿里提供定制化高性能服务器产品满足云计算 大数据处理 AI模型训练等需求 [3] - 双方在AI PC和智能体解决方案方面有广泛合作 [3] - 阿里持续AI深耕将保持服务器需求稳定强劲增长 [4] - 联想有望在阿里服务器采购中斩获更多订单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