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铁处理器

搜索文档
阿里、百度、腾讯接连出招,字节会按兵不动?
是说芯语· 2025-09-16 03:50
中国科技巨头自研AI芯片进展 - 阿里与百度已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中引入自研芯片 部分替代英伟达产品[1] - 腾讯云宣布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 通过异构计算平台整合不同芯片提供高性价比AI算力[1] - 字节跳动虽未官宣关键进展 但被报道正加大自研AI芯片研发力度 计划到2026年实现大规模生产[3][4] 国产芯片替代驱动因素 - 美国对先进AI芯片出口限制收紧 中国科技企业被"卡脖子"风险与日俱增[3] - 国产AI长期与英伟达深度绑定 后者GPU几乎成为大模型训练标配[3] - 字节跳动订购超过20万颗英伟达H20芯片 价值超20亿美元 高昂算力成本加速自研进程[4] 阿里巴巴芯片布局 - 2018年收购中天微成立"平头哥" 布局芯片领域[3] - 相继推出含光800 玄铁处理器 倚天710等产品 逐步在云计算与推理加速场景落地[3] - 测试本土代工新型AI推理芯片 年初已将自研芯片应用于轻量级模型训练 性能媲美英伟达H20[3] 百度芯片发展路径 - 2018年推出昆仑芯系列 现已迭代至第二代采用7nm工艺 性能大幅提升[3] - 基于"昆仑芯P800"构建规模化集群 训练效率和能效比接近国际先进水平[3] - 昆仑芯已进入新版文心一言训练试验 通过独立公司运营引入资本市场支持[3] 腾讯云国产化适配 - 构建全栈国产软件体系 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软硬件生态系统[4] - 专有云TCE平台融合自研业务上云经验 全面兼容主流国产化软硬件[4] - 云原生敏捷PaaS平台TCS可兼容各云厂商IaaS及国产硬件 大数据TBDS全面支持国产芯片生态[4]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 - 阿里 百度 腾讯在国产算力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行业树立标杆[6] - 字节跳动手握强大技术实力与海量数据 若在国产芯片取得突破将给行业带来新震动[6] - 科技巨头不断加大投入 有望共同打破国外芯片垄断 构建自主强大的国产算力生态[7]
阿里百度芯片代替英伟达?国产算力朋友圈加速扩张
36氪· 2025-09-15 10:56
核心观点 - 国产AI芯片厂商在技术和生态上取得突破 阿里和百度等公司开始使用自研芯片部分替代英伟达产品 标志着国产算力进入实际落地阶段 [1][6][9] - 英伟达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 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24% 市值单日蒸发约1300亿美元 反映国产替代加速和产业格局重塑 [2][3][4] - 国产算力生态逐步成熟 华为昇腾2024年出货64万张AI芯片 沐曦股份产品单价上涨31.57% 寒武纪市值一度超越贵州茅台 [4][5][7] 英伟达财报表现 - 2026财年Q2营收467亿美元 同比增长56% 但数据中心业务略低于预期 [2][3] - 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24% 2024年自然年营收171.08亿美元(占比全球13%)为历史新高 [3][4] - 股价单日市值蒸发9300亿元人民币 市场对其中市场前景持谨慎态度 [3] 中国市场格局变化 - 2024年中国AI加速器市场英伟达市占率约66% 华为海思23% AMD 5% 寒武纪等国产厂商约1% [4] - AI芯片总出货量超270万张 英伟达190万张(70%占比)但增速落后于国产阵营 [4] - 沐曦股份曦云C550板卡单价从4.55万元/张升至5.99万元/张 涨幅31.57% 反映国产芯片定价能力提升 [5] 国产技术突破 - 阿里自研芯片应用于轻量级模型训练 性能媲美英伟达H20 百度使用昆仑芯P800训练新版文心大模型 [1][9] - 昆仑芯采用7nm工艺 性能提升2-3倍 百度智能云基于P800加速卡构建规模化集群 训练效率和能效比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9] - DeepSeek在UE8M0 FP8精度提出新标准 与下一代国产芯片高度契合 实现从跟随到定义标准的转变 [6] 生态建设进展 - 中科曙光联合20多家企业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 推动国产生态从兼容走向互联互通 [10] - 阿里通过平头哥推出含光800、玄铁处理器等多款产品 百度昆仑芯已独立运营并获得资本支持 [7][9] - 长鑫存储布局高带宽内存 华为和中科曙光在AI服务器和网络互联发力 共同构建新算力体系 [9] 行业趋势展望 - 算力属性向基础设施演进 呈现多极化格局 英伟达保持全球优势 国产厂商依托本土市场形成独立极点 [11][13] - 特斯拉自研AI5芯片完成设计评审 AI6将实现更大突破 反映全球头部企业加强算力自主可控 [12] - 多极格局有望降低算力成本 加速AI在教育、医疗、制造等行业的应用落地 [13]
下周二开幕|《观展攻略》一键收藏!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8月26-28日福田会展中心盛大启幕!
是说芯语· 2025-08-19 06:11
展会概况 - 第22届深圳国际电子展暨嵌入式展将于2025年8月26-2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规模涵盖400+全球优质企业和3W+专业观众 [4][13] - 展会将聚焦电子与嵌入式技术,覆盖GPU、AI存算、边缘计算、高性能MCU/MPU、数字电源、GaN、高速连接、chiplet、先进封测等技术领域 [13][14] - 高通将推出跃龙新品牌赋能工业及嵌入式物联网产业,NVIDIA将展示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模组(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高性能平台) [4] 参展企业与技术亮点 - 阿里巴巴达摩院玄铁品牌将展示全系列RISC-V处理器(C/E/R系列),覆盖智能终端、网络通讯、AI智算等场景,包括新品E901(最小面积RISC-V处理器) [5][25] - 参展企业包括研华科技、国民技术、长江存储、瑞萨电子、矽力杰、英诺激光等400+技术提供商,涉及AI硬件、机器人、电动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 [14][15][16] - AI特色专区将汇聚30+垂直赛道头部展商,包括雷鸟(AI眼镜)、越疆(机器人)、小鹰视界(AI玩具)等,展示AI机器人、AI玩具、AI眼镜等前沿应用 [43][45] 会议与活动安排 - 15+高峰论坛和100+技术专家参与,包括第七届中国嵌入式技术大会、第九届中国系统级封装大会等,议题涵盖嵌入式AI、边缘智能、工业控制、Chiplet先进封装等 [19][21] - AI算力全栈技术论坛将探讨智算中心建设、3kW AI电源方案创新、360 AI高效混合制冷解决方案等,国民技术、安富利等企业分享实践案例 [29][30] - 大湾区开发者嘉年华提供硬件拆解、开发板体验、技术培训等活动,60+工程师社群参与,涵盖立创开源社区、机器视觉方案大会等互动环节 [32][38][40] 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 - RISC-V生态加速渗透低功耗MCU市场,成都华微电子和瑞萨电子将展示AI赋能轻量化应用及高算力AI微控制器RA8P1 [26] - 系统级封装(SiP)技术聚焦AI驱动下的Chiplet和玻璃基板(PLP/TGV)封装创新,推动先进封测生态发展 [21] - 工业控制与汽车电子成为技术落地重点,大型汽车电子采供对接会及瑞萨MCU/MPU研讨会凸显产业链协同需求 [21][41]
芯江湖•浙大派:一支"严门"子弟的CPU风云录
半导体芯闻· 2025-07-24 10:21
RISC-V行业格局 - 全球三大RISC-V峰会之一在上海张江举办 显示中国在该领域的重要地位 [3] - 行业领袖Jim Keller预测未来五年RISC-V发展速度将超过过去十年 [5] - RISC-V生态已形成完整产业链 包括IP核设计、芯片研发和应用落地等多个环节 [47][53] 中天微发展历程 - 2001年由严晓浪教授创立 定位"中华芯 天下行" 专注嵌入式CPU研发 [14][15] - 2003年整合浙江大学双院资源 突破产教壁垒 开发C-Core系列产品 [17][19] - 2015年引入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2018年被阿里全资收购成为平头哥前身 [32] 平头哥技术突破 - 基于中天微技术积累 推出玄铁系列处理器 累计出货达30亿颗 [34] - 由Intel资深专家戚肖宁领导 实现从嵌入式向高性能计算领域拓展 [26][32] - 完成安卓系统适配 推动RISC-V在移动计算领域应用 [41] 新兴企业动态 - 知合计算聚焦RISC-V架构AI智算CPU 推出"通推一体"创新方案 [43] - 芯来科技突破车规ASIL-D认证 客户覆盖300余家厂商 [50][53] - 进迭时空K1芯片量产10万颗 创RISC-V高算力芯片最快量产记录 [55] 人才与技术传承 - 浙江大学严晓浪教授培养大批芯片人才 形成"严门"产业生态 [58] - 技术传承路径清晰 从中天微到平头哥再到多家创业公司 [40][55] - 产学研结合紧密 学术成果快速转化为商业产品 [19][41]
RISC-V高性能时代已来,玄铁再亮剑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1 00:57
RISC-V行业发展趋势 - RISC-V已完成从新兴势力到中坚力量的蜕变,大厂如高通出货6.5亿个RISC-V内核[1],英伟达累计量产30亿颗基于RISC-V内核的芯片[1] - RISC-V在MCU和AI芯片市场取得突破,消费电子、汽车、工业、PC及服务器市场均开辟新天地[1] - 行业进入高性能时代,阿里巴巴达摩院玄铁团队率先布局服务器级CPU[2] 玄铁处理器技术进展 - 玄铁处理器家族涵盖C、E、R三大系列,覆盖智能终端、网络通讯、AI智算及服务器等场景[5] - 玄铁处理器出货量超40亿颗,成为国内最受欢迎RISC-V处理器IP之一[5] - 新一代旗舰处理器C930采用15级乱序超标量流水线设计,SPECint 2006达15分/GHz以上,支持PC、边缘服务器和自动驾驶场景[7] - 新增AI专用处理器C908X(支持4096bit超长数据位宽)、车载处理器R908A及高速互联解决方案XL200[8] 生态建设与合作 - 玄铁构建以RISC-V为核心的软硬一体化生态,与劳特巴赫、兆松科技、Arteris等伙伴协同推动工具链、操作系统及解决方案发展[12] - 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基于玄铁C910推出首款开源RISC-V笔记本"如意BOOK甲辰本",并量产64核C920处理器的"如意BOOK乙巳本",AI算力提升3.8倍[13] - 玄铁联合新思科技、Arteris等成立"无剑联盟",推出"无剑300"芯片设计平台,助力芯片厂商缩短开发周期[15] - 西门子EDA、Cadence等头部企业加入联盟,推动车规级解决方案(如经纬恒润)、教育硬件(网易有道)及电网(国网南瑞)领域落地[16] AI与开源战略 - DeepSeek开源模型成功验证低算力大模型可行性,打破传统架构依赖[19][20] - 玄铁C930集成8 TOPS Matrix引擎,AI算力较前代Vector引擎实现飞跃[21] - RISC-V作为唯一"生而开源"指令集架构,潜力受期待,玄铁率先提出Matrix扩展指令[18][22] 未来发展方向 - 玄铁持续迭代处理器产品线,聚焦高性能与AI两条技术路线[22] - 联合国际合作伙伴完善软件生态,贡献标准建设,推动RISC-V在服务器及AI场景渗透[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