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顾业务

搜索文档
券商建言财富管理转型: 加大供给、做优投顾、拒绝低质竞争
证券时报· 2025-09-23 18:19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分管高管及业务负责人。他们普遍认为,需进一步加 大制度与产品供给,尤其针对投顾业务,要不断完善考核、激励等基础制度。同时,业内人士还呼吁, 共建行业生态,避免低水平价格竞争,将更多资源投入投教、投研及客户服务中。 加大制度供给及产品供给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良性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指导。受访券商高管建议,进一步加大制度和产品供 给,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在引导长期投资方面,山西证券副总经理韩丽萍谈到,建议针对长期投资行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引 导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兴业证券首席财务官许清春建议,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鼓励长期投资和 配置型服务,例如可考虑扩大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探索投顾服务费抵扣机制。 完善与买方投顾模式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和评价体系,是行业共识。许清春认为,如此一来可推动行业 从"卖产品"向"管账户"转型,实现与投资者利益对齐。他还表示,持续丰富以投资者持有体验为核心的 评价维度,推动建立跨机构的统一度量标准,定期公开发布行业白皮书,将"客户盈利比率""平均持有 周期""调仓胜率"等指标纳入考评,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向激励,引导机构践行金融向善。 华 ...
激增1.7倍!A股8月开户再破两百万,券商投顾半年谁领先
南方都市报· 2025-09-04 11:31
市场开户与投资者动态 - 2025年8月A股新开户265万户 同比大增165% 环比增长35% [2][3] - 2025年1-8月个人投资者累计新开A股账户1714.7万户 同比增长48% [3] - 截至8月末个人投资者A股总账户数达3.86亿户 [3] - 8月新开户数仅为2024年10月(685万户)的38.7% 显示场外投资者相对克制 [5] 券商投顾业务收入表现 - 46家上市券商上半年投顾业务总收入26.4亿元 同比增长45% [6] - 半数券商投顾收入同比增速超50% 仅7家出现下滑 [2] - 投顾业务收入前十券商中6家营收超百亿元 但头部券商未形成绝对优势 [7] - 中小券商投顾收入分化显著 7家券商收入不足1000万元 其中红塔证券和南京证券不足100万元 [9] 投顾业务收入结构及占比 - 46家券商投顾收入占营收比例均值仅1.3% 业绩贡献较低 [2][6] - 中信证券投顾收入4.98亿元位列第一 中金公司(2.79亿元)、中信建投(2.08亿元)、申万宏源(1.55亿元)、长江证券(1.16亿元)分列第二至第五 [7] - 中小券商投顾收入占比更高 湘财证券(5%)和天风证券(4.8%)占比居前 [8] - 中金公司投顾收入占比2.2% 为头部券商中最高 [8] 代销与投顾业务模式对比 - 头部券商代销收入普遍高于投顾业务 十家营收超百亿券商代销收入均超2亿元 [11] - 中信证券代销收入8.38亿元 中金公司6.03亿元 国泰海通4.48亿元 中信建投4.17亿元 广发证券4.03亿元 [11] - 申万宏源投顾收入为代销收入的2.9倍(投顾1.55亿元/代销0.53亿元) 但代销收入同比下滑8.4% [12] - 46家券商中16家投顾收入超过代销收入 其中15家为营收低于50亿元的中小券商 [11] 买方投顾转型实践与挑战 - 行业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 通过资产规模相关收费解决利益一致性问题 [5] - 部分头部券商披露产品保有规模:国泰海通4530亿元、中金公司超4000亿元、广发证券超3000亿元、中信建投2800亿元、中国银河2141.5亿元 [14] - 基金投顾业务分化明显:华泰证券规模210.4亿元(较去年末增16.4%)、申万宏源规模增超60%、招商证券47.2亿元(减7.7%)、东方证券149.3亿元(减2.9%) [14] - 投资者对免费服务的路径依赖制约"卖服务"升级 [13]
申万宏源(000166) - 000166申万宏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9
2025-07-09 11:48
投行业务 - 第一季度投资银行手续费净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79.40% [2] - 完成股权融资项目家数排名行业第5,债券承销业务规模排名行业第5,港股项目及境外IPO外债券承销数量位列中资券商前列 [2] 资产配置 - 做优做强FICC资产配置,实现大宗商品投资、量化投资、跨境投资等多条线全面发展 [3] - 把握政策机会,运用互换便利工具,维护市场稳定,做稳“压舱石”资产 [3] - 探索权益衍生品业务机会,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3] - 促进信用业务竞争力提升,加大机构双融开发力度,推进约定购回等业务发展 [3] 国际业务 - 2024年参与首次公开发售承销项目15单,承销数量排名中资券商第6 [4] - 2024年完成312单境外债券项目,中资离岸债承销数量排名中位居中资券商第5位 [4] 投顾业务 - 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投顾累计签约客户超7万人,累计复投率98%以上,客户平均使用投资顾问服务时间超1300天 [5][6]
中金公司投顾收入第一 国泰君安下跌近七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4-13 23:15
文章核心观点 证券行业进入“价值深耕”阶段,各机构向“买方投顾”转型决心大,但从2024年券商投顾业务收入看转型喜忧参半,投顾业务业绩贡献度低,转型需坚持“长期主义”,不少券商积极探索新形式[2][3][7] 投顾业务收入情况 - 23家A股券商披露2024年财报,投顾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均值仅1.1%,业绩贡献度低 [3] - 8家券商投顾业务收入过亿,中金公司5.53亿居首,中信证券5.07亿、中信建投4.23亿紧随其后 [4] - 13家券商投顾业务收入实现增长,方正证券增速217.5%居首,华安证券增长48.8%次之 [3][5] - 10家券商投顾业务收入同比下跌,国泰君安同比暴跌69.3%,华泰证券、红塔证券同比减少超40% [3][4] 投顾业务发展特点 - 投顾收入破亿的8家券商总营收均超百亿,头部效应明显,但头部券商投顾业务占营收比例无明显优势 [6] - 多家中小券商借助投顾业务打出差异化,中原证券投顾业务占营收比例3.4%居榜首 [6] 买方投顾转型问题 - 机构向买方投顾转型需“长期主义”精神,短期放弃销售激励难,不解绑销售指标难成纯粹“买方” [7] 投顾服务新探索 - 国海证券把握线上化、智能化趋势,探索创新线上获客场景,建成“智慧投顾”产品体系等 [8] - 华安证券加快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探索线上获客服务新模式,协同探索短视频、直播等展业模式 [8] - 东方证券推出低波动组合策略,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基金投顾业务规模增长,客户留存率和复投率较高 [8][9]
23家券商投顾成绩单:13家收入增加,国泰君安下跌近七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4-03 12:55
文章核心观点 - 证券行业进入“价值深耕”阶段,各机构向“买方投顾”转型,但2024年投顾业务转型喜忧参半,业绩贡献度低,转型需坚持“长期主义”,部分券商探索新形式 [2][8] 2024年券商投顾业务收入情况 - 23家A股券商披露财报,投顾业务收入占营收比例均值仅1.1%,业绩贡献度低 [2] - 8家券商投顾收入过亿,中金公司5.53亿居首,中信证券5.07亿、中信建投4.23亿紧随其后 [3] - 13家券商投顾业务收入增长,方正证券、华安证券、中原证券、银河证券同比增速超30% [2] - 10家券商投顾业务收入同比下跌,国泰君安同比暴跌69.3%,华泰证券、红塔证券同比减少超40% [2] - 华泰证券投顾业务收入大降41.5%至0.67亿,是唯一跌出“亿元俱乐部”的券商 [4] - 红塔证券投顾业务收入降幅达46.8%,收入体量约300万 [4] 部分券商投顾业务亮点 - 方正证券投顾业务收入增速大增217.5%至0.85亿,建设数字化投顾平台系统,债券机构投顾业务转型,新增签约投顾规模237亿,保有规模峰值突破260亿 [5] - 华安证券投顾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8%至0.6亿,加快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探索线上获客服务新模式 [5][9] - 东方证券推出低波动组合策略,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基金投顾业务规模约153.71亿元,较年初增长7.05%,客户留存率58.18%,复投率76.8% [9][10] - 国海证券探索创新线上获客场景,建成“智慧投顾”产品体系和买方投研体系,累积投顾签约户数及资产创历史新高,期末资产同比增长16.75% [9] 行业转型特点与趋势 - 头部券商总营收高,投顾业务头部效应明显,但投顾业务占营收比例无明显优势 [5] - 多家中小券商借助投顾业务打出差异化,中原证券投顾业务占营收比例达3.4%居首 [6] - 头部券商通过全品类产品覆盖度和智能投顾工具强化服务深度,中小券商通过区域高净值客群定制化服务与细分产品创新寻求突破 [7] - 第三方平台挤压标准化产品代销,驱动券商打造“投顾+资产配置”模式,行业向服务专业化与客户分层运营深化转型 [7] - 机构向买方投顾转型需有“长期主义”精神,要与销售指标解绑,部分券商探索新产品、新渠道和新模式,AI成新助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