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体化关节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核心部件,筑强产业根基——2025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产业生态赛邀您共创未来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8 08:52
当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工业车间精准装配、在家庭场景灵活服务、在危险环境高效处置时,支撑这一切动作的关 键是其"身体"深处的核心零部件——视觉传感器捕捉环境细节,力控传感器感知操作力度,一体化关节驱动精 准动作,灵巧手实现精细抓取。 2025第二届中关村具身智能产业生态赛 正是聚焦这一产业链上游关键环节的专业竞技平台,以 "核心部件强 则机器人强"为理念,搭建起技术比拼与生态共建的核心舞台。 作为大赛三大赛道之一, 具身智能产业生态赛 精准锚定机器人本体的"筋骨"与"神经",重点围绕 视觉传感 器、力控传感器、一体化关节、电子皮肤、灵巧手、具身遥操作 等细分领域,邀请行业头部企业、高校科研 团队同台竞技。 在这里,每一项参赛成果都直指产业痛点:更灵敏的传感器能让机器人"眼观六路",更耐用的一体化关节能 延长设备生命周期,更灵巧的机械手可适配复杂作业场景——这些创新突破,正是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从"能 行动"向"善干活"跨越的核心动力。 ▍产业链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 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上游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上游零部件的性能、成本与供应稳定 性,直接决定下游应用场景的落地效率。 具身智能产 ...
从投资人到创业者,私募大佬岳志斌:机器人赛道不适合“过路财神”,更需要 “耐心资本”!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03:01
机器人行业动态 - 近期多家机器人公司瞄准科创板上市,包括宇树机器人、智元机器人和川机器人,其中智元机器人拟拿下上纬新材控制权后股价最高涨超15倍,川机器人宣布科创板辅导后股价最高涨幅达65% [1] -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人形机器人赛道蓬勃发展,参展公司数量相比去年翻倍不止,展示品种和形态更加丰富多样 [13] - 中国机器人产业与美国并驾齐驱,硬件发展速度非常快,拥有完整工业化链条优势,但在人工智能领域相对落后 [9] 川机器人公司概况 - 公司谐波减速器出货量达3万台,位居国产品牌前三,从2012年天使投资500万元到现在仅用9000万元左右资金就达到这一地位 [4] - 谐波减速器BOM成本在230-340元之间,显著低于同行684-840元的水平,拥有国内唯一的纳米耐磨涂层技术,使用寿命从8000-1万小时提升到4万小时 [17][18] - 公司拥有近20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9项,实用新型75项,发明专利数超过实用新型专利数 [20] 产品与商业化进展 - 已有6款轮式智能机器人和4款双足人形机器人,定价从3.86万到50万元不等,覆盖从玩具教育陪伴类到高科技人形机器人的全系列产品 [10] - 轮式移动复合机器人已开始商业化,双足人形机器人在娱乐、文化、教育、旅游领域的商业化已经开始 [10] - 与多家企业合作锁定不同应用场景,包括人形机器人开飞机、家庭陪护机器人、无人零售场景机器人等 [11] 研发与财务状况 - 每年研发投入2000多万到3000万元,2024年3000万元营收中研发费用占1400多万元,近50%营收用于研发 [20] - 公司持续亏损主要因研发投入大,预计2026年或2027年实现盈利,正在洽谈的订单和业务将支撑这一预期 [20] - 珠海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实现"机器人生产机器人",公司曾创造多个全国第一的非标自动化生产线记录 [19] 资本市场规划 - 公司已进入科创板辅导期,未来若能顺利上市估值可能达到百亿、几百亿甚至千亿级别 [15] - 主要投资人岳志斌已和即将投资近9000万元,持股锁定5-7年,部分与市值挂钩而非时间挂钩 [16] - 公司从2015年开始研发谐波减速器,2017年就开始人形机器人研发,并非跟风特斯拉 [19]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产业迭代加速
央视新闻· 2025-08-12 03:03
行业发展趋势 - 具身智能产业展示强劲发展动能 百余款机器人新品集中发布 [1] - 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数量从27家增长至50家 展品数量从600多件增至1500余件 新品数量从60件增至100余件 [5] - 应用场景加速拓展至工业 农业 零售 居家服务等领域 [5] 技术创新突破 - 机器人实现360度旋转稳定落地 具备自主完成试管取样测试等20多个精细步骤的协作能力 [3] - 灵巧手技术突破 能直接感知物体大小等物理信息 [3] - 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 包括一体化关节和触觉传感器等关键基础产品 [3] 产业链生态建设 - 汽车 芯片等跨界企业通过产业链复用和定制化创新加速延伸机器人产业链 [3] - 在北京 上海 浙江等地成立国家地方共建及省级机器人创新中心 [5] - 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生态体系 推动核心技术 本体研发 模型开源 数据等方面的技术共享与联合攻关 [5]
川机器人:上交所上市申请开始进入辅导期
新京报· 2025-07-31 13:49
上市辅导进展 - 公司与华安证券于2025年7月25日签署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 [1] - 2025年7月28日向四川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 [1] - 四川证监局于2025年7月30日正式受理备案并进入辅导期 [1] 主营业务与产品 - 主营业务为机器人零部件及周边自动化设备研发、生产、销售 [1] - 核心产品包括谐波减速机、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一体化关节及智能制造系统 [1] 企业资质认定 - 公司被认定为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1]
机器人公司“天链”拟冲刺科创板
36氪· 2025-07-31 07:52
公司股价与市场反应 - 7月31日股价跳空高开且涨幅超过17% [1] - 股价变动与公司宣布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签署直接相关 [1] 科创板上市筹备进展 - 7月25日与华安证券签署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 [1] - 7月28日向四川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并于7月30日获受理 [3] - 公司目前进入正式辅导期 [3] 公司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主营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整机解决方案 [4] - 核心产品包括谐波减速机 一体化关节 协作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 [4] - 人形机器人T1pro为关键在研产品 具71自由度且已交付客户测试 [4] - 2025年6月人形机器人产量仅1台 协作机器人出货量仅1台 [5] - 谐波减速机6月产量同比下滑50.89% 出货量同比下降35.34% [5] - 一体化关节6月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87.50% [5] 财务表现与上市条件 - 2023年营业收入2139.26万元 2024年营业收入2991万元 [8] - 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2.03% [8]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4万元 2024年为-908.84万元 [8] - 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值且现金流为负 [8] - 当前总市值9亿元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2991万元 [8] - 财务指标暂不满足科创板上市标准 [8][9]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7月25日与利和兴签署战略协议 聚焦3C自动化检测与制程装备 [6] - 4月与冠盛股份合作研发低成本机器人轴承产品 [7] - 3月与中兴通讯联合推出"Tina"人形机器人 [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胡天链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控制公司 合计持股48.53% [8] - 公司存在控制权分散风险 [8] 行业活动与产品展示 - 公司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展示T1pro人形机器人及协作机器人产品 [4]
开盘大涨30%!新三板机器人企业宣布转科创板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31 02:1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7月31日股价跳空高开,截至发稿涨幅29.63%,报14.00元,上涨3.20元 [1] - 当日振幅13.89%,开盘价12.50元,最高价14.00元,最低价12.50元 [2] - 换手率0.92%,成交额514.89万元,成交量3827手,量比31.76 [2] - 流通股本0.41亿股,总股本0.70亿股,流通市值5.8亿元,总市值9.8亿元 [2] 财务绩效指标 - 2024年营业收入2991万元,同比增长39.81%;2023年营业收入2139万元,同比减少10.2% [2][3][4] - 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12.03% [3] - 2024年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1427万元,同比减亏23.95%;2023年净利润-1877万元 [2][4] - 2024年毛利率29.74%,较2023年23.02%提升6.72个百分点;2022年毛利率17.34% [2] - 2024年ROE为-41.94%,ROA为-31.25%;2023年ROE为-66.79%,ROA为-47.25% [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09万元,2023年为-1.44万元 [3][4] 资产负债结构 - 2024年末总资产4286万元,同比减少11.6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资产2829万元,同比减少28.87% [4] - 2024年合并资产负债率33.99%,母公司资产负债率26.06%;2023年合并资产负债率17.98%,母公司16.79% [4] - 每股净资产0.40元,较上年同期0.57元下降28.87% [4] 上市进展与公司治理 - 2025年7月30日在四川证监局办理科创板辅导备案,辅导券商为华安证券 [2] - 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胡天链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48.53% [3] - 当前总市值7.56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2991万元,尚未满足科创板上市财务标准 [3] 业务定位与产品布局 - 公司成立于2012年,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为自研自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专注研发生产人形机器人、复合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产品 [4] - 未来重点构建以人形机器人为主导、谐波减速机为支撑的产品布局,发展一体化关节、轴承耐磨强化涂层技术等新增长点 [4]
WAIC观点|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浪潮来袭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28 12:36
人形机器人轻量化与小型化趋势 - 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向工业、家庭服务、医疗手术等多元场景渗透,小型化、轻量化成为重要发展趋势[1] - 行业厂商如因时机器人、灵心巧手、智元、宇树等已推出更小型化产品,轻量化技术成为竞争焦点[1] - 当前人形机器人普遍处于轻型机器人阶段(约70kg),轻量化与小型化将重塑行业技术生态与市场格局[2] 轻量化与小型化的核心驱动力 - 工业领域需求:传统机械臂因自重过大导致能耗高、响应慢,难以适应柔性制造快速切换需求[3] - 家庭服务场景需求:过重机器人存在安全隐患,轻量化可提升安全性与空间利用率[3] - 技术原理优势:重量降低减少电机负载,提升续航能力;小型化为类人化动作提供物理基础[3] 结构件优化技术路径 - 参数优化:通过调整零部件尺寸、布局与厚度减少冗余材料,已在工业机器人臂展结构中应用[8] - 拓扑优化:通过算法优化材料分布实现极致减重,如天工Ultra机器人通过拓扑重构实现系统性减重[8] - 集成化设计:借鉴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技术,宇树科技采用碳纤维-铝合金复合关节模组,单关节扭矩密度达120N・m/kg[10] 核心部件协同创新 - 关节模组:天链机器人一体化关节较传统结构减重50%,扭矩密度提升至450Nm/kg[12] - 丝杠系统:诺仕机器人RVI反式行星滚珠丝杠具备高强度和无回隙特征[14] - 驱动系统:特斯拉Optimus Gen 3采用电机-减速器-轴承一体化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显著[14] 材料革命与场景适配 - 镁合金应用:当前镁铝价格比0.87,具备减重与成本优势,力劲集团已启动镁合金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17] - 工程塑料:PEEK材料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达61亿元,机器人领域占比将从5%提升至15%[19] - 场景分化:工业场景以铝合金/镁合金为主,家庭服务场景倾向尼龙与改性工程塑料[19] 产业链挑战与机遇 - 技术瓶颈:镁合金耐腐蚀性不足,碳纤维横向抗剪切能力弱,需采用混合材料方案[21] - 工艺瓶颈:拓扑优化结构件量产难度大,3D打印成本高,混合制造工艺成为发展方向[22] - 市场前景: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量10万台,单机结构件价值量约5万元,对应50亿元市场规模[24]
供给创造需求,梅花创投林珈妮:看好陪伴机器人
贝壳财经· 2025-05-14 14:46
人形机器人行业前景 - 具身智能领域并非泡沫 机器人企业商业化进展超预期 新需求随供给改善而出现[4] - AI大模型突破推动具身智能落地 国内供应链优势显著 初创企业迭代速度更快[4] - 国内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 优势包括供应链 人才 数据采集 政策支持逐步细化到人形机器人[4] 行业技术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发展超50年仍处早期 但算法 硬件性能 产业链成本等已有实质性进展[4] - 整机需平衡性能 成本 稳定性 工程化落地和自研能力决定技术壁垒[4] - 零部件领域核心挑战在于量产稳定性 散热 一致性等问题影响批量生产[5] 投资策略与细分赛道 - 重点关注to C小型陪伴机器人 因其商业化落地速度更快[4] - 零部件企业需解决大批量制造 低成本 长寿命 广应用场景问题[5] - 算法供应商需实现定制需求标准化 关键在标准化能力 数据积累和长期收费模式[5] 被投企业案例 - 鹿明机器人具备工程化落地能力 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及稀缺量产经验[6] - 钛虎机器人研发一体化关节 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工业自动化 航空航天等领域[6] - 地瓜机器人提供智能计算芯片 开发者套件及操作系统 加速机器人产品进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