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金融

搜索文档
“湾区之心”启新航
经济日报· 2025-09-27 22:08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园朝气蓬勃,科研团队在实验室攻关前沿技术;创享湾粤港澳青创基地活力焕 发,软硬联通助力港澳青年创业灵感落地;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人声鼎沸,文体盛会精彩纷呈;广州港 南沙港区数智领航,实现"港通天下货达全球"…… 潮涌珠江千帆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印 发3年多来,从蕉门河岸到明珠湾畔,从横沥岛尖到二十涌头,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有"湾区之 心"之称的南沙,正逐渐成长为面向世界的门户、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港澳青年逐梦的热土。 3年多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锚定《南沙方案》"一基地、一平台、一门户、一高地、一标杆"五大任 务,围绕"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南沙所能",基本完成《南沙方案》2025年第一阶段目标任 务。南沙不仅在重大平台建设、金融制度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标志性成果,更在城市宜居 环境和民生服务水平上展现了大湾区品质。 沟通协作多点开花 南沙的开发开放涉及国家、省、市、区多个层级以及粤港澳三地。《南沙方案》发布后,广东省创造性 地构建省南沙工作领导小组、省南沙工委、省南沙办三级工作体系,省、市、区152个成员单位扁平 ...
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联盟成立
广州日报· 2025-09-16 02:44
大会概况 -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于9月15日举行 主题为赋能大湾区、共拓新机遇 吸引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工商界代表1200余人出席 [1] - 大会围绕跨境金融、商事法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 开幕式举行粤港澳大湾区会展业联盟启动仪式 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指南》两项成果 [1][8] 经济规模与外资情况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美元 以全国不到0.6%的国土面积和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占全国1/9的经济总量 [4] - 广东省登记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超21万户 占全国1/4居全国第一 [4] - 广东吸引大量外资进入电子信息、绿色石化和专用设备等领域 被视为外资安全港和首选地 [4] 供应链体系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体系包含五个方面:基础设施硬联通高效便捷、规则标准软联通持续深化、粤港澳立足禀赋优势推动供应链优化升级、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双轮驱动效果显著、金融服务精准赋能质效提升 [5] - 供应链体系从微观层面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带来基础研究实力跃升、成果加速转化与技术产品迭代升级机遇 [6] - 从中观层面为产业合作开辟新空间 推动产供链深度融合发展 带动周边省份产业协同升级 拓展国际合作机遇 [6] 产业发展重点 - 报告首次绘制粤港澳大湾区智能汽车和创新药两大新兴产业供应链图谱 [6] - 提出四点建议:加快智能设施建设、制定协同共进供应链政策、营造更具活力创新发展环境、完善普惠安全金融服务体系 [6] - 香港积极推动车企走出去 当前重点市场为泰国和印尼 下一步将拓展至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2] 展览业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展览业近十年发展态势稳健 2023年展览规模超越2019年创近十年新高 [7] - 2024年大湾区共举办924场展览会 较2023年同比增长1.32% [7] - 《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展览业发展报告》提出应充分利用展览业平台功能与巧实力激发活力 [6] 国际合作推进 -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在深圳南山设立大湾区办公室 推进中国与巴西新海运航线建设 创造更具韧性物流网络 [4] - 广东持续优化发展环境 深度融入国际供应链 携手港澳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加快构筑韧性湾区 [2] - 跨境电商通过大会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校等多方沟通 获取政策走向与金融支持 开展产学研合作 [4]
经济学家程实答21:美联储降息将使中国资产更具吸引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1:48
会议概况 -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在广州举办 主题为赋能大湾区、共拓新机遇 [1] - 吸引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及工商界代表1200余人出席 [1] - 围绕跨境金融、商事法律、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 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和《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时仲裁指南》两项成果 [1] 中国资产吸引力 - 中国科技实力因DeepSeek热潮获得全球更多认可 为硬核资产走强奠定基础 [1] - 全球经济风险偏好变化及中国经济稳定性为全球资金聚焦中国资产提供背书 [1] - 中国制造业相对强劲表现增强资产吸引力 [1] - 美联储降息预期将改变全球利差水平 使中国资产更具吸引力 [1] 大湾区发展优势 - 大湾区定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兼具金融基础设施与科技发展双重优势 [2] - 金融对科技行业赋能与科技激活金融市场的鲶鱼效应在全球市场有丰富体现 [2] - 金融基础设施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蓬勃生机形成协同效应 [2]
绘制大湾区发展新图谱《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发布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09:45
会议概况 -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在广州举行 主题为赋能大湾区共拓新机遇 参会人数约1200人 [1] - 会议聚焦国际供应链协同创新与全球贸易风险应对 并深入探讨跨境金融合作 商事法律合作 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对接等议题 [1] 经贸合作成果 - 广东累计吸引港资和澳资企业超过26万家 [1] - 2024年广东9市对港澳进出口规模超1万亿元人民币 [1] - 粤港澳三地合作制造全球70%消费型无人机 40%智能手机 全国25%新能源汽车和20%集成电路 [1] 供应链报告发布 - 首次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 共四个章节 系统梳理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情况 [1] - 报告首次绘制大湾区智能汽车和创新药供应链图谱 揭示供应链体系为产业合作和企业创新带来的新机遇 [1] - 报告从四方面提出39条对策建议 包括打造高质量基础设施网络 制定协同共进的供应链政策 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发展环境和完善普惠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 [1]
触摸服务贸易的数字脉搏(服贸会手记)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4:33
转到文化教育区,这种"破界"更有温度。首都版权展区的红釉玉壶春瓶,三维建模让观众既能感受实体 纹路,又能查数字历史;"京娃"虚拟智能体给孩子定制运动处方,像把"AI教练"送进每个家庭。这哪是 技术展示?分明是数字在打破"时空边界",让文化传承不困于博物馆,让教育服务不离家也能精准。 上海一家企业的AI供应链平台更显"硬核",实时风险预警配合"寄售维修型保税仓"模式,让跨国企业设 备停机损失降到最低。把工业服务的复杂流程拆成标准化模块,让重资产的供应链都能靠数字拓宽"服 务半径",帮中国企业更稳地走向世界。 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近3.9万亿元、同比增长8%,亮眼的数据正是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的最 佳注脚。数字化拓宽的不只是贸易边界,更是服务贸易的"价值维度",它让服务从"看得见的买卖",变 成了"无边界的赋能"。 站在首钢园微凉的晨光里,转头便撞进服贸会展馆的数字热浪——几日穿梭在展台间,最直观的感受 是,数字化早已不是服务贸易的"加分项",而是让服务"跨山越海"的"通行证"。 在中国电信(601728)展台,工程师轻点屏幕,息壤算力调度引擎5分钟就调动起全国GPU资源,搭载 的科研应用让高端科研服务从实 ...
愉悦资本刘二海:由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已成为明确趋势
新浪科技· 2025-09-12 10:47
新浪科技讯 9月12日晚间消息,在今日举办的外滩大会上,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指出,由 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已成为明确趋势,并强调这一浪潮亟需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他提出, 跨境支付创新、本地化合作与深度业务融合将是未来跨境金融发展的关键方向。 刘二海表示,四年前所提出的"新全球化"路径正日益成为现实。他指出,这一波全球化由中国企业主 导,表现出三大显著特点:从创立之初就进行全球资源调配与运营、构建于数字基础设施之上,以及以 负责任的态度与当地利益相关者合作、服务本地市场。 刘二海强调,新全球化需要相应的新型基础设施,而金融基础设施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他指出, 一方面与中国企业出海同步,另一方面也受益于技术进步的推动,创新工具不断涌现,这些工具不仅联 接虚拟与现实世界,也通过建立明确规则,重塑了跨境支付的模式。 对于正融入全球市场的中国企业,他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应借助中国贸易网络拓展国际市场,这是一种 现实而有效的路径;其次需建立稳固的本地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注意金融是强监管行业,必须与监管机 构构建信任;第三则呼吁企业"超越支付",深入客户业务流,通过提供更深层的服务实现自身成长。 刘二海 ...
RCEP生效三载:广西架起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黄金桥”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3:52
政策机制建设 - 广西出台《广西加快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为规则落地提供指引 [1] - 建立由分管领导牵头覆盖多部门及14个市的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实施格局 [1] 区域合作深化 - 与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签署贸易合作谅解备忘录创新合作机制 [1] - 升级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合作协议推动中马两国双园成为跨境产业合作典范 [1] - 助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 [1] 贸易与物流成效 - 2024年广西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达4465.1亿元人民币 [2] - 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近3000份签证金额45.8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1-7月广西口岸进口东盟水果160万吨货值216亿元人民币榴莲进口量显著增加 [2] - 广西北部湾港开通36条至RCEP国家集装箱航线 [2] - 南宁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基本覆盖东盟及日韩构建海空联动陆海统筹物流体系 [2] 平台建设与投资 - 连续4年举办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拓展服务RCEP功能 [2] - 截至2025年5月RCEP成员国在桂设立企业1242家实际使用外资22.2亿美元 [2] - 广西企业在RCEP成员国进行非金融类投资备案企业及机构537家实际投资额累计29.6亿美元 [2] 产业链协同发展 - 重点打造汽车电子信息等跨境产业链 [3] - 中马钦州产业园建成中国—东盟首条燕窝跨境产业链占全国毛燕加工资质企业总量75% [3] - 跨境金融创新试点规模达476亿元人民币 [3] - 跨境电商海外仓布局拓展至越南日本等地 [3] 未来合作规划 - 2025年RCEP经贸合作高端对话将于9月17日在南宁举行聚焦RCEP与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协同发展 [3] - 将成立RCEP区域国际贸易供应链质量认证合作联盟发布维护产业链稳定联合声明 [3]
XTransfer发布7月中小微企业出口贸易PMI报告
中证网· 2025-08-27 07:32
核心观点 - XTransfer发布2025年7月全国中小微企业B2B货物出口贸易PMI指数为52.4% 高于临界点 显示出口贸易处于扩张区间 [1] - 非洲市场成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新增长点 PMI录得最高 纺织品、锂电池、人发制品等出口需求旺盛 [2] - "新三样"产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出口表现亮眼 呈现量价齐升和区域多元化趋势 [2] 调研背景与方法 - 调研针对外贸行业出口趋势 旨在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展业指引和决策参考 [1] - 样本覆盖平台70万企业客户中的2500多家企业 分布于28个主要出口省份和148个城市 [1] - 分析维度包括出口订单、价格、采购、物流、人员、资金周转等完整出口流程 [1] 区域市场表现 - 非洲国家出口PMI录得最高 尤其在出口订单指数上远超其他区域 [2] - 东南亚成为"新三样"重要出口区域之一 [2] - 欧洲节能减碳政策持续激发"新三样"市场需求 [2] - 拉美和非洲基建需求为"新三样"产品提供较大市场潜力 [2] 产品出口表现 - 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实现量价齐升 出口区域呈现多元化趋势 [2] - 纺织品、人发制品、机械设备、汽配等对非洲出口需求旺盛 [2] - 太阳能电池作为"新三样"代表产品之一出口表现亮眼 [2] 企业战略应对 - 企业通过提供技术和解决方案增值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2] - 模式创新带动订单量较往年实现较大增长 [2] - 企业面对不确定外部环境保持韧性和信心 [2]
6月末深圳制造业贷款余额1.61万亿元,同比增6.47%
南方都市报· 2025-08-21 11:31
银行业总体规模与增长 - 银行业资产总额13.98万亿元 同比增长3.64% [2] - 银行业负债总额13.61万亿元 同比增长3.70% [2] - 各项贷款余额9.83万亿元 同比增长3.46% [2] - 各项存款余额10.22万亿元 同比增长6.70% [2] - 银行业资产、负债、存贷款规模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2] 保险业表现 - 原保险保费收入1213.07亿元 同比增长7.96% 增速居一线城市首位 [2] - 保险赔付支出387.43亿元 同比增长8.84% [2] 消费金融与外贸金融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8177.03亿元 同比增长7.63% [3] - 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12万亿元 [3] - 小微外贸企业贷款余额1245.33亿元 同比增长5.43% [3] - 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531亿美元 同比增长7.97% 服务企业2.4万家 [3] 制造业金融支持 - 制造业贷款余额1.61万亿元 同比增长6.47% [4] - 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1.03万亿元 同比增长6.73% [4] -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贷款余额9229.55亿元 同比增长6.96% [4] 小微企业金融支持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万亿元 同比增长6.59% 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5] - 累计走访经营主体149.43万户 发放贷款6674.91亿元 金额居大中城市首位 [5] 科技金融创新 - 科技贷款突破2万亿元 [6][7] - 科技保险保费收入18.8亿元 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12万亿元 [7] - 创新信贷评估模型纳入技术研发能力、专利数量、核心团队背景等要素 [7] 跨境金融发展 - 前海企业贷款余额5038.44亿元 较年初增长12.16% [8] - 前海合作区跨境收付金额15.39亿元 [9] - 备案跨境医疗险产品8款 提供风险保障30.2亿元 [9] - 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连接15家机构 上线8个业务场景 完成超1700笔业务 [9] 民生保障与养老金融 - 普惠型家庭财产保险"深圳惠家保"承保3.48万单 保费收入227.58万元 [10] - "深圳惠民保"参保人数达615万人 拓宽保障范围至随迁老人及罕见病 [10] - 个人养老金账户557万户 累计缴存资金71.06亿元 [10] - 商业养老金账户11.62万户 销售金额183.44亿元 [10] 房地产金融协调 - 住房开发贷款"白名单"项目403个 审批金额5492.99亿元 已放款4039.68亿元 [4]
制度创新“落地有声” 临港新片区交出区域经济发展亮眼“成绩单”
央视网· 2025-08-21 07:34
区域经济发展 -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成立六周年 区域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1] - 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 交出亮眼成绩单[1] 制度创新成果 - 形成首创性典型创新案例166个 其中全国首创性案例79个[2] - 案例覆盖离岸贸易、跨境金融、跨境医疗、高端航运等领域[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推出数字综保区平台 实现电子提单、电子提货单和电子仓单的三单融合[1] - 显著提升航运贸易货物单据处理效率和安全性[1] - 企业可凭电子单证向银行申请质押融资获取资金支持[1] 数据跨境流动 - 进行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 推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和操作指引[3] - 推动200余家企业实现数据跨境流动效率提升70%[3] 未来发展规划 -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5] - 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开展更大程度开放压力测试[5] - 为国家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试制度、探新路、测压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