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防灾减灾

搜索文档
海兰信:公司从2024年开始牵头参与海南省海洋防灾减灾综合项目
证券日报网· 2025-08-12 11:49
公司动态 - 公司从2024年开始牵头参与海南省海洋防灾减灾综合项目 [1] - 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其他各省的类似项目 [1] - 公司在此过程中积累相关经验,目标是成为行业领先者 [1]
北海局:未雨绸缪密织汛期海洋灾害“防护网”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15 02:04
汛前准备与督导 - 北海局于3月、4月印发汛前准备及检查通知,组建专项检查组开展全覆盖现场督导 [3] - 检查组行程超2000千米,聚焦突发增水易发区域,核查月报统计问题清单 [3] - 督促完成5大类、32小项自查问题整改,强化观测预报联动机制 [3] 智能预警体系升级 - 在智能海洋预报平台基础上新增声光报警、短信提醒、电话报警三个预警模块 [5] - 优化网格化预报订正算法,完成智能网格预报模块升级重建 [5] - 增加声光电报警系统、数字孪生技术在辽宁省沿海6地市及山东威海市的部署 [5] - 平台已在海区中心、海洋中心、省中心三级预报机构稳定运行 [5] 应急演练与能力提升 - 组织开展突发增水事件应急演练,模拟台风风暴潮引发异常增水场景 [7] - 演练联动三省一市海洋预报减灾部门及各海洋中心,检验全流程处置能力 [7] - 为基层单位提供防灾减灾实操指引 [7]
数字孪生技术在北海区防灾减灾应用取得突破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9 06:06
行业突破 - 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在海洋数字孪生领域取得突破,首次获得近岸海洋数字孪生防灾减灾国家发明专利 [1] - 研发近岸海洋动力灾害数字孪生系统,实现青岛近岸环境与水动力过程高精度仿真及实时感知 [1] - 数字孪生系统可模拟极端条件下海浪漫堤、海水倒灌场景及人为减灾措施效果,构建"智慧防潮堤" [2] 技术应用 - 数字孪生系统结合电子围栏、声光报警技术,实现漫堤灾害实时感知、预警信息精准推送及直观传达 [2] - 青岛澳门路数字孪生系统具备全国沿海城市推广潜力,覆盖海洋防灾减灾与生态保护等领域 [2] - 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将海洋数字孪生列为十大挑战之一,凸显其全球应用价值 [2] 发展计划 - 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已形成海洋防灾减灾数字孪生技术体系,计划深化国内外合作提升技术影响力 [2]
全国防灾减灾日|北海局:跨界携手,共筑“蓝色防线”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2 11:10
活动概况 -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于5月12日起组织开展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为主题的海洋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核心目标是提升公众海洋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1] 主会场活动 - 主会场活动在青岛栈桥举办 由自然资源部北海局联合多家单位共同承办 包括北海预报减灾中心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等 同时设置小麦岛海洋站 日照 海阳三个分会场同步开展科普宣传 [4] - 主会场现场布置科普展板20余块 展示近10种海洋观测仪器 循环播放科普视频 发放宣传册等各类宣传品共计2000余个 吸引数千名市民现场参与 [4] 科普内容与形式 - 志愿者围绕海浪 海冰 风暴潮等典型海洋灾害讲解成因 防治对策及应急要点 并演示空盒气压表 验潮仪 温盐传感器等近十种高精度海洋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6] - 通过有奖问答环节吸引市民参与 同期发布针对青岛中小学生的"海洋小卫士"活动第二季招募计划 该活动将于2025年5月12日至16日每日三个时段在崂山921电台开设科普小课堂 [6] 校园推广与国际合作 - 北海预报减灾中心联合青岛市寿光路小学 市北区实验小学等学校开展"海洋防灾减灾进校园"科普讲座 主题包括浒苔绿潮成因 极地40周年等 旨在培养青少年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护能力 [8] - 应青岛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邀请 北海预报减灾中心在"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举办了防灾减灾主题讲座 [8] 活动成效与未来计划 - 系列活动通过多部门协同和线上线下融合 成功搭建公众与海洋安全知识的桥梁 既普及了风险应对知识 又将防灾减灾意识深植于青少年群体 [11] - 未来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将继续创新海洋科普教育 凝聚社会共治力量 共同筑牢海洋安全防线 [11]
全国防灾减灾日|广西:“南国小记者”走进防灾减灾日课堂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12 10:38
海洋灾害发生情况 - 2024年发生12次温带风暴潮过程、10次台风风暴潮过程和33次灾害性海浪过程等海洋灾害 [1] 海洋防灾减灾技术应用 - 海洋浮标实时采集水文、气象、生态数据对预测海洋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3] - 光电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海面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异常情况及时发现 [7] - 海洋立体观测网沙盘展示海洋监测技术体系 [3] 海洋监测设施与装备 - 海洋观测设备设施包括水文气象数据采集装置 [5] - 海洋应急监视设备设施包含实时监控系统 [5] - 海洋执法船在维护海洋权益和监测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7] 红树林生态监测实践 - 红树林调查涉及树种识别和树木物候期判定 [4] - 生态指标测量包括株高和胸周等数据采集 [4][6] - 实地体验红树林生态监测和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 [9] 海洋防灾教育推广 - 青少年通过沉浸式研学活动了解海洋防灾知识 [1][7] - 活动涵盖科研院所、生态湿地与行政机构多场所实践 [8] - 海洋专家通过视频展示和讲解传授防灾减灾重要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