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在福州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0:17
本届大会以"福海扬帆 绿动领航"为年度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福建省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 展示范区回顾与展望等4项活动及13场分论坛,将同期举办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等系列活 动,首次举办2025年国际海事组织可持续海事创新研讨会、海洋产业融合创新大赛等活动。 据介绍,在打造专业平台方面,大会进一步突出自然科学领域专业性国际会议属性,首次设立主宾高校 和主宾院所,已邀请哈尔滨工程大学等19家高校、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41个科研机构参会参展,组 织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策划举办25场自然科学领域的专业论坛和研讨会。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在福州举办 中新网福州9月24日电 (郑江洛)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建福州举办。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组委会副主任林瑞良24日在福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 绍,大会将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参会,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官员,21世纪海上合作委 员会会员城市和组织、金砖国家代表,以及国际海运联合会等国际组织代表。 同时,大会将组织招商路演、重大项目推介等产业对接活动,举办福建省海洋经济产 ...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州举办
人民网· 2025-09-24 09:12
人民网福州9月24日电 (记者陈蓝燕)24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 布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发布会介绍,本届大会将以"福海扬帆 绿动领航"为年度主题,旨在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共筑航 海装备可持续发展生态。大会立足国家战略和福建优势,围绕航海装备热点领域,聚焦全产业链协同创 新、经贸对接、成果转化,进一步助力航海装备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大会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福建省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回顾与展望等4项活动及13场分论 坛,同期将举办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等系列活动,首次举办2025年国际海事组织可持续海事 创新研讨会、海洋产业融合创新大赛等活动。 截至目前,大会已邀请超50个国家和地区约800名嘉宾参会,其中外宾230余人,届时将全方位展示世界 航海装备发展的前沿成果和重大成就。 值得关注的是,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已在福州成功举办两届,也同时举办了两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已 成为推动全球航海装备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平台。 众多国内外海洋领域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专精特新"企业等踊跃参 ...
商务部答中证报记者问:共同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和诚信的营商环境
中国证券报· 2025-09-18 12:55
9月1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 示,今年是"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连续举办的第21年,主题是"诚实守信利企惠民"。9月22日,商务部 将在湖北举行诚信兴商宣传月启动仪式。 何亚东说,各地区各部门将按照"统一名称、统一主题、统一标识、统一时间"的原则,组织开展启动仪 式、信用惠民主题活动、"诚信兴商"银企对接、"诚信兴商、央企在行动"等14项主题活动,动员各地 区、行业协会、企业参加,推广诚信理念、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和诚信的营商环 境。 一是覆盖范围更广。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数量再创新高,超3.1万家参加出口展。出口展所有参展企业 均可享受展位费减免优惠,其中,5000余家企业首次受惠。 二是优惠措施更多。在线下展继续减免50%展位费基础上,线上平台也新增了配套减免措施,统筹线上 线下(300959)两种渠道,助力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努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9月15日,世贸组织第一份旨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定——《渔业补贴协定》正式生效实 施。"这是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渔业治理的重要事件,意义重大。"何亚东说。 何亚东表示,协定制 ...
商务部:积极践行全球治理倡议 深入参与多边渔业治理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8:50
对于世贸组织而言,《渔业补贴协定》在2022年6月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上达成,是世贸组织谈 判历时最长的多边协定,经历了十分艰苦复杂的谈判历程。该协定在当前世贸组织正遭遇单边主义严峻 挑战背景下,仅用3年多时间即生效实施,是包括中国在内绝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坚定维护世贸组织、 积极践行多边承诺的集体行动,有力提振世贸组织的相关性和权威性,有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世贸组织的 信心,将为世贸组织各项工作注入新动力。 协定制定了具有约束力的补贴多边纪律,要求各成员履行渔业补贴和管理政策透明度、提高渔业执法和 渔业资源可持续评估能力等义务。协定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全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成员渔业资源 长期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何亚东表示,中国是全球海洋渔业大国,也是全球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于2023 年6月27日批准接受该协定,是率先完成批约程序的世贸组织主要成员。我们以世贸组织为平台,积极 践行全球治理倡议,深入参与多边渔业治理。协定生效实施后,中国将认真履行协定各项义务,与其他 世贸组织成员一道,共同维护全球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助力实现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 ...
《渔业补贴协定》已生效,中国将担负什么责任?商务部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9-18 08:28
9月18日下午3时,商务部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媒体记者提问:世贸组织《渔业补贴协定》已 于9月15日生效,请问协定的生效实施对于世贸组织和全球渔业资源有什么重要意义?我国在履约方面 应担负什么国际责任?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9月15日,世贸组织第一份旨在实现环境可持续 发展目标的协定——《渔业补贴协定》正式生效实施,这是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渔业治理的重要事件, 意义重大。 对于世贸组织而言,《渔业补贴协定》在2022年6月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上达成,是 世贸组织谈判历时最长的多边协定,经历了十分艰苦复杂的谈判历程。该协定在当前世贸组织正遭遇单 边主义严峻挑战背景下,仅用3年多时间即生效实施,是包括中国在内绝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坚定维护 世贸组织、积极践行多边承诺的集体行动,有力提振世贸组织的相关性和权威性,有力增强国际社会对 世贸组织的信心,将为世贸组织各项工作注入新动力。 协定制定了具有约束力的补贴多边纪律,要求 各成员履行渔业补贴和管理政策透明度、提高渔业执法和渔业资源可持续评估能力等义务。协定的实施 将有助于促进全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成员渔业资源长期科学养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中 ...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齐鲁晚报网· 2025-09-08 02:12
论坛基本信息 - 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于9月8日上午在青岛开幕 [1] - 论坛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同主办 [1] - 论坛主题为"从蔚蓝到未来——发展可持续海洋经济,共建美丽丰盈的海洋" [1] 论坛目标与意义 - 旨在拓展多边海洋合作,共建蓝色伙伴关系 [1] - 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1] 论坛活动体系 - 采用"1+1+4+5"活动体系 [3] - 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四个平行论坛、五项特色活动 [3] 论坛重要成果 - 宣布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滨之城"平台秘书处成立 [3] - 发布《202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 [3] - 发布《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报告》 [3] - 发布《海洋青年人才青岛倡议书》等成果文件 [3]
“深蓝重器”亮相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
齐鲁晚报网· 2025-09-07 23:24
展会概况 - 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于9月7日启幕 设有海洋发展成果展区 海洋生物医药展区 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展区 海洋科技装备展区 海洋国际商品展区五个展区 [3] - 共有450余家企业机构参展 其中近百家为行业领军企业 山东籍企业和机构是本届博览会主角 [3] 海洋科技装备 - 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团队展出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多功能智能化移动检测机器人 采用磁吸附和边缘控制技术 可实现塔筒表面缺陷实时检测和全风场覆盖 [5] - 深海混输立管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为国际首套 服务于我国深海混输智能系统"长远号"管道健康监测重大工程 入选2021年中国十大海洋科技进展 [5] 海洋生物医药 - 博览会首次设置海洋生物医药展区 汇聚85家头部企业机构 覆盖从海洋生物资源到终端生物医药产品的全产业链 [6] - 逢时(青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磷虾油连续2年销售额第一的企业 与中国药科大学联合成立海洋多肽药物研发联合实验室 以南极磷虾为原料进行药物研发 [6] 海洋发展成果 - 海洋发展成果展区集中展出山东海洋领域代表性实物和模型70余组 突出"携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经略海洋建设海上新山东"主题 [3]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团队 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张建民院士团队 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团队组成"院士天团"成为展会焦点 [3]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日报· 2025-09-04 22:04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状况 - 全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7% 较2020年提高6.3个百分点 [1][5] - 重要渔业水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面积比例分别较2020年下降16%和50% [5] - 重点监控的24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连续4年消除不健康状态 [5] 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 - 修订海洋环境保护法 制定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及配套规章 [3] - 出台《"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体系 [3] - 建立海洋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岸线控制 海域有偿使用等制度 [3] 重点海域治理成效 - 渤海 长江口—杭州湾 珠江口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66.8% 较2020年提高8.1个百分点 [7][9] - 全国排查出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 重点海湾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3.1% [8] - 国控河流入海断面总氮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8] 生态修复与美丽海湾建设 - 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 红树林保护修复重大项目 [4][12] - 重点打造110余个美丽海湾 125个海湾水质优良比例为100% [5][9] - 海湾岸滩垃圾平均盖度从2024年夏季的5.14‰下降至今年春季的1.25‰ [9] 海洋产业绿色转型 - 天津形成海洋油气装备 高技术船舶 海水淡化装备等产业格局 [13] - 江苏连云港推动海洋渔业升级 发展海洋新能源装备制造 [13] - 广东深圳培育绿色智能船舶 无人船艇 水下机器人等新兴产业 [13] 科技创新与生态修复 - 山东威海创建省级海洋工程技术中心 培育海参 牡蛎等优势品种 [14] - 河北曹妃甸创新海草床修复技术 修复面积938公顷 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42.3% [14] - 大型底栖生物种类同比增长85% 海马 海参等经济物种资源量回升 [14] 陆海统筹治理机制 - 将总氮治理对象从41条入海河流拓展至230条国控河流 [8] - 构建流域—海洋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 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互联 [10] - 强化跨省河流联防联控机制 深化联合执法检查合作 [10]
到2027年,山东将培育20个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8-29 02:19
论坛总体定位 - 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是海洋领域的国际盛会 山东将从4个方面放大论坛效应推动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1] 海洋产业合作 - 深度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建设 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海洋产业园区 实施蓝色经济合作示范项目 [3] - 精准对接国内外优质企业吸引投资 加快海洋渔业 海洋矿业 海洋运输 海洋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 - 培育壮大海洋生物医药 海工装备 海洋新能源 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 推动海洋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3] -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 到2027年培育20个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 [3] 海洋科技合作 - 吸引国际科研团队与山东高校 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 组织实施科技合作示范工程 [3] - 推动深海资源勘探开发 高技术船舶 深远海养殖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3] - 依托论坛搭建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加速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山东落地 [3] - 培育发展一批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使山东成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田与孵化园 [3] 海洋港口建设 - 发挥港口联通世界作用 织密国际航线 拓展海铁联运 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网络 [4] - 完善现代化港航集疏运体系 增强通达全球货运能力 提升山东港口辐射能力与全球供应链地位 [4] - 建设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促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 加快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和国际航运重要枢纽 [4] - 到2027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2亿吨 [4] 海洋治理合作 - 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主动参与海洋新兴领域国际标准制定 [4] - 开展区域海洋防灾减灾 生态保护 海洋观测等国际合作 走海洋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4] - 与国际组织开展海洋生态保护合作 推进沿海滩涂 滨海湿地和海洋生物栖息地系统保护修复 [4] - 维护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 为全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山东力量 [4]
山东海洋生产总值将突破2万亿元
齐鲁晚报· 2025-08-28 21:25
海洋产业合作与发展 - 山东将深化海洋产业合作 构建蓝色经济增长极 深度对接一带一路和RCEP建设 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海洋产业园区 实施蓝色经济合作示范项目[1] - 精准对接国内外优质企业 吸引投资 加快海洋渔业 矿业 运输 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 培育壮大生物医药 海工装备 新能源 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1] - 目标到2027年培育20个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1] 海洋科技创新 - 强化海洋科技合作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吸引国际科研团队与山东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2] - 组织实施科技合作示范工程 推动深海资源勘探 高技术船舶 深远海养殖等领域技术创新突破[2] - 依托论坛搭建的线上线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加速国内外先进技术落地 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 港口建设与物流网络 - 加快海洋港口建设 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 发挥港口联通作用 织密国际航线 拓展海铁联运 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网络[2] - 完善现代化港航集疏运体系 增强全球货运能力 提升港口辐射能力与全球供应链地位[2] - 建设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促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 目标到2027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2亿吨[2] 海洋治理与生态保护 - 推进海洋治理合作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通过论坛提供国际交流平台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及国际标准制定[3] - 开展区域海洋防灾减灾 生态保护 海洋观测等国际合作 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3] - 与国际组织合作推进沿海滩涂 滨海湿地和海洋生物栖息地系统保护修复 维护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