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配餐

搜索文档
一只“臭虾王”炸出资本“天团”:50万学生午餐,成了谁的提款机?
凤凰网财经· 2025-09-27 13:19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家长随后做出一个看似"跨界"却意味深长的举动:联名请愿,希望西贝也能参与上海学生餐的竞标。这背后,是长期以来对校园午 餐"难吃、不健康、食材不新鲜"的积怨,终于找到了一个具体的爆发点。家长们反对的并非预制菜本身,而是有人用低质食材糊弄孩子。 | 娃们说绿捷那叫生命维持餐~! | 100 | | --- | --- | | 不能维持,吃了容易吐 | 65 FD | | 2条回复 v | | | 比我们小时候的午餐还差,几十年都没有一点进步 | 19 94 | | 好像是退步了很多~我中学时候的学生食堂都是学校烧的~ | 19 64 | | 5条回复 v | | | 强烈建议换掉绿捷,学校还调查午饭满意度,孩子在他们手上,家长能怎么办 | 15 93 | | 孩子在学校,有点闪失还不找校长和教育局投诉啊!!! 跟深圳家长学学 | 17 17 | | 9条回复 v | | | 上海的菜很特别,量少、冷冻、贵,即使这样仍然能坚持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整改 | 26 PD | | 太可怕了 Pas ((OU) 三章始始开学 - 最 | 2 ק | | 我是一名班主任也是孩子的妈妈,看到学生吃这些心里说不出 ...
一只“臭虾王”炸出资本“天团”:50万学生午餐,成了谁的提款机?
凤凰网财经· 2025-09-27 13:09
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 前不久,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大战"正打得火热,谁也没想到,战火竟烧到了上海中小学生的餐盘里。一位家长在孩子学校的午餐中,发现了一只发臭 的虾仁——而供应方,正是日配送50万份学生餐的"隐形巨头":上海绿捷。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家长随后做出一个看似"跨界"却意味深长的举动:联名请愿,希望西贝也能参与上海学生餐的竞标。这背后,是长期以来对校园午 餐"难吃、不健康、食材不新鲜"的积怨,终于找到了一个具体的爆发点。家长们反对的并非预制菜本身,而是有人用低质食材糊弄孩子。 | 1100 | 我是一名班主任也是孩子的妈妈,看到学生吃这些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我向校长提过,每天孩子 | | | --- | --- | --- | | 们吃的都是预制菜,油炸物。但是没有什么改变,深深得无力。 | | | | 0 345 | 您是好老师 | | | 61条回复 ▽ | | | | 6719 | 孩子一直说午餐就是屎,还觉得孩子矫情,看了照片后立刻给孩子道歉了 | | | 05 212 | 上海 18小时前 | 全班孩子都这样说 | | 34条回复 ▽ | | | | 15 620 | 上海中学生的午餐 ...
刘永好和上海孩子的午餐生意
商业洞察· 2025-09-23 09:48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希望集团通过复杂离岸股权架构间接控制上海绿捷 利用校园配餐业务获取稳定现金流和利润 以对冲养猪主业巨额亏损 同时反映出民营企业转型困境与代际传承的价值观割裂 [5][9][18][30][33] 校园配餐业务财务优势 - 上海校园配餐市场规模年约15亿元 虽仅占新希望年营收1400亿元的1% 但预付费模式使公司账上常年沉淀2亿元无息资金 年理财收益达600万元 [7] - 单份午餐成本约10元(食材3-4元 人工1.5元 配送1.5元) 收费15-25元 毛利率最低33% 静安区高价餐毛利率超60% [7] - 覆盖10万学生即可年赚3000-4000万元 且客户黏性极强 绿捷服务500多所学校十年未丢失客户 [7][8] - 绿捷2024年末员工1567人 服务50万学生 人均服务320名学生 规模效应显著压低成本 [7] 新希望主业困境与转型动机 - 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总额达135亿元(-79.21亿/-8.93亿/-46.08亿)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12.17亿元 为上市养殖企业最高 [9][22] - 2023年出栏生猪1768万头(同比增21%) 但因猪价暴跌至15元/公斤(较2020年40元/公斤降62.5%)导致巨亏 [9][22] - 饲料业务见顶 全国产量连续三年徘徊3亿吨 新希望市占率近9% 扩张空间有限 [22] - 对比同行:牧原股份2024年盈利190亿元 温氏股份盈利超90亿元 新希望盈利规模远落后 [22] 复杂股权架构与资本运作 - 绿捷唯一股东为香港公司Green Express Foods 其董事王航(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张天笠、陈云仪均来自厚生投资 [11][15] - 通过开曼群岛公司Kilcoy Global Foods(KGF)披露F-1文件显示 董事会包括刘畅(刘永好女儿)、王航等新希望核心成员 [14][16] - 绿捷董事长陶煦曾任新希望六和总裁 总经理葛均锋参股公司由新希望资产管理持股95.25% [17] - 2018年香港公司接手绿捷股权 同时曾短暂控股品测检测(上海校园午餐质检公司) 疑似形成供应与检测关联网络 [18] - 离岸架构实现追溯困难、责任切割、规避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及司法管辖障碍 [18][20] 战略布局与代际传承问题 - 校餐业务作为下游突破口 无需品牌营销即可触达50万家庭 为预制菜、生鲜配送、社区团购提供数据入口 [26][27] - 新希望已布局中央厨房(2016年3亿收购嘉和一品)、预制菜品牌"预膳坊"(2022年成立新公司) [27] - 实控人国籍问题:刘畅2012年取得新加坡国籍 妻子李巍同为新加坡籍 引发"身份错位"争议 [30] - 代际价值观差异:第一代注重实业 第二代倾向资本运作与全球资产配置 反映民营企业传承困境 [30][31]
虾仁炒蛋被紧急撤换:校园餐要经得起审视
经济观察网· 2025-09-18 11:49
上海家长对校园餐品质的争议并不是个例,这些年,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对此,国家市场监管 总局今年7月发布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将于12月1日起执行。这是关于校园配餐服务管理 的首个国家标准,从人员配置、原料采购、制作运输、召回程序等多个方面树规立范,被认为是保障校 园餐品质的关键一步。 树立规范固然重要,但若不能在执行层面真正落实,再完善的标准也易流于形式。要让"国标"被严格遵 守,有几个关键点: 言咏/文9月15日,上海多所学校午餐中的虾仁炒蛋被紧急撤换,补发饼干和面包替代。午餐供应商上海 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回应称是因为虾仁里有细沙,但学生家长表示,孩子反馈这道菜有臭味。 家长们不认为这是一起偶然事件,长期以来他们对校园餐不满意:菜品质量差、油炸食品过多、孩子吃 不饱、吃不好。他们向12345和市教育局反馈过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罗永浩吐槽西贝"贵且难 吃",上海家长们却说:让西贝来竞标校园餐吧。 虽说众口难调,但当很多家长反馈同样的问题,他们的诉求应当被重视;此次虾仁炒蛋撤换事件背后真 相究竟如何,相关部门也应该有实实在在的回应。校园餐必须经得起审视,因为它关系到孩子健康成长 的切身 ...
完善制度守护校园餐饮安全
经济日报· 2025-08-19 22:04
行业规模与现状 - 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46万所 涉及学生超2.37亿人 [1] - 行业存在原料采购溯源不清 加工环境卫生不达标 配送时间把控不严 餐食变质等问题 [1] - 过去企业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运营成本高 效率低 [2] 新规核心要求 - 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2] - 实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做一次全品类检验检测 [2] - 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向学校家长学生公开展示关键操作流程 [2] - 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 [2]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重塑校园配餐服务生态 [3] - 倒逼企业优化服务 切实保障校园餐饮安全 [3] - 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校园配餐领域的国家标准 行业有望迈入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1]
让学生每一口饭都吃得放心
中国青年报· 2025-07-24 22:27
校园配餐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个针对校园配餐的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对校园配餐服务全流程作出系统规范,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加工制作、备餐与配送、用餐服务、服务评价改进、应急处理等关键环节 [1] - 《指南》出台背景与部分中小学及幼儿园在配餐服务中暴露出的问题有关,如操作间环境脏乱、餐具区发现飞虫和蛆虫、个别学校长期通过"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方式侵占学生餐费等 [1] -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开展的专项整治中,中小学"校园餐"被纳入全国性专项整治范畴,截至去年12月全国共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件,处分2.3万人 [1] 校园配餐服务规范要求 - 《指南》明确要求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面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关键操作流程 [2] - 配餐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每日进行安全检查,每周排查隐患,每月调度分析 [2] - 《指南》还提出有关营养健康信息交流、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引导学生增强膳食平衡、节约环保理念 [2] 校园配餐行业发展影响 - 《指南》的规范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增强全过程监督,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动校园配餐服务走向专业化、规范化 [2] - 校园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织密制度之网,确保标准执行力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 - 随着《指南》全面实施,校园餐桌将变得更安全、更透明、更健康,推动全社会食品安全治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3]
校园配餐国标发布 学生“舌尖安全”不容失守
南方都市报· 2025-07-21 15:48
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将于12月1日实施 [1] - 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 幼儿园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 是首个国家标准 [1] - 校园配餐涉及食材采购 加工制作 冷链运输 分发食用等十多个环节 各年龄段学生营养需求差异大 [1] 行业痛点分析 - 食材安全存在隐患 部分企业采购来源不明 资质不全的食材 甚至使用过期 变质原料 [2] - 加工过程欠透明 部分企业厨房卫生条件差 操作不规范 家长难以监督 [2] - 配送环节潜藏风险 配送车辆未封闭 温度控制不当 可能导致餐食变质 [2] - 营养搭配不合理 餐食重口味 过于油腻 盐分超标 种类单一 [2] -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企业 学校 监管部门责任划分不清晰 难以快速溯源和追责 [2] 标准核心内容 - 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2] - 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 每日安全检查 每周排查隐患 每月调度分析 [2] - 实行米 面 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每批次原料检验检测报告必须留存 [3] - 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品类覆盖检测 关注农药残留等安全性指标 [3] - 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向学校 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 [3] - 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要分别留样 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3] - 配送车辆必须封闭式管理 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并向监管部门备案 [3] 标准实施建议 - 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 定期抽查配餐企业 [4] - 学校应积极参与配餐管理 设立家长监督委员会 定期收集家长意见 [4] - 鼓励公众举报违规行为 形成全民监督校园配餐的氛围 [5]
校园配餐明厨亮灶,扫除食品安全“死角”
新京报· 2025-07-21 14:18
校园配餐服务管理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适用于为中小学 幼儿园学生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校园配餐服务企业 [1] - 全国中小学食堂外包及送餐比例超50% 规范配餐服务对确保师生就餐体验和校园食品安全意义重大 [1] - 《指南》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 加工制作 备餐与配送 用餐服务 服务评价改进 应急处理等全链条规范指引 填补校园配餐领域标准空白 [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校园配餐由市场化企业在校外制作配送 存在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死角 [1] - 部分公司在食品安全 卫生管理等方面问题突出 导致学生健康受威胁甚至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1] - 行业透明度不足 提升透明度势在必行 [1] 关键监管措施 - 明确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向学校 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关键操作流程 [2] - 首次将对学校食堂的"明厨亮灶"要求覆盖到配餐企业 缩小配餐与学校自主供餐透明度差距 [2] - 要求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 [2] - 要求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 车辆需备案并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2] 行业影响 - 标准落地有利于规避风险隐患 提升人员设备配备标准 间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3] - 减少不符合资质 专业能力不足的"小作坊"进入 遏制"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3] - 构建覆盖配餐服务各环节的全流程风险管控机制 推动市场纳入更系统规范程序 [3] 实施挑战 - 校园配餐服务涉及环节多 流程长 《指南》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 不能指望其完全扫除乱象 [3] - 需要配合市场监管 公众监督等方面精准加力 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3]
校园配餐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发布
第一财经· 2025-07-21 12:57
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发布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 这是校园配餐服务管理首个国家标准 适用于为中小学 幼儿园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企业 [1] - 标准明确了覆盖食谱及原料管理 加工制作 备餐与配送 用餐服务 服务评价改进 应急处理等全链条的规范指引 [1] - 标准提出了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信息交流 防止餐饮浪费的操作指引 旨在引导学生增强膳食平衡 节约环保理念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 人员配置与原料采购要求 - 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 检验人员 [2] - 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 每日安全检查 每周排查隐患 每月调度分析 [2] - 实行米 面 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检验检测报告 [2] - 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做一次全品类覆盖的检验检测 特别要对农药残留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 [2] 加工制作与配送环节规范 - 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向学校 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关键操作流程 [2] - 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要分别留样 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2] - 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 车辆需向主管部门备案 [2] - 配送车辆宜专车专用并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2] - 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召回程序 并主动上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2]
校园配餐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发布!
经济网· 2025-07-21 08:40
行业规模与市场基础 - 校园配餐产业规模占整个餐饮业近半规模 [1] - 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数量超过46万所 [1] - 涉及学生群体超过2.37亿人 [1] 国家标准实施安排 - 首部校园配餐国家标准《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正式发布 [1] - 标准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1] - 标准适用于为中小学、幼儿园提供学生餐制作及配送服务的企业 [3] 人员管理要求 - 企业必须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专职食品安全管理、检验人员 [3] - 建立风险防控动态机制并执行每日安全检查 [3] - 每周排查安全隐患并每月进行调度分析 [3] 原料采购管控 - 实行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集中定点采购制度 [3] - 确保留存每批次原料的检验检测报告 [3] - 每种大宗食品原料每年至少完成一次全品类覆盖检验检测 [3] - 特别要求对农药残留等安全性指标进行检测 [3] 食品加工监管 - 餐食加工过程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 [3] - 需向学校、家长和学生公开展示食品加工关键操作流程 [3] - 对每天送餐的每个食品品种分别留样且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3] 物流配送规范 - 配备满足配餐量和配送方式的封闭式配送车辆与设备 [3] - 配送车辆需向主管部门备案并宜专车专用 [3] - 要求配送车辆安装定位跟踪系统 [3] 风险应急机制 - 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必须第一时间启动召回程序 [3] - 需主动向上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