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链打通
icon
搜索文档
刘永好和上海孩子的午餐生意
商业洞察· 2025-09-23 09:48
文章核心观点 - 新希望集团通过复杂离岸股权架构间接控制上海绿捷 利用校园配餐业务获取稳定现金流和利润 以对冲养猪主业巨额亏损 同时反映出民营企业转型困境与代际传承的价值观割裂 [5][9][18][30][33] 校园配餐业务财务优势 - 上海校园配餐市场规模年约15亿元 虽仅占新希望年营收1400亿元的1% 但预付费模式使公司账上常年沉淀2亿元无息资金 年理财收益达600万元 [7] - 单份午餐成本约10元(食材3-4元 人工1.5元 配送1.5元) 收费15-25元 毛利率最低33% 静安区高价餐毛利率超60% [7] - 覆盖10万学生即可年赚3000-4000万元 且客户黏性极强 绿捷服务500多所学校十年未丢失客户 [7][8] - 绿捷2024年末员工1567人 服务50万学生 人均服务320名学生 规模效应显著压低成本 [7] 新希望主业困境与转型动机 - 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 总额达135亿元(-79.21亿/-8.93亿/-46.08亿)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12.17亿元 为上市养殖企业最高 [9][22] - 2023年出栏生猪1768万头(同比增21%) 但因猪价暴跌至15元/公斤(较2020年40元/公斤降62.5%)导致巨亏 [9][22] - 饲料业务见顶 全国产量连续三年徘徊3亿吨 新希望市占率近9% 扩张空间有限 [22] - 对比同行:牧原股份2024年盈利190亿元 温氏股份盈利超90亿元 新希望盈利规模远落后 [22] 复杂股权架构与资本运作 - 绿捷唯一股东为香港公司Green Express Foods 其董事王航(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张天笠、陈云仪均来自厚生投资 [11][15] - 通过开曼群岛公司Kilcoy Global Foods(KGF)披露F-1文件显示 董事会包括刘畅(刘永好女儿)、王航等新希望核心成员 [14][16] - 绿捷董事长陶煦曾任新希望六和总裁 总经理葛均锋参股公司由新希望资产管理持股95.25% [17] - 2018年香港公司接手绿捷股权 同时曾短暂控股品测检测(上海校园午餐质检公司) 疑似形成供应与检测关联网络 [18] - 离岸架构实现追溯困难、责任切割、规避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及司法管辖障碍 [18][20] 战略布局与代际传承问题 - 校餐业务作为下游突破口 无需品牌营销即可触达50万家庭 为预制菜、生鲜配送、社区团购提供数据入口 [26][27] - 新希望已布局中央厨房(2016年3亿收购嘉和一品)、预制菜品牌"预膳坊"(2022年成立新公司) [27] - 实控人国籍问题:刘畅2012年取得新加坡国籍 妻子李巍同为新加坡籍 引发"身份错位"争议 [30] - 代际价值观差异:第一代注重实业 第二代倾向资本运作与全球资产配置 反映民营企业传承困境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