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

搜索文档
中老铁路助推咖啡文旅产业发展
人民网· 2025-09-20 15:31
云南充分发挥中老铁路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沿线产业发展。位于中老铁路沿线的普洱市依托丰富的咖啡资源和自然风光,为游客提供 沉浸式"咖旅"体验新场景,助力普洱咖啡原产地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9月20日,旅客在中老铁路列车上品尝咖啡。 9月20日,工作人员在中老铁路列车上制作玫瑰特调咖啡。 云南充分发挥中老铁路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沿线产业发展。位于中老铁路沿线的普洱市依托丰富的咖啡资源和自然风光,为游客提供 沉浸式"咖旅"体验新场景,助力普洱咖啡原产地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9月20日,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白沙坡小组的"美丽星村·有风咖谷"工作人员在展示咖啡豆的处理过程。 云南充分发挥中老铁路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沿线产业发展。位于中老铁路沿线的普洱市依托丰富的咖啡资源和自然风光,为游客提供 沉浸式"咖旅"体验新场景,助力普洱咖啡原产地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9月20日,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白沙坡小组的"美丽星村·有风咖谷"工作人员在烘焙咖啡豆。 云南充分发挥中老铁路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沿线产业发展。位于中老铁路沿线的普洱市依托丰富的咖啡资源和自然风光 ...
我省印发方案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将适时组织开展公众生态环境素养调查
大众日报· 2025-09-08 01:09
生态文化建设目标 - 到2030年山东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开展 生态文化得到充分发展和传播 生态文化和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 [1] 生态文化研究传承体系 - 强化生态文化理论研究 重点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美丽山东建设以及儒家生态哲学等特色生态文化领域 [1] - 挖掘传统生态文化智慧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生态文化开放性数据库 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生态智慧进行数字化保存和管理 [1] - 守护红色生态文化资源 向社会广泛征集传统生态文化相关材料 [1] 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干部教育 党员教育 国民教育体系 [1] - 开展"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 依托科普宣讲 课外实践 户外研学等形式 [1] - 组织开展青少年环境教育特色活动 [1] 生态文化转化与产业融合 - 适时组织开展公众生态环境素养调查 [2] - 倡导大型活动碳中和 鼓励使用碳普惠减排量进行碳中和抵消 [2] - 探索建立"碳普惠"机制 [2]
海南瑞泽: 关于重大合同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3 09:15
合作项目概述 - 海南瑞泽全资子公司圣华旅游与农垦神泉集团、深圳市跃华马术共同签署海垦·南田马术文化小镇项目合作合同及股东协议 [1] 合作解除原因 - 农垦神泉集团提出解除合作 因项目区域无上位规划及无实质性建设进展 [2] - 三方签署解除协议 因政府土地政策及规划导致项目开发无法按原计划推进 [2] 财务影响 - 圣华旅游已收回履约保证金人民币3000万元 [2][3] - 项目尚未开展实际投资建设 合作解除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 [3] 信息披露 - 合作相关进展分别于2019年3月1日及2021年11月13日通过指定媒体及巨潮资讯网披露 [2]
竹林欢歌里藏着乡村振兴的“财富密码”
杭州日报· 2025-08-05 02:58
一产提质增效 - 2022年实施800亩毛竹低产林改造试点 2023年完成755亩竹林质量提升项目 [1] - 打造100亩春笋冬出示范基地 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 [1] - 科学精细管护竹林 为全产业链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1] 二产延链补链 - 杭州千岛湖森拓竹木有限公司大墅分厂投产 日加工毛竹100吨 日产初级产品价值近6万元 [1] - 新建厂房即将竣工 计划拓展竹家具 竹纤维制品等终端领域 [1] - 对接两家精深加工企业 构建全品类加工体系 预计带动超200人就业 [2] 三产融合发展 - 开发竹海观光 竹文化体验项目 游客可参与竹编 品尝笋宴 [2] - 竹编成功申报县级非遗 竹制品文创开发推进中 [2] - 2023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5% 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0万元 [2] 产业协同效应 - 形成一产稳固 二产壮大 三产繁荣的良性循环 [3] - 三产融合为大下姜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推动生态与经济共赢 [3]
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下)
新华社· 2025-07-28 16:16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 - 文化软实力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 - 浙江精神激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占全省67.2%的生产总值、73.4%的税收、80.8%的进出口、87.5%的就业、96.8%的经营主体 [13] - 民营企业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5个榜单上数量位列第一 [13] 文化产业创新与改革 - 横店影视城从无到有,成为全球最大影视拍摄基地,实验区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 [18][19][20] - 浙江动漫产业从起步到繁荣,杭州成为"动漫之都",拥有270多家上下游企业,从业人员超1.2万人 [25][27] -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国有文化单位"华丽转身",浙江歌舞剧院等完成"事转企"改制 [28] 民营经济转型与升级 - 浙江民营经济面临"成长的烦恼",用电、用水、土地供给紧张,利润一度滑坡 [11] - 民营企业"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 [12] - 浙商注重自主创新、品牌建设、资源节约、人才管理,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 [12] 文化IP与全球化 -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销量登顶,中国文化惊艳世界 [23] - 中南卡通制作《郑和下西洋》《郑成功》等国潮动漫,版权卖到海外,单笔交易达10万美金 [25] - 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现场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达成合同成交额30亿元 [27]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磐安乌石村保护古村落,文旅收入达2亿元,吸引107万游客 [51] - "钱江浪花"艺术团送演出5000多场,吸引观众1000多万人次 [44][48] - 文化特派员制度带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48]
万联证券:海南封关年底启动 旅游产业预计迎来政策红利
快讯· 2025-07-24 09:04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 - 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封关 [1] - 封关后货物税收政策三大变化:零关税商品覆盖面显著提高、享惠主体范围明显扩大、政策限制条件进一步放宽 [1] - 除部分货物进入内地需查验外,大多数货物及人员、物品、交通工具进出海南仍按现行规定管理 [1] 旅游产业影响 - 封关后海南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与多元消费市场将显著提升旅游吸引力 [1] - 旅游产业预计迎来政策红利 [1]
市侨联召开推进“之江同心·侨助共富”工作会议
杭州日报· 2025-07-15 02:45
侨企助村行动 - 市侨联推进"百家侨企(团)助百村"行动,累计促成118个侨企结对109个村,到位帮扶资金16.73亿元,覆盖产业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文旅开发等领域 [1] - 形成"侨企带村、村企共赢"局面,精准匹配侨界企业资源与乡村需求,针对中西部区县乡村资源禀赋与发展痛点 [1] 侨助工坊模式 - 建成"侨助工坊"219家,三年累计促成"侨"订单近7亿元,带动7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2] - 形成"材料进乡村、加工在农户、产品出市场"的闭环助富模式,引入中国来料加工联盟协会及侨商侨企资源 [2] 新侨美宿发展 - 已建成"新侨美宿"46家,成立"新侨美宿"联盟,其中9家入选浙江省侨联精品"乡村侨舍" [2] - 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拓宽周边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带动乡村风貌提升和旅游产业业态汇聚 [2] 侨青入乡实践 - 临安区侨联迭代"侨亮乡村"计划,建设"侨青入乡实践站点",接待游客4万余人,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2] - 余杭区侨联建设"青山自然学校"和"融设计图书馆",传播环保理念并传承传统手工艺,成为文艺青年打卡胜地 [2] 整体成效与规划 - 形成"侨"与"乡村"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侨界作用 [1][2] - 未来将以更开放姿态汇聚侨智侨力,持续优化乡村振兴"新图景",为"同心共富"注入侨界动能 [2]
我省全力将文体旅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辽宁日报· 2025-06-16 01:14
发展目标与战略定位 - 明确2027年文体旅产业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 [1] - 通过文化铸魂、体育助力、旅游促进路径实现产业融合 [1] - 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推动供需动态平衡升级 [1] 重点任务框架 - 实施四方面16项重点工程支撑产业发展 [2] - 包括繁荣文化4项工程、做强体育4项工程、深耕旅游4项工程及融合创新4项工程 [2] 文化领域发展举措 - 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文化原创力提升工程 [2] - 推动文化惠民深化与文化产业协同工程 [2] 体育领域发展举措 - 推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培优工程 [2] - 实施冰雪运动提质与体育产业壮大工程 [2] 旅游领域发展举措 - 优化优质产品供给与新型业态发展工程 [2] - 实施旅游服务优化与发展强基工程 [2] 产业融合创新措施 - 通过优质项目引育和消费活力提振工程培育新动能 [2] - 强化金融服务支撑与引客入辽促进工程 [2]
丹东多点发力冲刺“双过半”
辽宁日报· 2025-05-07 01:07
经济表现与增长 -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219 1亿元 同比增长5 8% 分别高出全省 全国平均水平0 6个和0 4个百分点 [1] - 延续赶超态势 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1] 重点项目与投资 - 5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501个 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162个 [1] - 加快推进东港海洋牧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1] - 实施101个百企百亿技改项目 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 数字化转型 [2] 产业与消费发展 -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推出2025中国匹克球巡回赛鸭绿江杯·丹东站等特色文体旅活动 [2] - 推动"文旅流量"变为"消费增量" [2] - 加强工业企业运行调度 加大对重点企业特别是工业大户的扶持力度 [2] 政策与开放举措 - 与韩国仁川之间的海上客货运输业务全面重启 [1] - 跻身国家级平台 成为第七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1] - 全面落实"两清单一方案" 强化领导包保 专班推进等工作机制 [1] 安全与风险管控 - 持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2]
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03 03:02
产业投融资特点 - 融资活跃度下降:2023年文化企业融资事件数同比下降14.4%,旅游企业下降53.0%,文化企业融资金额同比下降10.5%,旅游企业下降60.9% [2][15][16] - 融资方式有别:文化类项目倾向股权融资,旅游类项目倾向债权融资,非上市文旅集团以长期债券融资为主 [2][19][21] - 新兴赛道机遇:文化产业中创意设计服务融资事件数同比增长23.1%,文化传播渠道融资金额同比增长84.6%,资金偏好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文化产业 [2][24][26][27] - 国企积极融资:国有文化和旅游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融资整合,但部分企业IPO受阻 [2][10] A股上市企业表现 - 经营情况好转:2023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文化类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旅游类企业收入快速回升且利润增速更快 [2] - 投资活动谨慎:文化类企业并购活动下降,旅游类企业主要投资活动支出下降但并购活动上升 [3] - 上市及融资问题:文化类企业IPO融资和股权再融资减少,旅游类企业无IPO项目和股权再融资项目 [3] - 估值价值背离:A股上市文化类企业估值提升,旅游类企业估值下滑与业绩恢复背离 [3] 投资消费循环情况 - 消费市场复苏:2023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复苏,受居民收入恢复和新供给拉动 [3][9] - 循环尚未建立:文旅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未建立,投资趋于谨慎,市场主体信心不足 [3][11] - 2024年展望: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有望持续恢复,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3][11] 资金流向分析 - 文化产业重点领域:2023年创意设计服务与文化传播渠道领域融资活跃度提升,融资金额分别增长5.6%和84.6% [24][26] - 旅游产业新兴领域:旅游辅助服务领域融资增长,资金偏好旅游资源型和沉浸式、数字化项目 [2] - 数字文化产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及元宇宙/数字资产成为资本关注重点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