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调研速递|岭南控股接受多家投资者调研,聚焦合作、减持及赛事业务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12:05
科技合作 - 公司积极推进智慧+文旅战略 2025年上半年与小马智行在广州南沙花园酒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 - 控股子公司广州广之旅以广州南沙为首站试点定制自动驾驶文旅专线 借助小马智行自动驾驶技术串联特色景点[1] 投资者沟通 - 公司搭建多元化沟通平台 通过网上业绩说明会 投资者电话热线 电子邮箱 互动易平台及现场调研等方式与投资者交流[2] 股东减持 - 广州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作为持股5%以上股东 其2025年8月26日权益变动原因为出于自身资金需求[3] - 公司回应第三股东减持未提前预告及90天内减持超1%的疑问 称其权益变动行为依据相关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3] 赛事业务 - 公司致力于旅游+ 酒店+等多业态融合 依托体育+旅游模式挖掘本地文化与运动精神内涵[4] - 公司未明确提及是否承接十五运及全运会具体赛事酒店及售票业务[4]
岭南控股(000524) - 2025年9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19 11:14
战略合作与科技创新 - 公司与小马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开启"科技+文旅"深度融合新篇章 [2] - 以广州南沙为首站试点 定制自动驾驶文旅专线串联特色景点 [2] 投资者关系与市值管理 - 公司搭建多元化投资者沟通平台 包括业绩说明会、电话热线、邮箱及互动易平台 [3] - 广州产投(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系出于自身资金需求 非对公司前景判断 [5][6] 全运会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体育+旅游"模式挖掘全产业链优势 促进文旅与体育业态融合 [4][6] - 深度整合本地文化与运动精神 激活大众文旅消费 [4][6] 股东减持与信息披露 - 广州产投减持行为遵循《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要求 [5][6] - 股东权益变动信息披露严格按法律法规执行 [4][5][6]
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开幕
河南日报· 2025-09-13 23:28
赛事概况 - 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于9月13日晚在河南省体育场馆中心(东区)二期开幕 赛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预计12月底前结束 [1] - 共有19支参赛队伍 由各省辖市 济源示范区及郑州航空港区分别组队 [1] - 联赛以"一球一赛场 一城一故乡"为主题 旨在挖掘"女排精神在河南"的生动实践 [1] 主办单位与赛事目标 - 赛事由河南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 公安厅 商务厅 文化和旅游厅 卫生健康委 河南广播电视台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各地市政府共同举办 [1] - 通过开展文旅体商活动推动"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健康"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群众体育赛事品牌 [1] 开幕式与揭幕战 - 中国女排名宿张蓉芳出席开幕式并寄语年轻球员学习女排拼搏精神 [1] - 开幕式后立即进行郑州队对阵开封队的揭幕战 [1][2]
足球之乡梅州:一只足球“踢”出老区文旅新活力|粤动21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4:06
(原标题:足球之乡梅州:一只足球"踢"出老区文旅新活力|粤动21城) 南方财经记者郑康喜 实习生徐瑞婉 梅州报道 几天前的梅州五华奥体中心,十五运会男子足球U16组决赛揭幕战在这里顺利打响。绿茵场内,广东和 四川的男足小将们如离弦之箭一般带球突围,草屑随着钉鞋的蹬踏而起,满是对胜利的渴望。首场揭幕 战,广东队4比1战胜四川队。 梅州是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也是梅州五华人、"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乡。坊间一直流传着"看戏要 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的名言。一百多年前,近代的第一颗足球"踢"入梅州,这项运动便在这里 落地生根。而后,这里也成了中国首支县级中超球队梅州客家的主场。 20世纪,李惠堂驰骋球场25载,两次参加奥运会,并于1976年和贝利、马修斯、斯蒂法诺、普斯卡什一 起被评为"世界球王"。这是一座"血液里流淌着足球"的城市,也是全国女子足球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在梅州,踢足球是一项从娃娃抓起的事业。这里足球人才辈出,足球氛围浓厚,人人爱看足球、爱踢足 球。从中超联赛到广东省超、"县超",赛场内外,街头巷尾,足球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液中,也点燃了 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从2023年开始,梅州开始谋划"一场球激活 ...
岭南控股(000524.SZ):聚焦十五运赛事需求,公司商旅出行业务借势“十五运”推出“体育+”产品矩阵
格隆汇· 2025-08-25 07:28
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提前锁定中秋国庆旺季热门机位并买断目的地酒店、门票等稀缺资源以匹配节日出游需求[1] - 公司组织线上线下同步热卖活动全力备战旅游旺季[1] - 商旅出行业务借势十五运赛事推出体育+产品矩阵包括全运会信使团等系列产品[1] - 公司与广州广播电视台开展全运文旅项目战略合作实现文化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1] - 酒店业务推出运动主题餐饮酒店旅拍专属服务并打造十五运主题旅游套餐及特色文旅路线[1] - 酒店业务上线特色文创产品为宾客缔造更具温度的旅居体验[1] 信息披露规范 - 公司承诺如发生需披露事项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
第九届阜新篮球节暨2025四国男篮邀请赛开幕
新华网· 2025-08-25 01:32
赛事举办 - 第九届篮球节暨2025阜新四国男篮邀请赛于8月22日在阜新市体育馆开幕 为期三天 [1] - 参赛队伍包括中国辽宁本钢队 美国TBT阿肯色州队 澳大利亚墨尔本老虎队和西班牙卡塞雷斯队 [1] - 赛事由阜新市人民政府主办 阜新市教育局和阜新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承办 每日进行两场比赛 [1] 城市体育基础 - 阜新市是中国篮球协会首批授予"篮球城"称号的城市 具有深厚篮球底蕴和广泛群众基础 [1] - 全市篮球场地遍布 青少年培训体系健全 民间赛事常年不断 [1] - 篮球节延续"以球会友 全民参与"理念 同步开展中小学生篮球赛 业余俱乐部联赛和三对三等系列赛事 [1] 产业联动效应 - 赛事吸引外地球迷和游客到访 带动周边酒店 餐饮和旅游消费市场 [3] - "体育+旅游"和"运动+消费"新业态正在加速形成 [3]
柔道之城肇庆:运动“新秀”布局体育旅游|粤动21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13:47
核心观点 - 肇庆市借助十五运会契机 通过柔道特色项目发展和体育旅游融合 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2][6][10] 体育产业基础 - 肇庆拥有水上运动 航空运动 马拉松 龙舟等多元运动项目 是大湾区唯一同时具备小众和大众运动项目的城市 [2] - 形成集健身观光 运动体验 休闲度假 体育养生为主的户外运动产业体系 水陆空多元赛事全面发展 [7] - 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2160万人次(同比增长27.8%) 旅游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12.5%) [7] - 砚洲岛航空运动营地采用"极限运动+观光体验"模式 2023年暑期接待游客108.8万人次(同比增长56%) [7] 柔道特色发展 - 四会市拥有14所柔道特色学校(占全省30所中的近半数) 构建从校园到专业队的完整人才培养梯队 [4] - 通过体教融合 赛事品牌塑造和"选星计划" 形成以点带面发展格局 [3][4] - 承办全国柔道锦标赛 柔道大师赛等高水平赛事 提升项目影响力 [4] - 采用"学校打基础+机构提水平"模式 柔道培训机构招生情况良好 形成人才反哺产业良性循环 [6] 产业协同效应 - 体育旅游经济发展带动装备制造业崛起 包括全品体育一号仓(国内最大仓储设施之一)和肇庆元龙木制品(国内最大滑板工厂) [8] - 砚洲岛航空运动营地推动低空经济企业落户肇庆 [8] - 2024年"肇庆旅游"抖音搜索热度同比增长76.79% 体育赛事显著促进文旅复苏 [7] 发展战略 - 计划5-10年内将四会市打造为全国一流柔道运动和文化交流中心 [5] - 重点推进星湖水上运动目的地建设 发展柔道 铁人三项 体操 足球四大项目 [10] - 推动体育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增强体育项目与乡村景区关联度 [2][7] - 通过资源高效配置和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文旅体产业格局 培育户外运动作为新经济增长点 [8] 发展挑战 - 柔道产业布局相对薄弱 缺乏相关企业 商业化程度低 发展模式单一 [5] - 体育产业规模偏小 缺乏新型体育消费空间和消费场景 时尚型消费新业态不丰富 [9] - 虽拥有茶文化 南药基地等优质资源 但未形成具有穿透力的城市记忆点 [9]
在成都丨跟着赛事去旅行,领略世运之城的动感之美
新华社· 2025-08-14 12:18
国际体育赛事举办 - 成都于2023年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后,2024年8月将举办世界运动会,体现城市持续承接国际性体育盛会的能力 [1] - 成都还举办2024年汤尤杯、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中超联赛、亚冠联赛等多项国际国内赛事,形成多元化赛事体系 [13][19][20][22][30] 赛事经济与文旅带动效应 - 2023年成都大运会期间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2.7倍,国际机票预订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近10倍 [22] - 2024年上半年成都接待游客超1.6亿人次同比增长4.8%,旅游总花费超2100亿元同比增长5.9% [33] - 中超联赛成都蓉城队主场场均观赛人数达4万人,单赛季门票收入达7800万元 [28] 体育基础设施与场景建设 - 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承办亚冠赛事并实现座无虚席 [30][31] - 建设多样化观赛环境、世运主题城市景观及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形成"体育+"消费场景 [5][11][35] 群众体育发展 - 民间开展街舞、攀岩、皮划艇、滑雪、滑板、腰旗橄榄球等时尚运动项目,覆盖全年龄段群体 [40][41][42][43][44][45][47] - 城市拥有油菜花田骑行路线、兴隆湖水上运动场地、西岭雪山滑雪场等自然运动空间 [39][42] 文体融合创新 - 赛事期间结合川剧变脸表演等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暖场活动 [9] - 通过赛事票根联动文旅资源,提供10大文博景区门票五折优惠 [12] - 采用灯光秀(如成都双子塔主题灯光秀)、焰火表演等现代化手段提升赛事体验 [11][51]
在成都|跟着赛事去旅行,领略世运之城的动感之美
新华社· 2025-08-14 12:05
赛事活动与城市活力 - 成都成功举办202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后,2024年8月再次举办世界运动会,展现国际体育盛事承办能力 [1] - 世运会期间推出"体育+"融合模式,包括主题灯光秀、特许商品零售、文旅优惠(凭票享10大文博景区门票五折)等衍生消费场景 [8][9][28] - 2024年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吸引大量国内外球迷,带动"乒乓热"现象 [18][20][22] 体育产业经济数据 - 2023年大运会期间成都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270%,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2022年增长近10倍 [16] - 2024年中超联赛成都蓉城队主场场均观赛人数达4万人,门票收入7800万元 [22][24] - 2024年上半年成都接待游客1.6亿人次(同比+4.8%),旅游总花费2100亿元(同比+5.9%) [27] 民间体育生态 - 成都形成多元化民间运动生态,包括街舞、腰旗橄榄球、攀岩、皮划艇、滑雪等新兴项目 [33][34][35][38] - 城市公共空间如兴隆湖、东郊记忆滑板场、西岭雪山等成为运动打卡热点 [35][36][37] - 中国飞盘联赛等非传统赛事落地双流体育中心,体现体育基础设施利用率提升 [41] 文体旅融合效应 - 世运会与大运会期间同步举办"成都双年展"等文化活动,实现观赛与观展客流叠加 [18] - 凤凰山体育公园专业足球场在亚冠附加赛中座无虚席,球迷文化形成商业价值(如TIFO助威文化) [24][25][27] - 双子塔灯光秀、三岔湖桃花岛等赛事关联景观成为文旅新地标 [5][8][31]
黑龙江伊春:擦亮“冰壶之乡”城市品牌
赛事发展 - 伊春市连续承办三届中国冰壶联赛(伊春站)并于2024年升级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国际冰壶邀请赛 吸引来自中国 俄罗斯 白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的7个俱乐部16支队伍参赛 实现从国内赛事向国际赛事的跃升 [2] - 中国冰壶联赛参赛规模从2022年首届的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支队伍120余名运动员 扩展至第三届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7支队伍190余名运动员 2024年全国冰壶青少年锦标赛进一步扩大至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0支队伍400余名运动员 [2] - 全市45所中小学开设冰壶课程 带动超过两万人参与冰壶运动 推动冰壶由小众竞技向大众参与拓展 [2] 经济与旅游拉动 - 冰壶赛事期间伊春市日均游客人数达11.8万人次 较平日增长10.5% 通过"体育+旅游"融合模式创新推出"一人参赛 多人旅游"及"一日比赛 多日停留"的体旅新模式 [3] - 赛事带动关联产业显著增长:相关企业销售额增长30.2% 酒店订单增长28.5% 以伊春为目的地的机票订单增长22.6% [4] - 设置森林食品和冰壶文创展销区 结合电商直播销售特色产品 同时授予参赛运动员"林都冰壶旅游大使"称号及4A级以上景区终身"1带3"免门票待遇 促进消费场景融合 [3][4] 人才培养体系 - 通过体校 冰雪特色校和冰雪俱乐部三点支撑 建立"选材—训练—竞赛—输送"人才培养通道 并成立全省首家冰壶产业学院"伊春冰壶学院" [5][6] - 组建45支冰壶队伍 参与各级赛事并累计夺冠9次 目前储备冰壶教练员21人 运动员410人 裁判员38人 国际一级制冰师1人 形成系统化人才储备体系 [6] - 依托冰壶学院和市冰壶馆构建柔性引才机制 广纳高水平师资 通过持续举办各层级赛事培养优秀后备人才 曾获"冬奥会人才输送奖"及"全国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5][6] 品牌与业态建设 - 以冰壶运动为核心着力点 通过赛事引领加快打造"国际森林冰雪运动目的地"和"国际森林冰雪旅游度假胜地" 强化"林都伊春·冰壶之乡"城市品牌 [1][2] - 开展冰壶研学训练营活动 接待全国冰壶研学团队超过3000人 打造"冰壶研学游"特色品牌 实现冰壶运动推广与冰雪旅游业态双促进 [4] - 推动赛事进景区 商圈进场馆 打破赛场与市场边界 形成融合消费场景 将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热度和经济发展增量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