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贸易

搜索文档
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推动中国—东盟跨境产业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7:55
中新网钦州9月24日电 (记者 冯抒敏)秋日,走进位于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旧州镇的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 现场,工程车辆穿梭往来,塔吊巨臂起伏转动,船闸主体已现雏形;而在平陆运河入海口附近的北部湾 港钦州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桥吊系统精准作业,无人驾驶集装箱小车在堆场忙碌穿梭。 9月23日, "'十四五'以来,钦州抢抓平陆运河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挥区位、港口、政策优势,加快 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的滨海运河城市。"钦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李玉成23日通过新 闻发布会披露,平陆运河工程全线开工以来,累计完成形象投资约596.81亿元,占工程概算的82.1%; 30万吨级油码头及航道、20万吨级航道、4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继建成投用,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6 个,新增港口通过能力4973.5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263万标箱。 李玉成介绍,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推动各类货物加速在钦州集聚,运输货物品类从不足50 种拓展至1000多种。钦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024年达到696万标箱、今年有望 突破760万标箱,比2020年增长92.4%;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年开 ...
【宝鸡】海关精准施策——为加工贸易企业“出海”护航
陕西日报· 2025-07-31 00:03
加工贸易政策支持 - 宝鸡海关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 组织政策宣讲会 发放业务指南 帮助企业掌握税收政策和监管要求 [1][2] - 创新提出以企业为单元的海关监管模式 提升海关监管与企业运营契合度 [2] - 为关务基础薄弱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指导服务 规范申报与仓储管理 [2] 企业案例与成效 - 陕西斯瑞扶风公司掌握省内独家铜合金加工技术 在海关支持下完成加工贸易账册备案并改进工艺 提升产品竞争力 今年获大量新订单 [1][2] - 陕西中盛天泽利用综合保税区政策开展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业务 海关指导实货监管和仓储管理 助力物流领域发展 [2] - 陕西腾飞石油机电通过单一窗口网上办理加工贸易手册备案 一天完成且无需纸质材料 [3] 行业数据与影响 - 宝鸡市今年1-6月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2.3亿元 [1] - 首批铜合金加工贸易订单货值23.4万元 发往加拿大 激发民营外贸企业市场活力 [1] - 加工贸易在开拓国际市场 利用海外需求和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政府服务与规划 - 宝鸡海关定期组织政策宣讲和业务培训 解读税收优惠和监管要求 帮助企业把握外贸信息 [4] - 便利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升通关效率 增强国际竞争力 [4] - 海关将以服务升级 监管创新和智慧转型为抓手 服务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4]
全岛封关运作时间明确 海南自贸港即将加速腾飞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9 22:22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启动 - 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将海南岛建成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 [1] 封关政策核心措施 -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由21%提高至74% 岛内享惠主体间免进口税收流通 加工增值达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2] - 对全国现有部分禁止 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2] - 以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 设置10个二线口岸 对进入内地货物创新便捷通行举措 [2] - 对零关税货物等实行低干预高效率精准监管 [2] 加工增值政策成效与优化 - 政策实施4年来备案试点企业122家 内销货值100.3亿元 免税8.4亿元 覆盖粮油 肉类 医药等领域 [3] - 封关后政策将放宽企业享惠门槛 扩大进口料件范围 优化计算公式 扩大加工增值累计适用范围 [3] 外资与贸易增长表现 - 2020-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超建省后前32年总和 年均增速14.6% [1][4] -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超过30% 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2.3% [1][4] - 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 年均增长97% [4]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 年均增长43.7% 176个国家和地区在琼投资 [4] 产业体系发展 - 旅游业 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5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4] - 将打造世界一流生物育种专区 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4] -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推进景区焕新升级 打造国际文旅IP项目 [4]
同比增长5.2%!
搜狐财经· 2025-07-17 11:02
江苏省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体情况 - 上半年江苏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1万亿元,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增速2.3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2.9% [1] - 出口1.88万亿元,同比增长9.4% [1] - 进口9339.3亿元,同比下降2.4%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1.62万亿元,增长4.6%,占比57.6%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8830.4亿元,增长6.1%,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至31.4% [1] 企业类型表现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2万亿元,增长5.8%,贡献全省进出口增速2.7个百分点,占比46.9% [1] - 民营企业进出口1.25万亿元,增长2.5%,贡献增速1.2个百分点,占比44.5%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2413.5亿元,增长16.8% [1] 区域贸易表现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39万亿元,增长9.5%,贡献增速4.5个百分点,占比提升2个百分点至49.5% [2] - 对东盟进出口5100亿元,增长21.8% [2] - 对欧盟进出口3952亿元,增长2.8% [2] 出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1.3万亿元,增长10.4% [2] - 电脑及零部件出口1164.2亿元,增长0.3% [2] - 电工器材出口1138.8亿元,增长19% [2] - 船舶出口638.2亿元,增长27.6% [2] - "新三样"产品出口864.3亿元,增长3.5% [2] 进口商品结构 - 机电产品进口5327亿元,增长3% [2] - 平板显示模组进口283.9亿元,增长8.6% [2] - 电脑及零部件进口273亿元,增长37.6% [2] - 消费品进口548.6亿元,增长1.8% [2]
淄博一季度外贸出口同比增长百分之五
大众日报· 2025-05-09 02:25
外贸进出口总值 - 一季度淄博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56 2亿元 其中出口值为157 7亿元 同比增长5% [1] 贸易方式结构 - 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14 2亿元 占外贸总值的83 6% [1] - 加工贸易进出口24 1亿元 同比增长15 1% [1] - 保税物流进出口17 9亿元 同比增长6 4% [1] 外贸市场分布 - 东盟为第一大贸易市场 进出口总值48 8亿元 占外贸总值的19% [1] - 对欧盟进出口26 8亿元 同比增长7 6% [1] - 对美国进出口24 9亿元 同比增长15 9% [1] - 对拉美进出口28 3亿元 同比增长28 7% [1] - 对非洲进出口16 5亿元 同比增长1 2倍 [1] 出口产品表现 - 机电产品出口29亿元 同比增长6 3% 占出口总值的18 4% [1] - 玻璃制品出口14亿元 同比增长7% [1] - 医药材及药品出口9 5亿元 同比增长25 2% [1] - 纸制品出口7 4亿元 同比增长64 4% [1] 企业类型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208 5亿元 占外贸总值的81 4% [1] - 外资企业进出口33 1亿元 同比增长7 3% [1] - 国有企业进出口14 7亿元 [1] 进口产品表现 - 进口原油42 2亿元 占进口总值的42 9% [2] - 进口纸浆13亿元 同比增长58 6% [2] - 进口煤炭7亿元 同比增长23% [2] - 进口铝矿砂5 6亿元 同比增长4 7倍 [2]
综保区无人机智能通关为加工贸易发展插上“翅膀” 服务企业打通国内国际市场
央视网· 2025-04-29 10:13
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在广州市黄埔区正式启动 实现对无人机运输货物进出综保区全流程智能监管 [1] - 该模式有效加速保税货物流转 助力企业高效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1] 无人机运输流程与效率 - 无人机装载保税货物从加工贸易企业起飞 降落至黄埔综保区内无人机查验专属起降台 全程耗时仅约30分钟 [6] - 无人机自动与海关完成验放数据交互后飞离综保区 抵达13公里外的企业物流园 [6] - 相较于传统货车运输 无人机运输预计平均可为企业节省物流时间50% 压缩运输成本10% [12] 低空物流管控技术 - 低空物流管控平台在无人机飞行路线上铺设"电子警戒线" 无人机偏离预定路线会触发警报 [9] - 平台实现对保税货物的精准监管 结合跨境电商和综保区特色业务梳理适用商品清单 [9] 市场前景与商业应用 - 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规模大 保税货物无人机运输市场广阔 尤其适合价值高、体积小、时效强的货物 [14] - 企业预计全年无人机运输进出区货值可达1.5亿元 后续将根据业务发展趋势拓展更大市场 [16] - 低空经济商业化、规模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企业将持续完善无人机运输设备设施 [16]
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申报注意动态调整差异
搜狐财经· 2025-04-27 03:48
文章核心观点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优化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保税料件纳税申报事项,纳税人需准确填报相关金额,同时给出操作提示及违规处理办法 [2][3][6] 行业数据 - 2024年我国加工贸易货物出口额为50201亿元,较上年增长2.4% [2] 政策背景 - 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经济规模大、涉及纳税人多,部分纳税人年度核销纳税申报时因核销周期长、计算复杂等错误填写增值税申报表 [2] 政策优化 - 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2号公告对保税料件有关纳税申报事项进行优化,纳税人出口货物信息数据用途确认时需填报对应出口货物耗用的保税料件金额,有差额时应合并计算填写,提高了申报效率和办税体验 [3] - 2号公告出台前企业按年度申请进料加工业务核销手续,出台后纳税人出口申报时据实填报耗用的保税料件金额,为核销管理提供过程管控抓手 [4][5] 操作提示 - 保税料件金额填报错误时,未进行增值税申报可随时撤销报关单用途确认结果重新操作;已申报未缴纳需先作废申报、撤销确认结果再重新操作;已完成申报并缴纳税款需到办税服务厅办理勘误 [6] 其他政策 - 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门2025年第8号公告明确出口应征税货物纳税人首次发生纳税义务时办理登记信息确认等涉税事宜,如实办理纳税申报 [6] - 8号公告规定相关主体及人员存在伪造报关单等违法行为或协助实施的,由各部门依职责分工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7]
研判2025!中国加工贸易行业相关政策、行业现状及重点企业分析:行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仍面临全球经济格局变化挑战[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3 01:36
行业概述 - 加工贸易指经营企业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核心特征为"两头在外"(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均面向国际市场)[2] - 常见加工贸易方式包括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2] 行业发展历程 - 1978-1985年为起步阶段,国务院制定《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试行办法》,广东、福建、上海等沿海省市率先开展试点,以"三来一补"为主[4] - 1986-1992年为初步发展阶段,国家出台《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明确"大进大出,两头在外"战略,加工贸易保税制度正式确立,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在1991年达45.1%[4] - 1993-200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加工贸易在进出口总额中比重于1996年超50%,进料加工超过来料加工成为主要形式,长三角和珠三角成为核心基地[5] - 2001年至今为调整升级阶段,政策向结构优化转变,推动加工贸易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转变[5]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金属材料、化工原料、纺织材料、电子材料、农产品等)和设备(采矿设备、冶炼设备、加工设备、通用设备等)[8] - 产业链中游为加工贸易环节,下游为成品销售与分销[8] 相关政策 - 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发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作用 助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意见》,通过金融工具创新解决企业"不敢转"和"没钱转"痛点,推动产业升级[10][11] - 2024年12月国务院支持义乌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在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12] - 2025年3月农业农村部开展农贸高质量发展主体培育工作,目标到2030年培育年出口额超1亿美元主体50家以上、超1000万美元主体600家以上[12] - 2025年3月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对注册在多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企业开展离岸转手买卖业务书立的买卖合同免征印花税[12] 行业现状 - 2025年1-2月加工贸易进出口金额为1.20万亿元,同比增长7.27%,在中国外贸整体微降1.2%背景下表现亮眼[1][13] - 增长得益于产业结构优化,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和智能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1][13]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业务覆盖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包括原油开采、炼油、化工产品生产等[17] -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为综合性民营企业集团,饲料年产能超1000万吨(全国第一、全球第三),年屠宰家禽7亿多只(全球第一)[17]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国最大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聚焦粮、油、糖、棉、肉、乳等品类,形成全球农产品贸易物流网络[17]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和加工,2024年营业收入为577.96亿元,同比增长27.72%[17][19] - 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涵盖液化石油气国际贸易、聚丙烯材料生产、碳纤维制造等领域,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37.33亿元,同比增长16.63%[17]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应用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21] - 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市场布局:企业融入区域市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并设立海外生产基地,开拓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以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22][23] - 品牌建设与提升附加值: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提高市场认可度,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