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个护

搜索文档
新消费快讯|杭州云象机器人获得1500万元B轮投资;京东自营零售业务 joybuy 在伦敦上线
新消费智库· 2025-04-18 12:38
新消费产品动态 - 明治推出多巴胺棒冰系列 含四种口味(葡萄、白桃、菠萝、椰子) 果汁含量≥20% 其中菠萝口味额外添加10%浓缩苹果汁 [1] - 果子熟了推出明前龙井无糖茶 限量15万瓶 采用千岛湖特级茶叶 采制周期仅24小时 [4] - Rimowa与Mykita合作推出联名眼镜系列 由柏林团队设计 手工制作完成 [4] - 棒约翰创新法式酥底金边比萨 采用法棍面团饼底 提供蒜香芝士牛肉/意式番茄鸡肉双拼 [4] - 优益C新品益多优含6种乳酸菌 推出蓝莓葡萄/水蜜桃两种口味 以生牛乳发酵为基础 [4] 投融资事件 - The Hut Group获1.16亿美元战略投资 该电商平台覆盖美妆、家居、数码等品类 支持直邮中国 [6] - 元鼎智能完成近10亿元融资 泳池机器人公司获Fluidra战略投资 云启资本等跟投 [8] - 安踏拟以2.9亿美元(约21.23亿元)全资收购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 [9] - 分众传媒拟83亿元收购新潮传媒 以股份支付为主 [9] - 云象机器人获1500万元B轮投资 南都物业持股8.57% 专注商用清洁机器人 [11] 大公司战略 - 武商集团2024年营收67.04亿元(同比降6.6%) 扣非净利1.38亿元(同比增66.83%) [12] - IFF发布2025护肤护发概念配方Xelestia 配套推出手机游戏强化感官体验 [14] - 滴滴重启巴西外卖业务"99 Food" 整合本地出行支付服务 [16] - 京东自营平台joybuy登陆伦敦测试 开启英国市场招商 [16] - PUMA将在伦敦牛津街开设欧洲首家旗舰店 毗邻Selfridges百货 [16] 行业趋势与创新 - 食品饮料领域持续创新 明治、果子熟了等品牌通过高果汁含量/限定款强化产品差异化 [1][4] - 联名合作成为品牌破圈策略 Rimowa×Mykita跨界眼镜系列体现设计溢价 [4] - 餐饮技术革新 棒约翰首创法式酥底比萨 优化口感体验 [4] - 健康化趋势显著 优益C新品益多优强调乳酸菌组合与天然果汁添加 [4] - 全球化布局加速 安踏收购狼爪、京东出海英国反映企业国际化野心 [9][16]
孙颖莎3亿估值领跑,柯淳分走中小品牌预算,美妆营销正在 “去影视明星化”?
新浪财经· 2025-04-13 01:32
美妆个护市场Q1营销概况 - 2025年Q1美妆个护市场因春日消费旺季与三八购物节叠加提前进入白热化阶段,防晒、护肤、洗护等品类成为消费重点[1] - 美妆护肤品类以超20%占比稳居Q1全行业代言人市场第一,远超食品饮料、3C数码等赛道[1] - 明星代言仍是美妆品牌营销主要方式,花西子、雅诗兰黛、娇兰等品牌纷纷官宣新代言人[1] - Q1美妆个护品牌直播间平均观看量同比增长45%,明星空降场次转化率达普通场次3倍[4] 代言人市场表现 - 孟子义以10个代言领跑Q1,覆盖娇兰、膜法世家等品牌[3] - 体育明星代言量同比增长68%,远超娱乐明星32%增速,王楚钦、孙颖莎成为品牌争抢对象[4] - 孙颖莎代言半亩花田洗护发系列上架1小时GMV突破3000万元[7] - 王楚钦成为优时颜首位全品牌代言人,也是其奥运后首个个人品牌代言[4] 防晒品类营销策略 - 防晒品类销售旺季从夏季延伸至全年,品牌推出差异化新品矩阵[11] - 天猫TOP10防晒单品中有7个官宣新代言人[13] - 品牌在代言人选择上呈现显著分化:国民度导向(珀莱雅×刘亦菲)、流量爆发(蜜丝婷×成毅)、高端形象(花西子×宋佳)[15][18] - 成毅代言后蜜丝婷户外防晒系列GMV突破5亿,代言人礼盒3分钟售罄10万份[15] 体育明星代言趋势 - 体育明星商业价值井喷式增长,孙颖莎年度商业预期超3亿[26] - 运动员代言形成"信任经济"模式,粉丝有组织进行"托举式消费"[40][42] - 政策调整使运动员个人代言收入100%归属本人,促进商业价值释放[44] - 拉芳家化签约中国跳水队后抖音销量同比增速达1034%,股价两次涨停[33] 短剧演员商业价值 - 短剧男演员商业潜力爆发,柯淳粉丝30天内暴涨至320万[33] - 短剧演员合作成本仅为明星1/5,适合中小品牌精准营销[44][45] - 马小宇担任唐魅可代言人后同款产品淘宝热销第一,订单量突破30万[35] - 张康乐凭借"男男CP"营销实现流量突围,获多个品牌代言[37] 渠道差异化表现 - 淘天平台头部效应显著,薇诺娜与珀莱雅合计市占率7.72%[21] - 抖音平台高性价比品牌占优,美康粉黛防晒GMV超4亿元[21] - 蜜丝婷通过微短剧营销实现7亿曝光,核心单品加购人数居类目TOP1[18] - 孟子义通过"机场街拍"等自然种草方式创造8亿阅读话题[20]
美妆个护市场正在变化!巨头如何押注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0 05:01
中国个人护理市场概况 - 中国个护美容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3 4%,高于全球平均增速3%,被视为"当之无愧的业界老大" [1] - 亚太区占全球个人护理市场39 4%份额,其中中国独占亚太区43%份额,远超日韩等传统市场 [3] - 过去三年中国市场规模分层明显:年营收超50亿元企业持续扩容,10亿—30亿区间企业数量缩减近20% [3] 市场竞争格局 - 护肤领域前五名品牌合计市占率低于20%,超3000个备案主体构成"长尾市场",新品牌更迭频繁 [3] - 防晒市场前五名品牌在2019与2024年完全不同,但整体增速远超传统品类 [3] - 线上渠道(电商、私域流量、抖音、小红书等)成为增长引擎,低线城市仍以线下为主导 [4] 跨国企业战略调整 - 路博润采取"推拉结合"策略:为年增速超30%头部企业定制方案,同时通过60项专利技术吸引中小品牌 [4] - 公司在上海、广州布局研发中心,年度研发投入占营收5%,2024年在上海新建美研所 [5] - 原料创新速度加快:每年推出200+新型原料,植物活性成分迭代速度较五年前提升三倍 [6] AI技术驱动行业变革 - AI将研发周期从六个月缩短至72小时(如8000种三肽组合筛选) [5] - 联合利华旗下Hourglass利用AI研发配方,成功找到胭脂红的纯素替代方案 [6] - 宝洁推出OPTE AI素颜仪实现精准遮瑕淡斑,雅诗兰黛与OpenAI合作开发240个GPT模型 [7] - 欧莱雅与IBM合作开发首个化妆品配方AI基础模型,CEO称AI为2024年关键增长动力 [7]
安踏 CEO 称三年内单品牌要超耐克中国;蜜雪冰城成现象级港股IPO;雀巢要全资收购徐福记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3-02 07:33
安踏品牌挑战耐克中国 - 安踏品牌CEO徐阳提出目标:3年内在中国市场单品牌超越耐克 [2] - 徐阳推动组织变革:每开1家高效店关闭10家低效店 SV店月坪效达2万元(普通店20倍) [2][3] - 战略方向为"品牌向上、价格向下、市场向外":高端店进驻SKP 供应链优化降价 2023年成立出海事业部进军欧美 [3] - 安踏逆势扩张:2023年宣布全球招募10万名员工 而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同行普遍收缩 [3] 雀巢中国发力零食糖果赛道 - 雀巢全资收购徐福记 糖果业务占大中华区收入16.1%(8.01亿瑞士法郎/65亿元) [4][5] - 徐福记日产能超1600吨 覆盖200万家终端门店 为雀巢糖果第二大品牌 [5] - 中国零食赛道火热:头部企业营收超500亿 雀巢糖果业务2024年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5] 7-11便利店并购案或生变 - 伊藤家族私有化计划遇阻(8万亿日元报价) 加拿大ACT或重启收购(原报价7万亿日元) [6] - 7-11全球门店超8.4万家 但2024年销售额同比仅增3.8% 在华拓店速度落后美宜佳等对手 [6][8] - 面临老龄化(取消24小时经营争议)和增长放缓双重压力 2019年启动裁员闭店改革 [7][8] 蜜雪冰城港股上市 - 发行价202.5港元/股(代码2097) 全球门店超4.5万家 海外门店达4792家 [10][11] - 营收超200亿 毛利率30%+ IPO资金将用于东南亚市场本地化及供应链建设 [10] - 此前奈雪的茶等新茶饮港股首日均破发 蜜雪冰城业绩表现或成例外 [10] Prada或收购范思哲 - Prada评估收购Versace(估值约20亿欧元) 拟与Jimmy Choo打包收购 [12][13] - Versace全球拥有230家精品店+638家授权门店 Prada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增18% [13] - 收购可互补产品线(Versace奢华风格+Prada极简主义) 增强与LVMH等竞争实力 [13][14] 其他行业动态 - 野兽派开设中国首家工坊店 以四季为主题打造沉浸式香氛体验空间 [16] - 耐克2025年将复刻权志龙挚爱鞋款Mars Yard 3.0 转售价曾达原价数十倍 [18] - 碧柔推出高原防晒技术:拉萨实测显示防晒液可减少98%晒伤 含水量提升11.9倍 [19] - 资生堂中国战略下沉:拓展内陆中型城市 在百万人口城市开设新门店 [23] - 盐津铺子投资2.2亿建泰国生产基地 重点生产魔芋、薯片等核心产品 [26] - 德弘资本完成收购高鑫零售 董事会主席黄明端辞任 华裕能接任 [27]
蜜雪冰城创港股IPO新纪录背后
吴晓波频道· 2025-02-26 15:43
港股新消费企业IPO热潮 - 2024年以来港股消费企业扎堆IPO,恒生指数涨幅达18.58%,香港消费ETF基金大涨29.41% [1][3] - 蜜雪冰城港股公开发售认购资金1.77万亿港元,融资认购倍数5125倍创纪录 [5] - 部分个股表现亮眼:老铺黄金市值增长659.28%,毛戈平增长38.02%,小菜园增长10.35% [5] 港股IPO优势分析 - A股IPO收紧:2024年仅100家企业上市同比降68.05%,437家终止审核 [13][14] - 港股政策宽松:无行业限制,内地企业获国务院5项措施支持 [18][19] - 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如郑州为蜜雪冰城开通上市绿色通道 [20] 市场流动性对比 - 港股日均成交额1318亿港元,A股单日成交达2万亿约为港股8倍 [28][29] - 流动性不足案例:布鲁可上市后日成交额不足3000万元,茶百道仅348.5万元 [32] - 私募退出需求驱动:投资周期5-8年,头部企业需趁高估值退出 [23][24] 行业长期表现与趋势 - 港股消费龙头历史涨幅显著:安踏体育1824.35%,李宁786.51% [26] - 新消费三阶段演变:2012-2018野蛮生长,2019-2022泡沫出清,2023后理性复苏 [45][46][47] - 未来方向:AI技术赋能(动态定价)和出海本地化2.0(椰枣茶饮等) [49] 专家观点补充 - 餐饮行业上市计划多为延续性动作,受政策与资本周期双重驱动 [33][34] - 港股匹配新消费需求:兼顾科技叙事与美元基金退出,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 [43][51] - 竞争门槛提高:价格战加速出清,投资聚焦硬科技与中餐出海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