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护肤
icon
搜索文档
一周新消费NO.315|瑞幸联名《长安的荔枝》上线系列产品;雅诗兰黛集团携手天猫打造平台首家AI美妆旗舰店
新消费智库· 2025-06-29 12:54
一周新品动态 - **茉莉奶白**推出夏日新品"马斯卡彭咸酪乳",通过马斯卡彭奶酪融入对提拉米苏进行解构与重造,保留甜品香甜细腻的同时提升层次感 [4] - **蒙牛**推出新品生榨苞米乳,选用北纬41°甜苞米整粒生榨搭配100%生牛乳,每包膳食纤维≈1根苞米 [5] - **伊利畅轻**推出"小奶壶"酸奶,采用100%生牛乳发酵,每瓶含11克原生乳蛋白和15种活性乳酸菌 [5] - **茶颜悦色**推出真果汁·氮气冰茶,含原榨黄皮果汁和真橘子香柚汁两种口味,标准杯定价13.9元 [6] - **柠季**与《伊藤润二惊选集》联名推出冰感双柚气泡饮和冰感茉莉气泡饮,购买可获联名周边 [7] - **汇源**上市"全有果蔬汁"新品,精选6种果蔬原料,290ml包装契合宴席场景 [7] 品牌战略与市场拓展 - **DQ**宣布3年内在华新开800家门店,包括50家汉堡店、100家手工蛋糕店及650家冰淇淋店 [15] - **农夫山泉**正式进入香港市场,年内将通过3500+销售点覆盖旗下天然水、东方树叶等产品线 [14] - **古茗**现磨咖啡产品已覆盖全国7600+门店,跻身全国现磨咖啡门店数量前五 [18] - **蜜雪冰城**优化新开门店布局,采用"三现主义"提升效率与服务 [13] - **左庭右院**官宣腾格尔为代言人,同时宣布全部鲜牛肉产品获无抗认证 [15] 资本运作与行业整合 - **达达集团**完成私有化退市,成为京东全资子公司,京东持股比例增至63.2% [20] - **代数学家咖啡**完成数千万元新一轮融资,累计融资超2亿元,资金将用于产品及品牌建设 [20] - **橘宜集团**收购科学护肤品牌百植萃,后者专注问题肌与敏感肌护理13年 [21] - **安心鲜生**完成2800万元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智能供应链建设及"超市+驿站"门店拓展 [22] - **圣贝拉**登陆港交所,IPO获香港公开发售193倍超额认购 [22] 产品创新与技术突破 - **优衣库**推出4款"有爱"T恤新设计,合作铃木一朗等全球45位知名人士 [8] - **脉动**推出凉感限定款维生素饮料,添加独家"凉感赋活因子"实现瞬时清凉 [8] - **海龟爸爸**公开两项新专利,涉及舒缓修护组合物及全波段防晒技术,已累计拥有22项专利 [36] - **雅诗兰黛集团**与天猫合作打造平台首家AI美妆旗舰店,计划7月11日上线 [34] - **乐事**推出牛乳裸米饼新品,以清甜米香碰撞醇厚奶香 [9]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瑞幸**联名《长安的荔枝》推出三款时令新品,含荔枝冰萃与冻冻系列 [12] - **莎莎国际**宣布2025年6月前关闭内地所有线下门店,专注线上业务 [37] - **馥郁满铺**618期间天猫实收GSV达2211万元,同比增166.41%,跻身护肤类目TOP100 [36] - **颖通控股**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香水第一股",IPO募资净额8.83亿港元 [36] - **香奈儿**任命Ruth Warder为首任全球首席传播官,9月生效 [37]
银发“她经济”崛起,得“姐姐”者得天下?
虎嗅· 2025-06-27 10:38
银发"她经济"市场概况 - 2024年末中国50~69岁女性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2万元,储蓄率达45%,形成超4万亿元消费蓝海 [1] - 该群体人口规模达1.9亿人,亲历改革开放与互联网发展,正重构消费逻辑 [1][3] - 日本参考案例显示50岁以上女性贡献化妆品市场46.7%份额,中老年美妆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2] 三大核心消费赛道 美丽经济 - 50岁以上女性抗皱眼霜使用率达78%,抗衰需求分层:45~55岁偏好"轻龄化"护理,60+群体侧重"技能型抗衰" [4] - 薇诺娜5%玻色因面霜通过皮肤检测仪展示效果,线下转化率提升65% [4] - 一线城市退休教师年均服装消费1.2万元,"新中式轻礼服"复购率65%,珠宝品类中戒指/和田玉/珍珠成交额同比增3.3倍/187%/129% [5] 健康经济 - 57.7%银发女性担忧健康问题,比例高出男性10.7个百分点 [6] - 银发族营养保健消费活跃,智能手环销量同比增235%,血压计/血糖仪购买中女性占比高 [7] 体验消费 - 50岁以上女性旅行订单增速达205.6%,人均支出高于男性 [10] - 老年大学女性学员占比超60%,2025年南昌市老年大学招收2.14万人次,新增1800人 [11] 核心驱动力 财富积累 - 60后银发族线上成交单量/用户数/金额较2019年同期增238%/187%/105% [13] 社会角色转变 - 家庭结构核心化释放女性时间,互联网普及拓宽视野 [16][17] 技术赋能 - 适老产品中助浴椅/电动床成交额同比增202%/152%,内衣裤清洗机/即热饮水机增长超4倍/57% [20] - 科技适老化案例:90岁女性通过AI实现语音操作 [19]
高度依赖“山茶花精华油”的林清轩,或将推出新品牌“华嫆庄”
观察者网· 2025-06-27 08:38
新品牌战略 - 公司正在推进新护肤子品牌"华嫆庄"的面世,该品牌定位高端护肤市场,瞄准"贵妇"消费群体 [1][6] - "华嫆庄"以红参作为核心卖点,构建红参提取物配方体系,主打"抗皱、紧致"功效,延续主力品牌的植物系护肤理念 [7] - 除"华嫆庄"外,公司还有2个子品牌"小馨轩"和"冰雪琉璃"的商标注册申请在进行中,其中"小馨轩"针对年轻肌肤群体 [8] - "华嫆庄"覆盖品类包括日化用品、医疗器械、医药和啤酒饮料等,可能提供线下SPA等护理场景 [6][9] 产品与销售表现 - 公司今年5月推出山茶花体系下的"黑金霜2.0"版本,是年度重点大单品 [9] - 一代黑金霜2024年销售额达6150万元,占当年面霜品类销售额的32%,占总销售额的5%,是仅次于山茶花精华油的大单品 [9] - 公司2024年全年销售额12.09亿元,其中精华油销售额约4.48亿元,占总营收37% [11] - 公司现有188个SKU,但面霜品类年度销售额占比不足精华油的一半 [11] 多品牌战略动机 - 公司需要通过多品牌矩阵和品类延伸降低对"山茶花精华油"单一品类的依赖 [10][11] - 对比同类企业,上海家化最大品类占比42%,毛戈平大单品占比20.6%,而公司精华油占比高达37% [11] - 单一品类容易触及销售额天花板,植物提取原料更易触及规模上限,且大规模生产可能引发消费者对植物提取真实性的质疑 [12] - 多品牌战略可挖掘更大市场和用户空间,提升企业价值,同时避免单品牌发展局限,增强应对市场变化能力 [13]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成熟单品牌规模一般在10亿美元(约72亿人民币)左右,公司距离触及天花板还有距离 [13] - 国货美妆头部企业虽有多品牌战略布局,但真正走出"第二增长曲线"的品牌不多,这是与国际头部企业存在差距的原因 [13] - 公司招股书显示募资需求之一是将用于内生孵化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打造多品牌矩阵 [10]
消费与医药分论坛 - 新格局 新供给 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会
2025-06-24 15: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新消费(包含宠物、母婴、老年消费、美妆护肤等)、体育、智能仿生手及机器人、化妆品 - **公司**:荣昌生物、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艾力斯、药明、百普赛斯、奥翼科技、北京千寻机器人、灵出智能、特斯拉、智源研究院、达闼科技、天津朗诺公司、泡泡玛特、蜜雪冰城、霸王炸鸡、张亮麻辣烫、珀莱雅、函数、新瑞鹏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药行业 - **上半年表现**:从底部回暖到逐步走强,创新药板块亮眼,生物医药指数跑赢沪深 300 指数,制药板块涨幅达 28%。政策支持、资金回流、AI 技术催化及创新药出海推动复苏,前四个月国内创新药 BD 事件总金额达 550 亿美元,首付款超 50 亿美元[1][2] - **下半年投资主线**:创新药、AI 医疗技术、银发经济及 AI 赋能的新兴医疗技术(如蛋白质预测),制药公司在 A 股占比较高值得关注,中药板块相对较弱[1][4] - **创新药增长原因**: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利好预期(商保品类目录和仿制药集采政策边际向好),BD 事件频发提升相关公司市值和盈利预期[1][5] - **2025 年下半年前景**:重磅 BD 活动频繁,预计仍有大量 BD 预期;创新药企财报亮眼,收入和利润提升,创新药收入占比增加;临床数据驱动市值,多款国内创新药取得全球最佳或同类最佳临床数据[9] - **医疗器械和医疗 AI 趋势**:医疗器械复苏明显,前五个月公开招投标数据同比大幅修复;医疗 AI 应用扩大,龙头公司在 AI 应用方面优势拉大[12] - **其他医药消费细分领域**:中医中成药消费品如阿胶销售超预期;新生儿人口出生率下降限制二类苗增长,但成人疫苗如带状疱疹疫苗销售快速放量;医美行业关注有新品类推出的龙头企业和创新能力强、估值低的企业[14] 新消费行业 - **崛起原因**:消费者变化(Z 世代注重“悦己经济”,Y 世代偏向资产保值增值,X 世代引发退休经济)、产品创新(小米汽车、AI 眼镜等)、渠道和营销变革(直播电商、企业家 IP)、国货崛起(老铺黄金、毛戈平)、文化与情感需求(宠物经济、潮玩等)[30][32] - **宠物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2015 - 2020 年平均增长率接近 20%,2024 年市场规模达 3002 亿元。养宠新手比例增加,线上购买宠物比例上升,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推进。消费痛点有携宠出行难和看病贵,食品和医疗是主要消费领域,智能用品发展迅速,竞争格局分散[53][55][57][58][66][69] - **美妆护肤品行业**:多个百亿级国货品牌崛起,底层科技支持、注重营销策略、了解本土消费者需求是成功原因。行业注重成分叙事和科技叙事,供应链有优势,部分公司跨界进入医美领域[76][77] 体育行业 - **疫情后影响**:居民户外运动参与度提升,带动户外运动服饰、运动相机等需求增加,体育经纪业务、票根经济和文创衍生品是重要方向[78] - **职业商业赛事前景**:除足球和篮球外,网球、乒乓球等赛事逐渐商业化,有广大受众,未来机会增多[79] - **体育消费角色**:与个人健康和城市荣誉感结合,地方马拉松赛、公开赛等吸引大量潜在消费群体,未来机会多[80] 智能仿生手及机器人行业 - **奥翼科技**:通过探索应用场景,从虚拟现实设备转向智能仿生手,实现自主生产并开拓海外市场,核心技术有自主研发的传感器、机械结构、算法等,产品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性价比,探索核心技术在多领域应用并推出“手指外骨骼”产品[38][41][42][43][50] - **巨型机器人**:能自主完成复杂任务,但大脑(AI 算法)发展落后,训练方式成本高或数据利用率低,产业链发展快但全球具身智能产量低于预期[47][48][49] 化妆品行业 - **发展趋势**:注重成分叙事和科技叙事,新原料备案增多,供应链有优势,国内品牌适应平台机制,部分公司跨界进入医美领域[7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医保相关**:中国医保目录自 2000 年以来显著扩展,2024 年达 3159 种药品;医保谈判流程基本定型,确保科学公正定价;未来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老龄化、筹资压力等挑战,需发展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丙类目录)推出推动医药创新,对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有意义,但执行面临挑战[15][16][17][24][26][27] - **宠物行业**:宠物主粮品牌忠诚度相对较高,更换主粮慎重;未来冻干粮、烘焙粮和鲜粮增长潜力大;异宠市场增长显著,饲养成本低且受年轻人欢迎;各地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宠物产业发展[81][83][72][73] - **中国企业国际化**: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企业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具备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在健康饮料和餐饮行业国际市场有竞争力,海外市场落地能力逐渐增强;科技创新推动中国企业全球化[84][86][87][88] - **体育经济**:中国体育成绩领先但集体项目与经济地位不匹配,人均产值与欧美有差距,需提高人均 GDP 和促进全民健身意识与消费习惯转变[91]
一株“山茶花”的故事,能否撑起林清轩港股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4 10:09
公司概况 - 林清轩是一家定位高端护肤的美妆公司,主打山茶花精华油产品,2024年营收达12.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2.3% [1][5] - 公司从2022年亏损593万元扭亏为盈,2024年实现净利润1.87亿元 [1][5] - 核心产品山茶花精华油自2014年推出以来累计销售超3000万瓶,毛利率高达82.5% [1][3] 产品与市场 - 山茶花精华油连续11年位居中国面部精华油销量榜首,连续8年零售额超1亿元 [3] - 精华油产品收入占比逐年提升,从2022年31.5%增至2024年37.0%,2024年贡献收入4.48亿元 [3] - 中国面部精华油市场规模从2019年9亿元增长至2024年5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2.8% [2] - 公司产品定价高端,30毫升精华油售价539元,50毫升面霜售价1880元,对标国际品牌 [2] 收入结构 - 2024年线上收入占比59.1%,首次超越线下(40.8%),线上收入从2022年3.12亿元增至2024年7.14亿元 [9] - 线下直营店收入占比从2022年51.3%降至2024年32.9%,但直营店数量从318家增至342家 [8] - 面霜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13.7%提升至2024年15.7%,2024年贡献收入1.90亿元 [4] 渠道策略 - 公司在全国拥有506家门店,超95%位于高端购物商场 [8] - 创始人2020年直播首秀带动线上转型,2小时带货48万元 [10] - 通过IP矩阵、KOL合作和电商平台直播推动线上增长 [10] 资本运作 - 公司港股IPO前估值约38.4亿元,雅戈尔持股4.49%,碧桂园创投合计持股3.95% [12][13] - 2021年完成A轮和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头头是道基金、分众传媒江南春等 [11][12] 行业对比 - 2024年营收规模:上美股份67.93亿元,毛戈平38.85亿元,林清轩12.10亿元 [14] - 截至2024年6月,上美股份市值265亿元,毛戈平市值491亿元 [14]
林清轩,到底多“高端”?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04:35
核心观点 - 林清轩通过高定价和自建产能实现高端定位,但研发投入不足且营销费用过高,高端叙事缺乏实际支撑 [1][5][6] - 公司核心产品山茶花精华油贡献近40%收入,但产品结构单一,存在依赖风险 [5][6]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45.2%提升至59.1%,但线下扩张未达预期效果 [9][10] - 因虚假宣传被行政处罚,反映营销合规性问题 [13][14] 高端定位分析 - 主要产品价格较行业平均高50%以上,山茶花精华油定价425元/15ml超越香奈儿 [4][5] - 毛利率从78%提升至82.5%,超过珀莱雅(71.4%)和贝泰妮(73.7%) [5] - 自建生产基地+独家山茶花供应协议支撑成本优势 [5] 研发与营销对比 - 三年累计研发投入7126.9万元,费率2.45-3.06%,低于贝泰妮(5.1%)和华熙生物(8.7%) [6] - 同期营销支出达7.6亿元,2024年单年营销费用3.65亿元 [7][10] 渠道结构变化 - 线下门店从366家增至506家,但收入占比从54.7%降至40.8% [8][9] - 直营店收入3.98亿元,合作门店仅4575.7万元,效率差异显著 [8] - 线上收入三年增长129%,2024年达7.14亿元 [9] 市场拓展计划 - 拟在一二线城市加密直营店布局,同时通过合作伙伴下沉低线市场 [10] - 对标毛戈平进驻SKP等高端商圈的动作 [10] 产品与合规问题 - 山茶花系列存在虚假宣传"抗老修护"被罚2.1万元 [13][14] - 创始人承诺加强合规培训与宣传审查机制 [14]
“二代”上台后 珀莱雅换了6位高层
经济观察网· 2025-06-20 12:15
高层人事变动 - 公司近期高层人事变动频繁,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期间共引入4位新高管(黄虎、孙培文、胡宁波、汪奕峰),同时有2位高管离职(方玉友、王莉)[2][4][5][6][8] - 新高管团队均具备国际化背景,包括宝洁、LVMH、欧莱雅等跨国企业工作经历,聚焦研发创新与数字化领域[7] - 人事调整围绕"科研创新、国际化、数字化"三大战略展开,旨在支持公司"未来十年跻身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的目标[2][7] 战略转型方向 - 公司明确从"营销驱动"转向"品牌驱动",提出"做中国和世界的珀莱雅"国际化愿景[7][12] - 数字化成为核心战略,新设首席数字官职位并建立ROI导向的评估体系,2024年已实现营销资源边际收益可视化测算[6][9] - 研发体系升级,通过"市场需求-研发-产品-市场"全链条协同提升创新效率,构建四大中台组织架构(研发、品牌、供应链、数字化)[9][12] 历史业绩表现 - 2018-2019年营收增速超32%,2022-2023年营收分别达63.85亿元(+37.8%)、89亿元(+39.5%),净利润8.2亿元(+41.9%)、11.9亿元(+46%)[11][12] - 销售费用同步快速增长,2021-2023年分别为19.92亿元(+33.03%)、27.86亿元(+39.88%)、39.72亿元(+42.59%)[12] - 大单品战略成效显著,2020年推出的红宝石精华和双抗精华系列成功捕捉"早C晚A"市场风口[11] 组织架构演变 - 上市后共进行7次组织结构调整,2018-2021年期间调整3次,重点分化电商事业部并新增护肤项目部[10] - 2022年新增直属总经理管理的品牌营销平台,整合品牌营销部、产品开发部、视觉部[12] - 2025年最新架构形成以品牌/业务为主导的事业部制,保持研发等四大中台支撑体系[9]
2025美国最富有的女性名人
36氪· 2025-06-17 12:05
名人创业与财富趋势 - 2020年底至2021年是名人创业黄金期,美妆品牌、影视制作公司等企业为明星创造数亿至十亿美元级别财富,但当前经济降温导致行业遇冷 [2][4] - 2025年《福布斯》美国最富有白手起家女性榜单中,16位名人总财富达141亿美元,较去年133亿美元增长6%,新增赛琳娜·戈麦斯贡献主要增量 [3] - 泰勒·斯威夫特成为例外,财富增长23%至16亿美元,"时代巡演"创20亿美元票房纪录,电影、书籍等衍生收入超2亿美元 [6][12][13] 美妆与时尚行业表现 - 美妆品牌估值普遍下滑,蕾哈娜因Fenty Beauty和Savage X Fenty销售疲软,财富缩水29%至10亿美元 [5][13] - 赛琳娜·戈麦斯的美妆品牌Rare Beauty 2023年营收达3.7亿美元,估值13亿美元,其持股超51% [4][17] - 金·卡戴珊塑身衣品牌Skims年销售额近9亿美元,与耐克推出联名系列,但护肤品牌SKKN by Kim股权剥离导致科蒂集团亏损7100万美元 [10] 影视与音乐产业动态 - 瑞茜·威瑟斯彭的制作公司Hello Sunshine 2021年以9亿美元估值出售多数股权,现估值不足三分之一,2023年利润低于1000万美元 [5][26] - 音乐版权市场疲软,凯蒂·佩里2023年以2.25亿美元出售版权,当前同类交易估值或折价20%-30% [5][27] - 麦当娜"庆典"巡演票房2.3亿美元,碧昂丝"文艺复兴"巡演带动财富增长4%,但新巡演票价走低 [14][15][16] 新兴业务与跨界尝试 - 凯莉·詹纳美妆品牌Kylie Cosmetics在印度、新加坡扩张,推出Cosmic香水系列,但科蒂集团股价暴跌50% [18] - 赛琳娜·戈麦斯跨界影视制作,主演剧集单集片酬60万美元,联合制片热播剧《破案三人行》 [17] - 塞雷娜·威廉姆斯退役后涉足纪录片制作、童装合作及WNBA球队投资,财富增长3%至3.5亿美元 [28]
植物医生完成上市辅导:草本护肤赛道的新故事与旧难题
新浪证券· 2025-06-17 08:56
国内美妆市场正刮起一股"草本护肤"旋风,植物医生凭借"高山植物成分"的差异化定位,悄然叩响资本 市场的大门。据监管部门披露,其近日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成为继林清轩、溪木源之后又一家冲刺 IPO的国货护肤品牌。在成分党崛起与功效护肤浪潮下,植物医生试图以"科研+草本"的双重叙事打动 投资者,但其重线下渠道的商业模式、产品矩阵单一化隐患,也为这场资本旅程增添变数。 行业风口与品牌护城河:草本故事的价值与局限 植物医生崛起于消费者对"自然成分"的信仰期,巧妙地将中国传统草本文化与现代生物科技结合。其核 心爆品"石斛兰系列"主打高山植物活性成分,既规避与国际大牌的正面竞争,又迎合了Z世代对"纯净美 妆"的诉求。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合作共建实验室,品牌试图构建"产学研"闭环,强化 成分溯源的技术背书——这种"科研加持"策略在薇诺娜、华熙生物等成功案例中已被验证可行。 然而,草本护肤赛道并非蓝海。国际品牌加速本土化布局,欧莱雅推出"羽西灵芝系列",资生堂投资中 国草本护肤品牌"典萃",巨头们的研发与渠道优势形成降维打击。与此同时,本土竞争对手纷纷强 化"草本+"概念:相宜本草重启IPO计划,珀莱雅加码红景天精 ...
2025高品质消费品牌TOP100行业趋势观察⑧ | 618大促功效护肤霸榜 国际品牌卷土重来!成分营销埋隐患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4:27
行业趋势 - 功效护肤成为市场主流,抗衰、修护、舒缓成为热门功效,相关产品销售额环比增长75%-98% [4][11][25] - 防晒和洗护等细分赛道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防晒化妆品市场规模148亿元同比增长12.3%,预计2028年达224亿元 [12][13][17] - 线上渠道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中国化妆品线上渠道销售额4055亿元占比52.4%,预计2025年将达57% [22][23] 公司表现 - 珀莱雅2024年营收107.7亿元成为首个破百亿国货美妆品牌,线上收入占比95.06% [7][22]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4亿元同比增长57.2%,可复美品牌贡献82%收入 [7][33] - 上美集团2024年营收67.93亿元同比增长62.1%,韩束品牌抖音GMV达67.49亿元 [10][35] 产品策略 - 头部品牌强化核心成分营销,如华熙生物的玻尿酸、巨子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韩束的环六肽 [7][10][11] - 品牌矩阵化布局明显,珀莱雅旗下已形成护肤、彩妆、洗护多品牌矩阵 [28][29] - 国际品牌加速成分创新,如兰蔻推出含β-葡聚糖的小黑瓶升级版,欧莱雅引入重组胶原蛋白 [11][31] 渠道动态 - 内容电商成为增长新引擎,韩束、珀莱雅等品牌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表现突出 [24][35] - 国际品牌重新发力线上渠道,618期间天猫美妆TOP20中国际品牌占比75% [30][31] - 线上渠道成本高企,珀莱雅2024年销售费用51.61亿元占营收47.88% [35][36] 市场数据 - 2024年5月化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4%,1-5月累计增长4.1% [1] - 抖音美妆5月销售额破亿品牌达25个,7个品牌销量超100万件 [2] - 功效护肤产品中抗衰、修护类商品销售额环比增长82%-9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