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运输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陆海生金!浙东沿海绘就“青蓝交织”生态画卷
新华社· 2025-08-09 01:03
海洋塑料垃圾回收利用 - 海洋废弃塑料垃圾经过加工处理可制成丝巾、背包、运动鞋等生活用品 [1] - 浙江台州涌现专门从事海洋塑料垃圾回收处理的企业,如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 [1] - 海洋塑料废弃物通过"蓝色循环"路径实现高价值转化,形成渔民赚钱、企业有动力的良性循环 [3] 海洋清洁能源开发 - 浙江是海洋潮流能资源大省,蕴藏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和盐差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 [4] - 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工程利用海水涨退潮动能发电,累计上网电量超783万千瓦时,等效减少3132吨标准煤,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 [5][7] - 该工程攻克高效涡轮设计、海洋防腐等核心技术,持续稳定运行超过8年 [7] 港口绿色智慧转型 - 宁波舟山港实现岸电设施供电、桥吊远程操控、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绿色智慧运营 [7] - 梅山港区形成"远控桥吊+自动化龙门吊+无人驾驶集卡"的自动化作业集群 [8] - 港区已实现5台风力发电机与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累计绿电发电量超2600万千瓦时,绿电消纳超1550万千瓦时 [10] - 港区大型设备电气化覆盖率100%,集卡电动化率达53%,大型装卸设备清洁能源比例达88% [10]
智通港股解盘 | 结构问题引发调整 新藏铁路公司成立周期品再起
智通财经· 2025-08-08 13:07
市场情绪与结构 - 港股调整0.89%,主要因内部结构问题 [1]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增至22.6万人,高于预期的22.1万人 [1] - 美国7月新增就业岗位7.3万个,低于预期的10万个 [1] - 美国6月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同比上升2.6%,高于预期的2.5% [1] 个股表现与业绩 - Crocs第三季度营收预计同比下降9%至11%,股价暴跌近30%至74.39美元 [1] - 中芯国际Q3收入环比增长5-7%,华虹半导体Q3收入环比增长11.3%,但中芯国际股价跌超8% [2] - 明源云扭亏为盈,盈利1209万元至1541万元,主要因产品线优化和AI技术赋能,股价涨超3% [3] - 和黄医药收入同比减少9.16%,净利润同比增加1663.32%,主要因出售资产,股价大跌近16% [3] - 长飞光纤光缆员工持股计划过户600万股A股,股价涨超9% [5] 行业动态 - GPT50公布,多模态能力提升,推理效率提高,幻觉率下降,但技术路径无重大突破 [2] - 医药股分化,荣昌生物、君实生物、石药集团涨超6% [3] - 黄金股走强,招金矿业、山东黄金、紫金矿业表现强劲 [4] - 大宗商品表现强劲,洛阳钼业、中国宏桥创历史新高 [4] - 新藏铁路公司成立,新疆段2025年11月启动建设,总投资或达3500亿元 [4] 基建与周期品 - 中国中冶涨近6%,因其镍钴项目达产率103.2%,镍、铜储量国内领先 [4][5] - 工程机械股中联重科涨近6%,基建类央企中国铁建、中国中铁涨超2% [4] - 水泥股华新水泥、海螺水泥涨超3% [4][5] 指数与新增标的 - MSCI中国指数新增14只标的,包括三生制药、万国数据-SW、地平线机器人-W等 [6] - 科伦博泰生物-B、老铺黄金、地平线机器人-W关注价值较高 [6] 低轨卫星与商业航天 - 国网星座今年已发射6次,预计下半年和明年发射密度进一步提高 [7] - 千帆星座计划发射94颗卫星,招标金额13.36亿元 [7] - 吉利星座04组包含11颗卫星,计划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 [7] - 洲际航天科技目标2028年前部署2000颗光学遥感卫星,占据全球85%市场份额 [8] 电子烟与雾化科技 - 思摩尔国际Q2经调整净利润同比-1.4%~+24.6%,业绩环比改善 [9] - HNB产品GloHilo在日本市场成功推出,预计9月全国推广 [9] - 公司拥有9253件全球专利,布局雾化美容和雾化医疗领域 [9][10] - 雾化美容品牌"岚至"表现不俗,雾化医疗产品已完成多项开发 [10]
创新不歇 “智”向未来
金融时报· 2025-08-08 07:57
公司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海信通过赞助欧洲杯、世界杯、世俱杯等全球顶级体育赛事进行多元化营销 显著提升品牌出海触达面和深度[2] - 海信以ULED X显示技术等创新产品强化技术形象 其100寸大电视成为赛事期间热议的"看球神器"[2] - 公司构建全球研发网络 拥有10大研发中心及71个研究院 技术覆盖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多领域[2][3] - 海尔从濒临倒闭小厂发展为全球物联网生态品牌 年营收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 产品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海尔布局智慧住居生态、大健康产业生态和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三大核心赛道 以"无界生态共创无限可能"为战略方向[3] 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 - 海信自主研发信芯芯片等核心技术 实现从显示技术到算法模型的跨领域应用 技术溢出效应显著[2] - 海尔建成全球最大AI多联机制造基地——胶州多联机互联工厂 实现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3] - 工厂采用AGV小车、机械手臂等智能设备 工人角色转变为生产线智慧管理者 生产效率大幅提升[3] -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实现无人化运营 桥吊、轨道吊及无人导引车协同作业[4] - 智能工厂与智慧港口通过技术联动形成智能制造闭环 产品沿海运航线输往全球市场[3][4] 供应链与运营体系 - 山东港口集团整合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四大港口 构建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4] - 2024年集团货物吞吐量突破18亿吨 集装箱量超过4400万标准箱 枢纽支撑能力显著[4] - 财务公司深度嵌入产业链环节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管控与高效调配[5] - 运用外汇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对冲汇率波动、利率变动风险 保障国际业务稳健运营[6] -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形成良性互动 为企业创新突破与转型升级提供精准资金支持[6]
格隆汇公告精选︱豪威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39.43%到49.67%;日盈电子:目前公司无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
格隆汇· 2025-08-05 03:30
热点业务进展 - 瑞可达人形机器人产品完成前期研发并开始小批量供货 [1][2] - 日盈电子明确表示无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收入 [2] - 中马传动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减速器仅用于新能源汽车 不涉及机器人业务 [2] 项目投资与扩产 - 侨源股份拟投建电子级医用级特种气体生产基地 [1][2] - 锦富技术子公司金锦富拟建设JF新材料一期东部生产基地项目 [2] - 丰立智能拟定增募资不超过7.3亿元 用于新能源汽车精密动力齿轮智能制造项目 [1][3] 重大合同与经营数据 - 腾达建设中标路北街道新建小学工程项目 [1][2] - 长源电力7月完成发电量41.0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5.12% [1][2] - 北部湾港7月货物吞吐量达3016.61万吨 同比增长11.25% [2] 股权交易与资本运作 - 绿通科技拟收购大摩半导体部分股权并对其增资 [1][2] - 湖北宜化子公司内蒙宜化转让的联海煤业1.718%股权由汇能控股与鄂尔多斯羊绒集团联合竞得 [2] - 三超新材拟向博达合一定增募资不超过2.5亿元 [1][3] 股份回购与增减持 - 中国东航累计完成回购8955.39万股A股股份 [1][2] - 矩子科技累计回购股份达总股本的4.244% [2] - 永辉超市拟减持红旗连锁不超过1360万股股份 [1][3] - 步科股份控股股东上海步进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 [1][3] 业绩表现 - 豪威集团上半年净利润预增39.43%至49.67% [1][3] - 辽港股份上半年净利润9.56亿元 同比增长110.78% [3] - 泰嘉股份上半年净利润4063.06万元 同比下降25.34% [3] - 上纬新材预计半年度净利润同比减少32.91% [3] 再融资计划 - 漳州发展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0.5亿元 [3] - 三超新材拟向特定对象定增募资不超过2.5亿元 [3]
2025年1-5月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分析:累计值47.1亿吨,累计增长2.3%
产业信息网· 2025-08-03 02:24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总体表现 - 2025年1-5月全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7.1亿吨 累计增长2.3% [1] - 2025年5月单月吞吐量为100748万吨 同比增长3.7%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1] - 2025年5月吞吐量环比增长4.45% 显示月度运输活动加速 [1] 数据统计来源 - 所有吞吐量数据均引用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 [3][4]
2025年1-5月全国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统计分析:累计值73.45亿吨,累计增长3.8%
产业信息网· 2025-08-03 02:24
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 - 2025年1-5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达73.45亿吨,同比增长3.8% [1] - 2025年5月单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58993万吨,同比增长4.4%,增速较上年同期下滑0.4个百分点 [1] - 2025年5月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环比增长3.69% [1]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2][3]
拉脱维亚港口2025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3.5%
商务部网站· 2025-08-01 15:42
拉脱维亚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 - 2025年1至6月拉脱维亚港口货物总吞吐量为1730.1万吨,同比下降3.5% [1] 散货吞吐量变化 - 散货总吞吐量为752.1万吨,同比下降15.3% [1] - 谷物及谷物制品吞吐量269.7万吨,同比下降21% [1] - 木片吞吐量123.5万吨,同比下降14.8% [1] - 煤炭吞吐量66.6万吨,同比增长23.6% [1] - 化学品吞吐量24.4万吨,同比增长8.2% [1] 普通货物吞吐量变化 - 普通货物总吞吐量661.4万吨,同比下降3.6% [1] - 集装箱货物吞吐量252.6万吨,同比增长2.2% [1] - 木材吞吐量235.7万吨,同比下降13.1% [1] - 滚装货物吞吐量161.9万吨,同比增长4.4% [1]
向“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未来前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7-29 09:53
"十四五"交通建设成就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1][4] - 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邮政快递网 [4] - 深中通道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C919大型客机实现常态化商业运营 [4] 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提升 - 铁路营业里程达16.2万公里 较"十三五"末增加约1.6万公里 [2] - 公路总里程达549万公里 较"十三五"末增加约29万公里 [2] - 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1.76万公里 增加1600公里 [2] - 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达2971个 [2] - 颁证民航运输机场263个 增加22个 [2] 运输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 日均约1亿人次乘坐轨道交通通勤 1亿人次乘坐公交 1亿人次使用出租车及网约车 [4] - 平均每日揽收快件超过5亿件 [4] - 冷链物流实现24小时内从岭南到西安的鲜货运输 [3] 行业发展新方向 - 低空经济成为未来交通领域新引擎 [5] - 超过4000公里公路完成智能化升级改造 [4] -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推进绿色化转型 [5] 政策支持体系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政策勾勒发展蓝图 [5] - 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5] - 需要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安全化提升、智慧化升级 [5]
广州最新公布:上半年全市经济总量同比增长3.8%
南方都市报· 2025-07-29 09:24
宏观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5080.99亿元 同比增长3.8% [2] 工业领域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 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5.7%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0.7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5% 较一季度提升8.8个百分点 [2] - 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和6.3% [2]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3%和7.5% [2] -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0% 液晶显示模组产量增1.5倍 模拟芯片和工业机器人分别增长19.5%和19% [2]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1%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37.7% [2] 服务业领域 - 1-5月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 较1-2月提升1.1个百分点 [3] - 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8.7% 其中互联网平台、物联网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分别增长13.3%、23.2%和23.3% [3]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3% 人力资源服务、广告业、咨询与调查业分别增长12.4%、21.4%和28.4% [3]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中技术推广服务与科技中介服务分别增长6.1%和46% [3] - 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16.7% 技能培训和教育辅助增长12% 汽车租赁和快递服务分别增长21.1%和37% [3] 投资领域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2%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 [3] - 工业投资增长12% 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5% [3]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0.8% 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9.3% [3][4] - 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6% 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28.2% [4] 交通运输业 - 客运量达1.63亿人次 同比增长0.9% 航空和铁路运输分别增长2.7%和3.8% [4] - 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4003.59万人次 增长9.2% 其中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长23.9% [4] - 货运量达4.50亿吨 增长2.4% 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2.7% 集装箱吞吐量增长7.6% [4]
济青都市圈联动发展,重点突破哪里
齐鲁晚报网· 2025-07-28 23:50
核心观点 - 济南、青岛都市圈联动发展需以优势互补为基础,围绕产业联动、科技协作、公共服务共享、对外开放合作、体制机制等领域重点突破,构建多层次网络化互联互动、竞合共赢的发展格局 [1] 交通基础设施 - 济青中线全线贯通,济青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营 [2] - 需推动胶东机场、济南机场协同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加快轨道上都市圈建设,提升高速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能力 [8] 产业共建 - 济钢集团产业转移和转型发展是两大都市圈联动发展的典型案例 [2] - 济青枣潍工业母机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带动数字经济崛起 [2] - 需联合梳理产业图谱,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信息产业等领域加强跨区域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 [8] 科创资源共享 - 济青就A类人才互认达成初步意向,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构建覆盖济青烟三地的海洋大数据处理平台 [2] - 需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加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7] 对外开放合作 - 济青联动打通"内陆—沿海"双向开放通道,合力建设中欧班列(济青)国家集结中心 [2] - 需深化青岛港与济南内陆港便捷联运,提升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能级 [9] 经济数据 - 2024年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常住人口分别为1828万人、1568万人,GDP之和分别达到2.0万亿元、2.1万亿元 [3] - 2018-2024年两大都市圈GDP占全省比重由38.8%提升至42.1%,常住人口占比由32.0%提升至33.7% [3] 核心城市竞争力 - 2024年济青两市GDP和常住人口之和分别为3.0万亿元、1996万人,占全省比重为30.7%、19.8%,低于广州、深圳对广东省的贡献 [4] - 2024年济南、青岛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为926.1亿元、709.6亿元,仅为西安的20.6%、15.8% [4] 产业链协作 - 济南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群,青岛拥有智能家电先进制造产业集群,但产业链横向合作和纵向延伸有待加强 [5] - 需加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协同创新,联动打造应用场景 [7] 体制机制 - 行政壁垒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需在省级、市级、部门层级建立三级联动嵌套机制 [6][9] - 需探索成本共担和收益共享机制,避免利益分配不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