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AI破局基层医疗:一场关乎8亿人的县域卫生“数智突围”
华夏时报· 2025-04-27 02:18
国家政策与目标 - 国家卫健委目标2025年底全国90%以上县域建成紧密型医共体 [2] - 十部委2023年7月发布《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AI在医共体广泛应用 [13] - 国家卫健委2024年2月发布《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指引》要求建立统一医共体数据平台 [13] AI技术应用与案例 - 华为"县域智能底座"将顶级诊疗能力解构成可复制的算法 [3] - 数坤科技影像云平台使苏州基层医院肺结节误诊率从18.7%降至5.3% [3] - 浙江安吉"中医智能云药房"让村民扫码得个性化膏方 中药服务覆盖率提升40% [3] - 山东省平阴县人民医院"数字医生"系统将文书处理时间从5小时缩短至30分钟 体检阳性患者就诊转化率从5%升至70% [10][11] - 华西医院AI嵌入电子病历系统 病历书写效率提升90% [7]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大模型将报告出具时间从2-3天缩短至10分钟 [7] 医疗数据整合与挑战 - 某西部县域12家卫生院、156个村卫生室存在8种数据标准 电子病历互认率不足30% [4] - 华为通过算法压缩技术将病理影像存储空间降低50% [7] - 县域医共体核心难题是资源分散与信息孤岛 [5] 技术落地难点 - 基层医生对AI信任需时间培养 某乡镇卫生院花费半年培训才习惯AI审方系统 [11] - 部分地区AI处方未被医保认可 或担心数据共享导致患者被上级医院"虹吸" [11] - 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医保支付机制、绩效考核标准与AI应用尚未完全适配 [11] 行业生态与发展趋势 - AI推动县域医共体向数智化、同质化、高效化转型 [16] - 技术企业"下沉"与县域医院"上云"构成变革合力 [9] - 未来将加速推广区域审方中心、智慧急救系统等AI解决方案 实现分级诊疗目标 [14]
招商成绩单展示香港定力
经济日报· 2025-04-27 00:14
企业落户香港 - 百度智能驾驶、理想汽车、蚂蚁数科等18家全球知名企业近期落户香港 [1] - 香港特区政府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累计引进84家重点企业 [1] - 预计未来数年在港投资约500亿港元并创造2万多个就业岗位 [1] - 香港吸引企业的优势包括区位优势、研发实力、专业服务和自由港地位 [1] - 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三,在投资管理、保险业、融资三项位列全球第一 [1] - 港股市场一季度IPO融资额达182亿港元,同比增加287%,创2021年以来新高 [1] 香港投资管理 -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多只基金总额达620亿港元 [2] - 已投资超过100个项目,其中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及绿色科技占比分别为56%、16%、11% [2] - 投资期限均为长期,每1港元投资可带动超过4港元市场资金跟投 [2] - 对被投企业有明确要求,包括在香港设立办公室、培养人才、建立研发部门等 [2] 香港供应链建设 - 香港目标建设成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 [3] - 着力构建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吸引内地企业在港建立国际或区域总部 [3] - 伦敦金属交易所批准首批在香港设立4个认可仓库 [3] - 大宗商品仓库可为区内金属交易提供安全便捷、成本可控的交割途径 [3] - 投资推广署通过内地办事处举办跨国供应链主题活动助力企业布局海外 [3]
创新医疗脑机接口产业化提速 全诊AI医疗大模型目标年收入4000万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4-24 12:59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受医保结算政策调整影响 下属医院医疗业务毛利率出现下滑 门诊量和住院量同比增长但经营业绩下降[1] - 公司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 统筹院内医疗资源配置 开展自费医疗项目等方式确保医院持续稳定运营[1] AI医疗业务布局 - 2024年8月以自有资金投资杭州全诊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持股20.5532%[2] - 全诊AI医疗大模型具备预问诊功能 模拟临床医生诊疗思维与患者对话 支持拍照上传外院报告[2] - 大模型可帮助医生书写病历 覆盖全学科全环节 支持RAG能力的智能诊疗问答体系[2] - 2024年全诊医学与医院合作约60家 2025年预计增加约100家[3] - 全诊AI医疗大模型2024年实现收入440万元 2025年力争实现收入4000万元[3] 脑机接口业务进展 - 博灵脑机B端产品上肢外骨骼主动康复训练系统已在三家医院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4] - B端产品预计2026上半年完成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 主要针对偏瘫患者康复训练[4] - C端产品上肢运动功能辅助与增强系统AC5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预计2025年陆续上市[4] - C端产品为国内首创 定价基于给偏瘫患者带来的使用价值[4] - 产品可帮助偏瘫患者实现基本生活自理 在江浙沪地区每年可节约开支4-6万元 节约医院费用近6.5万元[5] 行业影响与前景 - AI医疗大模型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改造诊疗流程 创新健康管理模式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3] - 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普惠下沉 推动分级诊疗政策落地与医疗平权实现[3] - 我国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渗透率不足30% 博灵脑机构建院内康复+居家辅助全链条解决方案填补服务缺口[5] - AI医疗大模型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疗机构场景 属于严肃医疗范畴 未来将惠及更广大人群[3]
“百模大战”!寻找“杀手级”应用
中国基金报· 2025-04-19 13:52
医疗AI模型AMIE的发布 - Google Health与DeepMind团队在《Nature》双刊上发布全新医疗AI模型AMIE,在模拟诊断场景中整体表现全面超越初级保健医生,被誉为"对话式医疗AI的里程碑" [1] AI问诊的现状与影响 - 医务工作者普遍支持患者使用"AI问诊",认为其是有效的辅助手段 [3] - 北京协和医院孙劲旅教授表示,AI对高年资医生主要价值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对年轻医生则体现在提升诊疗质量 [3] - 左医科技创始人张超强调,只有在高质量临床数据训练下,"AI问诊"才能尽可能精准,但"AI医生"不应具有处方权 [1] 左医科技的产品与应用 - 公司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推出24小时在线儿科"AI家庭医生",受到数千位家长好评 [1] - 公司从2020年开始在医院部署听译机器人,可将医患沟通语音直接生成病历,使高年资医生整理病历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数十分钟 [3] - "左手医生预问诊"产品帮助患者在就医前形成预问诊病历,使医生问诊效率提升50%以上 [5][7] - 智能导诊系统将"挂错号"比例从平均超过30%降至5%以内 [7] 医疗大模型行业发展 - 国内医疗行业大模型数量从2023年的50个增至2024年的200个,一年增长300% [8] - 主要科技公司布局:百度"文心医疗"、阿里巴巴"阿里健康AI"、腾讯"腾讯觅影"、科大讯飞"智医助理"等 [8] - 目前大多数AI医生停留在第二代,依靠Workflow搭建,存在错误率累加问题 [8] 左医科技的技术与商业模式 - 公司完成1亿元B轮融资,推出国内首款诊室听译机器人,对标微软Nuance DAX [10] - 2025年推出新一代儿科"AI家庭医生",通过端到端构建的AI Agent结合儿科循证知识库,可读懂文字、识别检查报告、推荐患教视频等 [10][12] - 该模型是国内首个基于端到端训练的智能医生,集成思维链推理、工具和知识库调用、智能诊断整体过程 [12] - 选择儿科作为切入点因儿童高发疾病多为常见病,家长有一定辨识能力 [12] - 公司已覆盖200余家三甲医院,其中超过40家为Top100医院 [10] 市场拓展与用户数据 - "左手医生"在宁夏中卫市覆盖超10万注册用户,绑定就诊人近23万名,覆盖超过35%当地居民 [13] - 主动复购比例超过30%,月卡付费用户中超过80%为复购用户 [13] - to C端营收占总营收不到5%,但在免费产品普遍的市场环境下表现良好 [1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专注于特殊场景,通过端到端推理和场景密切结合打造差异化智能医生 [14] - 计划在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通过AI进行初步筛查,优化医疗资源分配 [14] - 与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合作打造"AI分身",学习专科专家诊疗经验 [15]
智慧病理发展论坛在渝举行 专家学者共话AI病理新生态
环球网资讯· 2025-04-18 03:12
智慧病理发展论坛 - 论坛主题为"AI赋能病理·智启健康未来",逾200名病理学界权威专家、AI学者及企业代表参与研讨 [1] - 聚焦标准化病理资源库建设与AI技术创新应用,旨在促进"AI+病理学"新生态形成及国家级数智病理中心创建 [1] - 金凤实验室以病理研究为切入点,推动经验诊断向智能计算转型,融合生物技术、AI及大数据开展疾病诊断研究 [1] 智慧病理行业价值 - 智慧病理技术可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催生新业态,实现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智慧病理诊断能缩短患者治疗窗口期,提升精准度并降低就医成本 [1] 金凤实验室战略布局 - 实验室聚焦重大疾病诊断,推进"千万级泛病种标准化病理数据库计划",整合9大系统、5种病理类型数据 [3] - 联合20家医疗机构(8家市外+12家市内)构建多模态数据集,覆盖病理图像、诊断报告及临床文本 [3] - 同步建设"金凤病理智能标算平台"和脑肿瘤病理全流程标准化体系,为AI诊疗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3] 重点项目进展 - "重庆先进病理研究院"和"重庆市医学生物样本数据资源库"在论坛期间揭牌 [3] - 金凤智慧病理中心整合病理、影像、检验等多领域专家资源,目标实现诊断精准化与治疗普惠化 [3]
全球首个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在沪亮相 大数据+AI+医疗
中国新闻网· 2025-04-12 08:51
文章核心观点 “镜观”在2025上海消化内镜学术大会亮相,作为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具备多种功能,未来将助力医疗资源均衡化,大会展现消化内镜跨时代跃迁并加强国际交流 [1][2][3] “镜观”介绍 - “镜观”是全球首个融合大数据、AI技术与医疗资源的消化内镜全场景智能体,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研发,整合超百万例内镜影像,构建多模态基础模型,依托国产自主AI芯片实现医院端侧安全部署 [1] - “镜观”可成为患者私人医疗顾问,为患者解读报告、答疑解惑、进行疾病解读和健康宣传 [1] - “镜观”是医生的“手术智囊伙伴”,医生可通过眼动和语音交互功能实时获取病灶分析,自动生成结构化报告,缩短文书时间至少至50%,还能预警操作风险,为基层医生提供指导 [1] - “镜观”是“科室大管家”,基于国产AI算力平台开发,通过“管理驾驶舱”整合数据、智能分析,精准调控科室运转,具备“数据不出院”安全架构,可在基层医院快速部署 [2] - 未来三年,“镜观”平台计划接入全国300家医疗机构,培训2000名基层医生,助力医疗资源均衡化与诊疗能力普惠化 [2] 2025上海消化内镜学术大会情况 - 大会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消化内镜盛会,以“智镜无界·共塑健康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超5000名专家学者,通过17个分论坛、90场主题报告及全天候手术直播,展现消化内镜从“超级微创”到“数字智能”的跨时代跃迁 [2] - 大会首次与全球规模最大的内镜视频教学平台合作,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团队向欧美实时转播6台高难度手术,成为展现中国医疗水平的重要窗口 [3] - 过去近二十年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培养大批海外医师,本次大会上曾在该院进修的外国医生展示研究成果并进行手术演示 [3]
联影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广东省交通行业算力中心揭牌|数智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0 00:01
医疗AI技术突破 - 联影医疗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 支持10余种医疗智能体覆盖多场景应用 [1] - 模型基于数千万级医疗影像数据和数十万级精细标注数据训练 支持10+影像模态和300种影像处理任务 [1] - 在复杂病灶诊断和器官分割等关键任务上模型精准度测评超过95% [1]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 广东省交通行业算力中心在韶关揭牌 按国家A级机房标准建设 [2] - 规划部署638个标准机柜 首期建成324个机柜 满足全省交通行业多样化算力需求 [2] - 该中心是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工程 [2] 政企协同与产业培训 - 浙江省组织人工智能专题培训 邀请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分享机器人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3] - 培训体现地方政府对机器人产业战略地位的重视 推动政策与市场资源精准对接 [3] - 企业家参与政府决策层培训 加速区域智能化转型进程 [3]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注销部分募集资金专用账户的公告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18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26,853,709股 每股面值1元 发行价格23.31元 募集资金总额625,959,956.79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607,608,016.80元 资金于2018年6月5日到位[1] - 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543,310,000元 扣除承销保荐费用后净额533,298,679.25元 扣除含增值税发行费用后净额532,698,000元 资金于2020年8月27日到位[1] 募集资金管理机制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 依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要求[2] - 公司及子公司开设专门银行账户进行募集资金专户存储 与信达证券及开户行签署《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或《募集资金四方监管协议》[2] 募集资金专户销户 - 内蒙古塞力斯在招商银行呼和浩特支行账号471901347710202 大连塞力斯在建行大连西岗支行账号21250162006300001514 新疆塞力斯在招商银行乌鲁木齐支行账号991904874010301 专户余额均为零[2] - 上述三家子公司募集资金专户已完成销户手续 销户后与保荐机构、开户银行签署的《募集资金四方监管协议》相应终止[2]
麦迪科技收盘下跌7.00%,最新市净率3.68,总市值33.7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08 12:44
公司股价表现 - 4月8日收盘价11.02元,单日下跌7.00% [1] - 最新市净率3.68,总市值33.75亿元 [1] - 机构持仓方面,14家基金合计持股79.71万股,持股市值0.08亿元 [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CIS)系列应用软件和临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2] - 核心产品DoCare系列覆盖手术室、重症病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等关键领域 [2] - 终端用户覆盖全国32个省级区域24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甲医院近1200家 [2] 技术创新与资质 - 拥有近600项知识产权,建有省级技术中心 [2] - 承担国家"十二五"863课题、工信部人工智能创新任务等多项重大课题 [2] - 获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智慧健康优秀产品等荣誉 [2] 发展战略 - 运用5G、物联网和AI大模型技术探索低空救援新模式 [2] - 推动人形服务机器人在医疗康养领域应用 [2] - 推进医疗信息化向平台化、区域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 财务表现 - 2024年三季报营收3.60亿元,同比增长2.93% [3] - 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下滑81.64% [3] - 销售毛利率12.87% [3]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9.80,显著低于行业平均130.24和中值70.12 [4] - 市净率3.68低于行业平均7.39但高于中值3.37 [4] - 总市值33.75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03.60亿元和中值48.14亿元 [4]
港药领衔反弹,康方生物业绩大增,涨超8%,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强势涨超4%
搜狐财经· 2025-04-01 02:14
文章核心观点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及相关ETF表现强势,创新药企业绩增长,国产创新药步入收获期,集采规则有望优化推动制药板块改善,恒生生物科技ETF费率低且行业分布均衡 [1][2][3][4]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1日09:51,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上涨3.70%,恒生生物科技ETF上涨4.18%,最新价报0.9元,盘中成交额达3755.87万元,换手率13.91%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恒生生物科技ETF近1周累计上涨4.23%,最新规模达2.62亿元创今年以来新高,最新份额达3.05亿份创近1月新高 [1] - 恒生生物科技ETF近7天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净流入677.73万元,合计“吸金”2116.49万元,日均净流入302.36万元 [1] 创新药企业绩情况 - 3月31日康方生物公布2024年业绩,因新药销售突出,销售收入超20亿元,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 [2] - 君实生物、迈威生物等创新药企2024年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拉动整体业绩增长 [2] 国产创新药发展情况 - 国产创新药逐渐展现全球竞争力,2024年在中国首发获批新药39款,占全球近40%,全球在研first in class新药中国品种占比24%,中国企业全年license - out交易首付款和总金额分别达41亿和519亿美元 [2] - 全链条政策推动创新药放量加速,多项利好政策催动创新药进院提速,DRGs除外支付政策及商保体系发展有望在支付端带来增量 [2] - 头部创新药企研发和销售体系成熟,费用增长稳健,伴随核心产品商业化放量,多家企业扭亏节点临近 [2] 集采规则及影响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2025年上半年国家将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规则有望从“唯低价导向”转向“质量与成本均衡” [3] - 集采规则优化将加速低端产能出清,具备规模化与质控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巩固份额,业务模式边际改善 [3] - 集采政策优化保障药企及下游零售药店利润空间,开展药品全链条追溯管理提高药店合规成本,利好合规能力强的龙头药店 [3] - 2024Q4零售药店闭店数量上升至1.37万家,2024年逐季提升,未来竞争格局有望优化,龙头药店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3] 恒生生物科技ETF特点 - 恒生生物科技ETF是全市场费率最低的港股创新药产品,管理费0.15%/年,托管费0.05%/年,比其他同类产品便宜三分之二以上 [4] - 截至2024年12月,其标的指数中创新药占比66.4%,CXO占比15.4%,医药流通占比超9%,医疗器械等其他相关板块占比超9%,分布相对均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