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前谷歌CEO:千万不要低估中国的AI竞争力
虎嗅· 2025-05-10 03:55
创始人心理与团队建设 - 创始人类型分为"远见型"和"放大器型",前者擅长技术突破,后者擅长规模化与公司治理 [3][4] - 优秀人才往往具备"验证游戏"特质,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证明价值后被大公司收购 [6][7] - 顶尖人才的核心动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成就感而非金钱或头衔 [18][20] 初创公司成功要素 - 关键成功组合:出色产品+可扩展的盈利模式,如谷歌的PageRank与AdSense系统 [16][17] - AI初创公司需构建"边做边学"能力,学习速度决定市场主导权 [17][33] - 竞争是检验领导力的核心场景,优秀创始人会主动迎接大公司挑战 [10][11] AI行业发展趋势 - AI发展受三大技术弧线驱动:算力缩放定律、强化学习规划、测试时计算 [33][34] - 中国在开源AI领域快速崛起,DeepSeek以500万美元训练出对标顶级闭源的模型 [45][46] - 未来十年硬件瓶颈在于电力与系统构建能力,芯片行业可能面临繁荣-萧条周期 [48][49] 人才管理与组织文化 - "天后型"员工是变革推动者,需重点保留;"中庸型"员工需淘汰 [21][22] - CEO的核心职能是协调创造性人才,通过短期项目测试工程团队执行力 [24][25] - 初创公司应鼓励冒险文化,成熟公司反而因资源丰富而趋于保守 [14][15] 技术战略与竞争格局 - 开源与闭源模式并存,中国通过开源策略打破西方技术封锁 [42][43] - 强化学习是未来最具潜力方向,奖励函数设计是关键突破点 [50][51] - 行业颠覆常由创始人推动,旧企业易被协议锁死难以转型 [30][31]
马斯克已到水逆期,旗下“星链"被指为电诈园区提供网络,成为帮凶
搜狐财经· 2025-05-09 08:23
星链业务发展现状 - 星链是SpaceX提出的低轨道卫星互联网计划,旨在通过发射卫星建立全球互联网系统,取代地面传统通信设施 [3] - 该计划于2014年启动,最初计划发射1.2万颗通信卫星,后调整为三期共4.2万颗的目标 [3] - 截至2024年11月,星链已在轨卫星达7213颗,占全球在轨卫星总数的60%以上 [3] 星链在东南亚的应用争议 - 东南亚多国指责星链客户审查机制不严,导致电诈园区广泛采用该服务,给执法部门反诈工作带来挑战 [1] - 缅甸和泰国曾通过断网打击电诈园区,但电诈组织转而使用星链服务,因其地面终端安装简便 [5] - 缅甸过去一年有3000台活跃星链设备,其中臭名昭著的妙瓦底地区8个园区均部署了星链 [5] 国际社会反应 - 泰国议员在2024年3月公开点名马斯克,指控其放任星链被电诈园区使用是"助纣为虐" [5] - 美国政府在推动星链商业化应用,国务卿卢比奥近期推出"装星链设备得关税减免"的促销活动 [5] 公司面临的舆论压力 - 马斯克近期面临多重负面舆论,包括白宫降本增效争议、特斯拉在美国遭遇抵制,以及国际社会对其星链业务的指责 [1] - 星链业务因被电诈组织利用而引发国际争议,但公司调整服务区域的意愿尚不明确 [5]
深度|前谷歌CEO谈全球AI竞赛:AI竞争核心是系统能否自我演化;AI不仅没有泡沫,反而被严重低估了
Z Potentials· 2025-05-09 03:35
创始人心理与团队建设 - 创始人分为两种类型:天赋型创始人具备独到远见,职业经理人型则擅长规模化扩张和制度建设[4] - 优秀人才往往最终选择创业,初创公司创始人参与的是"验证游戏",10家公司中9家不会成功,4家彻底失败,5家成为"活死人"[6] - 领导力核心是在压力下迎难而上,CEO角色被严重低估,需要每天处理各种挑战并坚持12-14小时工作[12] - 天后型人才是公司真正推动者,需要重点保留和支持,而中庸型员工本质自利应被淘汰[20] AI行业竞争格局 - AI领域尚未出现泡沫,反而被严重低估,技术曲线还未触顶,临界点尚未到来[9][28] - 中国将AI视为国家级战略,投入数十亿美元,DeepSeek等开源模型已取得世界领先地位[34][35] - 美国面临开源与闭源路线选择,顶级模型多为闭源,但大学应继续推动开源创新[36][37] - 硬件瓶颈将成为未来十年主要限制因素,电力资源和系统构建能力是关键挑战[40] 技术发展趋势 - AI核心竞争力在于系统持续学习和自我演化能力,学习速度最快者将获胜[9][15] - 强化学习是当前最难也最有前景的方向,特别是控制AI规划能力的发展[42][44] - 三大技术趋势驱动AI进步:缩放定律、强化学习规划、测试时计算[28] - 基础模型可应用于各学科领域,将知识体系化并实现问题建模与解答[43] 公司运营与管理 - 初创公司成功需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正确时机、真实市场需求、强大技术方案[14] - 谷歌成功靠两大支柱:PageRank搜索引擎技术和AdSense广告拍卖系统[15] - 招聘顶尖人才需强调解决重要难题的机会而非金钱或头衔[17][19] - 组织管理中应给予人才短期项目测试其能力,工程管理者需随时掌握项目细节[22] 全球AI治理挑战 - 超级智能系统可能带来灭绝性威胁,需要建立人类与AI共处的思维体系[32][33] - 开源模型面临安全监管难题,需平衡代码公开与防止有害信息传播[38] - 中美在AI领域形成竞争格局,中国开源方案可能吸引多数国家采用[38][41]
电诈帮凶?装“星链”减关税?SpaceX面临双重质疑
环球时报· 2025-05-08 22:44
《华盛顿邮报》称,虽然尚无直接证据表明白宫正在强迫别国"装星链、换(关税)减免",但根据政府 内部通信,无论是美各驻外使领馆,还是国务卿鲁比奥近期均在加大力度为"星链"的市场开拓扫除障 碍,印度、索马里、刚果(金)、孟加拉国和越南等国近期也在就"星链"服务与马斯克进行接触。 据估算,"星链"即便仅获得印度1%的市场份额,每年也能获得10亿美元的收益。不过,白宫发言人表 示本届政府的贸易谈判一切都围绕"美国人民的利益",称"特朗普总统不会容忍任何利益冲突行为,所 有政府官员也将严格遵循道德准则"。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透露,"星链"的终端设备可以轻松在网上购买,之后再被运送到"禁用"区域。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方面也证实了这种说法,称有网络服务商专门向"地处边远的诈骗园区出 售'星链'设备"。美国《连线》杂志称,"星链"的加持为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反诈工作增加了难度,因为执 法部门将无法通过"断网"的方式终止诈骗园区运营。早在去年夏季,美国加州地方检察官办公室曾专门 致信SpaceX,质询"星链"系统遭到犯罪团伙的非法使用情况,然而SpaceX未予理会。对于CNA最新提 出的疑虑,SpaceX仍未置评。 ...
金钱、朋友和女人,揭秘马斯克如何治理万亿商业帝国
36氪· 2025-05-08 11:30
5月5日,《华尔街日报》凭借对埃隆·马斯克的一系列调查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获奖原因是"揭露了当代最具权势科技人物之一在权力、利益和公众责 任之间的严重问题"。 《华尔街日报》的"马斯克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系列报道,调查了这位硅谷拥有亿万财富的企业家私人生活的情况、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秘密谈话以及和特 斯拉董事会的深厚关系,同时还记录了马斯克如何由一名商人变为一名政客的历程,以及其如何与特朗普建立深厚的联盟。 硅兔君选择该系列中,其中一篇报道对其进行编译,这篇报道发布于2024年2月6日,华尔街日报官网,记者采访了马斯克旗下公司的多名员工、董事以及 相关人士,理解了马斯克与特斯拉董事会成员之间难以分割的利益捆绑,其如何用私人关系和个人好恶运转自己的商业帝国。 以下为全文报道翻译: 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电动汽⻋制造商特斯拉(TeslaInc., TSLA)的董事会成员曾陷⼊两难境地。⻛险投资家Steve Jurvetson曾在特斯拉⻓期担任董事,在 ⼀项内部调查发现他曾与科技⾏业的多名⼥性上床并使⽤⾮法药物后,他离开了这家公司。 其中⼀些细节在2017年被媒体⼤肆报道,据知情⼈⼠透露,特斯拉的董事们私 ...
军工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回顾:收入和利润“非线性”变化;行业“业绩底”基本确立
民生证券· 2025-05-08 1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行业需求持续萎靡致收入下滑,2025Q1需求好转但订单确收需时间,收入继续下滑 [1] - 减值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板块收入和利润变化“非线性” [1] - “业绩底”基本确定,板块或将走出底部 [1] - 2025 - 2027年军工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1Q25“业绩底”基本确立,2Q25开始业绩将明显改善 [5] 各部分总结 2024年行业营收/利润情况 - 2024年民生军工成分(不含舰船)营业总收入4580亿元,同比下滑5.3%,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下滑48.4%;含舰船板块营业总收入6831亿元,同比下滑1.3%,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滑34.7% [11] - 2024年行业期间费用同比减少1.2%至686亿元,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0.6ppt至15.0%,研发费用率逐年增加至6.7% [16] - 2024年行业销售毛利率同比减少2.1ppt至21.6%,销售净利率同比减少3.4ppt至4.4%,总资产周转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19] - 截至2024年底,行业存货规模2258亿元,占总收入49%,占比同比增加4.7ppt;应收票据及账款规模3197亿元,占总收入70%,占比同比增加12.1ppt [3] - 2024年行业资产减值损失82亿元、信用减值损失43亿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 - 107亿元 [29][32] 2024年军工子板块及产业链环节业绩回顾 子板块 - 2024年舰船营业总收入2251亿元,同比增长8.0%,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87.7%,是唯一正增长板块;航天、兵器受需求影响大,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大 [36] - 2024年信息化板块营业总收入688亿元,同比下滑16.0%,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滑94.0%;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下滑4.7% [42][45] - 2024年舰船板块净利率同比增加2.0ppt至4.1%,其余板块净利率同比不同程度减少,新材料板块仍保持较高净利率 [38] 产业链 - 2024年上游、中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0%、15%,总装同比增长3%;总装、中游、上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3%、71%、36% [50][52] - 2024年上游毛利率自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同比减少,中游毛利率自2021年开始连续四年同比下滑,总装毛利率总体稳定且同比减少幅度小 [55] - 2024年上游净利率同比减少4.9ppt至13.0%,中游净利率同比减少4.4ppt至2.5%,总装净利率同比减少1.1ppt至3.3% [58] 1Q25军工营收/利润情况 - 1Q25民生军工成分(不含舰船)营业总收入858亿元,同比下滑4.8%,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滑34.2%;含舰船板块营业总收入1332亿元,同比增长0.1%,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下滑12.7% [60] - 1Q25行业归母净利润环比扭亏,营业总收入同比/环比分别下滑4.8%/45.1% [62] -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占全年比例为17%,归母净利润占全年比例为12% [66] - 1Q25兵器、舰船、无人机、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10%、7%、0.3%;舰船、无人机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航天、兵器、无人机板块亏损 [68] 三年维度业绩情况 子板块 - 2021 - 2024年舰船、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CAGR分别为14%、11%;舰船、航空板块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49%、9% [71] 产业链 - 2021 - 2024年中游营业总收入CAGR为10%,总装、上游分别为7%、5%;总装、上游、中游归母净利润CAGR均为负,分别为 - 27%、 - 49%、 - 50% [75] 建议关注方向 - 制导装备:菲利华、新雷能等 [5] - 新质战斗力:华秦科技、铂力特等 [5] - 军贸:航天南湖、国睿科技等 [5] - 商飞商发:中航机载、中航高科等 [5] - 可控核能:国光电气、旭光电子等 [5]
Kratos Defense & Security Solutions(KTOS)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7 22: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收入为3.026亿美元,高于2.85 - 2.95亿美元的预估范围,各业务有机收入均有增长,微波产品、T5ISR和国防火箭支持业务增长最为显著,有机收入增长率在13% - 18%以上 [22] - 2025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为2670万美元,高于2000 - 2400万美元的预估范围,反映出高利润率收入组合更有利,但无人系统业务中某些多年期固定价格合同的分包商和材料成本持续增加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 [22] - 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现金流使用2920万美元,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长带来的营运资金需求,应收账款增加约3700万美元,库存和其他资产增加超过1900万美元,主要反映在微波电子和火箭系统业务中,以及无人系统业务相关开发计划的投资 [23] - 2025年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使用5.18亿美元,其中包括2260万美元的资本支出 [23] - 综合DSO从第四季度的104天增加到第一季度的109天,反映了收入增长和里程碑计费的时间安排 [24] - 2025年第一季度合同组合中,73%的收入来自固定价格合同,22%来自成本加成合同,5%来自时间和材料合同 [25] - 2025年第一季度,约68%的收入来自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合同,12%来自商业客户,20%来自外国客户 [25] - 公司预计2025年有机收入增长约10%,2026年有机收入增长13% - 15% [7] - 公司第一季度订单与账单比率为1.2比1,过去12个月订单与账单比率也为1.2比1 [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无人系统第一季度有机收入增长6.2% [23] - KGS第一季度有机收入增长7.8%,不包括2025年第一季度收购Norton Millimeter Inc某些资产的影响 [23] - 公司预计无人系统业务从EBITDA角度今年将继续盈利 [51] - 公司预计空间业务2025年有机增长,主要由联邦国家安全类太空奖项推动,第一季度有机增长约2% [117][1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机会管道达到约12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9] - 以色列微波电子业务有创纪录的积压订单和接近纪录的机会管道,预计将继续增长 [1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在现有核心业务领域进行必要投资,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密切合作,以增加市场份额、推动未来收入增长、提高利润率,并为公司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自由现金流创造条件 [20] - 公司预计超音速业务将成为未来财务表现的关键贡献者,包括宙斯超音速火箭发动机、Aeronis和Dark Fury超音速飞行器等 [11] - 公司战术无人机业务预计将是重要的未来价值创造者,Valkyrie、Thanatos、Apollo、Athena等项目进展顺利 [14] - 公司发动机和推进系统业务有望受益于国防部对低成本巡航导弹、无人机、游荡弹药、超音速太空等系统的大规模生产计划 [17] - 公司认为在战术无人机领域,竞争对手没有能对其构成威胁的举措,公司拥有最好的飞机和最具竞争力的价格 [68] - 公司在发动机领域的主要机会是新的项目,将发动机设计融入导弹或无人机系统的开发中,同时也有机会成为一些客户的第二供应商 [8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国防和国家安全资金及优先事项环境变得更加清晰,包括2025年全年政府财政CRA和资金到位、潜在的1500亿美元国防相关和解法案推进以及2026年可能的1万亿美元美国国家安全预算,这增加了公司对2025年和2026年全年财务预测的信心 [7] - 公司预计某些客户会采购现有产品而非进行长期的客户资助研发,这一趋势正在加速,公司目前正在竞标多个数亿美元的单一奖项机会 [9] - 公司认为其超音速业务将是未来最重要的增长驱动力,其次是发动机和推进系统、微波电子业务,战术无人机业务如果取得成功也将成为重要的收入增长贡献者 [8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在6月开始的约三周内将以色列微波生产业务迁至新的扩建设施,预计这将使该业务实现持续强劲的有机增长 [19] - 公司正在积极管理卫星业务的低成本结构,以应对宏观行业问题对商业卫星业务的不利影响 [19] - 公司正在招聘和留住技术熟练的劳动力,第一季度末员工总数为4226人,高于第四季度末的4067人 [25]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Golden Dome、PWSA等项目,公司如何看待其未来的收益情况以及公司在其中的定位 - 公司参与地面指挥和控制、遥测跟踪和控制,并涉足SATCOM领域,随着太空中资产的增加,对地面设备和软件的需求也会增加,公司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太空领域意识相关项目也有大量资金投入,公司是行业领导者 [33] 问题2: Valkyrie带起落架的新版本何时开始试飞,是否与增量2或CCA有关 - 带起落架的Valkyrie预计今年试飞,出于安全等原因,无法透露更多信息 [37] 问题3: 涡轮喷气发动机预计今年生产数百台,哪些导弹项目会支持如此大规模的生产 - 发动机可能涉及的导弹项目包括JDAM、Mace、Franklin等,还有一些机密项目 [43] 问题4: 24架Valkyrie在获得合同后如何影响财务报表 - 获得合同后,已制造的飞机将从库存或资本转移到库存,收入将在合同签订时确认 [44] 问题5: Prometheus项目的财务处理方式 - Prometheus项目将在利息和投资项下进行线下报告 [45] 问题6: 无人系统业务今年的利润贡献如何,与去年相比是否能实现盈利,下半年的预期如何 - 从EBITDA角度看,无人系统业务预计今年将继续盈利,但由于一些固定价格合同受到通货膨胀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公司正在采取措施管理成本,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会有所缓解,2027 - 2028年新合同将带来更大收益 [51][54] 问题7: 以色列设施搬迁的信心如何,可能存在哪些风险 - 公司与客户和政府密切合作,已获得所有必要的批准和资格,将采用分阶段的方式进行搬迁,预计不会有太大风险,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在后续月份弥补,第三季度将恢复正常 [58][61] 问题8: 战术无人机领域的竞争情况如何 - 公司认为竞争对手没有能对其构成威胁的举措,公司拥有最好的飞机和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将在竞争中获胜 [68] 问题9: 公司还有哪些技术可用于商业应用 - 公司正在考虑将机器人卡车和车辆技术、开放空间技术、发动机技术、火箭发动机技术等用于商业应用,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共享研发资源降低成本 [71][73] 问题10: 如果进行小规模并购,公司会关注哪些领域 - 公司会优先考虑微波电子和涡轮机械领域,以获取资源、人才和专业设备,满足发动机和推进系统业务的需求 [76][77] 问题11: 发动机业务的机会是基于新的项目,还是有机会在现有导弹或无人系统中获取份额 - 公司在发动机领域的主要机会是新的项目,将发动机设计融入导弹或无人机系统的开发中,同时也有机会成为一些客户的第二供应商,预计未来12 - 18个月会有相关公告 [84][86] 问题12: 未来2 - 3年,公司最大的收入增长驱动力是什么 - 公司认为超音速业务将是最大的增长驱动力,其次是发动机和推进系统业务、微波电子业务,战术无人机业务如果取得成功也将成为重要的收入增长贡献者 [88] 问题13: 2025年CR对公司展望的影响如何 - 2025年的CR实际上是一项拨款法案,允许资金重新规划,这对公司非常有利,为2025年带来了极大的清晰度,公司对2025年的计划更有信心 [99][100] 问题14: 第一季度无人系统业务的预订中,战术无人机和目标无人机的比例如何,战术无人机何时可能成为主要需求驱动力 - 第一季度预订中,目标无人机占比最大,战术无人机占比较小,公司不会过早预测战术无人机成为主要需求驱动力的时间,将关注超音速、微波和发动机等主要增长驱动力 [103][104] 问题15: 商业航天领域的情况如何,是否有缓解迹象,预计何时能看到改善 - 任何进入太空的项目对公司商业航天业务都是积极的,但目前大型地球同步轨道软件定义卫星存在问题,公司预计短期内将更多地与新的微地球卫星制造商合作,同时关注军事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机会 [107][111] 问题16: 太空业务第一季度的情况如何,2025年的增长预期怎样 - 太空业务第一季度有机增长约2%,预计2025年将实现增长,主要由联邦国家安全类太空奖项推动 [117][120] 问题17: Mock TB项目是否受全年CR影响,收入增长情况如何 - 全年CR不会影响Mock TB项目的推进,该项目第一季度有一定贡献,但预计下半年和2026年将进一步增长,收入增长取决于火箭发动机和飞行器的集成和发射情况 [121][123] 问题18: 关于海军CCA项目的看法 - 公司无法提供关于CCA项目的任何信息 [130] 问题19: 美国供应基地单一来源与目标无人机成本上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公司目标无人机的某些部件只有两家合格供应商,他们提高了价格,而公司处于固定价格合同中,无法转嫁成本,导致成本上升 [131][132] 问题20: 如果印度地区发生冲突,对公司微波电子业务有何影响 - 公司认为冲突会增加对其产品的需求,特别是Barak导弹系统,预计业务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133][135] 问题21: 为实现加速增长,是否有必须赢得的项目,供应链问题如何解决 - 公司认为没有必须赢得的项目来实现增长,已经赢得了一些独家合同,并且在超音速项目中,几乎所有合作伙伴、供应商、元件和组件都是美国制造的,符合军事规格,供应链不是问题 [140][141] 问题22: C5ISR业务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超音速业务在其中的占比如何,该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 C5ISR业务支持美国几乎所有的防空系统,包括IBCS、爱国者、IFPIC、远程超音速武器等,该业务正在快速增长,最近还获得了定向能源领域的机会,是美国独一无二的业务 [143][149]
极氪将回到吉利汽车;李想称,理想以后要走人工智能的无人区;中国全面降准降息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5-07 15:45
吉利汽车私有化极氪 - 吉利汽车计划以每股25.66美元价格完全收购极氪剩余股份,较纽交所昨日收盘价溢价13.6%,较30日成交量加权均价溢价20% [1] - 交易完成后极氪将成为吉利全资附属公司并私有化退市,目前吉利已持有极氪65.7%股份 [1] - 此举旨在落实《台州宣言》战略聚焦目标,深化品牌协同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此前极氪已完成对领克品牌的收购 [1] 理想汽车AI战略 - 公司将AI工具划分为信息工具/辅助工具/生产工具三类,认为AI成为生产工具时才会真正爆发 [3] - 智能驾驶系统发展将经历昆虫动物智能/哺乳动物智能/人类智能三阶段,目前正研发具备人类思维链的VLA司机大模型 [3] - 强调VLA需通过规则算法和端到端技术逐步进化,无捷径可走,目标是打造具备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 [3] 中国汽车金融政策 - 央行将汽车金融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阶段性调降至0%,以增强其汽车消费信贷供给能力 [4] - 政策预计推动购车贷款利率下降/审批宽松/分期方案灵活化,有望提振国内汽车销量 [4] 消费与零售动态 - Shein和Temu美国销售额因关税涨价分别环比下滑23%和17%,其中Shein美妆/家居/玩具品类涨价显著 [7] - 小红书与淘宝达成"红猫计划"合作,笔记可直接跳转淘宝App,淘天将补贴商家站外种草流量 [8] - 潘多拉因美国关税影响预计增加5.5亿人民币成本(占去年收入1.58%),已通过两次涨价(5%/4%)应对 [14] 科技与创新 - 英伟达CEO预测中国AI芯片市场三年后规模达500亿美元,强调中国市场准入重要性 [13] - SpaceX获准将星舰年发射次数从5次提升至25次,此前因环保问题被要求完成75项整改 [12] - 北京将于8月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包含19项主体比赛和3项表演赛 [11] 资本市场动态 - 沪上阿姨港股上市前暗盘股价涨超60%,超额认购3400倍,高于古茗(195倍)但低于蜜雪冰城(5258倍) [5] - 上海乐高乐园开售限量年卡(1399元起)和酒店套餐(3588元起),成人单日票319元起 [6]
马斯克最新专访:我希望留下的遗产是“帮助推动文明进步”
36氪· 2025-05-06 12:11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进展 - 特斯拉将在几个月内发布无监督版全自动驾驶(FSD)功能 现有车型能够完全自主行驶 车内无需人类干预 [4] - 计划6月在奥斯汀启动测试 随后迅速推广到全美 现有自动驾驶表现已接近零干预 [4] - 未来手动驾驶汽车将变得像骑马一样罕见 显示对自动驾驶技术的高度信心 [4] 医疗与机器人领域布局 - 特斯拉研发人形机器人Optimus 定位为个人助手 预计将形成巨大市场 [4] - Neuralink首款脑机接口设备"心灵感应"已投入使用 瘫痪患者可通过思维操控电子设备 [6] - 第二款设备"盲视"针对视觉障碍人群 计划未来12个月内完成首次植入手术 [8] - 脊髓损伤修复技术取得突破 通过信号桥接有望使患者重新站立 [8] SpaceX太空探索规划 - 专注于火箭发射和星链互联网运营 技术目标支持人类跨星球生存 [6] - 长期计划在火星建立自给自足城市 推动多行星文明发展 [6] AI技术发展理念 - Grok系统具备复杂分析能力 答案准确率极高 [9] - 强调AI必须内置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否则将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9] 企业愿景与战略定位 - 核心目标为"推动文明进步" 通过技术积累拓展人类认知边界 [2][11] - 技术矩阵覆盖交通 医疗 航天 人工智能四大前沿领域 [4][6][8][9]
中国研制成功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助力卫星激光测距;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开设全球第二家电子束光刻工厂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5-06 03:41
天合储能与美国FlexGen合作 - 天合光能旗下天合储能与美国FlexGen达成合作,共同为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交付一套电网级电池储能系统,容量达371MWh [1] - 项目采用天合储能提供的Elementa金刚2储能解决方案,可提升系统效率并降低度电成本 [1] - FlexGen为该项目提供集成服务和核心能源管理软件HybridOS,通过AI算法实现智能监控、故障预测及运维优化,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1]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电子束光刻工厂 -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开设全球第二家电子束光刻工厂,为日本境外首座同类设施,也是欧洲首个尖端半导体工厂 [1] - 电子束光刻技术具备高分辨率,可不经过掩膜直写,但存在效率较低、控制复杂等弱点 [1] - 该技术在实际商业生产中通常用于掩膜制作辅助工艺,不以核心工艺技术出现 [1] 浙江松阳抽水蓄能电站超深竖井 - 浙江松阳抽水蓄能电站1引水竖井定向孔精准贯通,为国内抽蓄最深竖井,上水库正式连通地下厂房 [1] - 定向孔钻孔精度达行业领先水平,铅直度偏差11.2cm,偏斜率仅为0.22‰ [1] - 项目采用随钻测斜技术实时监控偏差,单日最大进尺达85.5m,未出现卡钻、断杆等情况 [1] 中国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 - 中国科研团队实现地月距离尺度卫星激光测距,并首次实现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白天卫星激光测距 [1] 其他行业资讯 - 提供智能制造产业日报订阅服务,涵盖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AGI等热门赛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