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urities

搜索文档
指南针: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对全资子公司麦高证券增资
快讯· 2025-07-04 08:40
公司增资 -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亿元对全资子公司麦高证券进行增资 [1] - 增资完成后麦高证券注册资本将从12亿元增加至14亿元 [1] - 麦高证券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1] - 本次增资事项在董事会审批权限范围内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
0-4地债ETF(159816)上涨4bp实现6连涨,机构:地方债当前仍有较高性价比
搜狐财经· 2025-07-04 07:58
0-4地债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 0-4地债ETF(159816)上涨4bp 实现6连涨 最新价报11389元 [1] - 盘中换手率达14303% 成交金额2668亿元 显示市场交投活跃 [1] 2025年上半年债市走势分析 - 10年国债收益率呈现先上后下走势 年初至3月末短暂下行突破160%后回调至年内高点190%附近 [1] - 4月至6月受中美关税博弈反复及央行降准降息等政策影响 收益率回落至165%附近窄幅震荡 较2024年底下行3BP [1] 机构观点与投资逻辑 -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债市仍处偏多窗口 但赔率逼仄 短期交易逻辑以挖利差为主 [1] - 地方债当前具有较高性价比 利率突破前低需依赖央行买债 降准降息等新催化剂 [1] 0-4地债ETF产品特性 - 紧密跟踪中证0-4年期地方政府债指数 样本券由剩余期限≤4年的非定向地方政府债组成 [2] - 采用市值加权计算 反映相应期限地方债整体表现 [2] - 全市场唯一的短久期地债ETF 可作为场内现金管理工具 [2]
严监管延续 今年以来逾70家IPO公司被终止审核
深圳商报· 2025-07-04 07:10
IPO审核动态 - 今年以来已有74家IPO被终止审核(包括撤回、终止注册) 部分企业在过会或提交注册后仍终止上市进程 [1] - 开源证券成为全面注册制施行后第二家终止上市的券商 其主板上市申请于2023年3月获深交所受理 但未回复审核问询导致撤回 [1] - 华宝证券于2022年6月撤单IPO 为注册制下首家终止券商 [1] - 被终止审核公司中超20家此前已过会 例如创业板企业中集天达2023年5月过会但2024年3月终止 [1] - 数智交院等公司终止注册 其IPO流程长达三年(2021年12月受理至2023年5月提交注册)最终未完成 [1] 终止原因分析 - 凯普林因注册批文失效导致上市终止 为今年首例 去年有7家企业因此原因失败 [2] - 监管政策趋严、审核标准提高、诉讼风险及中介机构履职障碍是批文失效主因 [2] - 交易所问询重点包括业绩稳定性(佳源科技被要求说明营收增速高于同业的原因)、募投合理性、财务真实性、股权变动及关联交易 [2] - 好博窗控经历两轮问询 涉及业绩稳定性、业务模式及经销收入问题 [2] - 北方投行高管总结终止三大原因:企业战略调整、中介受罚影响进程、问询暴露重大问题后主动撤回 [5] 中介机构监管处罚 - 国泰海通因中鼎恒盛IPO违规被深交所通报批评 系合并海通证券后首张投行罚单 保代贾超、陈金科被暂停签字资格半年 [2][3] - 今年以来已有6名保代因IPO保荐不力被暂停资格 [4] - 国元证券保代徐明、马志涛因安芯电子项目违规被停资格6个月 [5] - 申万宏源保代吴杏辉、雷晨予因国宏工具项目不审慎被上交所处罚6个月 [5]
“牛市旗手”发力,午后集体爆发!深市规模最大的证券ETF(159841)直线拉升,银行ETF天弘(515290)更是创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06:22
A股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强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 [1] - 银行股全天大涨 银行ETF天弘(515290)涨超2% [1] - 券商板块午后直线拉升 深市规模最大证券ETF(159841)盘中涨超1.6% [1] 虚拟资产领域动态 - 国泰君安国际成为首家获批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牌照的中资券商 [1] - 天风国际获准提供虚拟资产相关服务 显示中资券商积极布局新兴业务 [1] - 香港虚拟资产产业发展迅猛 依托成熟金融基建与国际监管框架 [1] 券商板块驱动因素 - 2025年市场交投维持高位 权益市场上行带来基本面修复 [1] - 并购重组主线新进展成为板块重要催化因素 [1] - 流动性适度宽松+资本市场环境优化+投资者信心重塑共同推升板块景气度 [1] 银行板块投资逻辑 - 低利率+资产荒环境下 高分红/稳定ROE的红利类资产具备韧性 [2] - 降准降息后无风险利率下行空间打开 国有大行红利价值凸显 [2]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保险资金入市 强化银行股中长期配置价值 [2] 金融产品市场表现 - 银行ETF天弘(515290)二级市场价格创历史新高 [2] - 银行ETF天弘连续3个月获资金净流入 [2] - 证券ETF联接基金与银行ETF天弘联接基金提供场外布局渠道 [2]
30多家券商狂发超300亿科创债,证券ETF龙头(159993)红盘上扬
新浪财经· 2025-07-04 03:48
证券行业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午间收盘,国证证券龙头指数(399437)上涨0.18%,成分股天风证券(601162)上涨2.78%,中金公司(601995)上涨0.76%,红塔证券(601236)上涨0.72%,广发证券(000776)上涨0.66%,国泰海通(601211)上涨0.47% [1] - 证券ETF龙头(159993)上涨0.25%,最新价报1.21元 [1] - 国证证券龙头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71%,包括东方财富(300059)、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等 [2]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情况 - 科技创新债券推出近2个月,券商、银行、企业、投资机构等发行主体掀起发行潮 [1] - 2025年5月7日至5月25日期间,超30家券商推出近40只科技创新债券,总规模超过300亿元 [1] - 大部分为新获批债券,个别券商将此前获批债券变更为科技创新债券 [1] 证券行业竞争格局 - 证券行业马太效应持续,传统龙头在服务国家战略、资本实力、综合牌照等方面具有优势 [2] - 营业收入加分取消将削弱龙头券商规模优势,未来重点关注ROE提升 [2] - 中小券商可通过差异化破局,如在基金投顾、做市业务等新赛道建立特色标签,或在细分业务条线冲击前30名以获得更多加分和更高评级 [2] 国证证券龙头指数概况 - 证券ETF龙头紧密跟踪国证证券龙头指数,反映沪深市场证券主题优质上市公司表现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等,合计占比78.71% [2]
第三届申万宏源证券ETF实盘大赛火热来袭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7-04 02:18
赛事背景 - 2024年资本市场迎来政策红利 ETF凭借分散风险 易便捷等优势成为投资者重要选择 [1][2] - 申万宏源证券携手多家基金公司启动第三届ETF实盘大赛 打造专业实战平台助力投资者提升配置能力 [2] - 赛事时间安排:报名6月12日至6月18日 比赛6月18日至9月5日 [1] 主办方 - 申万宏源证券作为国内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券商 提供全市场ETF交易支持(货币ETF除外) [5] 赛事亮点 - 老牌券商底蕴 凭借深厚市场积淀和专业投研能力为投资者服务 [5] - 专设投教专区 包含【大咖论市】【大赛专区投教视频】【ETF理财课堂】等模块 [7] - 互动有礼活动 最高可得6.66元红包(每项任务限领1次) [8] - 双赛道竞技 设置【双周达人奖】和【实盘赢家奖】适应不同投资风格 [8] - 专业投顾智囊团全程陪伴 每周提供最新点评资讯和市场热点解读 [8]
华福证券迎来新任掌舵人!年内多家券商董事长变更
券商中国· 2025-07-03 15:30
券商高管变动 - 7月3日华福证券原总裁黄德良升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接替转任兴业证券董事长的苏军良 [2][4] - 同日国投证券原总经理王苏望出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2] - 大和证券(中国)总经理耿欣离任,由董事长野吕濑元太代管 [2] 华福证券发展情况 - 黄德良2014年至今任华福证券总裁超11年,期间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5] - 2024年末公司管理客户总资产近8000亿元,总资产突破900亿元(同比+38%),净资产190亿元(同比+41%) [6] 行业高管变动汇总 - 2024年至少10家券商董事长变更,包括中信建投、兴业证券、粤开证券等头部机构 [3][7][8][9][10][11][12][13] - 变动原因包括:到龄退休(中信建投王常青)、工作调动(中银证券宁敏)、股东变更(国都证券、德邦证券) [9][11][14] 股东变更引发的调整 - 浙商证券完成并购国都证券后,钱文海当选董事长 [14] - 山东财金集团入主德邦证券后,梁雷接任董事长 [14] 特殊人事案例 - 中邮证券原董事长郭成林调任贵州省副省长,为证券业罕见案例 [13]
首批科创债ETF定档本月7日发行 ,部分产品仅售1个交易日
深圳商报· 2025-07-03 08:35
产品发行 -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定档于7月7日发行 募集规模上限均为30亿元 [1] - 其中博时基金 鹏华基金 易方达基金等旗下产品将在发行当日结束销售 [1] - 南方基金 富国基金 景顺长城基金 嘉实基金等4家公募在深交所上市 其余6家在上交所上市 [1] 指数跟踪 - 富国基金 南方基金 招商基金 华夏基金 易方达基金 嘉实基金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1] - 博时基金 广发基金 鹏华基金跟踪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1] - 景顺长城跟踪深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 [1] 市场规模 - 截至2025年5月末科创债存量规模达1.1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0.22万亿元 [2] - 债券型ETF于2024年5月突破1000亿元 2025年2月突破2000亿元 6月初突破3000亿元 [2] - 截至2025年7月2日全市场债券ETF共29只 资产净值合计3861.86亿元 规模同比增长250.69% [2] 产品特征 - 底层标的集中在交易所高等级国企债 期限偏中短端 [3] - 6月成分券换手率明显提升 指数表现呈现收益稳健 较低波动的特点 [3] - 科创债指数成分券估值下行较非成分券更快 [3] 投资机会 - 剩余期限5年以上 存续规模15亿元以上的科创债存在挖掘空间 [3] - 上证指数中5-10年期占比15.7% 10年以上占比4.1% 深证指数中5-10年期占比14.6% 10年以上占比1.7% [3] - 与信用债基准做市指数重叠的成分券可能双重受益 非永续债配置或更强劲 [3] 行业前景 - 科创债高度契合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 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2] - 在低利率环境下显现出较好投资价值 未来扩容升级将提供更大收益挖掘空间 [2] - ETF上市有利于压缩科创债流动性溢价 利好品种表现 [1][3]
投资圈都在学习“稳定币”,浓度最高的指数是哪只?
搜狐财经· 2025-07-03 07:39
全球稳定币监管进展 - 美国GENIUS法案于5月参议院表决通过 明确稳定币监管框架 [2] - 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 8月1日生效 规定发行人需持牌且锚定港币 [3] 市场反应与标的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获虚拟资产交易资质后股价单日上涨198% [4] - A股金融科技ETF(159851)当日上涨7.45% 香港已有近40家机构获虚拟资产交易资质 [4] - 美股Circle上市首月飙涨482% 市值突破400亿美元 [4] 主要参与机构 - 香港市场四大核心玩家:渣打银行合资公司/京东币链科技/圆币创新科技/蚂蚁集团 [7] - 40家获批机构包括天风国际/哈富证券/富途证券/众安银行等 [7] - 国际大行汇丰/巴克莱已布局稳定币业务 [8]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2500亿美元 USDT占62% USDC占24% [12] - USDC储备资产92%为短期美债 由贝莱德托管 [12] - 盈利模式包括出入金手续费/铸币服务费/投资收益 [13] 金融科技ETF特征 - 中证金融科技指数57只成分股 稳定币相关权重占21.63% [16] - 成分股平均市值228.9亿元 小盘特征显著 前十大权重占比51.2% [20] - 年化波动率43.55% 2023-2024年分别跑赢沪深300达22.65%/17.68% [23][27] 技术基础设施 - 底层技术涉及电子钱包/支付接口/区块链适配等 [14] - 成分股如四方精创(1.93%)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服务商 中科金财(1.37%)与蚂蚁合作稳定币系统 [17]
估值整改引银行理财“抛长买短”债券 回归产品净值化“道阻且长”
经济观察网· 2025-07-03 05:46
银行理财子公司自建估值模型整改影响 - 银行理财子公司因自建估值模型整改导致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投资者教育工作压力显著增加[2] - 5月银行理财公司开放式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平均为2.84%,较4月下降0.35个百分点[2] - 监管部门禁止银行理财子通过收盘价调整、平滑估值或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平滑净值波动[2][6] 整改措施与进度 - 银行理财子采取"新老划断"策略,清仓存量二永债持仓并新买入债券采用中债/中证估值[9] - 截至6月底,逾80%二永债与信用债已调整为中债/中证估值体系,剩余债券待到期自动剥离[8] - 监管部门要求6月底完成50%整改,年底前全部完成,每月需反馈整改进度[6] 资产配置策略调整 - 银行理财子减持长期限二永债与中低评级信用债,转向短期高评级债券以降低净值波动[3][11] - 5月银行理财子净买入27亿元7-10年期信用债和20亿元10-30年期信用债,6月分别降至9亿元和3亿元[13] - 债券收益率下行促使银行理财子增配REITs、优先股等高分红品种提升回报率[12] 信托渠道影响 - 信托公司被迫舍弃自建估值模型体系,转向中债/中证估值体系[7][8] - 上交所市场信托机构持有信用债规模从2024年12月的3.5万亿元降至2025年4月的3.3万亿元[12] - 银行理财子通过信托渠道的收盘价估值和平滑估值机制正在有序"分解"[12] 行业影响与未来挑战 - 理财产品回归净值化本源,银行理财子需依赖投研能力和风控能力公平竞争[6] - 银行理财子面临"高收益、净值平稳与高流动性"的不可能三角挑战[3][13] - 未来需通过资产配置策略优化和市场反应速度解决净值波动问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