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筑业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4月小企业信心连续第四个月下滑
快讯· 2025-05-13 10:06
金十数据5月13日讯,美国4月小企业信心连续第四个月下滑,报告职位空缺的企业主比例降至四年多来 最低水平,这可能暗示就业市场明显放缓。全美独立企业联盟(NFIB)4月小企业信心指数下降1.6点 至95.8,连续第二个月低于51年平均水平98。上个月,34%的小企业主表示有职位空缺,比3月份下降 了6个百分点。这是自2021年1月以来的最低比例。29%的小企业主有技术工人的空缺,下降了4个百分 点。金融和农业的空缺职位最少。但建筑业工人仍然稀缺,而商品的提前备货可能提振了批发行业的劳 动力需求。3月商品进口飙升至历史新高,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持续下去,因计划在未来几个月进行库 存投资的小企业主比例降至11个月最低。 美国4月小企业信心连续第四个月下滑 ...
海南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海南日报· 2025-05-13 01:40
单位情况 - 2023年末海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17.4万个,较2018年末增加7.4万个 [1] - 产业活动单位19.2万个,较2018年末增加7.6万个 [1] - 个体经营户39.3万个,较2018年末增加6.5万个 [1] - 批发和零售业(3.9万个)、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7万个)、建筑业(1.8万个)为法人单位数量前三行业 [1] 资产和营业收入 - 2023年末海南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8627.4亿元 [2] - 2023年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34335.8亿元 [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 2023年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1761个,从业人员78284人 [2]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年营业收入2224.8亿元 [2] - 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8030个(占数字经济68.3%),从业人员54220人,营业收入1176.4亿元 [2] 新兴产业 - 202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法人单位139个 [2] - 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90个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76个,全年营业收入289.6亿元 [2] - 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322个,全年营业收入1117.4亿元 [2]
农民工群体的五点观察
一瑜中的· 2025-05-12 10:53
核心观点 - 2024年农民工群体规模达3亿人,创历史新高,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41% [2][14] - 农民工流动呈现"东部集中但规模放缓"特征,2024年东部净流入4834万人,但较2019年减少450万人 [5][14] - 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建筑业减少296万人,制造业增加180万人,批发零售增加149万人 [6][17] - 工资增速呈现行业分化:建筑业工资增速提升2.2个百分点至4.6%,制造业提升2.3个百分点至4.1% [8][24] - 消费结构向服务倾斜:2024年随迁儿童入学率提升至94.5%,人均居住面积增长2.9%,文娱支出占比提高 [9][30] 人口流动 - 农民工输出地集中在东部(1.1亿人)和中部(1.0亿人),分别占比35%和33% [5][14] - 输入地以东部为主(1.5亿人),占比51%,但净流入规模较2019年减少450万人 [5][14] - 中部地区净流出减少422万人,显示劳动力留存效应增强 [14] 就业结构 - 制造业吸纳农民工最多(8362万人),占比27.9%,2024年新增就业180万人 [6][17] - 建筑业就业减少296万人,占比降至14.3%,较2021年累计减少1272万人 [6][19] - 第三产业吸纳1.63亿农民工,批发零售业新增就业537万人(2021-2024年) [17][19] 工资水平 - 2024年月均收入4961元,增速3.8%,较全国低1.5个百分点 [8][22] - 建筑业呈现"缩量保价"特征:就业降6.9%但工资增速达4.6% [24] - 制造业实现"量价齐升":就业增2.2%同时工资增速提升至4.1% [24] - 居民服务业表现最弱:就业降2.5%且工资增速仅1.5% [24] 消费特征 - 历史消费结构侧重商品:食品烟酒占比达30-33.6%,高于全国28.2% [9][30] - 服务消费快速提升:随迁儿童入学率从90.9%增至94.5%,居住面积增长2.9% [30] - 文娱支出显著增加:上网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至53.3%,朋友聚会提升4.8个百分点 [30] 经济影响 - 2020-2022年农民工GDP增速低于官方数据,对应消费K型复苏 [11][31] - 2023-2024年农民工GDP增速反超,驱动消费下沉 [11][31] - 2025年一季度两者趋同(5.47% vs 5.40%),标志消费分化阶段结束 [11][32]
宏观快评:农民工群体的五点观察
华创证券· 2025-05-12 09:15
人口流动 - 2024年农民工总数3亿人,占就业总人数41%,主要来自东部、中部,分别为1.1、1.0亿人,占35%、33%;输入地主要是东部,为1.5亿人,占比51%[4][13] - 2024年东部、其他地区分别净流入4834、89万人,同比增长41、19万人[4][13] - 对比2019年,2024年东部净流入减少450万人,中部净流出减少422万人,中部向东部输送劳动力约减少400万人[4][13] 就业情况 - 2024年农民工就业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分别为8362、4286、4076万人,占比27.9%、14.3%、13.6%[5][20] - 2024年建筑业农民工就业减少296万人,制造业、批零、住宿餐饮分别承接180、149、135万人[5][20] - 对比2021年,2024年建筑业农民工减少1272万人,批零、制造业、其他行业分别承接537、435、390万人[5][20] 工资水平 - 2024年农民工月均可支配收入4961元,同比增长3.8%,较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低1.5个百分点[6][27] - 建筑业、批发零售、制造业农民工工资增速较高,分别为4.6%、4.3%、4.1%,居民服务修理、交运仓储增速偏低,分别为1.5%、3%[27] 消费结构 - 2019年新生代、老一代农民工食品烟酒消费占比为30%、33.6%,高于全国的28.2%,服务消费占比偏低[9][34] - 2024年进城农民工随迁3 - 5岁儿童入学率为94.5%,较2023年的90.9%大幅增长;人均居住面积24.7平,同比增长2.9%;上网和朋友聚会占比分别较上年提高6.0和4.8个百分点[9][35] 经济体感 - 2020 - 2022年农民工视角GDP增速低于官方,对应消费K型复苏;2023 - 2024年高于官方,对应消费下沉[3][10][40] - 2025年一季度农民工视角GDP增速、官方GDP增速分别为5.47%、5.40%,差距基本弥合,后续消费机会取决于政策方向[10][40]
宁夏首个智能低碳产教融合基地正式启建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00:29
项目概况 - 宁夏首个融合"超低能耗技术"与"产教协同创新"的示范工程 总投资1 38亿元 建筑面积超2 1万平方米 计划2026年竣工 [1] - 项目定位为西北地区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技术引领与人才支撑 [1] 技术亮点 - 集成12项前沿技术 以"全周期低碳"为核心 [1] - 建筑外墙采用300毫米烧结煤矸石保温砖与130毫米热固复合聚苯板 屋面铺设150毫米阻燃挤塑板 综合传热系数降低30% 性能远超国家近零能耗标准 [1] - 创新应用"数字孪生""隔震减震"技术 地下设置2 2米隔震层 抗震等级达一级 [1] - 屋顶与立面集成太阳能光伏系统 年发电量达20万千瓦时 可满足建筑15%用电需求 [1] - 空气源热泵与雨水回收系统联动 年节水1200吨 减少碳排放180吨 [1] 产教融合规划 - 规划新型建材研发 智能建造装备等六大产教融合基地 覆盖建筑全产业链 [2] - 配备智能实训设备的阶梯教室可年承接学生实训2000人次 社会培训3000人次 [2] - 团队将提炼"西北超低能耗技术包" 未来在公共建筑领域推广 并编制区域性技术导则 [2] 项目进展与影响 - 土方开挖及支护进度达90% 主体施工即将全面展开 [2] - 项目作为宁夏"揭榜挂帅"重点工程 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 通过节能节水 年减排180吨碳等实效 有望成为公共建筑低碳样板 [2] - 建成后将成为西北地区智能建造与低碳技术融合发展新高地 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
政策暖风频吹,绿色建筑“下半场”还有哪些堵点
第一财经· 2025-05-11 12:39
建筑减碳现状与挑战 - 低碳建筑正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应用,但业主认可度仍是开发商和建设方的主要考验[1] - 2022年建筑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44.8%,碳排放占比达48.3%,较两年前有所下降(能耗占比从45.5%降至44.8%,碳排放占比从50.9%降至48.3%)[2] - 行业面临初始造价高、消费顾虑、碳排放核算困难等体系问题[1] 政策与技术推动 - 《住宅项目规范》2024年5月施行,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提出全链条技术框架[1] - 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提出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增超低能耗建筑目标较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2] - 北京计划到2025年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500万平方米[2] 细分领域进展 - 建筑减碳覆盖居建、公建、新建、既改和农村单体建筑等领域,农村因产权归属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成为零碳农宅重点[3] - 农业农村部首批29个零碳村镇试点覆盖16省,光伏建筑一体化新型农宅成为亮点[3] - 城市减碳形式多元,包括降低"运行碳"(炊事电气化、超低能耗技术)和减少"隐含碳"(装配式建造、废旧材料循环利用)[3] 经济性与市场接受度 - 绿色建筑分为四个等级,但高星级占比偏少,部分项目运营未达设计预期[4] - 低能耗装配式方案增量成本约1000元/平方米,政策优惠后仍难拓展市场[4] - 行业对长期经济性持乐观态度,如酒店通过双层玻璃等节能设计在全生命周期内实现成本回收[5] 技术标准与核算体系 - 《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即将发布,推动行业从能耗管理转向碳排放管理[6][7] - 《城乡建设领域碳计量核算标准》已报批,将解决建材消耗量、排放因子数据获取等难点[6] - 建筑能效标识制度更新将分级标识能效,改善"重设计、轻运行"问题[8]
深度 | 关税对就业,影响有多大?——就业问策系列之一【陈兴团队•财通宏观】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5-11 06:27
关税对就业的影响 - 我国出口带动的总就业人数约1.2亿人,占总就业的16%,但出口占GDP比重达20%,显示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就业占比低于经济占比[1][4] - 美国额外加征34%关税的假设下,测算显示就业减少0.9%-1.4%(668.4万至995.7万人),但短期实际影响可能更小因传导时滞和政策对冲[1][9][12] - 行业层面,皮革制鞋、木材家具和纺织纺服行业受冲击最大,因其对美营收敞口高且劳动生产率低[1][13] 就业环境变化 需求端 - GDP增速回落导致失业率上升,经济外循环转向内循环但外循环行业(如服装、皮革制鞋)就业吸纳能力更强[2][15][17] - 第一、二产业用人需求持续下降:农业机械化率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改造(工业机器人密度升高)减少流水线岗位[18] - 第三产业就业占比超40%但低于国际水平(发达国家超60%),受"阈值效应"影响(人均GDP 4000-15000美元阶段增长放缓)[20][26] 供给端 - 代际财富转移催生"全职儿女"现象,父母转移支付每增100元或减少全国劳动时间64亿小时/年[34] - 学历失配严重:35%城镇劳动者教育错配,高学历求职难度增大(博士生以下学历越高难度越大)[36] - 灵活就业规模达2亿人(占就业27%),但AI技术或加剧供过于求[38] 稳就业政策建议 - 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就业潜力大,需破除年龄/户籍等隐性门槛[3][46] - 改革职业教育:平衡学历与职教供给,提升职教社会认可度(2018年教育错配人群达60%)[48] - 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参考日德经验(如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缩短教育-就业时滞[53]
德国一季度工业产出环比增1.4%,为2022年初以来单季最高环比增幅
快讯· 2025-05-08 13:32
德国3月工业产出数据 - 德国3月工业产出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环比增长3% [1] - 第一季度工业产出环比增长1.4% 为2022年初以来单季最高环比增幅 [1] 分行业表现 - 建筑业产出环比增长2.1% [1] - 能源业产出环比下降1.8% [1] - 剔除建筑业和能源业后 工业产出环比增长3.6% [1] 重点工业领域增长 - 汽车行业产出环比增长8.1% [1] - 制药业产出环比增长19.6% [1] - 机械设备制造业产出环比增长4.4% [1] 同比数据 - 经工作日调整后 德国3月工业产出同比下降0.2% [2]
【云建链】建筑+产业互联网,赋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5-08 02:19
数字化转型与产业互联网 -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 产业互联网是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预计2035年产业互联网在中国GDP占比将达21% [1] 建筑产业互联网的生产模式变革 - 建筑产业互联网融合BIM 5G 大数据 IoT等技术 重构建筑业生产模式 提升企业生产效率 [3] - 通过赋能体系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管理数字化转型 降低创新成本 实现降本增效 [3] - 构建一体化生产协同 实现设计作业高效协同 项目管理可视化 推动智慧建造和运维全过程协同 [3] 建筑产业互联网的生态重构 - 推动建筑业价值链 产业链 供应链整合 建立"工程建设命运共同体" 实现各环节无缝衔接 [5] - 通过"平台+生态"模式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贯通 资源共享 业务协同 催生建造服务新业态 [5] 建筑产业互联网的组织模式创新 - 整合咨询 规划 设计 施工 运营环节 提供系统服务 形成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6] - 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转型 形成工程总承包 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等新模式 [6] 建筑产业互联网的市场协同 - 链接政府 城投 设计 施工 运维等多方主体 实现信息共享 资源整合 形成伙伴经济 [8] - 连接市场需求与产业 创新城市更新 乡村建设等应用场景 形成新基建 新业态等解决方案 [8] - 在产业端链接装配式建筑 绿色建材等细分领域 促进大中小企业生态协同发展 [8]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30日-5月6日)
乘联分会· 2025-05-07 08:42
服务贸易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同比增长8.7% [3] - 服务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 [3] - 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同比减少244.6亿元 [3] -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7524.9亿元,增长2.6%,其中其他商业服务3204.8亿元(增长0.8%)、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2623.4亿元(增长4.8%) [3] - 旅行服务进出口5849亿元,增长21.8%,出口增速达97.5%,进口增长14.9% [3] 制造业PMI运行情况 - 4月制造业PMI为49.0%,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 [5] - 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2%、48.8%、48.7%,均环比下降2.0、1.1、0.9个百分点 [5] - 生产指数49.8%,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 [6] - 新订单指数49.2%,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 [7] - 原材料库存指数47.0%,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8] - 从业人员指数47.9%,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9]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50.2%,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 [9] 非制造业PMI运行情况 - 4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但仍保持扩张 [10]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1.9%,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服务业50.1%,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 [10] - 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保险等行业PMI均高于55.0% [10] - 新订单指数44.9%,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建筑业39.6%(环比降3.9)、服务业45.9%(环比降1.2) [10] - 投入品价格指数47.8%,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 [10] - 销售价格指数46.6%,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1] - 从业人员指数45.5%,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11]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6.0%,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但仍处高景气区间 [11] 综合PMI产出指数 - 4月综合PMI产出指数50.2%,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 [13]